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修学体系面面观(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禅宗曹洞宗、华严与藏系修学体系的介绍

多位大德专家分别阐述了不同宗派传统的修学体系。

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青原山净居寺方丈妙安法师介绍了曹洞宗的禅修理论(1)。曹洞宗的禅修法门以五位说为纲要,代表了禅修的五个阶段。

偏正五位

君臣五位

功勋五位

良价禅师颂

颂释

境界

正中偏

君位

向位

三更初夜月明前,

莫怪相逢不相识,

隐隐犹怀昔日嫌。

黑多白少,故相逢不相见,体用失度。

此阶位的参禅者虽然隐约感知本体界,但并没有证入本体,仍然落在偏位,还没回到正位上来。

偏中正

臣位

奉位

失晓老婆逢古镜,

分明觌面更无他,

休更迷头犹认影。

有用无体,虽然分明见面,却不见本来面目,迷头认影,真性迷失,执着妄相。

此阶位的参禅者逐渐消除分别见解,舍弃具体事相,显现真如法性,但是却不懂得透过事相向上探求理体。

正中来

君视臣

功位

无中有路出尘埃,

但能不触当今讳,

也胜前朝断舌才。

心相事相,都无迹可寻,而真如佛性,不可直接言说,因为说有说无皆不对,就像不能触犯当朝皇帝的名讳一样,开口便错,所以纵有雄辩滔滔之才,也无用武之地。只有不直接说破,才能通达清净本性。

此阶位的参禅者刚刚悟明本心,身心泯灭无余,随顺万象表现自在的妙用,“句句无语,不立尊贵,不落左右”,虽证入圣境,却不居圣境。

兼中至

共功位

两刃交锋要回避,

好手还同火里莲,

宛然自有冲天志。

对于真正的修行有成者来说,凡圣、染净、生死涅盘如同两刃交锋,但意在相合而非相害,如火中生莲,水底扬尘,夜半正明,天晓不露,如此用中显体,体中显用,表现出一股冲天的豪迈气概。

此阶位的禅修者,从事相差别的妙用中,体悟事相与理体相互冥合,而达到无想、无念的境界。

兼中到

君臣道合

功功位

不落有无谁敢和,

人人尽欲出常流,

折合终归炭里坐

到此不落有无,不存两边,从容中道,非染非净,非正非偏,凡圣不能明,诸佛不得辨,故黑似炭,暗若漆,修行至此,方称究竟,出得常流,总归这里。

此阶位的参禅者体悟到,世间万象都由本体派生,而又空无自性,从而证得涅盘,无论行住坐卧,无论说与不说,都超越对待,理事无碍,虽然已经出世,却又随缘在世间度化众生。

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明哲法师(2)介绍了华严宗的修学体系。针对 “华严太重理论、不重实修”的观点,他认为,《华严经》不仅是佛教哲学理论的精华,而且是非常注重观法实践的。《华严经》无论是教理教义,还是修行体系,都是最圆满的。

华严宗祖师依四法界说立“观门”。“四法界”是指,全宇宙由现象与本体观察之,则可别为四种层次。为了使众生认识“四法界”,悟入“一真法界”,而为立“法界三观”。杜顺和尚根据华严经的教理和禅定中的亲身体悟,将确定观门的实践法则融摄为“五教止观”,确定了五种观门,由浅入深,以实践的观法体现华严玄旨。

