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帕奥禅师:菩提资粮 四、大菩提乘(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帕奥禅师:菩提资粮  四、大菩提乘(一)

  根据上座部佛教,菩提或觉悟有三种:一、正等正觉或三藐三菩提(sammasambodhi);二、辟支菩提(paccekabodhi);三、弟子菩提或声闻菩提(savakabodhi)。弟子菩提又可再分为三种:上首弟子菩提(aggasavakabodhi),这就有如舍利弗尊者与目犍连尊者的菩提;大弟子菩提(mahasavakabodhi),这就有如大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的菩提;以及普通弟子菩提(pakatisavakabodhi)。在佛陀时代,包括舍利弗尊者与目犍连尊者在内,一共有八十位大弟子。现在已经不再有上首弟子与大弟子,而只有普通弟子。想要解脱的人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愿,修习至证悟三种菩提的任何一种,以达到他的目标。

  今晚我想跟你们谈谈一些为勤修大菩提乘者而解释的诸波罗蜜,以便提升他们累积波罗蜜的技巧。如果要详细地讨论诸波罗蜜,我们必须探讨波罗蜜的以下十六个方面:

  一、什么是波罗蜜?

  二、为何称它们为波罗蜜?

  三、有多少个波罗蜜?

  四、它们的次序如何?

  五、什么是它们的特相、作用、现起及近因?

  六、什么是它们的条件?

  七、什么是污染它们的因素?

  八、什么是净化它们的因素?

  九、什么是与它们对立的因素?

  十、如何修习它们?

  十一、如何分析它们?

  十二、如何组合它们?

  十三、什么是成就它们之法?

  十四、需要多长的时间成就它们?

  十五、它们能够带来什么利益?

  十六、什么是它们的果?

  什么是波罗蜜?

  波罗蜜是与大悲心及方法善巧智相应、而又没有受到渴爱、我慢与邪见污染的高尚素质,例如:布施、持戒等等。

  为何称它们为波罗蜜?

  伟大的诸菩萨是至上的,因为他们基于他们的布施、持戒、禅定、智慧等素质的卓越,而成为诸有情当中最为超然者。他们拥有无比的清净戒,定力既深且强、智慧既高且广。他们那以禅定为基础的智慧能够如实地彻知诸法。他们能以智慧之光照见过去与未来。他们能够照见这世界及其它世界。由于这些波罗蜜,(最终)他们得以体证涅盘而成佛,脱离了生死轮回。他们教导趣向涅盘的八圣道。所以波罗蜜即是他们的性格或行为。菩萨是成就与保护这些波罗蜜的人,而波罗蜜则是属于这些至上者的高尚素质。所以,如果你们是菩萨,你们就必须成就这些属于至上者的高尚素质。

  有多少个波罗蜜?

  有一次,舍利弗尊者问佛陀道:「世尊,导向成佛之法有多少个?」

  佛陀答道:「舍利弗,导向成佛之法有十个。是那十个?舍利弗,布施(dana)是导向成佛之法。持戒(sila)、出离(nekkhamma)、智慧(pabba)、精进(viriya)、忍辱(khanti)、真实(sacca)、决意(adhitthana)、慈(metta)与舍(upekkha)是导向成佛之法。」

  它们的次序如何?

  在此,「次序」是指教导的次序。这次序是源自开始实践波罗蜜的次序,而这又是源自省思它们的次序。先受到省思与实践的素质即先教[1]。一般上,每一个波罗蜜以下一个波罗蜜为根基时,它就会带来更大的果报与利益。所以,具备戒行的布施有更大的福报,等等。

  以下是另一个解释波罗蜜次序的方法的摘要:

  最先举出的是布施:

  一、因为它是一切有情共有的(素质),原因是即       使最普通的人也能够修布施;

  二、因为它的福报最小;

  三、因为(和其它波罗蜜比较)它最易于实践。

  在布施之后即举出持戒:

  一、因为持戒净化了施者与受者双方;

  二、为了显示布施能够利益他人,而持戒则防止伤     害他人;

  三、为了在显示获得财富之因(布施)之后,再显     示能在未来获得投生到善趣之因(持戒)。

  根据业报的法则,布施能够带来财富,而持戒则能导致投生到善趣,即天界或人间。持戒清净者的布施能够圆满其愿。

  在持戒之后即举出出离:

