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第九册 第一百七十四节课 |
 
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第九册 第一百七十四节课
癸二、修分别彼之对治: 故应修空性,对治实有执, 观慧良田中,能长瑜伽食。 为了对治乐受、苦受、舍受的实执,我们应通过观察受的本体、对境、因缘、结果,将一切感受抉择为空性。 世间上不管是西方人、东方人,包括旁生在内,无一不希求获得快乐。其实乐受只是一种分别念,其本体根本不存在,若要对治对受的执著,唯一的办法就是修持空性。这种空性法,先应在善知识面前听受,然后对这个道理进行思维,一旦串习得非常纯熟,随时都能观想出这种境界,那你原来对苦乐的实有执著就会淡化。 当然,修空性并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潜移默化的长期修持,也只有这样,才能对治我们顽固的实执,这是修行的基本次第。修行空性法门,先要从人无我、法无我修起,否则,在一个大范围内观空性,只能修一种总相,而无法根除我们的实执。所以,修空性时应该抓住重点,首先看所谓的“我”存不存在,这是观修人无我;然后再观察人们强烈执著的身体存不存在?感受存不存在?心和法怎么不是实有?慢慢剖析这些问题,以了达诸法无自性的道理。这个道理并不是别人说说而已,而是自己真正生起的一种定解,若能如此,修行才会圆满成功。 空性是一切实有感受的对治,而滋养瑜伽士的空性妙食,则是从观察的良田中生长出来的。只有通过智慧先观察,然后观察与安住轮番修持,才能最终达到完全安住的境界。这种修行次第的食物,瑜伽士享用之后,证悟的体力就会慢慢增强。因此,在修持空性的时候,观察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详细观察,对受的实执就没办法推翻,所以很多高僧大德一再强调:若想彻底断除这一轮回根本,一定不能离开闻法。 世间上的无数众生,兢兢业业地劳作、不分日夜地疯狂奔波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快乐。大城市里密密麻麻的人,大多数也是为了自己快乐,所以了解受无自性的道理非常重要。当然,了解之后还要反反复复思维,倘若得少为足、浅尝辄止,恐怕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以前有些道友听受了一些殊胜教言,但由于听完之后没有思维,最终忘得一干二净,遇到对境时也无法用上。 在《入行论讲义》中,堪布根华仁波切讲这个颂词时说:“闻法的功德非常大。迦叶佛教法下闻法的众生,在释迦牟尼佛出世时都证得了圣谛;而释迦牟尼佛教法下闻法的众生,将来弥勒佛出世时都会获得圣果。”看了这段文字,我心里真的很高兴,不管我们对佛法学习得如何,即使没有那么高的热情,但只要每天完成自己的功课和听受的法要,实际上这个功德不可思议。大家现在每天都听一堂课,表面上看不见什么、摸不着什么,但看不见、摸不着并不一定就没有,其实有许多无形的功德一直在增上。 《犍椎经》中云:“为示讲法时,击鼓敲犍椎,闻声获解脱,何况去听闻?”法王如意宝特别喜欢用这个教证,意思是说,为通知大家佛法开示而击鼓、打犍椎或吹海螺,听到这个声音的众生也会获得解脱,前往到那里去听受的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以前上师如意宝传佛法时,每次都要求大声吹海螺,因为谁听到海螺的声音,就可以种下解脱的善根,再也不用转生恶趣。当然,在城市里吹海螺或者打鼓,这可能不太方便,但我想,你打电话或发信息来通知别人,说今天某个地方要集中听课,电话铃声被众生听到了,这个众生也不需要堕入恶趣,可以这样来理解。 然而,有些居士特别吝啬,舍不得打电话,觉得浪费很多钱,而在世间法方面,打好几个小时也不在乎,其实这是一种颠倒。为了听法的话,只要有一点条件,有多少经济支出也非常值得。尤其是对听闻佛法的道友供养坐垫、提供饮食,这个功德不可思议。外面有些居士提供道场,把自己家借给大家听课,条件好一点的,还给大家提供水果、矿泉水等,这种功德真的相当大。(我去汉地时就突击了几家,看他们上课状况怎么样。