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谈拉卜楞文化艺术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在青藏高原甘肃、青海、四川藏区交接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们叫它“拉卜楞”,有人称作东方的梵谛岗,有人称作卢孚宫,有人称作藏区第二中心。拉卜楞是一种象征,拉卜楞是一种文化,拉卜楞充满无穷的魅力。下面就拉卜楞文化艺术产生、形成、种类,和它的方方面面,作一简要的评说。
  一、拉卜楞文化的形成、发展
  1709年后,拉卜楞人在青藏高原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剧,使它闻名于世。拉卜楞以自己的力量,挺立在青藏高原,成为西北藏区的藏文化中心,以至延续到今天。
  1709年,第一世嘉木样大师俄项宗哲应青海和硕特前首旗河南蒙古贝勒察汗丹津之请,从拉萨返回故乡建寺弘法(一世嘉木样生于夏河县甘加乡)。一世嘉木样亲自勘察寺址,选定大夏河之滨的扎西旗为寺址,1710年修建闻思学院,1716年建续部下院。第二世嘉木样久美昂吾(1728-1794年)修建了时轮学院、医学院,这时向外发展很快,已有属寺108个。第四世嘉木样尕藏图丹旺秀(1856-1916年)修建了喜金刚学院。第五世嘉木样丹贝坚参(1916-1947年)修建了续部上院。这样,历经二百七十多年的修建,拉卜楞寺成为具有六大学院、四十八座佛殿、五百多座僧舍和108个属寺的大型寺院,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又一中心和西北地区最高佛教学府。
  拉卜楞寺的佛教文化,不但带有藏传佛教文化的特点,也有浓重的地方色彩,这与拉卜楞寺在历史上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紧密相连。
  一世嘉木样俄项宗哲五十三岁时,应六世达赖之请任郭莽院堪布,传授显宗经典要义,任职期间著有《五部宗教哲学辩论注释》,后格鲁派各佛寺讲学以此为教本,1720年清康熙帝颁封一世嘉木样“扶法禅师班智达额尔德尼诺门罕”,颁赐金救金印,准穿黄马褂。二世嘉木样久美昂吾在拉萨学经,取得“格西”学位,1722年清乾隆皇帝封为“扶法禅师般智达额尔德尼诺门罕图克图”。二世嘉木样利用博得的声望和收取的大量供奉,在甘、青藏区扩建四十余座寺院。拉卜楞寺的势力很快从夏河流域扩展到甘、青、川藏区,成为安多藏区最大的格鲁派寺院。1918年宁海军阀马骇借机派兵进驻拉卜楞寺,引起藏族僧俗的反抗。在共产党人宣侠夫等的指引下,五世嘉木样丹贝坚参率拉卜楞人民,开展了对军阀的斗争,取得了胜利。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拉卜楞寺在安多藏区的政治、宗教地位。随着政教势力的发展,拉卜楞寺也成为这一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历代嘉木样学问高深,一世嘉木样著有《因明疏》、《具舍论疏》、《般若大疏》等十五部著作,二世嘉木样的著作有《第一世嘉木样传》、《塔尔寺志》等十二部。历史学家丹巴然吉的著作《安多政教史》闻名中外。拉卜楞寺造就了大批高僧,有的专门研究藏医,有的精于显密经典,有的精于诗歌书画。这一切,不仅使拉卜楞寺成为安多藏区的文化中心,也大大推动了藏文化的发展。
