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关于“禅”与禅宗的反思(3)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8、 自利与利他。世间的凡夫,不能有纯粹的利他,一切都是从自己打算而来;声闻乘人过分着重自心的调伏,而忽略了积极的利他。只有大乘人不仅重视身心的调治(自利) ,更着重利他,使自利行在利他行的进程中完成,达到自利利他的统一。这是菩萨的精神,也是人间佛教的精义。
  此外,解、行并进,止、观双运,福、慧双修,也是人间佛教的基本要求。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分析了。
  (二)提倡人间佛教的任务和面临的若干问题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知道,人间佛教的提出富有现代性,契理契机,合情合理。近百年来,经过众多高僧大德的大力提倡和积极实践,的确使中国佛教重新展示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面貌为之一新,这是不容否定的。但也应当指出,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思想、宗教、文化的交流、碰撞更加频繁,佛教界始终面临着认清形势、适应时代、关怀社会、开拓发展的任务。印顺导师在《人间佛教要略》中指出:“佛法是应该契机的( 不是迎合低级趣味) ,了解现代中国人的动向,适应他,化导他,为以佛法济世的重要一着”。他将现代中国人的动向概括为三点:
  1、青年时代:这一时代,少壮的青年,渐渐变为社会的领导中心。他们除少数信仰神教外,多数为非宗教的或反宗教的唯物论者。真诚信佛法的,数量太少,这是近代佛教的大危机。中国佛教一向重玄理、重证悟、重( 死后) 往生,与老年的心境特别契合。尤其是唐宋以后,山林气息格外浓厚。这些与青年人的心境相去甚远。人间佛教的动向,重心应是培养青年人的信心,发心修菩萨行。如不能养成人间的菩萨风气,依旧着重少数人的急证,或多数而偏于消极的信仰,那对于中国佛教的前途,光明是太微茫了!
  2、处世时代:现代的又一倾向是处世的,而不是遁世的。中国佛教向来崇尚山林,一部分是缘于印度佛教中一些苦行瑜伽僧的影响,加上本国老、庄及隐退思想的影响,从而使二千年来的中国佛教,与人间的关系总嫌不够紧密。其实,佛教本来是在人间的,佛与弟子们当年不是经常的“游化人间”吗? 大乘是适合人类的特法,惟有大乘的入世教义,才能吻合现代的根机。只要有人住的地方,不问都会、市镇、乡村,修菩萨行的就应该到处去作种种利人事业,传播大乘法音。在不离世事、不离众生的情况下,净化自己,觉悟自己。
  3、集体时代:现代社会不但政治重组织,就是农、工、商、学等,也都有自己的集团——工会、商会、农会等。佛教本来是重视团体生活的。照佛说的毗奈耶所指示的,要生活在团体中,才有真实的自利利他。佛教的集体生活有着三项特色:互相教授教诫、互相慰勉、互相警策。古代的禅宗丛林就颇有集体的精神。不过由于隐遁的、个人的思想泛滥,佛教的集团精神受到了淡视,这才使佛教散漫得如沙砾一样。
  印顺导师认为,当今不仅要重振、健全僧团组织,还要建立健全居士组织。佛教协会组织应不仅是对外的,还应在自身的分子健全、组织严密、发扬佛教上着力,以更好地发扬人间佛教。
  近几十年来,台湾和香港佛教界在提倡人间佛教、适应现代社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弘法活动方面,别开生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人间佛教从早期的社会适应层面,已经提升到社会关怀和社会批判层面。我想这种发展趋势应是太虚大师和印顺导师等所希望看到的,也是大陆佛教界应当学习借鉴的。
  不过,提倡人间佛教应避免矫枉过正,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防止佛教的异化变质。事实上,在现代宗教世俗化的潮流中,人们对人间佛教的认知上、行为上的确出现了相当大的偏颇,在某些方面形成了人间味多佛教味少,甚至有人间没有佛教的反常现象。如果中国佛教界对此问题的严重性没有足够的认识,那么就会葬送“人间佛教”事业。
  举例来说,某寺院或某僧人在较好地完成了一项政治类工作、文化性工作或慈善工作时,当今的政、教、学三界常会不自觉地赞许为实践人间佛教的表现,而对寺院和僧人重视持戒修行、讲经说法,却不会有这样的赞许,这无形中就将人间佛教与佛教分隔开来,造成人间佛教只是佛教徒从事世俗事业的一句口号、一面旗帜的印象。这不能不说是提倡人间佛教时常面临的一种尴尬局面,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人间佛教思想缺乏全面的了解,有将人间佛教实用化、世俗化的倾向。
  记得有位佛教学者寄来一篇他研究赵朴初居士的文章,认为赵朴初居士的人间佛教思想,只是属于五乘佛法中的人天乘。我想这种看法有相当的普遍性,把人间佛教理论世俗化、狭隘化了。这是十分错误的。由于赵朴老在社会上和佛教界担任了许多行政职务,又是居士身份,因而在各种讲话中,谈宗教政策、谈佛教文化、讲行为规范与道德要求自然会多一些,但这绝不表示他提倡的人间佛教仅限于人天乘的境界。大家知道,赵朴老生前常诵《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常要求佛教界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要求佛教徒报四重恩,学菩萨精神,难学能学,尽一切学;难行能行,修行四摄六度;他自己更是为国家为佛教事业鞠躬尽瘁,死后留下遗偈“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开还落,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仅从这些方面就可看出,赵朴初居士走的正是人——菩萨——佛的“人间佛教”之路,他的人间佛教思想也应是含摄得五乘佛法的。