作者认为,华严修法的特色是特别着重观行法门,非经由观门,则无法入法界;要入法界,就必须了解“心境合目”的道理,方能悟入“一真法界”。

四法界

事法界

差别之现象界

理法界

平等之本体界

理事无碍法界

指现象界与本体界具有一体不二之关系

事事无碍法界

又作无尽法界,指现象界本身之绝对不可思议。

法界三观

真空观

简别妄情以显真性,而归于平等之空性,泯灭妄情所见之事相,而彰显真空之妙体

理事无碍观

观万象差别之事法与平等无差之理性,镕融相涉而无碍自在。亦即观真如性起万法,而万法一一以真如为性

周遍含容观

真如之性乃一味平等而不可分取,一一事相亦遍含容一切法界。故一与多相互融无碍,大小相含,互摄互容而又无尽

五教止观

法有我无门

以小乘界分别观,来破我执证我空的观法。

生即无生门

以无生观与无相观来证明法无自性,皆由相生,此即大乘始教所证之人法二空

事理圆融门

此为大乘终教,双离两失,顿绝百非,见心无寄,而成事理圆融之观法

语观双绝门

“寄无言之言,显绝言之理。”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之境界。大乘顿教观法。

华严三昧门

如《妄尽还源观》所说,华严三昧是法界之圆明自在之用,是华严别教的世界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尕藏加(3)发表了对藏传佛教显宗修学体系的研究成果。他认为显宗修学体系,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创新、逐步完善的历程,初步形成于后弘期的噶当派寺院桑浦寺,最终被宗喀巴大师所完善,以五部大论为基础,在格鲁派寺院内建立了学科分类、高低分层的教育体制。

其理论构建,以五部大论为基础。

学科

教材

所依论师

意义

因明学

《集量论》(本论)

《因明七论》(释论)

陈那

法称

开启一切佛学知识之门的钥匙,佛学的方法论和知识论

般若学

《现观庄严论》

无着

佛学的基础理论。

中观学

《入中论》(应成派观点)

月称

建立佛学观点的理论基石

俱舍论

《俱舍论》

世亲

领会小乘之因、道、果理论。

戒律学

《律经》(一切有部观点)

释迦光

功德光

佛教戒律的历史和规则,以及如何修持和授受佛教戒律。

在教育体制方面,背诵经文和辩论是藏传佛教最具特色的修学过程,也是两大行之有效的修学方式。尤其是格鲁派学僧,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背诵经文和辩论之上。他们的早晚时间主要用于独自背诵经文,上午或下午则进行集体辩论。而且背诵经典和辩论,又是寺院考试的重要内容。在背诵经文的考试中,背诵的经典越完整、篇幅越长,其考试成绩越优异。辩论考试是以正方或反方的形式进行,如回答流利,言之有理,其考试及格或优良。否则,其考试不能通过,需要重新复习,有待补考。

会议论文

(1)略论禅宗修学体系的建设——以曹洞宗禅修理论为例,妙安法师

(2)浅谈华严宗的修行体系,明哲法师

(3)藏传佛教显宗修学的建构与作用,尕藏加

相关文章:

(1)修学体系面面观一 —— 汉传佛教修学体系介绍
(2)修学体系面面观二 —— 禅宗曹洞宗、华严与藏传修学体系的介绍
(3)修学体系面面观三 —— 当代部分道场修学模式介绍

相关论文:

(1)《我的判教观》,济群法师
(2)《汉传佛教修学次第的构建》,道坚法师
(3)略论禅宗修学体系的建设——以曹洞宗禅修理论为例,妙安法师
(4)浅谈华严宗的修行体系,明哲法师
(5)藏传佛教显宗修学的建构与作用,尕藏加
(6)《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以戒为师,构建学、修、慈善一体化的僧伽教育体系》,如瑞法师
(7)《深圳弘法寺佛教修学体系建设刍议————以闻思修三慧为中心》,印顺法师
(8)《“不二法门”对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园区教育体系之影响》,常随法师
(9)《当代佛教修学体系的实践与展望》,心道法师

进入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专题

 
 
 
前五篇文章

修学体系面面观(三)

再迎和谐世界

中国高中生对未来最有信心

言为人师 行为世范

可爱的生命

 

后五篇文章

惟觉长老:和谐世界 众缘和合

Buddhism and Science

The Science of Compassion

雪域高原的生态卫士

话说寒食与清明之间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