我有时候悄悄地从后门进去,跟他们一起听了很长时间,所以也知道一些他们的情况。)我是这样想的:即使你买了一百万的房子,若没有用于佛法方面,只是为了家人吃吃喝喝,你这一百万没什么意义和价值,但若在里面听一堂课,这个房子花多少钱也值得。我原来在学院也说过,谁能提供一些辅导或者讲法的场所,可以直接成为解脱之因。 在成都,有些居士供养我了一套房子,慈诚罗珠堪布去成都放生的时间比较长,我每年都提供给他住。后来有一次,我特意打电话跟他说:“你可不可以在屋子里传一节课的法?这些居士们的钱来之不易,供养我一个凡夫人完全是浪费。你放生虽然也有功德,但我想,如果在里面讲一堂课,这个功德特别殊胜,房子花了多少钱也值得。”但后来他好像没来得及传法,只传了一个“八关斋戒”。也可以吧,肯定是有意义的。 因此,谁有一些条件的话,应该用在听闻佛法方面。有些居士和出家人在听课的过程中,看大家口渴,就给每人买一瓶矿泉水,这个功德跟平时的功德完全不相同,乔美仁波切等高僧大德也讲得非常清楚。所以,我们听闻佛法的时候,应该尽心尽力对听闻者提供方便,这是弘扬佛法的一种表现。 以后你们也不要说“我房子不空”、“不行!我家人不同意”、“你们来的话,人太很多了,对我影响不好”……真正弘扬佛法的人,为了众生的利益,什么条件都可以创造,但如果你自己不愿意,肯定可以找出一大堆借口。你在家里杀盗YIN妄,喝酒、抽烟、打麻将、做非法事,确实是最好的“道场”,家人都非常支持,可是在里面听一堂课,家人统统不同意,那他们非常可怜。不过,世间上这种现象也很正常,不像我们寂静山里的道场,大家都对佛法有很大信心。但不管怎么样,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弘扬佛法、尤其是听经闻法的重要性。 可能你们也记得吧,法王如意宝的传记中有一个《黑山羊的故事》:“文革”期间,法王在山里放山羊,当时有一只黑山羊,16年来形影不离地跟在法王身边。法王常为它传一些显密法要,就是密法中最深奥的《四心滴》、《七宝藏》,也为它完整地念了传承。黑山羊去世之后,法王多次念及,不知它转生到了哪里。1989年1月24日凌晨5点左右,法王在坐禅时,眼前突然出现一个非常庄严的童子,他说自己就是黑山羊的转世,因昔日听闻佛法的功德,死后转生到了香巴拉刹土,在玛嘎巴法王前听受《时轮金刚》的法要。最近,又在东方现喜刹土麦彭仁波切的化身前开始听受大乘佛法……这段经历,当天法王上课时给我们讲了,并说:“纵然是旁生,耳边听闻佛法的功德都不可思议,更何况是我们有希求解脱意乐的人了!” 安慧论师前世当鸽子时的闻法经历,大家应该比较清楚[61],《续高僧传》中也有一个类似的公案:昔日有一位僧安禅师,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德。一次,他在王屋山给20多位僧众传授《大涅槃经》,当时有一只野鸡,经常在那里听法。僧众吃饭时,它就在那里觅食,由于《涅槃经》比较长,它就跟僧众共住了很长时间。后来讲到还差三卷时,野鸡没有来,此后再也没有见到它。僧众觉得很奇怪,僧安禅师对大众说:“野鸡已转为人身了,你们不必奇怪!” 过了几年,僧安禅师率徒众行头陀行,路经一户人家时,忽然说:“野鸡应该转生在这里。”一进门就有个女孩出来,看到僧安禅师,觉得似曾相识,便以欢喜心顶礼膜拜。女孩父母甚感稀奇,遂请他们入内应供。僧安禅师问:“此女叫什么名字?”家人回曰:“叫野鸡。”“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呢?”他们说:“孩子初生时,头发如同野鸡毛,故唤为野鸡。”禅师闻言大笑,于是对他们讲述了前世因缘,女孩听后非常感动,哀求出家,父母也同意了。 出家后,僧安禅师为其讲《涅槃经》,前几品她一闻千悟,一点都不费劲就能了达,而到最后三卷时,因为前世没有听过,所以茫然不解,对法义非常陌生。女孩14岁时,即可讲经,远近许多人在她面前皈依、听法,因其劝化,随其学佛者非常多。 我当时就想:野鸡听法可能没有什么意乐,只不过在那里找吃的,耳边顺便听到了。我们这些人肯定比野鸡强多了,即使听法是为了完成任务,什么都听不懂,但起码也有一种意乐。明天就开始讲《现观庄严论》了,纵然你们对五部大论一句也听不懂,只要这次好好地听受,就会为下一世创造很好的缘起。但若你今天断传承,明天不想听,来世不一定能遇到佛法,就算遇到了,有些道理也无法通达。