  由于对人间佛教思想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个别地方主管宗教工作的党政干部对僧人,尤其对寺院方丈、当家的宗教生活与持戒修行不够尊重,或者不重视不支持,甚至重用提拔那些有才无德、缺乏信众基础的僧人,认为僧人只要听他们的话,搞好旅游接待,发展经济,搞好文化事业和慈善事业就是好和尚,认为这才是爱国,才是人间佛教。至于持戒修行、过宗教生活,只要表面上过得去就行了。这无形中强化了寺院的旅游功能、文化功能,而忽视和限制了寺院最为根本的宗教功能。由于这些干部握有相当的权力,对寺院和僧人有很大的利害关系,这种错误的认识和误导,就成为了当前大陆佛教界信仰淡化、戒律松弛,某些人道风败坏、结党营私、追名逐利、奢侈享乐乃至腐化堕落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助长了社会上滥建“旅游庙”、“文化庙”的不良风气。
  上面提到,人间佛教是非常重视原始佛教的,而原始佛教非常重视律制。僧人之为僧人,相当程度上就在于他需要遵守俗人不需要遵守的清规戒律,担当着住持佛教之责;也只有依律摄僧,僧人保持正常的宗教生活,寺院或僧团的管理才可能走上正轨,也才可能成为团结信众、净化人心、开展各种弘法利生事业的道场。也只有这样,僧人才能真正光大佛教,并本着佛教智慧、慈悲、平等的理念搞好各项佛教文化、慈善、对外友好交往的事业,才能体现出僧人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至于佛教寺院的定位,历来就以其宗教功能为根本,即便在今天,按照政府的宗教政策,也是作为宗教活动场所批准开放的,它的旅游功能、文化功能、商业功能等,都是附带产生的,不应本末倒置!上述某些干部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短视的急功近利的行为,长远来看,对佛教对社会都没有好处。
  同样,佛教界内部也存在着对人间佛教有意无意的误读现象。一些僧人认为,许多佛教传统已经过时了,应当实行人间佛教,他们太关注现实和物质利益,喜欢做一些表面文章,失去了追求超越与神圣的宗教热情,不能深入经藏、安心办道,对信众的现实烦恼和宗教诉求缺乏耐心和必要的关心帮助,不能满足他们在慎终追远、荐亡超拔以及终极关怀等方面的基本需要,从而大大影响了佛教的凝聚力。还有极少数的僧人信仰淡化,戒律松弛,无视因果,他们不是以身作则,致力于领众修持,讲经说法,化解众生的人生困惑与烦恼,弘扬佛教慈悲、智慧、平等、和平的理念,用以解决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信仰危机、道德危机、环境危机、生态危机,而是将大部分的时间精力去搞攻关应酬(出入官场、搞名人效应等),谋名位权力(求官职,搞特权,强化个人宣传等),讲排场阔气(建寺造像“攀大求洋”、办法会研讨会“一掷千金”等),办实体敛钱财(如办公司、商业炒作佛事法物等),拉帮结派(搞子孙庙、立山头、排斥异己等),贪图享受(豪宅轿车、生活奢侈、保镖随身等)。虽然他们可能名噪一时,可能为寺院的发展拓展一定的空间,但热闹的背后总令人感到佛教崇尚的朴实无华、清净庄严、平等无我、慈悲和敬的理念与味道不够,结果是恶化了佛教内部的环境,遭致了外界种种的讥嫌,使信众大量流失。这哪里是什么“人间佛教”!据笔者了解,当初的确有些人是因不满佛教团体的衙门化、寺院的商业化而误投到李洪志门下的。
  还有一类佛教徒认为,人间佛教是佛教世俗化的产物,是一种政治性口号,不能使人获得清净、解脱。因而他们希望从汉传佛教传统中,或从藏传佛教、南传佛教中去寻求清净身心、解脱生死之道。而实际上,人间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界变革求生存求发展的产物,是对传统佛教深刻反思的结果。当年太虚大师提出“人生佛教”和教理、教制、教产三大革命的主张时,佛教界很多人都不理解,甚至激烈反对,但佛教数十年来的发展证明,太虚大师的主张是英明的,很多人都相信他是菩萨再来!广大佛教徒应当感恩近代的太虚等高僧大德,是他们的不懈努力复兴了佛教,并让我们从重重的历史迷雾中认识了佛教固有的精神——人间佛教。至于汉传佛教传统,以及藏传佛教、南传佛教中的确有许多值得当今汉传佛教界学习借鉴的,但并非人间佛教就不能使人获得清净、解脱,只是看当不当机而已。上述佛教徒显然对人间佛教存在很大的误会。这些误会的存在,的确是提倡人间佛教者必须面对和化解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某些公司企业为了发展经济,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滥建寺院,聘用一些素质低劣的僧人或假和尚来充门面,装神弄鬼,看相算命,放任甚至鼓励民间种种带有迷信色彩和巫术目的的活动,以吸引民众,这是人间佛教所坚决反对的,它不仅违反了政府的宗教政策,也严重损害了佛教的形象。更应警惕的是,某些佛教界管理的寺院也存在类似的现象。现在政策放宽了,某些寺院和僧人为了吸引徒众和个人的利养,不是去提倡和宣传人间佛教,化导民俗,而是放任甚至迎合某些迷信的低级趣味的民间习俗,如寺院供奉各种民间神祇,或举办属于民间信仰的法事活动;僧人在寺院内外搞抽签、占卜、看相算命;在佛事活动中大量焚烧黄纸、冥币、锡箔、纸制象形物品;在寺院中流通各种民间宗教的书籍和祭祀用品;对巫婆神汉在寺院散布谣言、蛊惑人心的行为不予制止,等等。人们到寺院中来,或拜僧人为师,本来是为了认识和学修纯正的佛法,看到的却是迷信而低级庸俗的所谓“佛教”。这种短视的做法严重背离佛法,虽可得一时一地之利益,但长久来看,会失去正信佛教徒和社会有识之士的支持,而且给那些蔑视佛教的人们提供了口实,严重恶化了佛教的生态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佛教信众数量有了很大的发展,各地也恢复和新建了许多寺院,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僧人住持,只是由当地的一些老头老太太甚至巫婆神汉在管理,他们缺乏基本的佛教素养,满脑子的民间宗教的观念。这样的寺庙与其说是佛寺,不如说是众神香火庙或民间祠堂,多半成了民俗信仰的活动场所和某些人借佛敛财的工具。这种状况与城市佛教的现代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对人间佛教真是一个很大的讽刺,令人堪忧!
