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佛教建筑中国化的形成得到的启示 见 忍 [摘 要]:本文主要对佛教传入中国的由来、佛教石窟、佛塔、寺院等随佛教传入中国的演变过程以及佛教建筑中国化历程等方面的阐述,分析其对人们日常生活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呼吁社会重视和保护佛教建筑、重视佛教文化宣传、启示中国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佛教 佛教寺院 佛教文化 佛教建筑中国化 1、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保护佛教建筑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多样,有宫殿、庙宇、住宅、祭祀及各种宗教建筑,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形式、意义和作用等。当然这些对我们认识和掌握古代建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有关佛教及佛教建筑的了解和认识很有必要,加大宣传和教育以保护现存佛教建筑更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的古印度,传入中国,大约是在汉朝,很快受到广大百姓的信奉,也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与扶持,朝廷组织专人传译经书,讲习教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5 - 6世纪)形成了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第一高潮。佛教历来主张“普渡众生”的博大思想,唐朝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鼎盛盛期,几代帝王都崇信佛教,他们在京都设立伊经院,聘请国内外高僧,培养了大批高僧学者;在各地兴建佛寺,使其逐步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佛寺建筑因而也成了中国古建筑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西藏大约在10世纪后期形成了富有特征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密宗佛教特别讲究仪规,对设坛、供奉、诵咒、授戒等都有一套严格规定,内部管理与组织也十分严密,佛寺中不仅有总管和尚,而且还设有管纪律,查违法,领众颂经,管理学经,辩论,考试等方面的专职喇嘛。由于实行政教合一,不仅寺院中僧职也起到官职作用,总管还代表寺院出席地方政府的重要会议。密宗佛教的节日有正月的祁愿法会,四月的佛诞生,六月的雪场节,七月的望果节,这些节日因与当时民间的传统节日相结合,持续时间长,参与人数众多,在西藏几乎全民信教,这些佛节也几乎都成了全民的盛大节日。实例有: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1 ] ,为现存举世瞩目的著名建筑之一。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信仰的佛教是属于巴利语系的上座部佛教,大约在7世纪中叶由缅甸传入称南传佛教。傣族地区的佛教寺院既直接受到缅甸泰国佛教寺院的影响,又结合当地民间建筑的特点,形成该地区特有的一种佛教寺院形式,佛教寺院的主体建筑是佛殿,殿内供奉着庄严的佛像,所以这些佛殿的屋顶都极为高耸,体态庞大,为了减轻这些屋顶的笨拙感,当地工匠对它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处理。这些从古印度佛教演变而成的中国佛教及由此形成的中国佛教文化,无不诠释着中国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值得我们深研和保护的文化瑰宝。 2、佛教石窟、佛塔、寺院的演变 佛教自西域传入我国内地后,便出现了新型的建筑类型,主要表现为佛教寺院、佛塔和石窟。伴随着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国建筑文化和外来佛教建筑文化逐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文化。 2.1石窟 石窟是开凿在山崖壁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印度佛教石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洞,三面开凿小龛,供僧人在龛内坐地修行,一种为支提窟,山洞面积较大,洞中靠后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众集会拜佛,石窟传入我国约在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流动出现在丝绸之路的沿途。现在发现早期的石窟是位于新疆的克孜尔石窟。中国的石窟来源于印度的石窟寺,后者是在石窟的后部设一不到顶的石塔,作为信众膜拜对象,窟侧常设小室数间供僧人居住。著名的有敦煌鸣沙山、大同云岗、洛阳龙门、天水麦积山、太原天龙山等。它们大半集中在黄河中游及我国的西北一带,鼎盛时期是北魏至唐,到宋以后逐渐衰落。在中国,占主要地位的佛教建筑还不是石窟而是大量的佛教寺院。九华山被唐朝皇廷赐封为地藏菩萨道场。例如保存到今天的———大慈恩寺、兴教寺、香积寺等[ 3 ]。黄梅东山五祖寺产生于佛教鼎盛时期的唐朝,被宋英宗御书为“天下祖庭”、宋徽宗御书为“天下禅林”;自从佛教传入我国,就开始发展建设佛教寺院。也可以这样说:凡是佛教寺院都是由大型的,高级的合院建筑殿阁楼台共同组建而成。由敦煌壁画等间接资料,隋唐时期佛寺的主体部分,仍采用对称布局,即沿中轴线排列山、莲池、平台、佛阁、配殿及大殿等,其中殿堂已渐成为全寺的中心,而佛塔则退居到其后或一侧。