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元法师著:大乘起信论述解(1)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元法师著:大乘起信论述解
  绪 言
  佛法贵乎实践,觉证在于理明。如终日谈经解论,而不重行持;或虽朝夕苦修,却于经论弃之不顾,这两者都有偏失,无法获得真正的法益。本论的特色即是解行并进,析理微妙,能令学者心神领会,尤对修行的次第浅深、因缘厚薄、觉性层次,掌握独特的教学要诀,使人按图索骥,随顺而入,的确总摄了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
  本论依一心建立二门: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心真如,是指心性的不生不灭,离言绝相,显现如实空,却又能具足一切的恒沙无漏性功德,契证如实不空。心生灭,是指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的阿赖耶识,为染净所依。不论植众德本,成就佛道;或生起一念无明,造作无量无边的业,都是源自阿赖耶识含藏的业种。因此,在修行的方法上,去染还净的过程,无非将阿赖耶识的生灭业种-我执习气,加以分分断除,使觉性的层次逐渐提升,直到圆满的究竟觉。
  智论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本论为使一切众生常住如来种中,得发菩提大愿,于是融贯了诸经论的精髓,会归以众生心为“法”的奥旨,破种种邪网,出诸佛秘藏,增强众生修行的信心。如文中说:“若有众生欲于如来甚深境界得生正信,远离毁谤,入大乘道,当持此论,思量修习。”菩萨的悲心,殊堪仰止。
  爰乃自题一偈,明讲述的愿心:
  我今归依此论
  终生竭力弘扬
  务使大乘真义
  重显迷幻娑婆
  民国八十五年七月二十日法性宝林沙门净元于圆空寺痴心斋关房
  第一章 作者、译者、论名
  第一节 作者-马鸣菩萨
  马鸣菩萨为中印度舍卫国娑枳多人,与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同时,约当佛灭后六百年左右。出生时,感动群马悲鸣不已,所以叫“马鸣”。
  未出家前,听闻有一位富那奢尊者,道证深邃,识见高远,于是马鸣菩萨就去拜访他,说: “世间言论,我能毁坏,如雹摧草,屈则斩舌。”
  此时,富那奢尊者慢条斯理的回答:
  “诸佛法中,不出二谛,就世俗谛,假名为我,第一义谛,皆悉空寂。如是推求,我何可得?汝当思惟,定为谁胜?”
  马鸣菩萨听了,就开始思惟著:
  “世俗谛假,第一义空,如斯二谛,既无所得,如何可坏,我堕负矣!”
  后来,富那奢尊者度令出家,并告诸大众说:
  “摩诃摩耶经中,如来记云:‘吾灭度后六百年已,诸外道等邪见竞兴,毁灭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马鸣,善说法要,度人无量,降伏一切邪 见外道。’今正是其时也。”
  马鸣菩萨接法之后,建大法幢,摧伏异道。造有甘蔗论六百卷、释楞伽经、一心遍满论、融俗归真论、真如三昧论等百余部。因深感诸论“文多义邈,浅识难窥”,便又依据华严、胜鬘、光明、大集、楞伽、璎珞、般若、法华、涅槃等百本经,另造“大乘起信论”,令其义丰文约,解行双备,上中下根,并入法界”。 回上页
  第二节 译者-真谛
  本论有两种译本,第一种是由南北朝时代梁朝的真谛所译,称为梁译。另一种由实叉难陀所译,称为唐译。今采用真谛的梁译。
  真谛,西北印度优禅尼人,婆罗门种,姓颇罗堕。于大同十二年(五四六)抵中国南海,隔两年,来到健康晋谒梁武帝。适逄侯景之乱,便潜行至南方富春,翻译“十七地论”。承圣元年(五五二),又回健康,在正观寺翻译“金光明经”。永定二年(五五八)起,在临川、晋安诸郡停留,从事译经。陈太建元年(五六九)去世,年七十一。
  真谛一生所译经论甚多,共有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现仅存三十部。与鸠摩罗什、玄奘、义净,并称四大翻译家。主要译书有:十七地论、决定藏论、摄大乘论、中边分别论等,属于印度瑜伽行派的诸论书;另外,译有俱舍论偈、俱舍论释及大乘起信论等。其中,以摄大乘论的译出,最为真谛所弘通,成为摄论学派的基础。回上页