  从上可见,人间佛教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外两个,一是世俗化、功利化,某些寺院和僧人言谈举止、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上与俗人没有什么区别,人们从中感受不到佛教的朴实、清净、庄严、神圣的品格,不能生起崇敬之情、发起真实的修行;二是神秘化、庸俗化,某些寺院和僧人外表上是佛教,而宣传的不是“死”、“鬼”的话题,就是“神秘怪异”、“吉凶祸福”等耸人听闻的、民俗信仰的内容,人们从中感受不到佛教的平等、无我、慈悲和智慧的特色,因而不是盲目的崇信、误入歧途,就是误认为佛教迷信、庸俗而盲目诋毁。
  另外,提倡人间佛教还有一个场合与语境问题。虽然“人间佛教”的理念为佛教所固有,契理契机,理论上适合于全世界的佛教徒,但由于它是在近代中国特殊的环境下产生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中国汉传佛教地区的佛教界(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以及世界各地的部分华人佛教徒)对它相对容易理解、接受,而对于藏语系、巴利语系佛教界和汉语系的日本、韩国的佛教界就不容易理解。因此,我们应充分尊重他们的信仰和传统,不宜将人间佛教作为口号和要求向他们提出来,但在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的层面上,可以作适当的解释和宣传。
  (三)加强自身建设,提倡人间佛教
  当今是一个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竞争白热化时代,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天堂”与“地狱”并存。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维护世界和平,这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的期盼和要求。这与人间佛教的思想若合符节。尽管近一个世纪以来,人间佛教事业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一些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影响仍然十分强大,人性的自私和惰性以及人世间的各种不良风气会给佛教带来污染,对“人间佛教”事业的健康发展构成威胁。因此在今天大力提倡人间佛教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人间佛教重视原始佛教和菩萨道,因此提倡人间佛教,有利于恢复释尊创教之初佛教的一些优秀品质,发扬佛教积极进取的精神,纠正不适应时代机宜的传统佛教中的一些偏弊,如明清以来我国佛教界盛行的少数人追求急证自了的消极遁世的心态;过分重死、重鬼及追求神异的风气;随意夸大他力或顿悟法门之简捷,罔顾通途佛教中重自力、重实践,强调发菩提心、发长远心、法门无量誓愿学的倾向,以及偏重自利、不顾社会责任的行为习惯等。从而改变世人对佛教的种种误解,重振佛教。同时也有利于四众弟子树立正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对附法外道的识别能力,自觉地抵制各种民间邪教和迷信的影响。
  2、人间佛教具有继承传统、适应时代、面向未来的品质,能与民众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因此提倡人间佛教,有利于佛教适应时代,方便化导众生,有助于社会道德的提升、人心的净化,以及佛教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可丰富人们的精神与文化生活,扩大佛教的影响力。
  3、人间佛教强调契理契机,具有以人为本、积极而开放包容的品质,有对治性亦有建设性,因此提倡人间佛教,有利于佛教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和谐,与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沟通,与各个宗教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从大陆来说,有利于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使佛教在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从世界范围来说,有利于佛教适应并规范世界性的以人为本的趋向,促成三大语系佛教的交流与“世界佛教”理念的形成。
  至于人间佛教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上述若干错误认识和各种不正常的情况,值得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我认为,佛教界在弘扬人间佛教、方便适应众生根机的同时,应注意防止佛教的异化变质,不能偏离佛教的根本教义,不能忘失人间佛教的精神特色;应深入学习领会太虚大师、印顺导师和赵朴初居士等高僧大德关于人间佛教的思想,不宜将人间佛教仅仅作为一句口号,而应作广泛的讲解宣传和深入的研究,针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之道;应不断加强佛教的自身建设,包括思想理论建设、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组织建设以及文化建设;同时应广泛开展与各国各地区佛教界的交往,与其它宗教的对话,学习借鉴他们弘法、传教的好的经验和做法;佛教团体应整合佛教资源,向西部、北部等“边地”倾斜,鼓励僧人发心到艰苦、落后的地方,也是最需要佛教的地方去弘法创业;对于一些地方长期形成的民间信仰与习俗,应在大力弘扬人间佛教的基础上,给予适度的包容,以智慧、善巧加以处理;应深入观察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和信众的精神需求,为不同类别的信众举办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大家喜闻乐见的法事活动,同时提供相应的修行指导和心理咨询;四众弟子都应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政教学三界对人间佛教存在的误解和误导,才能使“人间佛教”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 作者: yueguyinjin 2006年07月18日, 星期二 18:44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关于当前佛教界几个思想理论问题的反思
