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宋代观音雕像的审美解读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宋代观音雕像的审美解读
  □ 王 波 徐 晴 《理论与创作》 2006年第03期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并且任何时代的艺术都是那个时代的回声。无论其创作者是多么特立独行,都会在其精神特质烙上时代的印痕。艺术品中共同的东西就会成为其时代的标志。
  佛教在中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佛教艺术也随之有将近两千年。期司,艺术虽然为宗教风格,其变迁却是历尽红尘沧桑。观音菩萨是佛教里在中国最广为接受的宗教偶像。“观音是最富于中国特色的菩萨,民可时她的崇信远在其他佛教神灵之上。”①自有观音信仰以来,人们为观音雕像绵延绝。如果我们对观音塑像作一个历史性的逡巡检视,就会发现每—时代的观音像都有其特色。而在宋朝,观音塑像新颖别致,在中国观音塑像历史上可谓是最具审美意义!
  宋代观音塑像第一个特点是神情外扬。中国的观音信仰是随佛教的历史变化而变化的。佛教传入中国先在上流社会流传,当年梁武帝几度为僧就很好的说明了这段历史。只是到后来才传道于民间,观音信仰也一样。伴随而来的艺术,自然保有其—致的特征。统治者常常庄严肃穆,以体现其无比的威权和高高在上的地位。因此,在宗教艺术中也会体现其自身的艺术趣味,显得神情肃穆、内敛。另外,佛教的菩萨常怀慈悲之心,以百姓忧苦为念,要度百姓于苦海,救人民于水火。因此也要表现得深沉。我们可以看宋代以前的观音塑像,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大都以上述为核心理念。无论是魏晋时的秀骨清象还是唐代丰腴健美的—代宫娃,面容一般是庄严肃穆,细眉长眼,两眼微闭,目光下视,双唇紧闭,不苟言笑。而至宋代,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犹如宁静的佛像世界来了一阵清风,与普通百姓联系最为紧密的观音菩萨变得面露微笑,和蔼可亲了。如藏于苏州博物馆的北宋观音菩萨的石雕像,尽管有如前代像的审美特征:细眉长眼,目光下视,但是两边的嘴角向上微翘稍带笑容,这种笑容发自内心,十分自然真实,一扫以前宁静的神气,为其带来一些生动的变化。她的双手也不是以前要做出某种姿势,暗示某种寓意,而是自然下垂,左手握住右手手腕交于腹前,右手手把佛珠,意指其宗教身份。整个立像不是深不可测,难以接近,而是轻松愉快。似是可与之亲近交流的普通百姓,要是没有特意说明,也许—般人还不认为她是观音塑像!观者不必怀有那种敬畏之心,而会觉得自在,人像之间的关系和谐起来。再如美国辛辛那提艺术馆藏的观音菩萨木雕像,头部微微向下向左偏转,面上表情轻松,就象在与谁逗笑。藏于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的观音木雕坐像,也是面带微笑,双眼半开,有似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当然宋朝观音塑像神情外扬,是相对前代造像的拘谨而言,不是那种纵情的豪放。也不是说前代就没有轻松表情的观音菩萨,而是说与宋比较,极少。总结起来,宋朝观音的神情表现,从整体上看,一是眼神的变化。以往的眼神似含有不忍之仁,目光充满怜悯而半闭。而至宋代,观音目光由半闭走向半开,这就不—样,眼珠黑白分明,清晰可见,因而目光不再朦胧,不再是遥远的深不可测,而是来自尘世,这种目光与人的目光对接,一下就能拉近入神之间的距离,从而让人内心觉得温暖。另外就是双唇的变化以往观音是双唇紧闭,嘴角下垂。而至宋,尽管极少有开口的观音,但双唇是闭而不紧,嘴角不是—律的下垂,而多数是微微上翘,脸上的肌肉因而显得生动。这两点结合起来,观音就变得和蔼可亲了。
  第二点就是菩萨姿势的变化。观音雕塑的姿势一般分坐立两种。宋以前不论何种造像,都比较严谨,一般一手持宝瓶,另一手或施无畏印,或做兰花指,表示其慈航普度,甘霖遍施恩惠广洒人间。并且以立式居多,因为佛教里面也有身份的问题,菩萨是佛陀的协侍,只能站佛的身边。但是观音信仰深入人心,成为民间最为广泛接受的对象,普通百姓对其很有感情,因而不自觉的将其提高到佛陀的地位,为其作了许多的坐像。而宋以前坐像虽有,却极少。宋代观音的姿势—是坐像数量大大的增加,另外就是坐姿变化增多:跏趺式、游戏坐式、安逸式等等都出现了。雕像除了表现其菩萨善的一面外,似乎增添了平民百姓的休闲娱乐的一面。如重庆大足北山佛湾第113龛的水月观音,即为游戏坐。水月观音即“世间所绘观水月之观音”,是观音三十三像之一,始于唐代。据《历代名画记》记载,乃周昉“妙创水月之体”。美国丹佛艺术馆藏的木雕观音坐像即为唐代水月观音游戏坐像,右腿半曲,左脚下垂,右手置于右腿膝盖上,左手支撑起身体,重心左倾,神情却是若有所思,并不见其与水月相戏。而大足这尊雕像尽量刻画其游戏时的姿态与神情。在坐龛外门楣及两侧柱上,刻有水波纹装饰,观音上身披荷叶形短衫,下穿裙衩,袒胸露背。左脚下垂,置于莲花座上,犹如戏水。右脚跷于座上,右手搁在右腿膝上,神态悠闲自在,既没有冥思遐想之态,也没有忧愁怜悯之情,整体看来就是落落大方,自由快乐。再如美国纳尔逊艺术陈列馆藏的观音木雕坐像,也是—尊水月观音的游戏像。菩萨身材颀长优美,双眼半开向下凝视,似乎与身前的观者进行眉目交流,内心充满喜悦。右手搭于右膝之上,似乎在轻轻打着节拍。观者与佛像之间不再是处在紧张的对立之中,而是平等交流互相融洽的氛围当中。也就是说,观众被激起的更多的是审美愉悦,而非崇敬的宗教情绪。这是宋代观音雕像的普遍情状。