  拉卜楞寺成为甘、青、川藏区的文化中心,也于拉卜楞寺所处的地理位置有极大的关系。拉卜楞寺处藏区边缘,接近内地。拉卜楞寺活佛、高僧,不但从西藏带回大量的藏传佛教文化,同时也向内地联系,带回大量的汉族文化,多种文化在拉卜楞地区交流,促进了一种新的具有她方特色交化的产生。如拉卜楞寺的建筑,以拉萨哲蚌、色拉寺等为模样而修建,同时在建造中吸收了大量内地的宫殿建筑特点,在其发展中远远超过了其它藏区寺院。拉卜楞寺的佛像,来自西藏、尼泊尔等地外,也有来自内地的。寿喜寺的大铜佛高十三米,工艺精湛,姿态庄严,为全西北第一。据载,造此佛的工匠有来自尼泊尔、西藏、汉区的著名工匠。
  拉卜楞寺的佛教文化,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结果,体现了藏族人民高度的智慧和高尚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二、拉卜楞寺佛教艺术
  拉卜楞寺的佛教艺术主要指塑像、壁画、唐卡,拉卜楞寺的佛教艺术品以数量之多,艺术精致著称。
  塑像
  拉卜楞寺的佛像种类多样,大小不一,有高达几十米的佛像,也有仅几厘米的小佛像;有重达数吨的铜铸佛,也有轻不足两的木雕佛;有价值千金的纯金佛,也有数以无计的泥塑佛。就其种类可分为金质的、银质的紫铜的、黄铜的、黄金的、象牙的、珊瑚的、玛瑙的、水晶石的、玉石的、檀木的、陶瓷的、泥塑的等。以大小而计一米七以下的有二万九千余尊,一米七以上的有二百六十二尊。
  这些佛像除它所体现的宗教内涵外,还有其艺术造型的特征。
  象征性。从用不同质地材料塑造的神像,无论从其整体看,还是从局部特征看都具有象征性。如“欢喜金刚”表示悟得空性之乐,裸体象征超脱世俗,身佩死人头骨表示佛典齐全,十二臂表示十二因缘等处处显示象征。
  立体造型。诸多塑像中,有的塑像四张睑.有的其牵七张睑.这JtL前后左右的睑,犹如三度空间的立体物处在同一平面上,无不具有立体造型的特征。
  姿态的舞乐性。神情优雅的菩萨意似静,意态轻盈的佛母意似动,二者在悠扬缓慢的乐声中显现。明王展是怒吼,背景衬以烈火,犹如霹雳轰鸣。
  色彩的浓郁性。无论那种佛像都以浓烈的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些佛像在绘制塑造中,充分运用鎏金和镶嵌技术。寺内铜制、泥塑、木雕的佛、菩萨、明王、护法等神像,均镀金和镶嵌珠宝、珊瑚、玛瑙等,使其光泽鲜艳,高雅华丽。
  壁画
  壁画是拉卜楞寺佛教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寺内所有的经堂、佛殿的四壁,几乎都绘有各种题材的壁画。这些壁画除了一般的佛、菩萨、护法、佛传、佛本生、六道轮回等外,还绘有历史故事、宗教人物、建筑装饰和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内容。
  拉卜楞寺壁画艺术,处处体现着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及艺术创造。寺内各个经堂、佛殿门墙上绘有四大天王壁画,威严的四大天王像是护法神的代表。四大天王背衬着燃烧的火焰环,有的手持宝塔,有的拔剑,有的撑伞,有的弹琴,尤其是治理南瞻部州的南方增长天王,紧咬下唇,青剑出鞘,立身欲起,形象地揭示了这位天王的性格。