  关于当前佛教界几个思想理论问题的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国大陆的佛教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与社会各界的交往日益增多,社会影响也日益扩大。正因如此,佛教界搞好自身建设的任务也更为迫切,其中包括佛教思想理论建设和文化建设。近现代以来,由于西学东渐,基督教文化的迅速传播,由于科学的昌明和唯物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国汉传佛教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嬗变,其表现可以说比比皆是。其中在思想理论上,最重要的是提出了“人间佛教”(或人生佛教)的思想,其它还出现了“佛教是文化”、“佛教是科学”、“佛教是哲学”、“佛教是教育”等等提法。此外,唐代以来禅宗对中国佛教和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太虚大师就指出“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也因此,近现代以来,各种“禅法”及其理论成为了唯心与唯物、有神论与无神论、出世法与世法、甚至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涉的平台和纽带。上述这些思想或提法影响至今,“人间佛教”、“佛教是文化”、“禅”可以说是当今佛教界以及有关佛教的政界、学界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语汇,它们对近现代佛教的复兴、树立佛教的正面形象、扩大佛教的社会影响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毋庸讳言,由于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这些思想或提法产生的时代因缘和其深刻的内涵,往往是按照个人的认识水平望文生义地加以解读,这就很容易导致许多人有意无意地产生误解,甚至出现相当程度的曲解和滥用,从而大大消解了佛教神圣性资源,严重影响了佛教的信仰建设和道风建设,使佛教变得世俗化甚至庸俗化。一些教界人士对这种现象十分不满,甚至对这些思想或提法的真实性与合理性产生了怀疑。所以,正视这些问题,厘清“人间佛教”、“佛教是文化”、“禅”等思想概念和提法,已成为佛教界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的当务之急。下面笔者拟就这类问题作一番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一、佛教的根本教义与五乘佛法
  在讨论上述问题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什么是佛教。因为无论是讲“人间佛教”、讲“佛教是文化”,还是谈“禅”,首先不能离开佛教这个大的前提和依据。所谓佛教,简言之,即佛陀之言教与身教,这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与修行体系。若广而言之,还应包括佛教在二千五百多年的传播过程中形成的林林总总的典章制度及文化与传统。在现实中,人们对于佛教的解读更是千差万别,犹如盲人摸象。当代佛学泰斗印顺导师从出家的那一刻,即深深感到佛法与现实中的佛教有着相当大的距离。他在《游心法海六十年》中说:
  “我的修学佛法,为了把握纯正的佛法。从流传的佛典中去探求,只是为了理解佛法;理解佛法的重点发展及方便适应所引起的反面作用,经怎样的过程,而到达一百八十度的转化。如从人间成佛而演进到天上成佛;从因缘所生而到达非因缘有;从无我而到达真常大我;从离欲梵行得解脱而转为从欲乐中成佛;从菩萨无量亿劫在生死中,演变为即身成佛;从不为自己而利益众生,到为了自己求法成佛,不妨建立在众生苦难之上。这种转化,就是佛法在现实世间中的转化。泛神化(低级宗教“万物有灵论”的改装)的佛法,不能蒙蔽我的理智,决定要通过人间的佛教史实而加以抉择”。
  可见,佛法如大海,研究佛教难,修学佛法更难。我以为无论是研究佛教,还是修学佛法,抑或是认识人间佛教,都必须从佛教的根本教义出发,以缘起的观念理性地进行研究、抉择,以智慧指导修行,这样才能获得真知,生起正信,发起正行,也才可能修成正果。这里所谓佛教的根本教义,是指佛教本质中几乎不会也不能变化的部分,是与其它宗教和哲学思想不共的东西。
  佛教的根本教义是缘起性空,认为宇宙万物乃至精神现象,无不是因缘条件的聚散离合,相对而存在、而消亡,没有恒常不变的实体可得,如幻如化,本质是空,没有能主宰的“我”,更没有什么造物主。用佛教的经典表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是世间万物和精神现象的真实相状,即所谓“诸法实相”。