  第三节 论名-大乘起信论
  壹、分释
  一、大乘-梵语摩诃衍。大,不是与小相对称,是指依众生心所建
  立的法,不增不减、无欠无余,平等圆满的意思。本论将大乘的大,分为三义:
  “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
  此纯自理上说,若自菩萨修学大乘法的历程,即事上说,则有七义:
  (一)缘大-谓菩萨应以无量修多罗的广大法义为缘。
  (二)行大-既能自利,又能利他,妙行具足。
  (三)智大-常以智慧观察,了知人法皆无我,于一切境,善能分
  别。
  (四)勤大-自久远大劫以来,发广大心,精修无间,期登圣果。
  (五)巧大-由善巧方便,化导于他,不舍生死,垂形诸趣,于生
  死中去住自在。
  (六)畏大-智力内充,明了决定,于大众中广说一切法义,既决
  定无失,则无所畏惧。
  (七)事大-为令一切众生决了其大事因缘,示现于世,演大妙
  法,入大涅槃。
  乘,指车乘。为能将众生从烦恼生死的此岸,载至涅槃安桨的彼岸,所以叫乘。本论说:
  “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
  大乘和小乘为世尊入灭后一段时期,由大乘佛教兴起所生的对立名词。一般而言,凡只顾自度,不欲度他的修行人,即被称为小乘;若能发菩提心,修六波罗密行,自利利他的,就称做大乘。实际上,大乘和小乘所见的理都是四谛-苦、集、灭、道,惟一差别的是大乘具波罗密行,小乘没有。这个波罗密行是由发菩提心而来的,释禅波罗密说:
  “菩提心者,即是菩萨以中道正观诸法实相,怜悯一切,起大悲心,发四弘誓愿。”
  四弘誓愿的根本,依四谛而起:
  (一)苦谛-小乘但审察世间真实不虚;大乘则已知世间苦,欲令
  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即“未度者令度”,又叫
  “众生无边誓愿度”。
  (二)集谛-小乘但审察一切苦皆由无明烦恼聚集,当下自能断除
  烦恼,这个烦恼就是见思烦恼;大乘除了断见思之
  外,为使众生皆能解脱烦恼的束縳,又起所谓的“尘
  沙烦恼”和“根本烦恼”,这些烦恼随著度众的逐渐
  成就,功德逐渐圆满,一直到成佛,才完全断尽。此
  即“未解者令解”,又叫“烦恼无尽誓愿断”。
  (三)道谛─小乘的知见但知有三十七道品,不知有六波罗密、十
  波罗密;大乘则遍学一切微妙善法,凡能利益众生、
  拔众生苦、断众生烦恼的法门,都要摄受无疑,即
  “未安者令安”,又叫“法门无量誓愿学”。
  (四)灭谛-小乘的自证涅槃,为自己了生脱死。即所谓“心解
  脱”、“慧解脱”,“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
  作,自知不受后有”,其证得的果位名“阿罗汉”,
  所了的生死是“分段生死”;大乘是以四无量心垂形
  六道,不离生死,不证涅槃,即生死,即涅槃,行十
  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其证得的果
  位为圆满的佛果,所了的生死,从分段生死到变易生
  死,远离一切迷执,永断根本无明,所谓“大乘菩萨
  所入不思议解脱境界,非小乘声闻能知”。此即“未
  证者令证”,又名“佛道无上誓愿成”。
  本论标举大乘法,是拣别非小乘法,如说: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
  当知大乘的法门不只针对个人,而是针对一切众生的。论主发菩提心,说“如是摩诃衍诸佛秘藏”,希望众生“于如来甚深境界得生正信,远离诽谤,入大乘道。”
  二、起信-谓于大乘法发起真正的净信。智论说: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是者即是信也。若人心中有信清净,是人能入佛法;若无信,是人不能入佛法。”
  “复次,经中说:信为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若无手,不能有所取。有信人亦如是,入佛法无漏根力觉道禅定宝山中,自在所 取;无信如无手,无手人入宝山中,则不能有所取。无信亦如是,入佛法宝山,都无所得。”