  再如《极乐世界图》中,作者以抒情的笔调,创造出五十一个姿态各异、体型优美的供养天,有的转动宝幢、宝蟠,站立云间;有的手持飘带和花鬘在飞舞,而画前面的十七个供养天,则以夸张而美妙的姿态敲鼓、吹筚篥。与天女的舞蹈相伴随,洋溢着一种轻松而浪漫的气氛。再加图中点缀的亭台楼阁,奇花异草,高山流水,一派歌舞升平,仙韵无穷的极乐世界展现出来。是神话但却不神秘,让人感到亲切。在供养天的刻画上,画师们更是注重女性的温柔、平静娇美等情感的描绘。
  鲜艳浓重的色彩,也是拉卜楞寺壁画的一大特点。壁画在色彩的运用上,多用洗染法,风格基本上属于单线平涂,只在裸露的肉体,云彩、花卉、火纹上略加明暗烘托,因而显示出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如续部上学院墙上绘的“六臂枯主画像”,在红色的火焰圈中,蓝色的六臂枯主手舞足蹈,呼之欲出。“金”在壁画中的大量运用,使壁画的色彩更加丰富艳丽。拉卜楞寺壁画不仅采用“描奈”、“贴奈”,还有用以画面最明亮处的“磨金”。拉卜楞寺内色彩绚丽的壁画与寺内金色的屋顶、紫色的墙、红色的殿柱等协调地结合起来,展现了其独特的民族风格。
  唐卡
  唐卡是拉卜楞寺保存数量最多,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品,约有几万幅,唐卡是用彩缎装裱的卷轴画。唐卡形制多为竖条长幅,大小无定制,有十多厘米的微型唐卡,也有长达百米的宏幅巨制。按质地和制作工艺一般分为三类,即:绘制唐卡、织物唐卡(包括刺绣、织锦浪革丝和贴花等)和印刷唐卡。常见的绘制唐卡,在布底或纸面上绘制图画后,镶缀彩缎边框,背面用绢帛托裱,两端加硬木轴心,画面覆盖能自由启闭的薄绢并饰有两条与画幅等长的彩带。
  唐卡画的内容
  唐卡画主要反映宗教活动的内容,有佛像、菩萨像、护法神像、说法图、宗教寺院、宗教教义、佛教故事和宗教神话等。
  反映历史人物的唐卡画,是画家依据真实的历史人物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如《米拉热巴》画像,表现米拉热巴深山苦修,坦荡豪放的性格和神情。
  装饰性唐卡画。唐卡画中常有描绘须弥山和四大洲等富有幻想性的图形,又有描绘极乐世界而显得富丽堂皇的天堂图景。还有把吉祥、行善、祈祷、咒术等佛教内容组合描绘于图案中的装饰画。寺内《世界模式图》、《坛城》,即为此类唐卡画。
  实用性教材画,是用来配合藏医教学所作的画。这类唐卡在寺内医学院中较多,如曼唐,专门介绍《四部医典》内容的唐卡画,成为很好的藏医教学中的生动教材。
  装饰欣赏画。主要是以山石流水、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亭台楼阁、吉祥八宝、莲花枝蔓、飞天技乐、皓发寿星等为内容的画。画中的动植物,通过变形的艺术手法处理,构成美丽的景物画,具有较强的欣赏价值。
  唐卡画的表现手法
  “唐卡画”艺术强调画面上看得多,看得全,看得远,看得细,构图别致,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即在很小的画幅中,上有天堂,中有人间,下有地界。画家往往把情节繁多,连续性强的故事,巧妙地勾勒描绘于画面,使画面内容丰富多彩。
