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二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己二 灭毁犯罪得持戒益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虽于如来受诸学处,而破尸罗;有虽不破尸罗而破轨则;有于尸罗、轨则,虽则不坏,然毁正见;有虽不毁正见而弃多闻,于佛所说契经深义不能解了;有虽多闻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谤正法,为魔伴党。如是愚人,自行邪见,复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大险坑。此诸有情,应于地狱、傍生、鬼趣流转无穷。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便舍恶行,修诸善法,不堕恶趣;设有不能舍诸恶行、修行善法,堕恶趣者,以彼如来本愿威力令其现前,暂闻名号,从彼命终还生人趣,得正见精进,善调意乐,便能舍家趣于非家,如来法中,受持学处无有毁犯,正见多闻,解甚深义,离增上慢,不谤正法,不为魔伴,渐次修行诸菩萨行,速得圆满”。

  此明犯戒有情,由闻药师名故,罪除福得;非仗药师之愿力,其得益不能如是神速。有情、乃众生之异名,人人有命根与爱欲情见而成为人,故曰有情。诸有情通于六凡,今唯指人道而言。如来为比丘制二百余戒,比丘尼三百余戒,优婆塞、优婆夷等五戒。七众弟子各有别解脱戒。凡受戒者,宜各依是为专精修学之处,故曰受诸学处。

  尸罗梵语,正译清凉、安稳、安静、寂灭、四义,傍翻为戒,今即指戒。若受戒而不持戒,即非完器,不能贮物,法身慧命尽为丧失。今诸有情,虽受七众学处,而不如法受持,则破尸罗矣。

  复有有情不破尸罗而破轨则者,尸罗持戒,为个人道德之修养,破之犹轻;至于轨则,乃维持公共道德之律条,犯之则重。如国家之有公法,可为惩戒,丛林之有清规,可为制裁。若佛律之有犍度,犯戒法者,须作羯磨以求忏悔。故破轨则,即是破坏公共道德。

  有虽不坏尸罗,轨则而毁正见,则其罪尤进一层。见、为分别,即是思想,毁坏正见,即思想犯罪,意业犯罪,较之行为犯罪尤过。正见、有世间正见、出世正见。世间正见,即信伦常道德,应行者行,不行即毁。如今欧风东渐,嗜于物欲者,谓将古代道德学说行之于今日人与人之间,即认为作道德之奴隶;若操诸政治,即认为愚民政策,高唱个性自由意志之发展。试问此个性思想即无错谬耶?实则如任各人个性之所欲为,思想行为各趋歧途,国家即紊乱难治矣。出世正见者,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即于蕴、界俗谛、处等诸法中,窥见诸法实性之真谛理,信有菩提可求,涅槃可证,乃是正见。故不信世间道德,即坏俗谛正见:不信出世真理,则坏真谛正见。破戒毁不正见,尚有惭愧,罪可忏悔;若毁正见,造阐提业,不可救药。

  复有弃多闻者,拘于一曲知见,得少为足,不求知识开示,不听明师说法,故于契经深义无由解了。契经者,佛所说法,契理、契机,妙义重重,深广如海,若非多闻,何能领悟?又佛教重闻、思、修三慧,为如来之慧命,若不多闻,不能引发思、修,纵有思、修,盲修瞎练而已。如宗门流毒,往往执住一句话头,即弃三藏不闻。试问此一句话头,即摄三藏尽耶?若有未尽,即弃多闻,失闻慧命。

  又虽多闻而增上慢者,不识文字般若,原为方便法门,但依于文,不依于义,不知从心理上做体验工夫,咬文嚼字,自蔽其明,居高凌下,目空乾坤.甚至呵佛骂祖,嫌恶诽谤于正法,非魔而何!吾人之心地本如琉璃,内外明彻,由此慢病,如乌云覆蔽清空矣。是皆出闻而不起正思,故流于邪魔。

  此类有情,愚痴迷昧,不了真谛,由邪思维而起邪修行,自行教他,自害害人,不但自堕地狱险坑,亦使无量亿数──俱胝──有情堕于三恶道,辗转无穷,永无出期,苦不可言!

  若得闻此药师下,正明灭毁犯罪得持戒益。唯有闻此药师如来之名号,由此如来本愿力故,使此罪大恶极之众生,换面洗心,痛改前非,舍恶修善,不堕恶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也。即使堕于恶趣,由如来本愿力,暂闻名号,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恶趣命终,还生人间。或因佛力,忆念前生堕落因缘.于是正见多闻,正思正修世出世间之道德真理,勇猛精进,善调意乐。善调意乐者,即定慧均平,由定故心如古井之水,秋空之天,豪爽自在;由慧故,世出世法,明察秋毫,意乐自在。但有慧无定,流于掉举,有定无慧,易入昏沉,故须定慧平均,方能善调意乐。由定慧均调故,即能舍家趣于非家。非家、即出了家。

  出家有四种料简:一、身出家而心非出家,阿难所谓“身虽出家,心未入道”;二、心出家而身非出家,如净名居士等;三、身心俱出家,如大阿罗汉比丘僧,身具僧相,心修梵行。四、身心俱非出家,如普通俗人。今此出家,自理而言,亦可说出烦恼生死之家,入如来法王之家;盖定慧均调必能断诸烦恼生死之因,则烦恼生死果报之家亡矣。受持学处,不毁正见,乃至行菩萨道,速得圆满,是皆因药师愿力,舍恶修善,入三摩地,渐惭取证佛慧也。

 
 
 
前五篇文章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二十)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十九)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十八)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十七)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十六)

 

后五篇文章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二二)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二三)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二四)

《净土修学导引》-第一章(五)

《净土修学导引》-第一章(六)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