  “佛自念言:若人有信,是人能入我大法海中,能得沙门果,不空剃头染衣。若无信,是人不能入我法海中,如枯树不生华实,不得沙门果,
  虽剃头染衣,读种种经,能难能答,于佛法中空无所得。”
  可知“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但信的层次,与悟境有密切关系:
  (一)不信-完全不信佛法,甚乃破坏毁谤,这是一般邪见外道,
  或未得熏习佛法的凡夫。
  (二)浅信-初入佛门,略闻佛法,知见未明,半信半疑。此指对
  于世间出世间的种种因缘果报,及成佛度众等事,尚
  未了解,只是仰信佛德,仗佛佛力,谓之浅信。
  浅信的信心不坚,如水面浮萍,随风东西;又如泡沬,转瞬即灭。浅信无基,不可凭借。若有隔阴之迷,即丧失一切道业,不复起信。
  浅信常与我执相随,由是而生贪、嗔、痴、慢,虽名曰修行,不过是用佛法的名相,加在自己的知见上,与真实的佛法,完全不相应。如能断除我执,则入深信。
  (三)深信-若人闻法功深,逐渐熏习,于佛法的知见,能解又能
  行,是知此人已得法益,思惟渐清,晰理渐明,即是
  深信。
  深信虽得解行的一分,但未达澈悟,理明而事不明,时进时退,如遇恶业障道之时,即可能将一切修集的功德隐覆不显,或忽失。
  (四)真信-悟由心生,非从解知而得,若人已见诸法如幻,视一
  切生灭因缘如掌中珍,证得真如法身,所谓见性成
  佛,即是真信。
  此指真正的信,一定要觉悟真性的法身菩萨才有。
  上述四种信,除不信外,浅信又可分为迷信和正信,如说佛菩萨可降灾降褔,天天都向佛菩萨祈求,即是迷信;相信佛菩萨确实有,其德行和智能值得敬仰,其以慈悲引导众生行善去恶,成就无上佛道,即是正信。依著正信修行,即名净信,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叫“信成就发心”。本论说:
  “信成就发心者,发何等心?略说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 苦故。”
  三心齐发,即成就了十信位,如一念心中具足十信功德,则是初发心住。
  深信的修行,从初发心住开始,经过十住、十行,到十回向,以修六波罗密行,胜解真如法性,且所修的功德都能离相而不著为主要。本论说:
  “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
  这种随顺法性的离相法门,成就以后,即是解行发心。
  至于真信的成就,叫证发心。本论说:
  “证发心者,从净心地,乃至菩萨究竟地。”
  证发心功德成满的妙用无穷,能“于色究竟处,示一切世间最高大身”,而其所得的一切种智,“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
  总括而论,大乘起信之理,即是遣除小乘、外道和凡夫的,本论说:
  “为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
  本论欲令众生起何种正信呢?
  (一)信根本-即乐念真如为诸法万行的根本。
  (二)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以发起自己的善根,
  愿求得与佛一样圆满的智慧。
  (三)信法有大利益-常念精进,修行诸波罗密。
  (四)信僧能正修行-对于自利利他的菩萨僧,要常乐亲近,求学
  如实的大乘行。
  为了成就此四种信心,应依施、戒、忍、进、止观五门而修行,从最初的净信佛法起修,然后生起信可、信求,得成证信,都是信此一心真如所生的三宝。所谓“初心究竟二不别”,即是起信的意思。
  三、论-梵语阿毗达磨,意译对法。将经典所说的要义加以分别、整理或解说,称为“论”。作论的人,称为论师。会阅说:
  “马鸣大士宗法华、涅槃、楞伽、思益等,百余部实教大乘之所造故,真可谓义丰文约,无法不收。”
  又论有广略之分,如大毗婆娑论、瑜伽师地论,为广论,所谓“或有众生,无自智力,因于广论而得解者”;本论乃因应某类根机陋劣的众生,“复以广论文多为烦,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者”,于是“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而造出这部“略论”。