  既然世间万物和精神现象本质上都是“空”、“无常”、“无我”,那么人们生活还有什么意义、修行还有什么必要吗?的确从本质上说是没有什么意义和必要,但问题是芸芸众生对“诸法实相”毫无认识,在认识和情感上无不把如幻的相对存在执为实有,执为有可以主宰的“我”和我所主宰、拥有的“我所”,从而妄生苦乐觉受,妄起贪爱,造作善恶诸业。所谓业,就是造作,就是力用,它是遵循一定的因果规律的,佛经说作善业的投生于人间、阿修罗和天上“三善道”,作恶业的则投生于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无始以来,芸芸众生正是根据自己造作的身口意三业而轮回于六道(三善道和三恶道),虽然本质上没有作者和受者,业果也是如幻如化,但由于无明(不明白“诸法实相”)的作用,业的作用,芸芸众生无不感到有真实的我在作业,在感受真实的苦乐果报。这样一来,人们生活及行为就不能说没有意义,因为现在造作的身口意业不仅会影响未来的身口意业,而且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产生种种苦、乐、不苦不乐的果报。换句话说,人们的行为不仅要对现世负责,还要对来世负责。从佛教徒来说,则不仅要致力于净化自己和他人的身口意三业,建设清净和乐的社会或佛国净土,而且根本的还在于要破除心中的无明或我法二执,证得不生不灭的大般涅槃。可知佛教既是入世的,但终极目标仍是出世解脱的。
  虽然说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就是要令诸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即彻悟诸法实相),但佛教是讲契理契机、因机施教的。正是基于缘起性空与业果不失的根本教义,佛教建立了比任何宗教都要庞大的一整套富有哲理和伦理实践意义的理论与修行体系。二千五百多年来,佛教在适应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各个国度、各类人群的机宜的过程中,形成了巴利语系佛教(即南传上座部佛教,以原始佛教为主)、汉语系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藏语系佛教(以密乘佛教为主)以及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佛教经律论三藏经典数以万卷,法门号称有八万四千,诸如业感缘起、三世因果的理论;如来藏缘起、众生佛性平等的理论;华严法界缘起、依正不二、事事无碍的理论;天台宗性具善恶、一念三千的理论;万法唯识、转识成智的理论;依戒定慧修八正道的修证体系;依戒摄僧、遵循六和敬的僧团制度;奉行五戒十善的处世之道;悲智双运、行四摄六度、自利利他、普渡众生的菩萨行处;空有双泯、物我两忘、平常心是道的禅宗理论;心净佛土净及庄严国土、建立净土的理论等等。这些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宝贵的文化遗产,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根据修行的五大类根性,佛教建立了五乘佛法。一为人乘,主要修习三归依和五戒十善,与儒家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敦伦尽份,闲邪存诚的要求相似,这样就能感生人道甚至欲界六天的善果。二为天乘,在人乘的基础上,更修少欲知足和诸世间禅定,则能感生色界四禅天和无色界四天的善果。人乘与天乘均属于世间善法,仍为凡夫,不能出离生死轮回。三是声闻乘,主要是遵佛声教,观四谛法,修三十七道品,证四果罗汉,灰身泯智,永脱分段生死。四为缘觉乘,主要是逆顺观察十二因缘,伏断根本无明,证辟支佛(即独觉)果。声闻乘和缘觉乘均属于小乘,为出世间法,修此法可以证得圣果,永脱生死轮回,但此类根机重在自我解脱,度众生的悲心和方便不足。五是菩萨乘,主要是修四摄六度,不急于自度,重在以种种方便广度众生,经无量劫的积功累德,始可成就无上的佛果。菩萨乘即所谓大乘,通过修习最殊胜的菩提心和大悲心,以自利利他、普渡众生、成就最高佛果。
  五乘佛法的建立,表明佛教是强调个人的宗教实践,普摄群机,既重视家庭与社会责任,又不忘生死解脱,既自利又利他的一种宗教。
  - 作者: yueguyinjin 2006年07月18日, 星期二 18:43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短信文化
  短信文化
  国庆节接到哈尔滨宗教局小贾发来的祝贺短信:“偶尔的繁忙,不代表遗忘;秋天的到来,愿您心情舒畅;曾落下的问候,这次一起补偿;所有的关心,凝集成短信,带给您节日的喜气洋洋。”于是我也编了一段顺口溜发回去,并转发浙江的常德法师:“吃饭要吃素,穿衣宜穿布,节约又养生,宅心应宽恕;当官宜当副,有钱不露富,人各有因缘,切莫瞎嫉忌;菩萨行六度,无我亦无住,念佛生极乐,何愁不开悟;朋友相关注,短信增妙趣,天涯存知己,节日共庆祝!”没想到常德法师也发来一则顺口溜:“事业无须惊天动地,有成就行;友谊无须甜言蜜语,想着就行;金钱无须取之不尽,够用就行;生命无须长命百岁,健康就行。祝你愉快!”。我觉得不错,将此短信发给福建的界让法师,他很快也发来一段顺口溜:“遥远的梦亮起一盏灯,愿我的祝福一声声,但愿你的人生没有伤痕,但愿你的平安一程又一程,但愿你的梦都成真,但愿你的快乐到永恒!智慧之花绽放在你心间”。
  看来我国民间的短信文化已是相当普及了。
  - 作者: yueguyinjin 2005年10月3日, 星期一 11:58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现代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现代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一日在宾馆用餐,满桌的莱肴让人恨不得借个胃用一用,尽管是素食 ,还是剩下很多。航师感叹:“中国人多资源有限,但各种饭局总是浪费惊人”;慈师则叹谓:“我们撑得不行,楼下乞丐却没有饭吃!”佛教界的餐宴尚且如此,何况其它各界!中国的吃文化什么时候能变得理性一些呢?
  在寺院办的大型宴会上,社会各界的人都有,从中颇能参悟什么是众生相,不仅社会各界分有三六九等,就是僧人、居士间也难免如此。中国现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许多私营矿山的工人过着非人的生活,甚至生命都得不到保障。各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城市就业相当困难,农民工付出大,报酬低,甚至还时常被拖欠工资,由此引发的犯罪屡见不鲜。若这些现象成为了常态,人们麻木不仁,那就会造成人性的泯灭,潜藏巨大的社会危机,历史上农民的起义、社会的动乱不都是这样产生的吗!