  一、因为出离圆满持戒的成就;

  二、为了在教善身语行之后就即刻教善意行;

  三、因为持戒清净者能够轻易地成就禅修、证得禅     那;

  四、为了在举出舍离身语的违犯之后,即举出舍离     意的困扰。

  「出离」并不只是指舍离外在的物质,而是也包括舍离内心的烦恼。佛教把烦恼分为三个层次:

  一、潜伏性的烦恼(anusaya-kilesa),即潜伏在名        相续流(心流)里的烦恼。

  二、困扰性的烦恼(pariyutthana-kilesa),即浮现      在心里的烦恼。

  三、违犯性的烦恼(vitikkama-kilesa),即已导致                造作不善的身行或语行的烦恼。

  持戒能够制止违犯性的烦恼,令它不能呈现于身行及语行。止禅则能镇伏困扰性的烦恼,令它不能呈现于心中,尤其是在禅那或安止定的阶段。智慧或观智则能根除潜伏性的烦恼。

  在出离之后即举出智慧:

  一、因为智慧能够圆满与净化出离;

  二、为了显示没有禅定即不会有智慧,因为禅定是      智慧的近因,而智慧则是禅定的现起;

  三、为了显示利益他人的方法善巧智是出自倾向于      他人的福利而修的禅定。

  在智慧之后即举出精进:

  一、因为通过激起精进才能圆满智慧的作用;

  二、为了显示菩萨在观照众生为空之后,又为众生      的福利而实行艰巨的工作;

  三、为了举出必须在深思熟虑之后才激起精进,符      合以下的格言:「深思熟虑者所做的事能够带       来极殊胜的果报。」。

  在精进之后即举出忍辱:

  一、因为精进圆满了忍辱,就有如所说的:「精进       者通过激起精进,而克服了诸有情与诸行带给     他的痛苦。」;

  二、为了显示精进者的毅力;因为有耐心的人不会      烦躁,反之能够持恒于自己的工作;

  三、为了显示勤于为他人的福利奋斗的菩萨是不会      渴求回报的,因为在他如实地照见诸法时是不     会有渴爱的;

  四、为了显示菩萨必须无瞋地忍受他人加诸其身的      痛苦,即使是他尽了全力为他人的福利奋斗时     (他人毫无道理地加诸其身的痛苦)。

  在忍辱之后即举出真实:

  一、因为只有具备了真实才会有持久修习忍辱的决      心;

  二、在举出无瞋地忍受他人加诸其身的痛苦之后,      再举出自己说想协助他人之言是绝对真实不虚     的;

  三、为了显示菩萨通过忍辱而不会在遭受他人辱骂      及虐待时心有动摇,以及通过真实语而不会舍     弃跟他敌对的人。

  在真实之后即举出决意或决心:

  一、因为决意圆满了真实。这是因为决心不会受到      动摇的人才能圆满地舍离妄语;

  二、为了在显示言语毫不虚假之后,再显示不受动      摇地依言实行,因为献身于真实的菩萨能够毫     不犹豫地实践自己布施等之愿。

  在决意之后即举出慈:

  一、因为慈圆满了欲致力于他人福利的决意;

  二、为了在举出欲致力于他人福利的决意之后,再      举出真正应当实行之事,因为「决意累积菩提     资粮者常住于慈」;

  三、因为只有决心不受动摇者才能持恒地致力于为      他人的福利奋斗。

  在慈之后即举出舍:

  一、因为舍净化了慈;

  二、为了显示在提供他人的福利时,若遭受他人的              折磨也须以舍心对待他们;

  三、为了显示菩萨对祝愿他幸福的人也保持平等心              的殊胜品德。

  如是,当依上述的解释理解诸波罗蜜的次序。

  什么是它们的相、作用、现起与近因?

  整体来说,一切波罗蜜都拥有利益他人的特相、协助他人或不犹豫的作用、现起为希望他人幸福或愿证得佛果、及近因是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

  什么是它们的基本条件?