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观察佛法》中说过,愚者因为愚笨的缘故,更应该听受佛法了。 《涅槃经》中说世上有三种人,一为盲人,即从来不闻佛法之人,对善恶的取舍浑然不知;二为独眼者,即虽然暂时闻法,但未起殷重之心,不能真正受持法义;三为双目俱全者,即全神贯注闻受、思维法义,然后精进地依教而行,唯有这种人可以得涅槃[62]。 我们应选择做第三种人,遇到这么殊胜的佛法,就要尽心尽力去修习,尤其是听闻到般若法门,这种机会非常难得。《般若经》中有一个比喻说,一群商人在广阔无边的森林中迷失了方向,正当彷徨无助之际,突然听到牧童的嬉笑声,于是如释重负,知道已到森林的边缘了。同样的道理,我们在无边无际的轮回旷野中不断漂泊,一旦遇到般若法门认识了空性,就证明已接近生死轮回的边缘,离解脱的彼岸不远了。 因此,大家有福分遇到大乘空性法门,一定要认真对待。有些人对听法的意义和功德好像还不明白,认为听法就像开会或者参加研讨一样,除此之外并没有特别重视,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我们一定要对佛法的价值有所认识,若能如此,那离解脱就会不远了! 壬二(受之因触)分三:一、破根境相遇;二、破与识相遇;三、摄义。 癸一(破根境相遇)分二:一、总破相遇;二、破微尘相遇。 子一、总破相遇: 根境若间隔,彼二怎会遇? 无隔皆成一,谁复遇于谁? 人们都认为穿上柔软的衣服、观看精彩的节目,会让自己获得快乐(受),但实际上这种想法不合理。假如真实存在快乐,则一定会有生起它的因,它的因若不成立,快乐显然不能无因而生。快乐的因是什么呢?就是接触。下面分析接触是否有自性。(如果你把这一段学好了,就不会沉溺在感情或名闻利养当中了,这些执著的根源会全部灭除。) 此处的观察方法很容易:在感受快乐时,根与境之间有没有间隔?如果有间隔,怎么会相遇?如果没有间隔,二者融入一体,那谁又遇到谁?最终可得出结论:感受只是一种虚妄分别而已。 下面进行具体分析。(先观察眼耳鼻舌身五根,下面会单独剖析意根。)色声香味触五境与五根接触时,二者之间有没有间隔?如果有间隔,就像东山和西山一样,中间存在很多微尘,那根与境怎么相遇?若有间隔还可称之为相遇,岂不是在美国的人和在中国的人也可接触了?这是谁也不敢承认的。如果说根与境没有间隔,二者显然就成了一体,(我们穿衣服的话,衣服和身体融为一体,身体变成衣服,衣服变成身体,)既然是一体法,又怎么存在相触生受的现象呢?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自己接触自己,这在名言中也不成立。 表面上看来,我们的根可与外境接触,但实际上眼睛没有见过色法,耳朵没有听过声音,身体也没有触过任何对境。圣天论师说:“若见瓶色时,非能见一切,见真者谁说,瓶为可现见?”由眼识见瓶子时,无法见到瓶子的一切支分,所以已见真性的智者谁会说,瓶子是可以现量见到的?这样的观察方法十分深奥,一直沉溺于迷乱显现中的人,恐怕无法一下子接受这种道理。从前良介禅师从小出家,天天跟师父一块读《心经》,有一次念到“无眼耳鼻舌身意”时,他突然问:“我明明有眼耳鼻舌身意,为什么《心经》说没有呢?”师父猛然一惊,无从解答,说:“我回答不了你的问题,当不了你的师父,我介绍你去一个地方,请某某禅师度化你……”可见,受无自性的道理,一般人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总之,在名言中“根”取“境”而产生“受”,并非事物的本来面目,完全是一种虚妄分别。贪欲大的人对色法、声音、味道等很执著,但依靠观察根与境(或者说感官跟外界)相遇不相遇的方法,无论从世间法的角度看,还是从佛教的角度看,都不能成立受为真实存在。正因为如此,《三摩地王经》中言:“眼耳鼻非量,舌身意亦非,若彼等为量,圣道复益谁?” 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要深入观察,不要只是肤浅地了知:“眼睛跟外境碰了没有?没有间隔也不行,有间隔也不行,这是一种矛盾而已。”如此敷衍了事是没有用的。对中观的甚深道理,通过观察你应该有一种体会,每个颂词不但要明白字面意思,还要学会推理。