  “唐卡”画色彩绚丽、鲜艳,对比强烈,且善用“金”少银”描画,使画面显得神圣庄严,富丽堂皇。
  唐卡画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以重托轻,即用浓重的底色衬托画面的主题。“唐卡”,可分有黑唐卡、红唐卡、蓝唐天、绿唐卡、银唐卡等。黑唐卡多用于描绘镇妖降魔的题材,在漆黑的底色上大量勾金,画面雄伟强劲,庄重沉着。红唐卡以红为底,表现高贵富丽。蓝唐卡以蓝为底色,给人色调明朗、喜悦轻快之感。金唐卡以金为底,上面用黑线勾画,使画面神圣、金碧辉煌。银唐卡则全用银打底,黑色勾线,色彩朴实单纯,使整个画面显得高贵典雅。
  另外,唐卡画中各种佛像的构图比例、神态描绘等均有着一定量度标准和严格要求。
  三、拉卜楞“南木特”藏戏
  现在夏河县境内演出的藏戏,既不完全同于西藏藏戏,也不同于其它藏区的戏剧,它产生于拉卜楞,名叫“南木特”戏。
  “南木特”戏在产生之前,经历了较长的孕育时期,拉卜楞寺内丰富的佛教艺术及该地区独特的民间歌舞,奠定了“南木特”戏产生的客观文化基础。早在二世嘉木样久美昂吾时,在他的授意下,由三世贡唐仓贡却乎丹贝仲美(1762-1823年)编写了《至尊米拉热巴语考释成就者密意庄严》一书,并将其中“语考释”部分改编为“哈欠木”跳神剧,综合了歌舞和其它艺术形式,构成有说有唱,有歌有舞,又有较完整故事情节的戏剧形式,表演上同跳神舞蹈有较大的区别。“哈欠木”剧第一场为规范师平整净土,第二场为米拉祈祷,第三场为鹿舞,第四场为猎犬表演,第五场为猎人贡保道吉示鹿,第六场为米拉说教劝化。剧中人物、野兽出场都是成双成对,近似分身表演。身段表演上接近形象化,如第一场规范师净土中的舞蹈,以平转技巧,结合摆身掘头等动作表示平整净土之意,第三场中的鹿舞,鹿以双膝上下起伏,头顶下腰,有意折断角等一系列动作表示猎犬追赶,处境危险;第五场中两位贡保道吉,一边自由表演,一边拉着长音用幽默的语言,讽刺揭露僧倡中违犯教规的人,使表演妙趣横生。“哈欠木”以歌、舞、剧、技结合唱白,已突破了只舞不言的哑剧形式,具有一定程式化的表演艺术迈进了一大步。
  1946年第一部“南木特”戏—《松赞干布》,在拉卜楞寺内演出。它的产生是以拉卜楞地区的歌舞少哈欠木”跳神剧为其艺术形式的原形和借鉴。同时五世嘉木样丹贝坚参喜爱藏族文学艺术,有志于振兴藏族政治、文化。他从当时拉卜楞所处的特殊环境出发,为反对军阀压迫,加强藏汉友谊,便组织人员编导并演出了“南木特”戏——《松赞干布》。《松赞干布》的演出,展现了“南木特”戏独特的艺术特征。“南木特”戏广泛地运用戏剧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运用说唱艺术形式表演,运用乐器伴奏,使具有地方风格的唱腔音乐、舞蹈音乐、间奏音乐齐备,从而使之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剧种。
  “南木特”戏的真正发展,是在解放以后。1955年拉卜楞寺演出了第二部“南木特”戏—《达巴旦保》。随后,拉卜楞红教寺又演出了“南木特”戏--《智美更登》,同年该剧参加西北五省民间调演,受到大会奖励。文化大革命以后,“南木特”戏得以大力发展,从解放前的一个剧目《松赞干布》,发展到了九个剧目——《达巴旦保》、《智美更登》、《卓娃桑姆》、《诺桑王子》、《罗摩衍那》、《阿德拉茂》、《赤松德赞》、《降魔》、《松赞干布》等。演出单位也由拉卜楞寺的一个演出队,发展到几十个专业、业余演出队,几乎遍布甘南草原,流传到青海、四川藏区。同时“南木特”戏的表演艺术、唱腔音乐也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完善。