  简略地说,诸波罗蜜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一、至上愿;

  二、大悲心(mahakaruna)与方法善巧智(upaya-     kosallabana);

  三、四佛地(buddhabhumi);

  四、十六种内心倾向(ajjhasaya);

  五、对布施等的利益及不布施等的过患的省察智         (paccavekkanabana)。

  六、十五种行(carana)、五神通(abhibba)及获      得它们之因。

  诸波罗蜜的第一个条件是「至上愿」(abhi-nihara),而此愿又必须具备八个条件。此愿就是:「能度者我当度之;能解脱者我当解脱之;能驯服者我当驯服之;能平息者我当平息之;能得舒适者我当令其舒适;能证悟涅盘者我当引导他至证悟涅盘;能清净者我当清净之;能觉悟者我当令其觉悟。」这是一切波罗蜜必须具备的条件。

  而此愿又必须具备以下八个条件:

  一、人身;

  二、男性;

  三、因;

  四、得见导师(即:佛陀);

  五、出家;

  六、德成就;

  七、增上行;

  八、(想要成佛的)极强之欲。

  (一)人身(manussatta):只有得人身者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龙、金翅鸟等所发的至上愿是无效的。为什么呢?因为其它身与必定以人身证得佛果的佛陀不相符。

  诸位听众,如果你们有足够强的愿或善欲想要成佛,你们可能会在未来成佛。但应当记得有这么一句格言:「若愿望就是马儿,乞丐就可以骑马。」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只是发个愿就能够获得想要的东西,那么,穷人很快就会变成富翁了。所以只凭发愿是不可能证得佛果的。你们必须通过舍弃一切财富、肢体与性命去圆满十波罗蜜。如果这么做,你们就有可能会在未来成佛。

  (二)男性(livgasampatti):对于已得人身者,只有男人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女人、黄门、无性人及阴阳人所发的至上愿是无效的。为什么呢?因为佛陀必定是男性的。就有如佛陀所说的:「诸比丘,这是不可能的,是绝对不会发生的,即女人能够成为正等正觉的佛陀……」(Majjhima-3-100. Avguttara-1-30. Abhidhamma-2-349)

  (三)因(hetu):这是指已证得所需的助缘。即使是男人,他所发的至上愿必须在具足所需的助缘之下才有效,意思是他必须具足所需的基础,否则即无效。

  (此因是指)他必须有能力在听佛陀开示一首有关四圣谛的偈的当时或刚听完时即证得阿罗汉果。他必须拥有足够的波罗蜜才能具备如此证悟阿罗汉果的条件。

  在还没有被佛授记为菩萨之前,他应该如何累积这些波罗蜜?《中部注疏》提到:

  一、他在佛陀座下出家;

  二、他清净自己的戒;

  三、他学习佛陀的教法;

  四、他修止禅直至证得八定;

  五、他修观禅直至行舍智。

  这些是所需的助缘。但(在波罗蜜圆满之前)他并没有致力于证悟道果,因为那会断了他所修的菩萨道。

  (四)见师(sattaradassana);遇见佛陀:这是指遇到佛陀本人。只有在一位活着的佛陀面前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当世尊证般涅盘之后,在佛塔前、菩提树下、佛像前、辟支佛前或佛弟子前所发的至上愿是无效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对象缺少了确定该愿的能力。

  (五)出家(pabbajja):只有出家为佛教比丘或相信业因与业能生报的沙门(kammavadi, kiriyavadi)在佛陀面前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在家人所发的至上愿并无效。为什么呢?因为在家身与佛陀的出家身并不相符。在最后一世时,伟大的菩萨必须在出家之后才会证悟佛果,而不会还是一个在家人时即证悟。所以在发那至上愿时,只有具足了所需素质的出家人所发的愿才会有效,而证悟佛果所需的特别素质只能存在于出家人。

  (六)德成就(gunasampatti):即证得神通等圣洁的品德。因为只有拥有八定与五神通的出家人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八定是四色界禅与四无色界禅。五神通是神变通(如意通)、天耳通、他心通、天眼通及宿住随念(宿命通)。

  没有这些素质的人所发的至上愿是无效的。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伟大的菩萨必须具备所需的助缘与五神通,以便在发至上愿之后有能力独自(无师自通地)省察(应实践的)诸波罗蜜。

  (七)增上行(adhikara):这是指完全地奉献。只有具足了上述的素质,而且能够完全地奉献自己的生命给佛陀的人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

  (八)极强之欲(chandata):即想要成佛的极强之善欲。拥有上述各种素质的人必须也拥有极强之善欲想要证得佛果。只有如此他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不然则无效。