若能再三去思维,你就会明白佛教所讲的千真万确,这些观察方法非常尖锐,任何一个科学家也没办法推翻,不管你学不学佛都不得不承认。 子二、破微尘相遇: 有些人可能想:“根与境为何不能接触呢?比如说,合掌时左手与右手可以接触,拥抱时身体与身体也可以接触。还有,按有部宗的说法,外境的尘与根尘都是色法,这两个也有接触的时候,所以接触应该存在。” 以下作者遮破这种观点不合理: 尘尘不相入,无间等大故。 不入则无合,无合则不遇。 外境色、声、香、味、触的微尘,与眼根、耳根、鼻根等的微尘接触时,二者有没有融为一体?如果没有,而只是少部分微尘相遇,那怎么能称之为二者接触呢?比如说在合掌时,两只手接触的话,左手的微尘与右手的微尘应该一一碰上,只要一合掌,两只手就应粘在一起,再也分不开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正因为两只手没有真正接触的缘故,所以随时都可以分开。 再进一步分析,根与境要相遇也不可能,因为根尘与境尘不可能无间隔地接触对方。假如二者是有分微尘,根尘与境尘各占自位,就像两个馒头放在一起,这个馒头不可能占那个馒头的位置一样,根尘与境尘不能相互进入对方;假如二者是无分微尘,则无法避免须弥山变成一个微尘的过失,所以,不论有分微尘还是无分微尘,根尘与境尘都不能互入。既然不能互入,二者就无法会合,无法会合也就没有办法相遇,这样一来,根境相触的因不存在,又怎么产生感受的果呢?因此,我们穿上厚衣服,身体觉得很温暖,完全是一种迷乱错误的妄念。 然而,众生不了知这一点,颠倒地认为男女拥抱接触、耳朵听到妙乐可以带来快乐,其实这些只是因缘聚合的假象,诚如《三摩地王经》所云:“如人在山谷,歌哭言笑响,闻声不可得,诸法亦复然。”你对着空谷大声叫喊,不管是哭也好、笑也好,都会有一种回声,但若真正去寻找,回声在对境上找不到,你身上也找不到,它只是因缘聚合的产物。同样,我们特别执著的各种感受,也是在错误观念支配下所起的颠倒分别,若认识不到这一点,而随分别念去疯狂执著,这是相当可悲的行为。 大家一定要明白,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也好,根与外境之间的接触也罢,都是在未经观察下安立的名言假象,实际中不可能存在。这个道理十分殊胜,不管哈佛还是清华、北大,任何一所高等学校都学不到。我始终觉得,世间对人生和宇宙的评价只是一个平面,而佛教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诠释。你看,仅仅是一个感受,佛教对它的因、果、后果、作用、因缘,暂时显现是什么样,最终变成什么样,它的真相是什么样……全部分析得面面俱到,这就是佛教的伟大之处。 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佛教涵盖形形色色的世间知识,而世间知识却无法囊括佛教。现代物理学能不能涵盖佛教呢?绝对不能,虽然量子学比较接近真理,但如果进一步去观察,物理学与佛教的距离极其悬殊,因此,大家对佛教要有坚定的信心。我个人而言,虽然学得不是很好,却能对佛教的理念坚信不移,哪怕成千上万个智者说佛教不合理,也不可能动摇我的见解。为什么呢?因为我经过多年的努力,确实发现佛教的智慧无与伦比,能够解释世间上的所有学说。尽管我并不是精通世间的所有学问,但基本上的了解还可以,物理、化学、工业、商业、其他宗教等各方面的书,大概也看过很多,然这些与佛教比起来,可以说有天壤之别,所以希望大家不要随随便便认为佛教不合理。 当然,现在很多人一天到晚忙生活,目光只是盯在金钱上骨碌碌转,不一定关心这些问题。也许他们会认为:“根与境之间碰也可以、不碰也可以,这些跟我没关系。只要我每个月工资能保证就可以,只要生活费足够就可以,管他三七二十一!”有了吃的穿的就什么都不想,萨迦班智达说,这种人跟牦牛没什么差别。我们作为一个人,应该想到未来的解脱,想到真理以什么方式来掌握,这才是最有意义的! 无分而能遇,云何此有理? 若见请示我,无分相遇尘。 有些人又说:“无分微尘应该可以互相接触。有分微尘不可能接触,因为微尘既有方分,一端接触,另一端必然无法接触,故不叫真正的相遇。因此,若承认有接触,则应是无分微尘的接触。” 作者驳斥道:互相接触的无分微尘,绝对不可能有,因为所谓的无分微尘不存在,说它接不接触就更不合理了。