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太空时代谈佛学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太空时代谈佛学
文珠法师
  一九六二年十月二十八日讲于香港大会堂剧院
  时代的巨轮,已进入太空时代了,在太空时代里的一切,都突飞猛进,人类思想进步了,生活改善了,我们处身于适者生存的环境中,诚应与时代并驾齐驱,否则,势必为时代所淘汰;但在太空时代谈佛学,是否太迂腐了呢?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现在,先让我们看看时代思潮的演变,然后谈到佛学的中心思想。
  一、太空时代的特征
  人类的思想、生活,以及社会制度,都随着时代演变,所以每一时代都有其不同的特征,然而太空时代的特征是甚么呢?我以为太空时代的特征,不外是人类思想的进步,和社会物质的文明,
  (一)人类思想的进步
  人类思想的演进,有如女子时装的层出无穷,仅就中国而言:两汉思想固然异于先秦时代,而魏晋南北朝,又异于两汉;清朝的思想,既不同于唐宋元明,而此刻我们的思想,又不同于满清时代了。至于西欧国家,公元前人类的思想,异于公元后;而十六世纪经院时代的思想,又不同于二十世纪的今天。二十世纪的今天,又因时代环境的刺激,世界人类思想,产生种种不同的反应,在各种不同的反应中,可分为两大思潮:一是民主的,一是科学的。
  民主思想,是注重人权的发展,因而倡导自由平等。可惜人们虽然醉心于自由平等,却无法了解自由平等。多少哲学家为了自由的真义,绞尽脑汁,多少人为了争取自由而牺牲性命。可是,自由平等的真义,迄今仍然含糊不清。因此,一般人在偏激而热狂的意志冲激下,为了个人自由的极端发展,而侵犯他人的自由,使人与人之间无法协调相处,使社会发生利害的冲突,而形成混乱不安的局面。
  甚至有人为了自由而破坏平等,例如:由于经济的自由发展,产生了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权威至上的社会中,往往大资本家吞灭了小资本家,使中产阶级变为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变为赤贫;于是资本家掌握了经济力量来奴役科学,操纵工业,垄断民生。更为了增加工业的生产,就得觅取市场,争取原料,产生对外关税政策和殖民政策;为了保护商业利益及争取殖民地,便策动战争,对外侵略,遂形成经济上、政治上,国际上的种种不平等,进而酿成世界大战的祸乱。无可否认,这都是人类曲解自由平等的恶果。
  科学思想,原是注重求真精神的。科学家们日以继夜的研究物理,无非是求致知格物,造福人群,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亦不过是达尔文用科学方法,研究生物现象的结论。可是崇拜物质的人,却误会了,竟然滥用这种道理到人类社会去,把群众视为物质力量,斗争便成为万物之父,世界斗争是必然的,应该的,反而视和平是社会的病态。因此以暴力为艺术,以斗争为生活,只识强权,蔑视公理,毁弃人伦;甚么忠孝仁爱,礼义道德,不过是现代思潮的渣滓;甚么克己复礼,明德新民,亦是时代废物。在求真求实的科学领域中,根本没有人权道德的观念;故主张以军事力量去侵略他人,以经济政治权势去控制他人,鼓励他人自相残杀,导人类走向共同毁灭的边缘。结果,科学思想,变为威胁人类安全的毒素;民主思想,也因世界拥有权力的人,误用达尔文学说的结果,受了很大的阻碍,使世界人类发生许多矛盾,引起民族、政治、以及经济的斗争。
  人类思想的进步,原是可喜可贺的事,至于科学及民主两大思想,原本亦有助于世界人类文明与和平;但可惜人们无法互相适应配合,反而各走极端,互相矛盾,互相斗争,结果,反而祸国殃民,使人处身在这汹涌澎湃的两大思潮中,蒙受空前浩劫;这是二十世纪太空时代的光荣呢?还是耻辱?
  (二)社会物质的文明
  1.紧张的都市生活
  由于人类思想进步,科学昌明,对社会生活确有许多便利,同时也增进了人们的物质享受。例如: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商业的发达,交通的方便,日用品的丰富,以及医药卫生的进步,学术文化交流的迅速,都是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特征。但可惜现代社会太重于工业化、组织化,而忽视对人类精神的发展,使人在过度紧张的都市生活中,逐渐失去人性的情感,与仁慈的爱心。因为人唯有潜居深山时代,始能闻人声而喜,而现代社会,电话与交通的方便,及生活与工作的需要,使人与人的接触频繁,加以人不能互相了解对方的心意,于是人不把人当作为人,而视人如物;人与人的交际,亦如一具活的机械发生交涉而已。人与人之间,没有出自真诚的情感与道义,只有虚伪的仪表与利用。社会道德,人道情义的意识,都因人之相视如物而丧失,社会上除了机械化的物质生活外,再找不到人类精神生命,这都是紧张的都市生活,使人性沉沦的悲哀。