  以下的譬喻形容了那想要成佛之欲必须强到什么程度:

  如果他听人说:「只有能够单凭双臂之力游过整个充满水的宇宙而到达彼岸的人,才能够证得佛果」,他也不会认为那是什么难事。他会充满想要实行该项任务之欲,而绝不会退缩。

  如果他听人说:「只有能够单凭双足之力走过整个充满无火、无烟但烧得火红的火炭的宇宙而到达彼端的人,才能够证得佛果」,他也不会认为那是什么难事。他会充满想要实行该项任务之欲,而绝不会退缩。

  如果他听人说:「只有能够单凭双足之力走过布满尖锐锋利之剑的宇宙而到达彼端的人,才能够证得佛果」,他也不会认为那是什么难事。他会充满想要实行该项任务之欲,而绝不会退缩。

  如果他听人说:「只有能够单凭双臂之力,在一整个长满有尖刺之藤的宇宙斩出一条道路而走到彼端的人,才能够证得佛果」,他也不会认为那是什么难事。他会充满想要实行该项任务之欲,而绝不会退缩。

  如果他听人说:「只有在地狱里被折磨了四阿僧袛与十万大劫之后才能够证得佛果」,他也不会认为那是什么难事。他会充满想要实行该项任务之欲,而绝不会退缩。

  在此,我想要问你们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你们认为自己有够强的愿或欲想要证得佛果,你们的欲是否达到这么强烈的程度?请回答。

  具足上述八项条件的人所发的至上愿是具备这八项条件而生起的心。它的特相是决意要证得正等正觉;作用是渴望:「愿我能够证得正等正觉,以及带给一切众生幸福快乐」;现起是作为菩提资粮的基因;近因是大悲心,或是具足了一切必备条件。由于其目标是不可思议的佛境及整个宇宙无量众生的福利,所以应视它为最优越、最殊胜的福业,具备了无量的潜能,是一切导向成就佛果之法的基因。在它生起的那一刻,那伟人即已步入了大菩提乘之行道(mahabodhiyana-patipatti)。他的终点已定且无法改变,所以他恰当地获得了「菩萨」的称号。其心已完全投入于成就正等正觉,而其圆满一切菩提资粮的能力已具足。当所发的至上愿成效时,伟大的菩萨得以单凭自己的能力引发正确地探索诸波罗蜜的「波罗蜜思择智」(parami-pavicayabana),而此智则是他未来证得一切知智的先兆。他实践其行道,顺次地圆满诸波罗蜜,就有如须弥陀智者(Sumedha,善慧;妙智)在发了至上愿之后所做的一般。

  在此,我应当向你们解释我们的菩萨是如何才能具足上述八项条件,再发至上愿及获得授记。

  在他还没有被燃灯佛授记之前,他就已经在超过两万亿尊佛面前发愿要成佛。根据《耶输陀罗长老尼譬喻》,未来的耶输陀罗也在那么多尊佛面前发愿协助他修菩萨道。即使在还没有被授记之前,我们的菩萨已经通过舍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外在财物、妻子、儿女、王位、肢体与生命来实践十波罗蜜。他所布施出去的眼睛多过天上星星的数目。如果把他舍弃的身体堆积起来,那要比须弥山还要来得高。而且他在许多尊佛座下出家、清净自己的戒、学习佛陀的教法、修定直至证得八定及五世间神通,以及修习观禅直至行舍智。他就是这样精进地实践十波罗蜜以获得授记。

  当他身为须弥陀隐士,以及遇到燃灯佛时,他具足了发至上愿的八项条件,即:人身、男性、因、遇见佛陀、出家为相信业力果报的沙门、具备了八定五神通诸德成就、愿为佛陀奉献自己的生命、及拥有极强之欲想证悟佛果。如果他愿意的话,他有能力在燃灯佛还没有讲完一首四行偈之前就证得阿罗汉果,连同六神通及四无碍解智。这并不是须弥陀隐士特有的能力,而是一切即将被佛授记为菩萨的人都必须拥有的能力,即能够通过聆听一尊佛开示一首四行偈就证得阿罗汉果,连同六神通及四无碍解智。而那些能够证得四无碍解智的人必须具足以下五项条件:

