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佛经印刷的思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经印刷的思考
  印刷的工业化,给佛经的流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在的佛经印刷规模超过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由于这种印刷的便利,加上佛经印刷并没官方的介入,导致了各类大小寺院只要稍有能力,即竞相印刷的局面。固然初发心是非常正确的,但由于不够专业反使各类经典贻误百出,实乃圣教的悲哀。现在又有人提出以简体字印刷佛经,鄙人窃以为不可,故于此提出几点批判性意见,以作参考。
  佛经是否有必要简化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部分人提出佛经简化的初发心是什么?当然这种发心的目的是单纯的,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读懂简化后的佛经。但是我不禁有个疑问,如果连繁体字都攻克不下,简体后能令其理解到我们那智慧如海般的圣典中去吗?谁都知道阅读佛经需要有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不仅仅是简化就能解决的事情。现在各个佛学院都有开设古汉语的教程,其目的就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佛教人才能深入研究佛学。如果只是简化这么简单,何必劳师劳力浪费那么多人力财力,大可请几个人简化一下得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一些简体字古典文学作品在我们的初中、高中的语文课上就能见到。很明显这里面的文章全部被简化过了,但是他的第一因是作为学习的。对于里面的字词、典故都有祥尽的解释,以方便让初学者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但若要想深一步地理解阅读是必须掌握相应的古汉语语法等常识的。而这些简化后的课本内容也是经过许多语言学家修定而成的,需要将每一个文字进行语法剖析后,才慎重出版的。
  佛经简化的难题
  古今词义都有一定的出入,在简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先弄清古代字词在今天他的意义是扩大还是缩小了,感情色彩是重了还是轻了!还有一些通假字的应用问题,将如何取舍呢?这些都要经过语言学家的慎重筛选的。我们佛教中可以说目前还没有具备这样的能力。先贤祖师们他们的译场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从事着经典翻译。而后来经典印刷也是通过官方的形式完成的。有了如此完善的系统,才保证了我们所阅读的经典没有产生歧义。但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将汉字简化却不能解决如上几个问题,那誓必会影响经典的原意。如果字已经简化了,别人还会去理解这个字是否是通假字,是否古今意义有扩大或缩小吗?感情色彩是否也不一样了呢?因为简化后别人很可能就当成现代汉语来阅读,便是现代汉语的语法与古汉语语法有很大的差别,若用现代汉语来阅读经文的后果不是读不通,就是依文解义。出于阅读的难度,现在出版的如《史记》等书,也并不是单纯以简体字印刷而了事,而是全部以翻译成白话文的形式出版的。佛经的英译也好,或者直接译成白话文也好都可能保留他的原意,但只是通过繁简化换,是最有可能产生歧义的出现。我用“灾害卒至”四字请了一些人翻译,除了三五个能正确外,其余不是完全不懂,要嘛就是答了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更有甚者,把它翻译成“灾害与死亡到了”,显然是没能看出“卒”字是通假字,它应当通成“猝”。如果我们用简体字印刷时,是否要考虑把通假字也改过来呢?但现在有寺院在上述难题还没解决的情况下,匆忙上阵付诸纸墨,结果是贻误百出。这种结局不但不能让人更好地理解经文,反让他人当现代汉语理解,那么就差之千里了。
  法灭的问题
  就如字数寥寥无几的《般若密多心经》,即使简化了我们也仍然不能读懂。我们现在对这些经典的理解完全是出于祖师们的注疏,才得以让我们一窥佛法之精髓。岂是我们简化一下,就能让所有人都读懂的。如果真对佛法有好处的话,就应该攻克一下不甚艰难的繁体字。佛教史上“三武一宗”的法难给中华的佛教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导致了汉地诸宗的纷纷衰退,至今我们还深受影响。随着人类文明信息化的到来,今天已经没有哪一种行政手段可以完全毁佛、灭佛了。即使哪一个国家用行政手段来排佛,但是佛经仍然会被人当成一种文化典籍而典藏于图书馆之内,即使此国没有彼国也会收藏的。那除非是人类在这个地球上消失了,如果人类都无法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那么经典岂能幸免。历史告诉了我们很多经验:一、许多的外道典籍,如我国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我们今天还能拜读。保存这些典籍的并不代表就是诸子百家的传承者,但仍然作为文化遗留下来。二、印度佛教的消失,以及“三武一宗”的法难。正好说明了当时印度人没有把佛法放在心中,导致了正法的消失;中国人的心中有佛,才历四次法难而依然屹立于中华大地上。
  由此我们可以证明法灭不是简单的哪一部经典先失踪,就是法灭的迹象,真正无人理解法的意义那才是法灭的象征。时下倡印各类经典也要互相兼顾,让各种典籍都要发挥作用。比如最让人担心的《楞严经》,我们现在都是在祖师们理解的基础上来深入这部经的。如果只印这本经,却没有其它的祖师著作做为入门之基,那如何一步登天呢?这种结果与灭法又有何异呢?
  我们做为佛法的传播者,对正法的流传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不妄谈我们对佛经的某些变动是否有悖三法印与一实相印。我们如此不严谨的举动,也是有失圣教的庄严的。我们期待一些更有利于众生的弘法方式,但是我们也要摒弃一些不够慎重的弘法思路。让佛法的甘霖能滋润每一个众生。

 
 
 
前五篇文章

重庆大足石刻[导游词]

定山寺史话

以禅心入境 传琴筝清韵味——浅谈米芾书法与佛学的关系

历代名僧大德书法家简介

楚山绍琦的生平事迹与影响

 

后五篇文章

梁启超:关于佛教心理学浅测

前有敦煌后有瞿昙下篇 瞿昙寺壁画出自何人之手

敦煌壁画中的佛传故事

敦煌石窟壁画中鸡的形象

略论敦煌话本小说人物塑造的艺术方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