密檐式塔除嵩岳寺塔为十二边形外,隋、唐时期多为正方形,辽金多为八边形。单层塔的平面有方、圆、六角、八角多种。北魏洛阳的永宁寺采取了“前塔后殿”的布局方式,依然是突出了佛塔这一主题。另一类以殿堂为主的佛寺为数很多,特别是某些“舍宅为寺”的寺院,为利用原有房舍,常“以前厅为前殿,后堂为讲堂”,例如北魏时期洛阳的建中寺。 2.2佛塔 佛塔原是佛教信众礼拜的对象,后来根据用途的不同而又有经塔、墓塔等。塔作为宗教建筑,随佛教传入中国,早期的塔都是木塔,如中国的第一座塔洛阳白马寺塔,这座九层的宏大木质建筑几十年后即被焚毁,有中国古代摩天楼之称的洛阳永宁寺塔。在山西应县,矗立着一座高耸入云的木塔,它以挺拔的身躯,端庄的造型和悠久的历史被国内外建筑学界称之为建筑瑰宝,又被人们誉之为“天下第一塔”,这就是应县佛宫寺释伽塔,俗称应县木塔。我国的塔,早期受印度健陀罗的影响较大,后来在长期的实践中发展了自己的形式,在类型上大致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单层塔、喇嘛塔和金刚宝座塔几种。藏传佛塔以北京白塔为例,其位于北海琼华岛南麓永安寺,顺治帝根据西藏喇嘛诺门汗建议而建,为藏传佛塔,塔身白色、宝瓶形状,最大直径14米,上面承托伞盖宝顶。 2.3寺院 佛教寺院布局特点极为明显: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均坐落在中轴线上,两侧廊房及钟鼓楼均以中轴线互相对称分布;讲究中轴突出,左右对称。寺内主要殿堂之间,又组成各个小四合院形式,即互相分隔,又彼此贯通,符合我国传统古建筑的特征。城市里的道路尽端,常常对着寺院[ 4 ]。寺院也就成为一个端,也就是对景。如北京的隆福寺、临汾的大云寺、呼和浩特的慈灯寺等等都是如此。佛寺里的一种建筑———古塔,在城池规划中组织在街道的尽端,构成城市的美景。苏州的报恩寺塔,就是面对大街的,行人走在大街面对高塔,形成城市的对景。 3、佛教建筑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建筑文化 伴随着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国建筑文化和外来佛教建筑文化逐渐融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文化。 3.1 佛教建筑中国化萌芽阶段 佛教建筑的萌芽阶段是在汉代,此期佛教刚传人中国,佛教教义尚不完备,中国的宗教观念尚未形成,因此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当时虽然已有传入佛教的经书和画像,但国外的建筑形式并没有传入,加之平民不能出家为僧,寺院数量不多,所以当时也未形成独立的佛教建筑类型,佛教建筑艺术仅处于萌芽阶段。最早建立的洛阳白马寺,是仿造中国宫殿建筑建造的,但已带有印度佛教建筑的风格,据说白马寺塔居寺之中心位置,四周建有殿房。根据印度佛教塔寺并重的传统观点来看,佛教初传中土之时,模仿多于创新,谈不上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文化 3.2 佛教建筑中国化兴盛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动荡,战争频繁,民众生活日益贫苦,佛教以其博大的解脱之道而得到广泛流传,并以空象之意盛行于世,佛教进入兴盛时期。自印度及大月氏来中国传教僧人甚多,同时其建筑艺术亦随之传入,此期中国佛教建筑主要以印度及犍陀罗艺术为范本。就石窟来说,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都是在这一时期修筑的。就佛塔来说,在《魏书?释老志》中曾提到:“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说明当时盛行以塔为中心,周围环绕着僧房的佛寺布局方式即是印度佛寺常用的方式。此时不仅多层楼阁式塔普遍应用,而且仿效印度天祠建筑的密檐式塔也出现了。敦煌、云冈早期洞窟的佛像雕刻造型多具隆鼻细目长耳丰颐的特征,带有犍陀罗艺术风格。 总之,这个时期可以说是在传统建筑工艺基础上,大量吸收和模仿外来佛教建筑艺术的时期。 2.3 佛教建筑中国化成熟阶段 此阶段自6 世纪至13 世纪,相当于中国的隋唐至宋辽金时期,这一时期是佛教的全盛时期,也是它中国化的时期。这时期翻译过来的佛教典籍已极为丰富,随着政治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融合趋势的加强,佛教得到空前发展,并创立了不少新宗派。如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三论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每一宗都有自己的理论和修持体系,师道相传,谨守不变。唐统治者(除唐武宗外)实行儒、佛、道三教并行政策,使佛教得以昌盛,同时促进了儒、佛、道的融合。封建统治者利用儒学治世、佛学治心、道教养身的不同功能,使其作用互补,以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 至此,儒释道合一,佛教中国化完成。与此相应,佛教建筑也完全形成了中国式的宗教建筑。从唐代道宣所撰《关中创立戒坛图经》、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所绘的佛寺图像,以及相关文献的描述,可知这一时期的佛寺建筑是在通用型即中国宫室型的基础上定型化并有所发展。 寺院布局逐渐向宫室建筑形制转化,以塔为中心转变成以佛殿为主体的纵向轴线布局,由三门(象征三解脱门,亦称山门)开始,纵列几重殿阁。中间以回廊联成几进院落,廊院式变成四合院式 ;在主体建筑两侧,仿宫廷第宅廊院式布局,排列若干小院落,各有特殊用途,如净土院、经院、库院等。如,著名的长安章敬寺有四十八院、五台山大华严寺有十五院。各院间亦由回廊联结。主体与附属建筑的回廊常绘壁画,成为画廊;塔的位置由全寺中心逐渐变为独立。大殿前则常用点缀式的左右并立不太大的常为实心的双塔,或于殿前、殿后、中轴线外置塔院。僧人墓塔常于寺外别立塔林。密宗传入后,又多供菩萨佛像,故多层楼阁式中置通贯全楼大像的建筑大兴,间接促使塔向寺外发展。 唐代大型塔现存数十座,均为砖建。大部分为楼阁式,可登临。