  一、 证悟(adhigama):证悟阿罗汉道果或其它道果。

  二、 精通教理(pariyatti):学习佛法教典。

  三、 听闻(savana):专心恭敬地听闻佛法。

  四、 质问(paripuccha):讨论经典与注释中疑难的段落和解释。

  五、 先前的修行(pubbayoga):曾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修行止观,达到行舍智(savkharupekkha-bana)。

  第一个条件必须在证得四无碍解智的那一世成就,而其它四个条件则必须在过去世即已成就。因此,在还没有成为菩萨之前,他就必须成就了后四个条件。

  在获得授记之后,菩萨必须在没有导师引导之下自己省察应该修习什么波罗蜜,就有如须弥陀隐士所做的一般。为何菩萨能够无师自通地省察诸波罗蜜?因为他在许多过去世里已学习了佛陀的教法,也因为他已经证得了宿命通。在因缘成熟时,也就是说在他遇到一尊活着的佛及发了至上愿后,「波罗蜜思择智」就会在他心中生起,令他得以省察十波罗蜜。然后,他必须再以至少四阿僧袛及十万大劫的时间实践十波罗蜜,只有如此修行之后,他才能够成佛。

  从这一点我们就知道,不单只成佛难,即使要成为菩萨也很难。为什么呢?因为要具足发至上愿的八个条件,即:是人、是男人、遇到活着的佛陀等,以便能够获得佛陀授记也不是容易的事。

  在此,为了加深你们对至上愿的认识,我应当为你们解说至上愿的四缘、四因与四力。

  一、四缘(远的因素)是:

  (一)当发愿修菩萨道的伟人亲眼目睹佛陀显现神通之后,他想:「正等正觉具有非凡的力量,佛陀在证得它之后变得如此超凡、美妙与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亲眼得见佛陀的力量之后,他的心已倾向于证悟正等正觉。

  (二)虽然没有亲眼见到世尊的非凡力量,但是他从他人之处听到:「世尊拥有如此如此的威神力。」听后,他的心也已倾向于证悟正等正觉。

  (三)虽然没有亲见或耳闻世尊的威神力,他学到有关佛陀的威神力之经典。学后,他的心已倾向于证悟正等正觉。

  (四)虽然没有亲见或耳闻世尊之威神力,也没有学到有关佛陀的威神力的经典,但他本身已具备非常圣洁的倾向,所以他想:「我将护持佛陀的传承、血统、传统与正法。」由于这对法至高的敬仰(Dhammagaru),他的心也倾向于证悟正等正觉。

  二、四因(近的、直接的因素)是:

  (一)这伟人具有为过去佛作出增上行(adhikara)之特别善业为亲依止(upanissaya)。

  (二)他自然地拥有悲悯的性格,而愿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减轻众生之苦。

  (三)他具有持恒之精进力,足以使他长期奋斗,直到成就佛果,不会因为轮回之苦与为众生的福利奉献之艰难而生退心。

  (四)他乐于跟劝他人离恶行善之善知识结交为友。

  在以上四因之中,拥有亲依止是指他曾当着过去佛面前,在心中默念与亲口发愿修菩萨道,他一直倾向于证悟正等正觉及为众生之福利而奉献。

  由于他具备这亲依止,他在某些方面与那些未来将成为辟支佛或弟子的人有很明显的差别,那即是:一、五根(indriya);二、为众生福利的修行;三、助人之善巧及辨别善恶的智慧(thanathana-kosalla-bana)。

  有关亲近善知识这一点,善知识是指具备八个素质的人,即:信、戒、多闻、出离、精进、念、定与慧。

  三、四力是:

  (一)内力:[单凭自身之能力及对法至高的敬仰(Dhamma garava,即上述的第四缘)而极度倾向于正等正觉(三藐三菩提)。]他自力更生、具有惭心(羞于造恶),再运用此内力,菩萨发愿证悟佛果,修习诸波罗蜜,直到最终证得正等正觉。

  (二)外力:(凭借外力,即上述的前三缘,他极度倾向于正等正觉。)运用此外来之力,再加以自尊与自信:「我是具有能力证得佛果之人。」菩萨发愿证悟佛果,修习诸波罗蜜,直到最终证得正等正觉。

  (三)亲依止力(upanissayabala):(凭借上述四因的第一项,而极度倾向于正等正觉。)他具有敏锐的根、拥有正念的自然清净,再运用此力,菩萨发愿证悟佛果,修习诸波罗蜜,直到最终证得正等正觉。