  - 作者: yueguyinjin 2005年10月2日, 星期日 16:33  回复(1) |  引用(0) 加入博采
  还是博一下吧
  许久未上博客,因为习惯于理性思维,写些应时的命题的文章,并无自我倾诉的情趣。但看到朋友们在博客上驰骋,有些感性小文写得颇有味道,于是也想来记录一些生活逸事和灵光闪现的感悟。
  前几日去四川开会,虽然住的是五星级宾馆,吃的是丰盛的宴席,作为贵宾还有一些珍贵的礼物,但作为匆匆的客人,心里并不适然,这时才感到回家的感觉真好。也许是上了岁数,人多了一些惰性。
  一天晚上看电视,17岁以下中国足球队与土耳其队比赛,被人家压着打,我就说看中国足球队踢球总难免感到着急、郁闷,同室的杨博士就说了一句经典之语:“看中国足球队踢球有碍健康”,我不禁称妙,马上把频道转了。几日后,听说深圳健力宝队在亚冠杯赛上侥幸以3比2 胜了日本,就有点飘飘然,结果在与阿联酋争半决赛权的比赛中以0比6惨败,一再伤害中国球迷的心,的确是一件有碍健康、不利养生的事!
  - 作者: yueguyinjin 2005年10月2日, 星期日 16:32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提倡文明敬香
  弘扬香文化,提倡文明敬香
  香,既能悠然与书斋琴房,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既能在静室闭观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助兴;既能空里安神开窍,又可实处化病疗疾;既是一种精英文化,又是一种大众文化。
  我国的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相传孔子在从卫国返回鲁国的途中,于幽谷之中见香兰独茂,不禁喟叹:“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遂停车抚琴,成《漪兰》之曲。孟子曾言:“香为性性之所欲,不可得而长寿”。他不仅喜香,而且阐述了香的道理,认为人们对香的喜爱是形而上的,是人本性的需求。从魏晋时期流行熏衣开始,上流社会就将焚香视为雅事,把爱香当作美名,相沿成习,唐宋以后风潮更胜,不仅是民间,官衙府第也处处用香,甚至接传圣旨和科举考试之时也要专设香案。
  如果说香品和香具的发展与运用是香文化的外形身躯,那么,儒释道传统文化以及人们对香的心灵感受认识与鉴赏,则是我国香文化的精神内核。从《诗经》、《史记》到《红楼梦》,从《名医别录》、《洪氏香谱》到《本草纲目》、《香乘》,历朝历代的经典著作都有对香的描述和记录;从刘向、李煜、李商隐、苏轼、黄庭坚、陈去非,到朱熹、文征明、丁渭,历代文人都有大量写香的诗文传世……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写有《香界》一诗:
  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洗光风;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
  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向此中。
  宋代陈去非的《焚香》一诗云:
  明窗延静书, 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 寓此一炷烟。
  当时戒定慧, 妙供均人天;我岂不清友, 于今心醒然。
  炉烟袅孤碧, 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 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 熏性无变迁;应是水中月, 波定还自圆。
  宋代文豪苏轼的《和鲁直韵二首》云:
  1、四句烧香偈子,随风遍满东南;不是文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2、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一炷香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我们从众多传世的诗文也不难看出我国香文化的深厚积淀。
  我国的香随同佛教一起于公元六世纪传到了日本,中国的香文化据说是由唐代的鉴真大师传到日本的,发展至室町时代(1333—1573),形成了日本独具特色的香文化——香道。香道是以“乐香”为基本的艺道,讲究严格的礼仪与专业的技艺,她与茶道、花道一起构成日本传统的“雅道”。茶、花、香在茶室这一特殊的场所,得到了协调统一的发展,人们从中共同体味的是一份闲寂、优雅,追求的是“和敬清寂”、“静妙求真”、“心安自健康”的境界。日本香道主要有三条西派、志野派、峰谷派,传衍至今。
  据传为北宋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香之十德》,称赞香的好处有:“感格鬼神,清净身心,能拂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碍。”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香虽细微,却能集宗教、艺术、医疗、休闲、生活日用诸功能于一体,我们从中正可以体味天台宗所阐扬的“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的道理。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亟于通过革命斗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因而对宗教、对大多数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与严重的摧残。诸如香文化之类的东西完全被当作迷信或“封资修”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政治走向开明,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环境破坏、生态失衡、贫富差距加大、人际间疏于交流、精神空虚、道德沦丧的问题日益突出,痛定思痛,当今有越来越多的人迫切地需要宗教给予精神的支撑,需要象香文化这样的传统文化的滋养。因此宣传香文化,实践和发展香文化,既为时代之所需,也为经济、文化条件所允许。