  2.贪恋物质的享受
  由于人们过份忽视精神生活而重视物质,致使心为形役,身为物转,往往为满足一己的私欲,便不顾道义,不择手段,于是一切奸邪、诡诈、凶残、欺骗等恶劣行为,接踵而来。然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限,古人说得好:“终日忙忙只思饱,食得饱来又思衣,衣食两样皆具足,便想娇容美貌妻;聚得三妻并四妾,出门无轿少马骑;良田万顷马成群,家里无官被人欺。七品八品犹嫌小,三品四品又嫌低,当朝一品为宰相,又想君王作一时;心满意足为天子,又想神仙下局棋。”
  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地球上贪无止境的人太多了,所以弄得天愁地惨。试看,自古以来,有过今日这样残酷的战争吗?有过像今日这样鲜廉寡耻的行为吗?人类精神之不能集中以求向上,人类精神生命之日趋枯竭,所造成今日社会的弥天大祸,皆因人们过份贪恋物质的享受。因为人贪不得必争,争必乱,这是必然之理。所以,社会物质的文明,虽然可以增进人生幸福,但也给人带来更多的苦难,这是人所公认的事实。
  三、佛学的中心思想
  佛学与学佛不同,佛学,是指佛所说的教法,亦即是宇宙万物必然的准则,属于永恒不变的真理。学佛,是指研究佛法,以求了解宇宙的真知,寻求取消社会祸患的方法,以完成人生的责任,达到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自利兼他之目的。佛学是人生的指标;学佛则是佛学的实践。所以我们在学佛之前,非把佛学的中心思想研究清楚不可。
  (一)倡导自由平等
  佛学的中心思想是甚么呢?根据佛教历史的记载,以及事实的体证,佛学的中心思想,该是自由平等的实现。因为佛是降生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封建时代,当时印度的政策,阶级森严,种族尊卑的待遇极不平等。那些种族低微而被征服者,永远是过着牛马不如的劳苦生涯;而种族高贵的优越者,则极尽人间之享乐,骄暴纵横,无恶不作。释迦牟尼佛,面对着这么专横无道的社会,眼所见的,是奴隶们的无辜受害;耳所闻的,是人民在不平等、不自由的压迫下,所发出凄惨的哀鸣;因此,激发人性之同情心,正义感,为了解救人民的痛苦,给予人民的自由,与平等的待遇,故抛弃王位的继承权,出家修行,寻求人生自由平等的真理。可以说:自由平等的思想,是佛建立佛教的基本精神,亦是佛教的中心思想。
  佛教自由平等的思想,就是代表佛教的真理,所以,无论人间的思潮如何转变,佛教的中心思想,不但一成不变,而且适应任何时代的需要,不管是过去、是现在、或是未来,将永远永远适应人类的要求。因为佛不但追求自由,还了解自由,同时获得真理生命究竟的自由,深知道自由是个人与社会的,是生活与生命的;个人需要自由,绝对不能破坏社会自由;而社会自由,也不可以牺牲个人的自由。生活自由固然可贵,生命的自由价更高。生活自由,是指人的衣食住行四大原则;生命自由,则指解除人生理上生老病死的束缚,以及精神方面烦恼的解脱,获得生命的自由自在。可惜人们在精神上、生理上、以及生活上所引生的种种不自由,既非人力所能克制,亦非法律所能裁判的。法律虽然给予人们财产自由,却无法保障人们获得享受财富的自由,故在衣食住行方面,谁都有求不得的不自由。
  其次是在生理上,谁不希望长生不老,谁不希望健康无恙?可是谁都没有逃避生老病死的自由。
  在意志方面,谁不希望自己成为人生舞台的主角,谁不希望自己成圣成贤?正如杜威所说:“人类生来最大的希望,无非想做个出人头地的人物。”可是世界上能够出人头地,成圣成贤的又有几人?
  在智识方面,谁不希望自己成为智识超群的人物?可是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古往今来,能具有真知灼见的能有几人?所以,即使人幸运地生长在民主国家,获得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经济自由,行动自由,亦只人生一部份自由而已;至于生理上的自由,精神上的自由,以及生命的自由,仍然是无法获得充份的自由。
  但佛陀所倡导的自由,不但使人获得现实生活与行动的一切自由,同时能令人摆脱生老病死的枷锁,取消心中的烦恼,使精神升华,灵性苏醒,生命自由,不再为任何人事的控制与环境的支配,不再受任何烦恼的缠扰与生死的束缚,这就是佛教自由思想的真义,亦是佛教的自由,能够适应任何时代,任何种族所需要的主因。
  至于佛教平等的真义,是在于人性的平等。佛陀自从发现宇宙人生至高原理后,不但提倡种族平等,人权平等,经济平等,同时提倡理性平等。
