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说谦让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作为这个社会中的个人,谦让是每一个人的美好品德,它包含了对别人的尊重、礼貌和自己的处世态度。佛家要创造和谐、平等、我为人人的社会,那么,谦让的为人处世态度就应该是每一个佛家弟子要努力修持的;同时,我们也要在对别人谦让的同时,让对方感受到谦让这一美德的好处,让他们也能以谦让的心去对待更多的人。

世俗社会中,当然也有很多人是善良的,对人是谦让的,不管是不是佛家弟子,这一美德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精神了,这固然是让人欣喜的。

但是,社会上又有那么多让人不解的矛盾现象,比如说谦让,在饭店,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聚会的人争着买单,或者礼让比较重要的人物坐“上座”,然而,在公交车上,那么多老年人、抱小孩的妇女站在车上,而他们身边就是熟视无睹的坐着的年轻人。我想,这样的年轻人,也很有可能昨晚还在谦让地请别人吃饭呢。

也许有人可以说,谦让更多地发生在熟人之间,对认识的人当然有感情、有评价,谦让是必须的,对不认识的人,似乎就没什么必要了。但我们要知道,众生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不能有远有近的。

退一步来讲,即使我们承认谦让这样的美德在熟人相处中发挥得更多,但是,试想一下,有多少人在公司、在公众场合,对领导、同事可以谦让,但回到家里时,对父母、兄弟并不谦让?难道,父母、兄弟这样的亲人还比不上在社会上认识的人熟吗?

从这个意义上说,很多人的谦让是虚伪的,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有可能是利益的获取、人际关系的顺通等等,而不是发自内心的。

对这种不是发自内心的谦让,我们佛家弟子的态度是,这是业障,是众虚妄中最恶的一种。很多虚妄幻象,迷惑了世俗人的双眼,让他们欣喜、满足,但却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快乐和大自在。上面所说的虚伪谦让就是一种。

有一则居士和高僧的故事,会让人收益匪浅。故事说,一位高僧和一位居士在一起吃饭,桌上有一大一小两碗面,高僧将大碗的推到居士面前,居士却不客气地把面吃掉了。高僧为此有了意见,他觉得居士应将大碗再推回来,这是恭敬的表现。可是居士却一点谦让的行为都没有。这样对吗?

居士说:“我再将您推给我的大碗推回到您的面前,那不是我的本愿。既然不是我的本愿,我为什么要那样做呢?难道您把大碗让给我是真心的吗?如果不是真心的,那您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故事啊!在种种场合下,明明心里非常地想,却不敢去做,假装地去谦让,却让自己难受。表面上是礼貌的,可内心却在背叛自己,这岂不是在难为自己?如果更进一步,觉得对方不谦让,心里有了意见又不好明说,这时心里就有了嗔,有了怨恨,可又能怨对方吗?殊不知礼仪是一种形式,而拘泥于礼仪的形式不过是虚假的表现,坦率真诚才是做人的真谛。

谦让也不是错误的,但要看一个人怎么想的。你对别人谦让,不能指望别人再谦让给自己。要达到这种境界,非常地难啊!

 
 
 
前五篇文章

熊召政:二代帝王师——张居正

中国圣诞节,引进狂欢少了慈善

儿童阅读,必须从经典开始吗?

联合早报:2008年,中国向世界展示力量

中国人首先要读的两本书:《论语》和《老子》

 

后五篇文章

跳跃的黄豆

中国考古学家初步揭开秦始皇陵地宫营建的神秘面纱

胡孚琛:王屋山道教与司马承祯

饶宗颐先生的魅力

对每一朵花微笑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