  四、拉卜楞民间艺术
  拉卜楞民间艺术,主要指民歌、民舞,由于地理、宗教、民风与其它民族的交流,拉卜楞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民歌、民舞,它们散发着拉卜楞地区独有的魅力。
  民歌
  拉卜楞地区流传的民歌有勒、拉伊、弹唱及仪式歌等。
  勒(民歌)
  “勒”即民歌,是拉卜楞地区藏族群众中最广泛的歌唱形式,几乎男女老少都会唱。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收获喜庆,无论是野游消遣,还是田间劳动,都离不开民歌的伴随。内容风趣生动,曲调委婉动听,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草原风貌。通常歌唱时,首先由一人拿缠着羊毛的吉祥酒瓶,歌唱赞颂美好的生活、吉祥如意等象征性的歌,边唱边慢步,步至即唱结束,将吉祥酒瓶交给眼前的人,这个人接过来唱,就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的轮唱,也有两人合唱的形式。牧区边唱边牧,以此为乐。歌的唱词内容和曲调情绪又分为歌、颂歌、逗乐歌、对答歌、劝解歌和吉祥歌。在演唱风格上,牧区和农区有所差别,牧区自由、辽阔、粗犷、高吭;农区豪放、细腻、活泼、流畅。在长期的生活中,拉卜楞藏族群众创造了无数优美动听的歌曲。
  拉伊(情歌)
  “拉伊”之“拉”为山、“伊”意为“歌”,顾名思义就是山歌,是草原放牧、行程、打猎、田间劳作时唱的爱情歌曲。音调高吭辽阔,感情柔和细腻。
  弹唱
  弹唱,在拉卜楞地区分为故事歌、抒情歌、乞讨歌、弹唱歌等,弹唱有其固定的曲调,词多而长,主要乐器是六弦琴,边弹边唱,节奏整齐,活泼流畅。
  民舞
  拉卜楞民间舞蹈是随着当地历史、文化、宗教发展,逐渐形成自由体系,通过艺人们的不断丰富和广泛传授,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以至四十年代初,五世嘉木样年间出现了拉卜楞舞蹈的兴盛时期,使拉卜楞民间舞蹈声誉骤增,名蜚甘、青、川藏区。
  拉卜楞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灵活随便,有一定的程式,无道具,无统一服饰要求,参加表演的男性身着生活便服,一般讲究的是藏式长袍和藏式衬衣,系红绸腰带,脚穿藏式长筒鞋。冬戴孤皮帽,夏戴礼帽。表演场地不拘。人数不限,大部分舞蹈男女均可参加,因人因地,可随意组织与各种场合相适宜的规模。拉卜楞民间舞蹈无专门表演队伍,完全属当地藏族群众自娱自乐的民间文艺活动。参加娱乐活动的群众既是“演员”又是“观众”,表演者与观众都沉浸在欢乐热烈的气氛之中。这也是深受藏族群众喜爱,使拉卜楞舞蹈根植于广泛群众之中,至今愈演愈盛的根本原因所在。
  拉卜楞民间舞蹈就其表演内容而言,一般都为祝愿亲朋挚友、新婚夫妇幸福美满,吉祥如意,赞美山川大地,草原河流,日月星辰、碧空苍穹的壮美英姿;怀念父母兄长、良师益友的恩德,歌颂佛祖的圣明、佛法无边的情绪舞蹈。