  种族平等,是包括印度四姓阶级,以及世界上各种不同肤色的人。当时印度由于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等四姓贵贱的悬殊,而产生阶级的不平;现代欧美各国,虽然已经进入民主时代,但种族歧视的陋习,时有所闻。在佛的眼光看来,只要是人,不管他是白种人、黑种人,或是红种人,都是平等的,都应该获得平等的待遇;进一步人与物也是平等的,乃至蚊虫蚂蚁都是平等的,因为他们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因此,不但冲破了人间种族的不平,同时亦冲破了人与物的界限,而建立了物我一体的平等主义。
  佛倡导种族平等,首先受惠的是当时印度的人民,所谓:“四姓出家,同一释子。”假如推行于现代,则世界上歧视种族的陋习,自然可以消灭于无形。
  法律平等,是超越私情和阶级的,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中华民国宪法第七条是“中华民国人民无分男女、宗教、种族、阶级、党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佛教团体,虽没有显明的法律标示,但佛法的真理与因果定律,对于一切人平等的待遇,比国法来得更严正,更公平。佛教认为作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但因果定律的赏罚,并非操纵于他人,完全是自作自受。人由身心活动而引生的潜力——业因,势必招致同类的后果。人可以造善,可以造恶,而此善恶业力将会招致未来或苦或乐的后果。是以人类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恩人也是自己,自己可以开创人生光明美好的一面,亦可以把自己推堕苦恼的深渊。
  佛知道:无论你是人间显贵或天上帝王,一律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接受因果定律的赏罚。所以在佛教立场说:因果与良知,就是世界的法律,犯了罪可以逍遥法外,但逃不过因果的惩罚与良知的谴责,这种人权的因果法则,是永远不变的,何止可以适应任何时代、任何国家,而且可以弥补国家法律之不足;因为法律只能治患于已然,平等的因果法则,却能防患于未然。
  经济平等:佛虽然知道物质的享受,将陷人于不义,故主张寡欲知足,安贫乐道。但道业的修证,仍需凭借身心的活动,而身心之活动,又需要凭借饮食营养以维持;但讲到物质,势必涉及经济。佛为了避免僧团生活发生经济不平等的冲突,更要防止僧侣贪之无厌,故特别在僧团共住的六种和合法则中,竖立了“利和同均”的纲纪,如经中说:“得净利者,与众共之,平等无二。”可见僧团的经济,是何等的均衡,僧侣生活,是如何的平等?
  理性平等,是一切平等的基石。因为佛亲证此平等的真理,故提倡种族,人权及经济种种平等。涅槃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平等平等,无有高下。”梵网经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又说:“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那么,所有众生都有成佛的资格,都与佛同等地位,所差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等如现代民主宪法,人人都有参加竞选总统的资格与权利一样。这种冲破阶级而透过理性的平等主义,何止是当时印度人民所追求的真理,亦是现代人、以及未来任何种族人民所追求的理想。依据以上各点,所以我说:佛教自由平等的思想是不变的,而且适应任何时代、任何人类的要求。
  (二)注重精神开拓
  佛教自由平等的思想,是导源于佛亲证人生的真理。佛自从发现了宇宙人生构造的原理后,就知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此心识正是人生的主体。人生良善与幸福,或是丑恶与苦恼,完全是此心识的构造。是以人生生存的意义,不是争取物质的享受,而是心识的净化,亦即是要开拓此心识的精神领域。
  唯心论者的人生观是意识,甚至宇宙只是一个包罗万有,贯通一切,完全理性的心。但唯物论者,则以为宇宙人生,都是物质的东西,除物质与其规律外,更没有意识的作用,心亦不过是物质的一种而已。佛学却认为人体的构造,不外是色、受、想、行、识五大原素,色是物质的代表,精神是受想行识的代名词;因为色是指五根与五尘及法尘之一部份言,其义摄尽宇宙一切物质及未发现而与物质同类者,大而显者是恒星地球,细而微者是原子电子。大凡科学家认为有体质存在的,俱属佛学所谓色法摄。