典型平面均为方形,这和中国“以方为贵”、“天圆地方”的观念有关 ; 石窟寺窟檐大量出现,且由石质仿木转向真正的木结构。供大佛的穹窿顶,以及覆斗式顶,背屏式安置等大量出现,这些都表现了中国石窟更加民族化的过程;唐代佛寺中并出现戏场,更加具有公共文化性质;寺院经济大发展,生活区扩展,不但有供僧徒生活的僧舍、斋堂、库、厨等,有的大型佛寺还有磨坊、菜园。许多佛寺供居士信众生活的居士楼。总之,这个时期宗教艺术与民族传统紧密结合,向“人间佛教”转化形成了完全中国式的佛教建筑艺术。 3.2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现状 建筑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所属地区的地域特征等在群体或个体建成环境的反映,他往往是由一种本质的、自身的文化与非纯种的、靠吸收外来文化而新形成的文化结合构成。建筑文化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而前进、更新。其发展、更新有两条途径,一是靠自身更新的主动变化,这种变化方式与自身的文化关系是一致的、和谐的;另一种途径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是一种生硬的、被动的、无秩序的变化,但通过长期对自身文化的冲撞和渗透,推动自身文化发生相适应的转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种途径往往是同时存在,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进而实现实质性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一方面,外来建筑文化带来新的建筑设计理念和先进的建筑材料、施工方法无疑促进了中国建筑市场的发展,中国城镇化建设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另一方面,在中国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城市化的成就是非常表象的,在高度表象的背后我们失去了很多中国建筑文化的本身。我们对西方的建筑理念持有一种盲目崇拜的态度,忽视了本土文化,使得中国城市建筑毫无个性的现状。而佛教建筑的中国化正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产物,他是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结合的成功典范,对佛教建筑中国化的分析和认识,不仅可以看到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失衡,也可以为我们找到未来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方向。 4、佛教建筑中国化对当今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启示 从以上对佛教建筑中国化历程的展示,我们清楚地看到建筑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是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而进步,建筑文化是外来建筑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如今,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如何吸收外来建筑文化的精华,并与本土建筑文化相融合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值得我们深思。通过以上阐述和分析,笔者主要有一下观点: ①研究和学习佛教文化及佛教建筑文化对发展佛教、传播佛教文化、挖掘佛教精髓都是至关重要的,佛教作为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具有博大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精华,佛教建筑也有着珍贵的特征。历史上不同时期影响也不同,至今留下来的佛教文化遗址和遗物对今天来说都是非常的珍贵, 建筑没有传统也没有现代,他们是一脉相承的,没有这些传统的东西建筑学也不可能有更新和发展。我们应该尽全力去保护和修缮,并在不断研究中重视佛教文化传播。 ②建筑是社会民生的标志,代表着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发展的水平,也见证了历史的演变。建筑的文化内涵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可以通过深入研究佛教建筑中国化的历程,在建筑现代化过程中,保持平衡发展步伐,走一条能将现代西方的优势和中国传统中的精华融合在一起的具有中国特色建筑文化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国佛教百科全书 捌 建筑卷?名山名寺卷》 2、《佛学与中国哲学的双向构建》何锡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3、《东山五祖》赵金桃:武汉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2 4 《宗教建筑》. 孙大章,喻维国.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中国古代建筑二十讲》 楼庆西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2004. 4. 第三版 6.《中国古代建筑历史》 《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三版1997. 11 7、《梵宫——中国佛教建筑术》周绍良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