  从大陆佛教来说,二十多年来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这对于推动整个香文化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从佛教界自身来说,对于佛教的香文化缺乏研究,对于信众香客的入寺烧香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管理,存在着盲目烧香、滥烧香的现象,不仅给世人造成一种迷信、功利的观感,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所以,佛教界应当对佛事用香的原料、配方、制作、流通、应用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监督管理,应指导信众正确认识香和香文化,以及如何礼佛敬香,提倡合理烧香、烧好香、文明敬香。
  礼佛上香有特定的仪式。据《礼佛仪式》记载:“礼敬赞德,先须至于香台,端身息虑,思念圣德,目睹尊容,双膝着地,手擎香炉,而举偈言: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台遍法界,供养十方无量佛,闻香普熏证寂灭”。也就是说,佛教敬香重在用心,以一瓣心香,通过敬焚有形如幻之香,专申供养,正心诚意,而契入无相净妙的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从而与十方常住三宝感应道交,如此敬香方能获得最殊胜的功德。
  入寺敬香,一般用线香,只需在每个殿堂前燃香一支或三支,一支寓意一心皈敬,三支寓意为皈敬佛法僧三宝,或礼敬十方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而不必每尊佛像前都要燃香。各地常见许多香客盛行烧头香(抢在大年初一凌晨入寺烧香)、烧高香(又粗又长的香)、滥烧香(成捆成把的烧香),所用香也是奇形怪状,多为劣质的香,系用锯末染色加香精配制而成。如此一来,把一个清净幽雅的佛门胜地搞得乌烟瘴气,不仅佛像文物倍受烟熏火燎,而且寺院时有发生火灾之虞,同时还给世 人造成一种迷信和不文明的印象,实有损佛教形象,也不符合香文化所体现的精神。现代化学香精类香品之所以能畅行开来,主要由于大多数香客只是把烧香作为礼拜祭祀的仪式。既然不闻香,不品香,只是烧香、看香,也就自然忽视香的用料、配方与品质,而只关注香品外形的美观、烧香的数量、价格的低廉或香味的浓艳了。
  居室礼佛、诵经、坐禅用香,可用线香(可用于掌握时间)、卧香、盘香,也可用熏香,但必须质料、制作俱佳,最好是用沈香木、檀香木等天然香料研磨制成,外观上必须表面匀称,未染色;拿取时不掉香粉、不沾手;点燃后产生的香味清雅耐闻、宁神开窍;不刺眼、不刺鼻;香味的渗透力及持久性强; 不含任何化学物品(香精类),有益健康者。用好香不但身体健康,心思也容易寂静,更能表达供佛最恭敬的心意。不要用那些过于浓郁、用花粉制作的香,更不宜用化学香精制成的香。
  - 作者: yueguyinjin 2005年07月8日, 星期五 18:24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香与佛教
  香与佛教
  袅袅香烟,灵动飘逸,上通苍穹,感格鬼神,下怡性情,净化环境,因此香在大多数的宗教和各种祭祀活动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供品与用品,在佛教中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与作用。
  佛教创立于印度,印度属热带气候,不仅盛产各种香料,而且民间广泛采用香料来增香除臭、驱虫辟秽、防治疾病。也因此,佛经关于香的记载非常之多,如《佛说戒德香经》、《阿含经》、《华严经》、《楞严经》、《悲华经》、《六祖坛经》、《瑜伽师地论》、《玄应音义》、《大唐西域记》以及许多密宗经典等等。佛经中所记载的香品的种类难以计数,现今使用的绝大多数香料在经中都有记载。如沉香、檀香、龙脑香、菖蒲、安息香、牛黄、郁金、苜蓿香、麝香、雄黄 、芎藭、枸杞、松脂、桂皮、白芷、香附子、丁子香、苇香、竹黄、细豆蔻、甘松、藿香、茅根香、芥子、马芹、龙花须等,制成品有熏烧用的“烧香”,有涂敷于身上的“涂香”,有香料浸制的香水香汤,有香料研磨成的香泥,有片状、块状的香木,也有粉状的香末;有单品香料,也有多种香料和合而成的合香。