  拉卜楞民间舞蹈动作丰富,舞姿绰约。已形成具有美学价值的左、顺、开、屈、颤、步,轻盈敏捷的翻身辗转,飘逸大方的抛袖甩臂构成拉卜楞民间舞蹈的独特风格和韵味。再加表演者边唱边舞可谓“载歌载舞”,舞蹈场面又多是面面相观的圆圈式,感情交流聚成中心热点。每场表演起来都是兴趣盎然,欢悦异常。
  拉卜楞民间舞蹈音乐旋律大多为欢悦、明快、抒情、悠扬,与舞蹈形成统一和谐的艺术氛围。
  由于拉卜楞民间舞蹈已广泛成为藏族群众每逢喜庆场合不可缺少的娱乐项目,渐渐约定俗成,舞蹈的排列虽无严格规定,但也形成了一定的程序,例如娱乐活动达到高潮时,男女各拉队伍,组成阵容,互相挑战迎战,欢乐气氛异常热烈。每到活动结束时,总以参加人数最多,祝愿吉祥如意的“扎西!扎西”舞蹈做为收场节目。
  五、拉卜楞民俗风情
  由于拉卜楞寺的影响,拉卜楞地区的藏族群众都信仰佛教,拉卜楞地区的民俗也带有浓厚的佛教文化特色。
  念嘛呢、磕头、转经轮,是拉卜楞经常性的宗教活动。
  神灵信仰,是拉卜楞人信仰中的主要内容。民间有自己信仰的神灵,有山神、财神、村神、家神、门神等。如居住于拉卜楞寺附近的下塔哇村民敬仰的山神叫“阿尼夏勒”,上塔哇村民信仰的山神叫“阿尼花勒”。
  敬仰神灵,体现在许多活动中。拉卜楞地区每年大的祭神活动有两次。一次是农历正月初三。斯日清早,每家将一根约长四尺,箭尾有三根鹰毛,箭杆上栓有铜制的小法轮的羽箭,献给村神,还要“煨桑”(即在燃烧的松枝上浇上酥油炒面调好的料,让浓烟缭绕于天空),祷念经文。
  再一次大的祭神活动于农历四月十二日举行,这是一次隆重的插箭祭神活动。每家每户需作一根一丈左右的长箭,箭头拴上三块绘彩的木板。每块木板用红、黄、蓝、绿等色绘成一定的图案。图案分四层,最上层是日月,日月连着莲花,中间是狮子、海螺、法器、菱形符号等,最下层是起伏的大海。三块板从三面拴在箭杆上,不论从那一面看都是一幅完整的图案。箭的顶端用羊毛穗子拴上松枝。斯日清早,人们扛箭去神山敬献,与此同时还要“喂桑”,放“风马”(印制的小方形图案,上有飞奔的马,驮着宝)。插箭祭神中松烟弥漫,“噢、哈哈”的吼声四起,震荡山谷。
  拉卜楞饮食,虽说不上是山珍海味,中国食谱上也难找到它的名称,但它确是地道的藏族风味。
  说饮料,有奶茶、青棵酒、酸奶子;说便饭,有酥油糟耙、面片、米饭、烩菜;如果招待客人还有手抓羊肉、藏包、威麻米饭。
  酸奶的作法很特殊,找一个一尺高的小瓷缸,先将一小勺酸奶倒入缸内,再将煮沸后放至温热的牛奶倒进瓷缸,然后加盖放在较热的炕上,大约三小时左右酸奶即可作好。酸奶水凉如冰淇淋,酸甜如杨梅,是夏季最佳的饮料。
  拉卜楞人作手抓羊肉,一般选用羊身上的肋骨肉,切成四寸左右的小块,放入倒有清水的锅中,用慢火煮,待滚沸时,打去血沫,然后放入调料—食盐和花椒粉,当煮至两小时后,从锅中捞出,喝一口羊肉汤,吃一块羊肉,真是汤香肉嫩的美味佳肴。
  拉卜楞人的藏包,作法有别它处,首先将鲜嫩的牛肉切碎,再加上葱、盐、花椒面以及新鲜羊油,搅拌时放入少许水,然后用和好的面皮将馅包起来放入笼中蒸熟即可食用。其吃法也是特别的,先在包子底下用嘴咬一小口,将包子中带肉菜味的汤吸入口中,吸完了汤,再吃皮和馅,美味妙不可言。
  蕨麻米饭,也是拉卜楞地区的特有的饭食。蕨麻也叫人参果。作威麻米饭时,先将蕨麻、大米分别煮熟,酥油化成汁。盛饭时先将大米饭盛入碗中,上面加盛蕨麻,撒上白糖再浇上酥油汁。食用时用小勺子从碗边上吃。威麻米饭作起来方便,吃起来香甜可口,不亚于八宝饭。