  第三,宋代观音的服饰上的世俗性倾向。前面两者可以说是塑像的精神性质,是一种比较深刻的内在气质,第三点就是这种精神的外在反映。历代观音造像都重视其身上的佩戴,哪怕极尽简练之风格,也会略作点缀,或头,或胸,或脚。这个在魏晋时较常见。到隋唐五代,情形大变,装饰日益变得繁华富丽雍容华贵起来。“菩萨如宫娃”,则其装饰显示宫廷气象,一般是凤冠霞帔,衣服宽大飘逸,全身璎珞珠玉,迎风而动,环佩叮当,可谓仪态万方。至于宋朝观音服饰潮流沿袭既往,但风格渐渐产生变化,失去唐朝的恢弘气象,产生浓艳的民间爱好。以大足为例,如前述的水月观音,从头胸到肩膀到脚。无处不饰串珠宝物,真正是繁密而饱满。有如八宝楼台,令人眼花缭乱。大足石窟的北山第136窟白衣观音石雕像,人物姿态娴熟安静,头上饰以珠宝,衣袖刻满花纹,从胸到脚的衣服都缀满璎珞珠玉,一路下来,繁而不乱,但是显现出的是普通富贵人家的爱好。因为他们所选的花卉图案等等,是民间广为流行的。更有甚者,如大足北山第136窟的数珠手观音,从头、脚、两肩双袖,无处不加修饰,珠玉环佩,琳琅满目。这种缺少士大夫们所强调的空灵意境的装扮,反映的恰恰是宋朝世人对普通“母范”的要求。
  虽然宋朝观音造像并不全部如此,但这些新的审美倾向的出现对后来的影响是很大的。随后的元朝和明朝观音像的神性被进—步褫夺,观音也日益和普通百姓接近,进入寻常百姓的家里。并且形制愈见小巧,作为膜拜意义上的观音衰微了,她的赏玩性被突出出来,至于陈在庙宇当中的也是转向世俗精神,风俗化,戏剧化比较严重。
  宋朝观音造像的审美突变,可以简单概括就是超越性淡化,亲和力和富有人性的审美性增强以及贵族性被削弱,而平民性增强。以前从西域引进观音,她是—个被人供奉的菩萨,是一个偶像。在兵血年代的平民百姓,受尽侮辱、压迫,因而希望她来拯救自己于苦难当中。所以这时的观音富于神性,她不属于这个世界,超越这个世界,但往来于其中,在精神上与信众休戚与共,因而造出的观音像显出不凡,神情庄重、气质内敛,不苟言笑,是自然不过的。另外,佛教的流布自上而下,“当今天子即是如来”所以佛教艺术开始受其影响,由是富贵、繁华、贵族化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到了宋朝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艺术与社会总是共振。赵宋王朝推行文官制度,偃武习文。上至宫廷里面的皇帝,下至市井中的贩夫走卒,都仰慕文人及其趣味,所以宋可以说是“郁郁乎文哉”的时代。因此,文人的趣味容易漫漶于社会之中,造成审美风尚很浓。另外,赵宋虽然武力不振,但是太平苟安局面延时颇久,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城市里面勾栏瓦肆等娱乐场所流行,新兴市民依靠他们独立经济地位自然会在精神上有所追求和创造。他们的趣味反映就是现实生活的喜怒哀乐,所以人性化的审美感受就会在宗教艺术里体现出来。当时唐朝诗僧皎然《观音赞》有“慈为雨兮惠为风,洒芳襟兮袭轻佩”,观音在此不失为美丽华贵的菩萨。南宋甄友龙题现音像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寿涯禅师咏鱼篮观音:“窈窕风姿都无赛,清冷露湿金栏坏。”于此,观音已经变成—位身材窈窕而眉目传情的美女。最后就是佛教本身的发展所造成的。到宋朝,佛教逐渐本土化,各种流派盛行,最重要一点就是禅宗的普遍化,使得佛教开始面对广大的百姓,被民间所吸收。因此,佛教艺术也吸收了民间艺术的成就,也越来越被同化。总之,是多种原因造就了宋代观音的突出审美成就。
  注释
  ①邢莉:《观音信仰》,学苑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②文中所涉及大足个例均选自黎方银著:《大足石窟艺术》,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
  ③文中所涉及其余个例均选自徐建融编著:《观音宝相》,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单位:株洲工学院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前五篇文章

台禅二宗的分与合

密宗概要(一)

密宗概要(二)

由中台事件之教训—论述戒律与法律的互动关系

从《法华玄义》看斌宗法师《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要释》的诠释

 

后五篇文章

说“禅”

试析南传佛教恢复比丘尼传承运动的制约因素与行动策略

试论禅宗的无著

试论禅修对苏轼词境之影响

试论“国际佛光会之禅净密三修法会”对宗派融合之意涵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