  (四)精进力(payogabala,加行力):(具备了足够证得正等正觉的正精进,他持续不断地累积助缘与善行。)运用此身语清净与不断修善之力,菩萨发愿证悟佛果,修习诸波罗蜜,直到最终证得正等正觉。

  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

  跟至上愿相同,「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也是波罗蜜的条件。在此,方法善巧智是把布施及其它九种品德转变成菩提资粮的智能。在具备了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之下,那大伟人全心全意地投入为他人的幸福而努力,完全没有顾虑到自己的快乐,也不会对极为困难的菩萨道感到害怕。而菩萨的本质是,即使别人只看到、听到或忆及他也都能够获得利益与快乐,因为即使是他的身影、传闻及对他的思念也能够激起信心。菩萨得以通过智慧圆满佛陀的性格;通过大悲心执行佛陀的任务。他通过智慧得以脱离苦海;而通过大悲心去解救众生。他通过智慧对苦感到厌倦;而通过大悲心视苦为乐地致力于解救众生。他通过智慧发愿证得涅盘;而通过大悲心在生死中轮回。通过大悲心他继续生死轮回;而通过智慧他不乐于其中。通过智慧他断除一切执着,但由于其智具有大悲,所以他不会拒绝从事利益他人之事。通过大悲心他对一切众生怀着悲悯,但由于其悲具有智慧,所以他的心不会起执着。通过智慧他不执取「我造」及「我所造」,通过大悲心他不会懈怠与忧郁。

  同样地,通过智慧与大悲心,他成为自己与他人的保护者、贤者与英雄,不会折磨自己与他人,而促进自己与他人的福利、既无畏又是无畏施者、整个心都只是为了法与世间;他心知感恩与回报他人、明行兼备、无愚痴、无渴爱、拥有「力」与「自信地」。如此,大悲心与智慧是获得每一种波罗蜜的成果的方法。它们不单只是波罗蜜的基础,也是发至上愿的根本条件。

  如果你想要成为菩萨,你就必须细心地省思上文。平衡悲心与智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你的悲心过强,但却没有多少智慧,你的悲心就等于是一个瞎子的悲心。当无法看到道路的瞎子尝试引导他人时,他将会把别人带到充满危险的歧途。同样地,如果你并没有多少的智慧,但却硬是要渡众生,你将无法成为菩萨,也不能救渡众生。再者,没有以智慧为基础的悲心是不可能会强大的。只有当你拥有了深奥的智慧,例如行舍智,而且还能够坚持实践十波罗蜜的决心,我们才能说你已为自己的悲心打下很好的基础。为什么呢?因为通过行舍智,你对内、外、过去、现在与未来五蕴的执着已大大的减轻。你的心已不大执着或乐于生死轮回,但你还是为了众生的利益而选择生死轮回。所以,对于想要修菩萨道的人来说,培育深奥的智慧是必要的。

  相反地,如果你的智慧很强,但悲心却不足够强得令你继续修行菩萨道,你就会自然地选择成为阿罗汉,而不是成佛。所以,如果你想要成为菩萨的话,平衡悲心与智慧是非常重要的。

  四佛地

  有如至上愿、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以下的四佛地也是波罗蜜的根本条件:

  一、精进(ussaha):这是修习波罗蜜、舍离与善                行的精进力。

  二、上智(ummavga):即是方法善巧智。

  三、决意(avatthana):这是对修菩萨道不可动摇       的决心。

  四、善行(hitacariya):即是培育慈悲心。

  这四个因素名为四佛地,因为它们有利于成就正等正觉。

  十六种内心气质

  内心气质即是倾向或性格,它影响人的个性之形成。基本上有两种,即是善与恶。有十六种善的内心气质,即:倾向于出离、隐居、无贪、无瞋、无痴、解脱及每一个波罗蜜。

  由于强烈的出离倾向,菩萨看透欲乐与在家生活的危险;由于强烈的隐居倾向,他看透群体社交生活的危险;由于强烈的无贪、无瞋与无痴倾向,他看透贪、瞋、痴的危险;由于强烈的解脱倾向,他看透各生命界的危险。若不能看到贪、瞋、痴等的危险,也无强烈的无贪、无瞋、无痴等倾向,他是不可能修得什么波罗蜜的。因此无贪等六种倾向是波罗蜜的根本条件。