物理学家虽认为有最小的单位,但其存在的理由并不充分。如果有人能找到一个无分微尘,寂天菩萨以讽刺的语气说——那你最好给我看一看,让我也见识见识。 关于无分微尘(极微),内外道有不同说法,《中观庄严论》云:“许粘或环绕,无间住亦尔。”外道认为极微相互接触聚合一起组成粗尘,有部宗认为其余微尘带有间隔而围绕一个微尘,经部宗认为极微并不粘连在一起,是以无间隔的方式而安住。他们均认为极微实有存在,但这些观点都不成立,所以静命论师说:“极微如何成,无分唯一性?” 还有些外道认为,极微一定实有存在,因为有天眼的瑜伽师可以现见。对此,月称论师在《四百论大疏》中言:“极微本身并不成立,若说瑜伽师见到了极微,唯是一种颠倒识,如同有眼病者见到空中有毛发一样,这些所见的极微如同毛发,皆非名言正量。” 那么,如果无分微尘不成立,就无法安立根境相触,一切苦乐也就变成了迷乱欺惑的行相。人们没有观察时,觉得穿衣服很舒服,而一旦经过详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完全是颠倒执著。比如,可观察衣服的微尘与身体的微尘是不是融为一体?如果是,衣服就变成了身体,身体就变成衣服,这很明显不合理;如果不是,衣服与身体之间有间隔,那说明身体无法感受到衣服的舒服。同理,世人以无明习气所牵,贪著男女情感、色声香味,完全是一种迷乱错觉。 那天我遇到一个法师,他以前特别喜欢因明,但现在对密法信心特别大。他跟我说:“你不应该讲因明,应该讲大圆满。”我就有点纳闷,问他:“你不是天天都喜欢听因明吗?”他说:“那个时候,我正在迷乱、正在犯错误,但我现在很后悔,当时应该学密法!”其实学因明倒不算是什么错误,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对外境执著,并依此而生种种苦乐,这是每个众生都有的,所以一定要记住此处的破析。 癸二、破与识相遇: 意识无色身,遇境不应理。 聚亦无实故,如前应观察。 刚才讲了五根与五境不能相遇,因为根是极微,境也是极微,依上述观察方法,这两个极微不能接触,不能接触就不能相入,不能相入就不能生苦乐。现在对方又说:“五根是无法跟外境接触,但意识应该可以与境接触,而生苦乐之感。” 这种说法也不合理。意识没有颜色形状,也没有眼耳鼻舌身,既然没有任何形体,那怎么与外境接触呢?如果说无形体也可以接触,则应成手能抓住虚空、拳头能打在石女儿脸上等,有极大的过失。 对方分辩道:“意识不是单独跟外境接触,有些论典中说,根、外境、意识这三者聚合时,才可以产生快乐或痛苦的感受。” 这个说法也不对,因为聚合无有实体。前面分析过“手复指聚故,理当成何物……如空无微尘”的道理,同理可推知,根境识三者的聚合也非自性成立,唯是因缘假合而已。承认是因缘,就不可能为实有,龙猛菩萨也说过:“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圣天论师还有一种观察方法,如颂云:“眼中无有识,识中也无见,色中二俱无,彼何能见色?”在三缘和合之中,眼根不可能见色[63];识也没有单独见色的功能;对境既无眼根,也无取境的识,更不可能有见色作用,根境识三者各自都不能见色,那它们聚合起来,也无法成立有见色作用。比如说三个人各自都没有一分钱,那他们合起来,也不可能有钱买一斤白菜。 因此,因缘聚合的法绝对无有自性,正因为皆是空性,世俗中才有种种显现。这是非常稀有的规律,然许多众生没有了悟到这一点,每天为了琐事忙忙碌碌,造作恶业而沉溺苦海。如果真能了达的话,正如前面所说,就可以享受禅定的美食,世俗中住于如梦如幻的快乐境界,胜义中不执著任何乐苦之相,如此一来,对男女的执著、名闻利养的执著,也就会慢慢消失了。 如今很多人没学过大乘佛法,不了解空性,所以对许多事情特别执著,一直处于错误的观念中。尤其是现代人,极度渴望身心的快乐,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抓住根本。学习了《智慧品》以后,大家应该要明白,快乐只不过是一种幻象,名言中可以希求如幻的快乐,但胜义中一切万法都是空性,不要被各种迷乱束缚住自己,而应有意义地度过人生、利益众生!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