  贰、合释
  所谓大乘法,即是指依众生心建立的法。因此,要修学大乘,必先信此“众生心”和“佛心”无别。修行但依此“心”而修,证果所证,也是证此“心”而已。演义说:
  “能于现前一念心性,即是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大乘而起信。”
  “从自心起信,还信自心,则法界圆融,何疑不破?何执不消耶?如是乃名真正大乘起信也。”
  第二章 归敬三宝
  --------------------------------------------------------------------------------
  第一节 三宝的涵义
  壹、立三宝的原因
  三宝指佛宝、法宝、僧宝。一切论典的开端一定是先归敬三宝,而佛教徒一入佛门,也要归依三宝,此义有三:
  一、胜妙义-三宝的威德力能,令众生出离世间的生死杂染,入不
  思议解脱境界,是一切法中最殊胜微妙的,非其它外
  道神只所可比拟。
  二、对治义-天魔外道立天魔、邪法、不净众为三宝,今为使其回
  邪向正,及引导一切众生发起正信,而安立三宝加以
  对治。
  三、承事供养义-佛、法、僧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若能恭敬供
  养,其所获褔德不可称量。
  由此三义,才有归依三宝的心行,心,仰信三宝的价值,亟欲依赖三宝的救护;行,产生归依三宝的行动,依三宝的教法修持。回上页
  贰、诠释三宝
  欲了解三宝的涵义,应分从事相和理体来诠释:
  一、事相三宝
  指化现于世间,作众生归依处的三宝,又可分化相三宝和住持三宝:
  (一)化相三宝-佛宝,指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从菩提树下成道,至
  鹤林入灭,所示现的相状;法宝,指佛于四十五年之间所说
  的法;僧宝,指从鹿野苑度五比丘,至游化四方,所度的四
  姓出家弟子。
  (二)住持三宝-佛灭后,弟子感念佛德,作种种佛相,如木雕、
  泥塑、纸绘、石刻等,以供礼敬,为佛宝;结集佛所说的法
  为经、所制的戒为律、菩萨依经释义为论,及历代袓师高僧
  的著述,载于典籍,流布世间,为法宝;依佛制出家,如实
  修行,为僧宝。
  化相三宝的核心在佛,因法是佛说的,僧是佛度的。住持三宝的核心在僧,因佛已入灭,而法必得人乃传。一位真正的僧宝,必能续佛慧命,住持佛法而不令灭绝,化相三宝已成了过去的因缘,只有住持三宝永续于世间,若于中有一僧成佛,则住持三宝当下即是化相三宝。
  二、理体三宝
  指从三宝的道理加以解析,这可分修证三宝和自性三宝:
  (一)修证三宝-凡夫于三界中流转生死,若能一念起修,证得一
  切种智,即是佛宝;欲证一切种智,必须具足万行法门,才
  得成就,是为法宝;迷惑之时,身心染污不净,悟道后,即
  成清净自在的僧宝。
  又,于修证的过程中,能观之理为佛宝;所观之事为法宝;理事一如为僧宝。这是依“一心真如”起修的“真如三宝”。
  (二)自性三宝-自性即是本心觉性,是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的佛
  性。六祖坛经说: “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
  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
  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
  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若此修行,是自归依。”
  这也是依自性三宝所建立的理体,亦即自性中蕴藏著三宝之理,在于修行人的悟与不悟而已。如一念迷,自性三宝不能显发,就是凡夫;一念悟,自性三宝全体显发,就是佛。是故一切修行,均应“销归自性”。
  事相三宝存在现实的世间,理体三宝是对三宝的思惟方式及知见的建立。修行所修,应依事相三宝;所证,即证得理体三宝。没有理体的三宝,事相三宝将危脆不实;没有事相的三宝,理体三宝亦形同虚设。觉证了理与事的一体,便知三宝的立名,不过是权巧方便,而其根本所依即是“一体三宝”。何谓一体三宝?此即任举其一,都具足三宝的功德:
  (一)佛宝-佛是觉者,圆备三德,为佛宝;佛于法自在,轨持不
  失,为法宝;佛亦僧数,和合无诤,为僧宝。
  (二)法宝-诸法的体能出生诸佛,为佛宝;诸法的相,遍满一
  切,无欠无余,为法宝;诸法的用,平等无碍,为僧宝。
  (三)僧宝-僧是因地的佛,为佛宝;僧能依法修持,自行化他,
  为法宝;僧依六和敬而生活,为僧宝。
  一体三宝乃依三种假名-佛、法、僧安立,仍非究竟义。若论三宝的本来面目,即本论的信根本-真如,又名“法性”、“实相”。证得真如法性,则三宝皆在一心中得,这才真正理解了三宝的涵义。
  回上页
  第二节 虔敬归依
  (本文)
  “归命尽十方: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及彼身体相,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如实修行等。为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回上页
  壹、分释
  一、归命尽十方
  将欲说此论文,先应归敬三宝,表示自己所理解的佛法是有所承受的。三宝的归依,并非靠他人来做,而是“自归依”,用真诚恳切的心,把自己的身心一切归向三宝,融入三宝,依著三宝的启导去修行。归依三宝并非只归依示现于娑婆世界的化相三宝及住持三宝,而是归依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的一切佛、一切佛所说的法、一切依法修行的僧。义记说归敬有六意:
  一为荷恩故-谓若无佛说,法起无由;若无其法,无所生解;若无
  僧传,己则不闻。由 此三恩,得成慧悟,今传此法
  ,理须念恩致敬。
  二请加护故-谓末代浇时,传化不易,若不仰请三宝威力,无由自
  通,故须致敬。
  三为生信故-谓论主自是不足之人,率已造论,人不信受,要归三
  宝,示有宗承,令物生信。
  四敬仪故-谓如世间忠臣孝子,凡有所作,先启自君父。今此菩萨
  敬重三宝,过于君父,欲作此论,光晖佛日,岂不敬
  启?
  五表胜故-谓如成实论说,三宝是吉祥境界,标之在首,以显胜
  故。
  六益物故-谓如杂心论说,为令众生于三宝中发心趣求,信解观
  察,供养归依,是故顶礼。”
  (一)释“归命”-归,是趣向、依靠。命,是身心性命。将此身
  心性命归依三宝,禀承三宝教命,传法利生。
  (二)释“尽十方”-此指三世十方。三世是过去世、现在世、未
  来世。十方,是十方虚空。尽十方即是总显三世十方无穷无
  尽的三宝境界,表示敬心十分广大的意思。
  为何要归命尽十方?为何能够归命尽十方?以何归命尽十方?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此众生本具的佛性与十方诸佛相同,只因迷悟有别,所以才有众生与佛的差别相。现在一念始觉生起,了知前非,信敬三宝,即是此佛性的大用。所以是佛性-从始觉到分证觉来归命,而能够归命的,也是这个佛性。裂网疏说:
  “以众生现前介尔心性,本自竖无初后,横绝边涯,十方虚空,并不出于介尔心之分际。究竟证此心性者,名之为佛。只此心性,即名为法;
  诠此心性者,亦名为法。信解修证此心性者,名之为僧。所以三宝同于心性,尽十方也。”
  心性就是佛性、本觉。现前介尔心性,指始觉。佛法僧三宝等于心性,心性全体显发即是一体三宝,所以才要归命尽十方。
  二、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
  此三句归敬佛宝,言佛的身口意三业殊胜,具足智、断、恩三德。
  (一)释“最胜业遍知”-最胜,指佛的智慧最高,为无上正等正
  觉。一般的凡夫无智,二乘有一切智,菩萨得道种智,唯佛
  所证为一切种智,圆具般若、解脱、法身三种功德,所以是
  最胜妙无比。业,是动作、作用,佛的三业动作,能示现、
  说法、鉴机,即是最胜业。如本论说:“如来在世,众生利
  根,能说之人色心业胜,圆音一演,异类等解。” 遍知,
  为一切诸法,悉皆明了,一切众生根性,悉能鉴别。金刚经
  说: “一切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
  本论说:
  “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若证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 唯佛穷了。”
  凡夫之人,终日追逐欲望,被烦恼所系縳,其知见即是妄想执著;外道有六十二见,却都不是正确的知见;二乘虽已断了见思惑,证一切智,但只能了知诸法的空相,不了知诸法的差别相,只算是小智小慧;法身菩萨虽断见思、尘沙二惑,得道种智,能分身作佛,化导众生,但根本无明尚未断尽,即使到了菩萨的究竟地-法云地金刚末后心,仍旧不能尽知。必须一念根本无明断了,超越了金刚末后心,了知一切诸法的空相及差别相,能以利他圆融的妙智,相应八万四千众生的心,善知众生病,善识众生药,随缘应化,才是“正遍知”-一切种智。
  此句是赞佛的真如法身,中道实相智,平等无分别。
  (二)释“色无碍自在”-色,指佛的色相,大般涅槃经说“佛解
  脱有色”,本论赞“如来色心业胜”。无碍即随缘自在,一
  般凡夫的诸根及色身,其功能都有一定的分齐界限,譬如眼
  能见色,却不能闻声嗅香等;耳能闻声,不能见色尝味等,
  而佛的色身可有四种自在无碍:
  第一、大小无碍-一一根皆遍法界,而不坏诸根之性,又互不相
  杂。
  第二、互用无碍-一根能作诸根用,诸根能作一根用,自在相作而
  不相妨碍。
  第三、理事无碍-现色炳然,却不碍全体性空;全体性空,亦不碍
  妙用无穷。
  第四、应机无碍-随众生心、众生因缘而应现,一身不分而普现十
  方,圆音一演而多机齐应,彼此互不相碍。
  此句是赞佛的庄严报身,随类应现,自在无碍。
  (三)释“救世大悲者”-佛以三业度化众生,善用四悉檀、四摄
  法,及大小、顿渐、偏圆、显密等教法,因势利导,对症施
  方。这一切的施设,都是从大悲心流出。大悲心是慈、悲、
  喜、舍四无量心的简称,或者用慈悲二字来概括。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精神,因为佛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切的造作,都以慈悲为先导,都由慈悲心流露,所以佛心就是慈悲心。
  此句赞佛示现世间的应化身,利他功德圆满。
  三、及彼身体相,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
  此三句归敬法宝,明佛的法身体性,即法性真如,能由身体显相,即无量功德藏。佛是法的创觉者,佛所说的法,可分教、理、行、果四科,今依果法,令知四科都是诠释般若妙智,兼且摄受一切的众生,入佛法大海中。
  (一)释“及彼身体相”-身,指佛的法身。体是法身的体性,相
  是法身的相状。法身体性为真如平等,不增不减;法身相
  状,具足无量性功德。
  (二)释“法性真如海”-法性,是诸法的本性,其体为法身。真
  如,是真实平等无分别,指法性的内涵。海,比喻法性真如
  广阔无边,甚深难测,其所显功德周遍一切。
  (三)释“无量功德藏”-藏,是积聚蕴藏义。以法性真如常恒不
  变,能满足一切净法,所以是蕴藏著无量的功德。
  法宝的由佛宝出,佛与法的合一,使众生起神圣感、恭敬意,而欣慕仰信。
  四、如实修行等
  此句归敬僧宝,明众生的归依处,除圆具三身的佛宝,及由佛的三业大用所显的法宝,还包括如实修行的僧宝。僧,有凡圣、大小、在家与出家的差别,本论所归敬的僧宝,是通于在家与出家的大乘菩萨僧。
  (一)释“如实修行等”-如,是契合;实,是真实。真实的教
  法,能契合真实的道理,即是如实。离一切恶法为修,摄受
  一切善法为行。修行是因,证道是果,所以,因行的正确与
  否,决定道果的大小、偏圆、邪正。等,是概括之词,指
  一切的僧宝。
  关于大乘菩萨的修行,可分成三类:一、凡位菩萨-即凡夫身的菩萨,此又分外凡位与内凡位,外凡位指五品观行位,谓能信解诸法实相,勤加修行,又能随喜诵讲经论,正确的引导他人修行,以六波罗密为行门,但尚未证得道果的菩萨。内凡位指十信位,谓能渐断见思二惑,得六根清净,但所证的理不深,容易退失,虽得道果,却不牢固。二、贤位菩萨-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个阶位,虽已断见思惑,又能伏根本无明,得相似觉,但仍属粗相的理,未能于事上见功,又名地前菩萨。三、圣位菩萨-指十地菩萨,又名地上菩萨。能渐断根本无明,契证法性真如,得随分觉,分身作佛。其究竟地尽,得究竟觉,即是成佛。