  至于受想行识,则指对于物质而有的精神界,如在心理学上所说的知觉,感情,意志,意识等。佛学把这些没有形态的精神作用,分为四类说明。受,是领受苦乐的感觉;想,是想念彼此是非等之分别功能;行,是妄念相继的行为动作;识,是了别觉知客观事物的主观;受想行识,都是属于人的精神作用。但在这些精神作用中,因识心是思想的主体,所以被称为心王;其他受想行三者,是意识上的附带作用,故被称为心所。人体的构造,就是由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精神集合而成,亦即是佛经所说的色心二法。不管是以物为中心而说明世界一切的唯物论,或是以心为中心而眺望世界一切的唯心论,都是偏见的主观,同是为佛教所不取。佛教对宇宙人生的看法,主观也好,客观也好,宇宙间一切事物,完全是从色受想行识五种原素组合而有,所以佛说:心物一如,色心不二,这种人生哲理,该是最正确的宇宙人生观。
  虽然人体是色受想行识五种原素组合而成,但其主体却是在乎精神。这活跃于人心中灵明不昧的精神主体,是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浑然与物同体,而又超乎物外,不受任何东西羁绊的原始真我。这真我是圣凡同体,人我一如的。可惜愚妄的人生,沉迷于物质的世界,偏从五蕴组合的身体上妄起我爱,我慢等自私观念,把与我同体的人,看得与我绝然不同。处处为我着想,只知有我,不知有人,甚至不惜以全力与人搏斗,争取一己私欲之满足,这何止使精神与物质对立,道德与生活脱节,同时使原始的真我,披上假我的外衣,蒙上私我之阴影,终日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内则为利害得失之心所支配,甘为物役;外则使世界充满嫉妒与斗争,给人类制造无边的灾难。是以佛教主张人生存的意义,是在精神生命的开拓,而使人生活于精神文明的世界,共同享受人生至高的乐趣。
  但精神生活,必须从物质生活中卓然超脱,亦即是要放弃个人对物质过份的贪求,取消人与人的时空距离,自动自觉地投身于利益群体的事业中,人饥己饥,人溺己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使人精神之光,弥漫于全宇宙,建立起克服愚妄的精神堡垒,以谋求精神战胜物质,理性克伏物欲,正其义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甚至牺牲一己的生命,以成全大我群体生活的共同幸福。那时的你,将感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不知是大我融化了我,或是我融纳于大我之中;不知是日月照亮了我的心眼,或是我的心眼照亮了日月;不知是声音唤醒了我的耳朵,或是我的耳朵发放了声音;不知是吾心包含了宇宙,或是宇宙归纳于吾心。这便是由假我、小我,进而大我,忘我的人生,也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人生。
  综上,可知太空时代的特征,就是由于人类思想的进步,而导致思想的斗争;由于社会物质的文明,而使人忘了人生所以别于动物之生与植物之生,而归化于物质世界。这可以说是太空时代最遗憾的事。释迦牟尼佛,虽然生于公元前的封建时代,但他的思想却与现代民主思潮吻合,而且其所倡导的自由平等,比现代民主思想来得更进步、更圆满。不但对人体的构造分析入微,同时指示人开拓精神世界,使人不断克制物欲,努力完成其人之所以为人,而且把别人视之为人。所谓;“由尽己之性,以尽人之性。”使全宇宙人类共同走向真正自由、平等、和平、光明的真理世界。
  英国瑙曼裴乃斯教授说:“佛教是医治摩登病的圣药,在我们这个苦痛疲惫的欧洲,我们断然需要佛的教训,这个教训就是中道之教。它开豁我们的眼光,给我们以觉悟,引我们到和平光明及大智慧。”
  当今征服太空的口号响彻云霄,自由平等的呼声洋溢全球,而人们却沉溺于不自由不平等的苦海中漂沉之际,我们不但要把佛的真正自由介绍给全人类,还要推动佛的平等主义来推翻人间的不平,使全世界、全人类都有机会呼吸自由的空气,都得到人权平等的待遇,和过着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正常生活,这是每个佛教徒应有的任务,也是时代委任给我们神圣的使命,谁说太空时代谈佛学,是迷信、是落后的呢?

 
 
 
前五篇文章

略论敦煌话本小说人物塑造的艺术方法

敦煌石窟壁画中鸡的形象

敦煌壁画中的佛传故事

前有敦煌后有瞿昙下篇 瞿昙寺壁画出自何人之手

梁启超:关于佛教心理学浅测

 

后五篇文章

弘一律师塔志

二十一世纪中国佛教的历史使命

觉性中的宇宙

论黑格尔宗教哲学的形而上学建构

佛陀核心思想——拈花宗旨传入中国后的历史进程和影响(一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