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店开到伦敦 中国文化走出唐人街 |
 
10月的伦敦,天气开始微冷,中国人吴江江神色匆匆穿过伦敦的大街小巷,有件重要的事情正等着他做——20日新华书店在伦敦开张,这是新华书店第一次亮相英国乃至整个欧洲。身为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图集团)总经理,吴江江知道,一个引人注目的开场尤为重要。 从现代书店到新华书店 20日的欧洲开场果然很漂亮,上网一搜,8万多条消息传向世界。“新华书店在海外也不是第一次开了,当时在现场也就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几家媒体,可是转载量竟然那么高,太出乎意料了。”吴江江说。 事实上,正如吴江江所说,这次火爆的开锣并非新华书店首次出现在国外,相反,如果当真追溯起来,新华书店最终能够落子海外,颇有历史机缘。 1996年,曾经有美籍华人走进国内某家新华书店,要求通过合资形式获得新华书店的海外经营权,但他遭到了拒绝。 几乎与此同时,吴江江在纽约法拉盛的第一家中国现代书店开始运营。 12年后,两家书店终于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相逢——2008年,经过重组,“新华”将“现代”合并,从此,纽约皇后区法拉盛街头,毛泽东撰写的“新华书店”四个字成为一景。 “现代书店先走出国门,探了下路。”说起第一家国营海外书店十多年的“不盈利生涯”,吴江江这样总结:“当初是派人过去管理书店,两年一换,我们的人对当地缺乏亲近感,也不熟悉,这种方式,很难将书店融入当地社会;体制上也有问题,国有企业的弊端就是大锅饭。到了国外这些弊端更加明显。” 直到去年,转机出现。“在国内,只有新华书店才能办新华书店。在国外,版图公司打破了这一魔咒。我们把将新华书店带到国外看成义不容辞的责任。”向新华书店协会递交了申请后,吴江江实现了这一理想。 从法拉盛到伦敦北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次新华书店在欧洲,既没有选择唐人街,也没有选择更为繁荣的街区,而是直接安家伦敦腹地。 “近一段时间有一种说法,中国人走出去了,中国文化走出去了,但是没有走出唐人街。说白了,中国文化还是在华人中间流行,为华人服务,像以前几家书店也是这样,主要服务对象是华人。这次最新开业的书店我们选择了伦敦北,就是要走出唐人街。” 虽然也还是主要销售中国主题的图书,但吴江江坦承:将新华书店直接开到伦敦的大街上,意味着能够把中国的文化面对面介绍给国外人;而新华书店的目标是:用世界的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用英、德、法、日、韩各种语言来出中国内容的图书。“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去还远远不够,世界了解中国也还远远不够,解决这个问题要用世界语言来讲中国的故事。” 从中国故事到世界语言 吴江江在出版界颇有名头,毕竟十几年如一日致力于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人,着实不多见,而将新华书店带到海外,无疑是吴江江职业生涯中颇为精彩的一笔。 至于站在伦敦街头为新店剪彩的一幕,更是当年跟随父亲在北京新华书店蹭书看的吴江江所不能想到的。“我是北京出生的孩子,父亲是个老知识分子,老去书店,一站就是半天。看书、买书几乎是生活里最大的乐趣。那时,父亲在新华书店可谓享受VIP级别的待遇,书店每次都会把新书目录寄到吴江江家去,告诉父亲,又来新书了,快来买吧……”这幸福的场景从文化大革命以前开始,最后终结于那场浩劫,家里的书都搬走、卖掉、运往五七干校……《鲁迅全集》,这部儿时读到的第一本书,便成为一个中年人对于新华书店的最直接记忆。 如今,新华书店对于更多海外华人而言,已经并非遥远的过去——目前,北美已有三家实体店和一家网上店,而欧洲首家街头店业已开始运转。有人说新华书店似乎有孔子学院一样的野心。但事实上,吴江江认为,这5家店和孔子学院不一样——孔子学院是政府投资,具公益性,在另一个层面发挥文化推手的作用;但新华书店则更多是企业行为,没有补贴,自己运作。“当然我也不希望得到什么补贴,必须要按照市场化运作,只有这样,才能生存。”很显然,新华书店的野心绝不是孔子学院,而是在文化推广之外,能够良性赢利——他们想要的是,是双赢。 吴江江坦言,新华书店仅仅是中国文化走向海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他真正的想法是用世界的语言来讲中国的故事,让国外的书店来销售中国文化的图书,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我希望有一天,无论世界的哪个角落,当人们想了解中国文化就能够随时随地在本国的书店买到中国图书,就像中国的书店里会有英文书那样,这才是所谓文化的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