  拉卜楞人的衣着服饰,不同于牧区藏民的皮袄,也不同于拉萨人的围裙,而有着拉卜楞的特别式样。
  长袍是拉卜楞人春夏秋冬必穿的衣服,均为左边开口,穿着时以腰带系之。制作这种衣服面料考究,多用毛哗叽,黑华呢等料。夏季长袍缝制时要加上一层里,里料一般为布料,也有以绸料为里的。冬季的长袍里面缝制清一色的白羔皮,或黑色的二毛皮,衣边还要缝缀上价值昂贵的二至四寸宽的水獭皮。
  拉卜楞人戴的帽子,有狐皮帽、礼帽、羊羔皮帽等。狐皮帽一般用狐皮、缎子、绸子三种质地不同颜色的材料搭配缝制而成。羊羔皮帽子,拉卜楞人叫“嚓夏”,是用白色的二毛羔皮,配以绸缎或布料缝制而成,顶部缀有一络红缨络,一般分为妇女、儿童、老人所戴。这种帽子多戴于秋冬季节,方便暖和,美观大方,为其它藏区少有。
  拉卜楞藏族人的装饰,有项链、耳环、腰勾发套等。项链,多用珍珠、玛瑙、琥珀等制成,艳丽动人。耳环,多用金银制作,其式样大小均有别。“热瓦”即为妇女发套,是拉卜楞妇女独有的发饰。拉卜楞妇女常把头发梳成小辫,再将发套套在发辫上。发套一为护发,二为美观。发套用红布包裹毡片缝制,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宽3寸,长二尺,呈竖条形,上面缀有十四、五个银元;下部分宽一尺许,长3尺许,呈长方形,上面缀银元五十块,最下端还缀有红缨络。这银元耀眼的发套,为妇女皆有之物,戴之于头,显出一派雍容华贵之态。
  拉卜楞附近藏族群众住房,有平房和楼房两种。平房一字摆开,楼一般为两层,房屋又分为灶房、客房、库房。灶房内最引人注目的是碗架,每户人家的炊房都有一个占一面墙大小的碗架。碗架用木材做成,两边各嵌有三个小抽屉;中间部分隔成四层;最上层搁放大型的饮食用具,中间两层摆放瓷碗,瓷碗成打成打地摆放,每打为四只。碗架下层摆放茶壶、盛糟耙的木匣等物;最下层装有两个柜子,一框装白面,一框装炒面。每户人家的碗架经常擦拭得精光明亮,看上去使整个灶房呈现了适用的装饰美。
  拉卜楞群众的房院,均用石板铺成。有铺成方形的,有铺成菱形的,下雨时,雨水顺着石面向外流去。每户人家的廊檐上或朝外的空地上,均围有宽二尺,长五、六尺的范围。花圃种各种花卉,如山丹花、菊花、蝴蝶花等,每至夏天花儿盛开,鲜艳夺目。
  “香浪”节是拉卜楞民间最隆重的节庆之一。“香浪”(意即采薪),本是在砍柴采薪时,在野外烧茶聚餐。随着岁月的流逝,演变成为人们喜爱的传统节日。农历六月间,当高原上鲜花盛开,遍地似锦的时候,居住在城镇、农村的藏族群众纷纷到各自村庄附近的山头或草坝上扎帐篷,打灶野炊,欢度数日。
  香浪节期间,人们身着夏日盛装,饮酒娱乐,以村为单位欢歌漫舞,举行赛马、赛跑、摔跤、拔河等小型文体活动。夜晚,还有青年男女聚集在离帐圈稍远的草地上对唱情歌。
  民间还有“老赛”(春节),“娘乃节”等主要节庆活动。

 
 
 
前五篇文章

两双眼睛看唐卡

艾旺寺雕塑研究及其艺术风格分析

唐卡与《格萨尔》仲唐

简述西藏唐卡艺术

唐卡──藏民族艺术中的秀丽奇葩

 

后五篇文章

桑耶寺康松桑康林白面具藏戏壁画绘制年代与内容考辩

扎塘寺壁画的人物造型

夏鲁寺艺术中的汉族艺术因素与元代汉藏艺术交流

岩画的分类

绒戈寺圣地简介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