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住在佛法 自然安详——法增比丘揭开禅修疑团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住在佛法 自然安详——法增比丘揭开禅修疑团
  “祥和就如喝白开水一样平淡。”法增比丘就是如此形容内心的祥和。是如此平淡,却又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名比丘,一名禅师,法增比丘表示,修禅的目的是为了要净化自己的心,用清净的心灵来观照世间的真相。而在家人修习禅定或许只是为了达到身心的舒适、祥和,减少家庭、人事、工作等压力,但是真正的修行人,无论在家出家,他们修行的目的最终还是回归心灵的净化,使心产生专注力,就是培养定力,以便离苦得乐,证得涅盘。
  对于禅修者所面对的问题,《琉璃访》以问答形式向法增比丘提出,尊者简明扼要地回复,并提醒我们禅修若是为了想要追求神秘的境界,得到神通或感应等都是世间法的心态,佛法的本质是出世间的,找回真正的自我,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才是修行的正确动机。
  禅修从哪入门?
  琉璃坊:请问尊者本身教导禅坐已经有多少年了?有没有教导特定的方式或法门?
  法增比丘:我教禅坐大概八九年。基本上还是要修安般念,因为这个法门比较简单,也不容易出差错。如果是修不净观,在精神上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心态,衍生自杀的心理,这些在佛陀时代都曾经发生。安般念由于太过简单,给人感觉难以捉摸,找不到呼吸,这就是为什么缅甸的玛哈希禅师以腹部上下起伏作为专注的地方,不过最后还是要回到安般念来修习。
  以南传佛教来说,禅修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静的,就是修安般念。你会了安般念,可以转修四护卫禅,即慈心观、佛随念、不净观与死随念。另一种动的就是经行,这主要是拿来克服昏沉、散漫、杂念。虽然是动,其实也是一种静的方式,行动之中使心归于静。
  独自禅修可行吗?
  琉璃坊:有些人认为没有禅师在身边,不能独自禅修,这样的看法正确吗?
  法增比丘:我可以说大多数的人都不能独自禅修。我也听过、看过不少出问题的例子。禅修者一定要从禅师那里得到教导,然后去修,之后他必须向禅师报告,互相参考、讨论,这样才会进步。
  不过,对于一个有善根的人,接受禅师的教导后,自己天天持之以恒地练习,他几个月里就会看到成绩。接着,他只要向禅师做一个报告,禅师帮他稍微调整,他还是会继续进步的。
  如何培养禅坐兴趣?
  琉璃坊:对生活在感官刺激如此激烈的社会里,禅修对很多人来说是苦闷的、单调的,这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善根不足?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对禅坐的兴趣?
  法增比丘:阿难陀曾经问一个外道,他的师父如何教导他修行,外道说他的师父教他把所有的根门关起来,阿难陀就说,那么瞎子看不到不是修得很好吗?聋子耳朵听不到也是修得很好吗?哑巴嘴巴不会说也是修得很好吗?身体有缺陷的人是因为前世的恶业,他们要修得好并不容易。但是如果我们五根健全,意念不颠倒,我们应该让根门开着,面对挑战时,当下对治,能使心不随之波动,才是修行。
  如此说来,在城市修行应该比较好,但是多数人不是在修,他是在追求,追求色声香味触法,心就会跟着动摇。他不是守护根门,他纵容自己的根门开着,追求色声香味触法,怎么会修出成绩来?
  如果缺乏善根就应该多闻多思多修。修行有四个阶层: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法随法行。
  如何省查禅修进展?
  琉璃坊:有些人禅坐了好多年,觉得自己没有进展,没有体验,就会认为自己“白坐”了好多年,升起退心,甚至放弃禅修。请问尊者,我们如何知道我们禅修的进展,是不是一定要有一些感应?
  法增比丘:不是的,感应是属于世间法,那是无常的。我们修行就是要出世间,我们追求证悟涅_要有一定的法则去修,根据佛陀教导,是了解四圣谛八正道,然后通过三转十二行相来把它透彻了解,还要了解十二缘起的法则。这样才能把无明初步地消除。
  在家人如果在家里修行,附近没有法师,他应该自省:“我修到这里,我的心更加混乱,还是更加清净?我会不会是一个更加有正知正见的人,还是我的心中产生更多的迷信?”一个禅修有进步的人,他的戒会守得更好、更密,他的心会越来越清净。
  有些人因为有宿世善根,所以很快就有很好的成绩,但是可能会被他的我慢污染。这个我慢很难察觉,他自己也很难察觉,因为他的心不够细,别人在旁提醒他,他不会听的,就算是师父跟他说,他也未必会听。密勒日巴和他的弟子日琼巴就是很好的例子,日琼巴甚至以为自己比师父还厉害,最后被师父以冰雹打得焦头烂额,才知道悔改。
  看到前世怎么办?
  琉璃坊:有些禅修者在静坐时,甚至可以看到前世的景象,尊者认为禅修者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法增比丘:如果一个人的心清净,他会有一种眼睛看到的境界,显示潜意识的内容,但是他心中知道那是潜意识,那才是正确。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当下就要这样思维,既然那是潜意识,它存在吗?不存在。看回这一世,过了二十年,我不在了,这个还在吗?也不在了。所以潜意识不是我,这一世也不是我,你会得到这样的答案。你就把这个“我”破除掉。这个认知是马上即刻的知道,不是靠“想”的。
  如何保持禅修的习惯?
  琉璃坊:不能持之以恒是禅修者面对的一个大问题,请问尊者应该如何解决?
  法增比丘:我的建议是天天早晚要礼敬三宝,要皈依,天天要持戒。白天犯戒,晚课就要对三宝忏悔。如果我们犯了什么戒条,我们当下应该知道,就要马上忏悔。每天至少一个小时的打坐是最好的,因为我们有很多杂念,久而久之混乱的心态就会减少。
  在城市修定是有难度的,因为四周有很多吵声。退而求其次,每年有假期的时候,去熟悉师父的道场做密集禅修,专心作八戒白衣,专心修定,也是一个好方法。
  琉璃坊:请问尊者,以你个人的体验,你会如何比喻内心的祥和?
  法增比丘:祥和就是一直住在佛法之中,慢慢体会佛法的滋味,从修守戒、离欲、放下心中各种各样的执著,各种各样的念头,久而久之你就会体验到佛法的滋味。佛法的滋味是平平淡淡的,就像喝白开水一样,不是甜,不是咸,也不是苦的。尝到佛法的滋味,久而久之你的心就安乐了,心中自然而然就会安祥。

 
 
 
前五篇文章

自然之心的奇迹——西藏原始苯教大圆满精义

虹化-得道高僧的神秘上果

杨笑天博士就机锋辩禅相关问题答佛教在线记者问

黄夏年教授就机锋辩禅相关问题答佛教在线记者问

冉少春老师:佛教因果观的普及利于社会人心稳定

 

后五篇文章

一九九九年两岸禅学研讨会论文集序

一九九八年两岸禅学研讨会有感

一花五叶——南禅五家

延寿、宗密“禅教合一”论之歧义

言为人师 行为世范——僧伽教育中的律仪教育琐谈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