  如实修行的僧宝,是约圣位菩萨僧而言,不是凡位或贤位菩萨僧。末后加一“等”字,即表示一切的菩萨僧均泛称为僧宝。
  五、为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
  为何要归敬三宝?为何要造论?因无始以来,众生长沦六道生死,不得出离,不证涅槃,今造此论,先归敬三宝,以法性真如为根本,即是除疑、舍执、起信,如本论因缘分所明的八种造论的因缘。最后成就了佛种。如劝修利益分说:
  “若人闻是法已,不生怯弱,当知此人定绍佛种,必为诸佛之所授记。”
  (一)释“为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欲,是志欲、希望如此。
  疑,是怀疑、犹豫不决。疑有许多种,如疑佛、疑法、疑
  师、疑自、疑因、疑果、疑修行、疑涅槃等。讲义说:“求
  大乘者,所疑大端有二:一、疑法,障于发心;二、疑门,
  障于修行。
  一疑法者,大乘法体,为一为多?若一,则无异法,生佛平等,何必发弘誓愿度生?若多,则非一体,物我各别,如何得起同体大悲?由是疑惑,不能发心。二疑门者,疑如来教门无量,为依何门修行?若要具依,不能顿入;若依一二,何遣何就?由是惑,不能修行。”
  此种的疑,将使菩提心不发,不能进趣大乘法门,成就无上佛道。如以觉性层次来说,一般凡夫自是有疑;地前菩萨亦尚且于法有疑,不得真解;地上法身菩萨,能证发心不退,才得真信而无疑。至若禅宗所谓的“大疑大悟”、“小疑小悟”、“无疑不成佛”,并非指对佛法的怀疑不信,而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实践精神,即对于尚未契证的理,暂不执取,不强迫自己相信,必须要等证得这个理是真实不虚,才起真正的信,这是“信证一如”的具体表现。
  邪执,指错误的知见,即由我见所生的各种迷执妄见。如边见、邪见、戒取见、见取见及六师外道的六十二见,又如圆觉经说的“空实无花,病者妄执”、“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此指心相与境界的迷执。本论说:
  “一切邪执皆依我见,若离于我,则无邪执。”
  (二)释“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起,是生起。正信,为遣
  除迷信、邪信,所以说是正信。佛种,就是菩提心,因为只
  有发菩提心,才能够成佛。
  本论的积极目的,是令众生于大乘法中发起正信的心,能自利利他,使佛法的种子常住世间,永不断绝。
  归敬三宝的作用在于修行,而修行的首要即是发心。六波罗密多经对于发心有一段十分明确的开示: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为有情修大乘行,欲度有情至大涅槃,应当先发五种胜心。云何为五?一者,于诸有情普发平等大慈悲心。二者,于一切种智心不退转。三者,于诸有情起亲友想,于险难中誓当救护。四者,常于有情起负债想。五者,恒怀惭愧,何时偿毕?能发如是五 种心者,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本论将发心分成信成就发心、解行发心、证发心三种,与发五种胜心而修行成就的立意相同。
  至于修行的观念可分两种:一是遣除疑执,一是正修行。遣除疑执为对治法门,即对治二见-人我见与法我见;正修行指修施、戒、忍、进、止观五门,及为一些信心怯弱的众生所设的念佛特胜方便。这都须由归敬三宝之时,现前一念心中所起的法性真如作指引,才能成办。

 
 
 
前五篇文章

净元法师著:大乘起信论述解(2)

净元法师著:止观入门

论天台智顗的“文本”概念

南禅“因位自由”思想探微

南传佛教, 北传佛教, 藏传佛教有何分别?

 

后五篇文章

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的一天

论冯友兰的禅宗研究

姑苏峰禅寺史话

敦煌遗书S.2838《维摩诘经》的题记研究

禅意无尽浩瀚丹青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