  同样地,十个对波罗蜜的倾向也是波罗蜜的根本条件。布施倾向是在看到与它对立的(不布施的)危险之后,而得以强化的无贪所造成的坚定不移地倾向于布施。

  由于强烈的无贪倾向,菩萨看透与其对立的自私的危险,因此努力修习布施;由于强烈的持戒倾向,他看透无道德的危险,因此努力地修习持戒。对于其它波罗蜜也是如此。

  在此必须特别注意的是,与出离对立的倾向是欲乐与在家生活;与智慧对立的是愚痴和疑;与精进对立的是懈怠;与忍辱对立的是无忍和瞋;与真实对立的是妄语;与决意对立的是犹豫不决(不够坚定于行善);与慈对立的是瞋恨;与舍对立的是屈从世事的兴衰变迁。

  由于强烈的舍倾向,菩萨看透其对立法(即是屈从世事的兴衰变迁)的危险,因此努力修习舍波罗蜜。如此,对布施、持戒等十波罗蜜的倾向也是波罗蜜的根本条件。

  考虑到上述的波罗蜜的根本条件,我想和你们谈谈一些发愿修菩萨道者必须每天都培育的素质,以便累积足够的波罗蜜,以成为获得授记的菩萨。它们是:

  一、极深的欲;

  二、住于法中;

  三、如理作意;

  四、断除贪、瞋、痴;

  五、倾向于证悟涅盘。

  首先,你必须拥有想要成佛的极深之欲。在开始时,你必须把此欲深藏于心中,不可向他人吐露。只有在具足了是人、男人、遇见佛陀等成就发至上愿的八项条件之后,你才把它吐露出来。在当时,那善欲必须强得像我在之前已说过的,即是:如果须要赤足走过遍满炽红火炭的宇宙的话,你也必须愿意实行。

  第二,你必须常住于法。这即是指你必须在每一分、每一秒里都实行十波罗蜜,而且必须如此实行许多年、许多世、许多大劫。你必须如此实践直到你本身就像是十波罗蜜的代表。如果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在生命中的每一剎那里都运用如理作意,因为如理作意是善法的近因,而不如理作意则是不善法的近因。

  在看透即使是最小的错也有危害之后,你必须勇猛精进地断除贪、瞋、痴。别以为小错是微不足道的,因为即使是一项恶业也可能已足以令你乖离菩萨道。举例而言,提婆达多在他的其中一个前世里是我们菩萨的朋友。他们两人都发愿修菩萨道。但在过后的另一世里,未来的提婆达多为了一个金碗而对我们的菩萨怀恨。那瞋恨心令他乖离了菩萨道,后来也被佛陀授记最终将会成为辟支佛。

  最后,你应该令心时常倾向于解脱,即证悟最终的目标──涅盘。只有如此把心导向佛果时,你所造的善业才能算是波罗蜜,而你所付出的一切努力才会带引你趣向唯一的目标,即佛果。

  今晚我应该讲到这里为止。在下一堂讲座里,我会继续讲解大菩提乘。

  --------------------------------------------------------------------------------

  [1] 提到有实践波罗蜜的次序并不是意味着菩萨在实践某个波罗蜜时并没有实践其它波罗蜜,而只是指他在一世当中会专修其中一个波罗蜜。关于这点,在《本生经》里就可以看到许多的事例。举例而言,当我们的菩萨身为大生王子的那一世,他专修精进波罗蜜,但他也修习持戒、出离等其它波罗蜜。例如,在年纪大时,他舍弃了皇后、子女、众大臣及王位而出家,精进地禅修。

----------------------------------------------------------------------------------------------------------------

帕奥禅师菩提资粮有声书

----------------------------------------------------------------------------------------------------------------

 
 
 
前五篇文章

帕奥禅师:菩提资粮 五、大菩提乘(二)

帕奥禅师:菩提资粮 六、大菩提乘(三)

帕奥禅师:菩提资粮 七、问答一

帕奥禅师:菩提资粮 八、问答二

帕奥禅师:菩提资粮 九、问答三

 

后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二十四卷

帕奥禅师:如实知见 三、中译序

帕奥禅师:如实知见 二、原编序

帕奥禅师:如实知见 一、禅者序

白话文:佛教经典 解深密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