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地久【龙泉解《道德经》7章】 |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天地是长久存在的。为什么天地会长久存在呢?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活着,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所以才得到长久的生存。 我们熟知的古希腊圣人苏格拉底,光脚行走于世,传播真理而分文不收;印度圣人释迦牟尼,放下王子地位,过着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的生活而普度众生;中国圣人老子辞官弃利,布道天下。他们似乎都丢掉了自己,从没有考虑自己,但数千年为后人所敬仰,薪火不绝,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这正是“不自生也,故能长生”的最好说明。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因此,得道的人总是效仿天地,把自己置身于他人之后,却偏偏可以受到推崇而领先;把自己置之度外,从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却偏偏可以保全自己。就是因为无私,所以反过来会让自己拥有了更多。 老子的思想均是由自然而推及于人,推及于事,推及于修行的。 人乃自然之子,人只需观察自然的运行,按照自然的本性去做事,就可以与自然耦合,与自然谐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老子赞美天道,同时以天道推及人道,希望人道效法天道。在老子的观念中,所谓人道,即以天道为依归,也就是天道在具体问题上的具体运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宋朝政治家范仲淹的名句,也是范仲淹学习老子思想的明显反映。历史验证了老子的处事原则,历朝历代的仁人志士,先人后己,舍己忘私,最终赢得了他人的尊敬和爱戴。 佛教追求不生,道教追求不死。那么怎么才能不死呢?老子这里就告诉我们, 一个人越关注“我”,越凸显“我”,“我”就越容易消亡,就像一个人开始关心自己健康的时候,这时自己已经不再健康一样。 “无我”就是天道,“无我”才能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