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话香海寺 在著名的湿地向海,人们在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观的同时,往往还要观赏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那就是香海寺。近日,记者走进这所古榆苍苍的古老寺庙,在住持正林法师的介绍下,重温了香海寺所见证的风雨历史。 香海寺位于通榆县境内,清顺治六年(1649年)建成,迄今已有300余年历史。300多年来,香海寺曾几易其名,历经风雨,成为我省历史上重要的庙宇建筑。 香海寺初建时名“青海庙”,乾隆时将其改名为“福兴寺”。六世班禅也曾来寺里传经说法,汇聚喇嘛1080人,前来听经受法者不计其数,因其“日日香烟缭绕,弥漫如海”,故而得名“香海庙”。1946年,设立向海区,又更名“向海庙”。1994年,“向海庙”重新修复,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亲自为其题名“香海寺”。 历史上,向海一带是蒙古族王爷哈图可吐的领地,是蒙古族聚集的地方。蒙古族传统上普遍信仰藏传佛教。清顺治六年,经头人商议,在山清水秀的向海湖西塔甸子,建起了一座青砖灰瓦的寺庙,名曰青海庙。当时,寺庙里有7位喇嘛。建成不久,寺庙被洪水冲毁。后经重建,寺庙占地99亩,围墙高6尺,院门两侧有钟鼓二楼。院内有7株大榆树,至今仍然枝繁叶茂。庙共3层,高12米,庙体为青砖灰瓦,以红色为基调,配以黄、蓝、白色,庄严古朴,其建筑工艺,雕绘水平,与北京雍和宫相仿。 1772年,乾隆带着和珅、刘墉等34人前往长白山探祖寻根,途经向海,下榻青海庙。乾隆见“青海庙”的“青”字比“大清帝国”的“清”字少了个三点水,好似削去了“大清帝国”的半壁江山,于是找来住持,重命庙名,改为“福兴寺”,且亲笔书写匾额和楹联,并留有“云飞鹤舞,绿野仙踪。福兴圣地,瑞鼓祥钟”碑文。当地无山无石,便以木代石刻成碑。由于木碑不禁风雨,加之关东塞外,地广人稀,识得碑文的人寥寥无几,如今木碑已不知去向,只有北京雍和宫《福兴寺志》还留有这段记录。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这里还曾掩护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乌兰夫的子女。1937年3月,乌兰夫带领抗日武装作战,家被抄没,就把两个儿子———10多岁的布赫和五六岁的乌可力送到“香海庙”住了一年。1944年冬,乌可力去苏联培训,路过向海,又在“香海庙”住过一夜。1998年,乌可力重访香海寺,还找到了当年拴马的老榆树,抚今追昔,感慨不已。 “文革”中,当时名为“向海庙”的寺庙一楼被改做了公社的供销社营业室,二三楼做了办公室和仓库。1972年,寺庙被彻底拆除,砖瓦木石建起了公社办公室、供销社营业室,向海庙不复存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向海庙得以恢复重建,改名“香海寺”。为增进民族团结,满足汉、蒙等民族信教群众的要求,香海寺在建筑风格上兼顾了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风格。新建的香海寺属坐北朝南建筑,山门的格局是3门并立,以象征佛教的“三解脱门”,院内建有千佛殿、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三圣殿等五重殿。在大雄宝殿后约50米,矗立着一尊高6.9米的阿弥陀佛像。 三圣殿殿脊上筑有密宗五方佛塔,形状如同北京北海的白塔。 2001年5月,香海寺内五方佛塔奠基动工时,在东房山下,出土了4尊镀金佛像。这4尊佛像,分别是长寿佛(阿弥陀佛)、四臂观音、莲花大师,文殊师利。每尊佛像高40厘米,重9公斤。村民纷纷赶来观看,许多专家学者也前来考察、鉴定。是什么人、什么时间、为什么把佛像埋入地下,成为香海寺历史上的谜团。1945年前,寺规庙纪尚未破坏,不可能无故把佛像埋进土里。1947年以后,庙里已无佛像。因此,人们推测,埋佛像的时间应该是1946年前后。 香海寺重建以来,不仅满足了广大信教群众的要求,同时积极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几年来,先后为敬老院、贫困户捐款物合计人民币90万元;为8所乡村学校捐款70万元,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陈宝林本报记者高飞) 吉林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