  由于许多香能令人感官愉悦、甚至陶醉,产生贪染执着,而为佛经所排拒,为僧团所禁止、远离,例如那些特别浓郁芬馥的香,用于奢侈享受的涂香、膏香、女性的胭脂香等。沙弥十戒和居士受的八关斋戒中就明确禁止着香华蔓及香油涂身。同时,佛陀住世时,弟子们就以香料为供养,用于除臭、驱虫、防治疾病。随着佛教的发展,特别是大乘佛教的兴起,佛教用香也日益广泛。佛教认为“香为佛使”,“香为信心之使”,因而香被视为一项重要的供品,在各种佛事活动中,焚香上香几乎是必有的内容。从日常的诵经打坐,到盛大的浴佛法会、水陆法会、佛像开光、传戒、放生等等佛事活动,都少不了香,因香而有的仪式与名词术语也特别多。如信众入寺礼佛燃香,被称为“香客”;携香入寺礼佛之行被称为“敬香”或“进香”;信徒进香所施的钱被称为“香资”;寺庙的信徒众多,即以“香火鼎盛”来形容;僧人做法事首先必唱《炉香赞》;同时主法的法师必行至“香案”前燃香,称为“拈香”或“捻香”。斋主做佛事时也须随主法僧人佛前敬香,称为“上香”;若是代他人做佛事,则称为“代香”。施主设斋食供僧时,先以香分配给大众,而行烧香绕塔礼拜的仪式,称为“行香”。礼佛重在虔诚恭敬而不著相,此为礼佛的上乘境界,被称为“心香”;同信佛法,同在佛门,彼此往来的契合者,称为“香火缘”或“香火因缘”;佛门道友共同结合而成的念佛修持团体,亦称为“香火社”。
  又如, 丛林中专司焚香、燃灯的职务称为“香火”或“香灯”;司掌时间的职务,称为“香司”;僧人打坐以烧一炷香作为时间标准,因而坐禅亦谓之“坐香”;起坐后跑动绕佛,则谓之“跑香”;用于警策修行的形如宝剑的木板,谓之“警策香板”,用于惩诫的谓之“清规香板”;若修持者犯了错,被罚于佛前长跪,称为“跪香”。学者插香以请禅师普说或开示之仪式,称为“告香”。对大众预报告香仪式所悬挂之牌,即称“告香牌”;依此仪式之普说,即称作“告香普说”。又,住持率领僧团集体到佛前发露忏悔,亦称为“告香”。
  一些佛、菩萨和佛国净土还以香命名,佛典中也记载了许多他们的故事,如香积如来、师子香菩萨、香手菩萨、金刚香菩萨、香象菩萨、香音神王、鬻香长者、香严童子、众香国等等。佛教中的天龙八部护法神之一的乾闼婆神,以食香、从身放香著称,亦称为“香神”。
  香在佛教中是一类很重要的供养。佛经中常以涂香、花鬘、净水、烧香、饮食、燃灯六种供养分别比喻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法华经》之“法师品”列出了“十种供养”: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其中四种都是香品;藏密中通常陈设 八种供养:阙伽水(水中有乳、青稞、芝麻、吉祥草、炒米、白花、白檀香等七物)、濯足水、花、烧香、灯明、涂香、美食、伎乐。 在密宗中,供养佛部、莲花部、金刚部等圣众的香还有所不同, 中央佛部(毗卢遮那佛,表法界体性智)供沉香,东方金刚部(阿阇佛,表大圆镜智)供丁香,南方宝部(宝生佛,表平等性智)供龙脑香,西方莲花部(阿弥陀佛,表妙观察智)供白檀香,北方羯磨部(不空成就佛,表成所作智)供熏陆香(乳香)。《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三中,描述有广大不可思议的香供养:“百万亿黑沈水香,普熏十方,百万亿不可思议众杂妙香,普熏十方一切佛刹,百万亿十方妙香,普熏世界,百万亿最殊胜香,普熏十方,百万亿香像香彻十方,百万亿随所乐香,普熏十方。百万亿净光明香,普熏众生,百万亿种种色香,普熏佛刹,不退转香,百万亿涂香,百万亿栴檀涂香,百万亿香熏香,百万亿莲华藏黑沈香云,充满十方,百万亿丸香烟云,充满十方,百万亿妙光明香,常熏不绝。百万亿妙音声香,能转众心。百万亿明相香,普熏众味,百万亿能开悟香,远离瞋恚,寂静诸根,充满十方,百万亿香王香,普熏十方,雨百万亿天华云雨,百万亿天香云雨,百万亿天未香云雨。”《华严经》卷十五中记载行者“以善根回向,供养诸佛,以无量香盖,无量香幢,无量香幡,无量香宫殿,无量香光,无量香焰,无量香住处,无量香佛世界,无量香须弥山王,无量香海,无量香河,无量香树,无量香衣,无量香莲华”……“以如是等无量无数众香庄严以为供养”。作为供养的香品种类十分丰富,除了用于熏烧的“烧香”,香料制作的香水、涂在身上的涂香、研成粉末的末香等都是常用的供物。其中在浴佛节用来浴佛的香水为多种上等好香制成,《浴佛功德经》记载的是“取牛头栴檀、白檀、紫檀、沈水、熏陆香(即乳香)、郁金香、龙脑香、零陵香、藿香等,于净石上磨作香泥,用为香水”。
  由于香灵动高贵而又朴实无华,玄妙深邃而又平易近人,因而在佛教中不仅被当作重要供品,而且常被用来比喻高尚的德行、修证境界与佛国的庄严。 如《戒德香经》说,持守戒德的人具有“戒香”,此无上之香普熏十方,非世间众香所能相比。佛教徒修习戒、定、慧三学,则能成就戒香、定香、慧香,这被视为无漏真香。《六祖坛经》中,慧能大师即以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讲述了五分法身之理;诸经描述佛于说法之时,周身毫毛孔窍会散出妙香,而且其香能普熏十方;《华严经》说“华藏庄严世界海”中央有“无边妙华光香水海”:香水海美妙无比,“一切妙宝,庄严其底,妙香摩尼,庄严其岸,毗卢遮那,摩尼宝王,以为其网,香水映彻。具众宝色,充满其中,种种宝华,旋布其上,栴檀细末,澄垽其下。” 在香水海四周,又有无数的香水河右旋围绕,“以金刚为岸。净光摩尼。以为严饰。常现诸佛。宝色光云。” 《维摩诘经》记载:在娑婆世界之极上处,有佛土名为“众香”,其香气于十方世界中“最为第一”,“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其处之佛为“香积如来”,以香开示众生,天人坐于香树下,闻妙香即可获得圆满的功德。因而这个佛国又被称为“香国”。受此经影响,禅寺中的厨房也被称为“香积厨”或“香厨”。
  佛法中,香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对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之一,也就是说,鼻这个感官所感受的一切都称为香,因此,佛法意义中的香就包括香、臭、不香不臭三种情况。如《入阿毗达磨论》云:“香有三种,一好香,二恶香,三平等香。谓能长养诸根大种名好香;若能损害诸根大种名恶香;若俱相违名平等香。”《五事毗婆沙论》云:“诸悦意者说名好香;不悦意者说名恶香”。事实表明佛法对香的定义是十分深刻而科学的,因为世间所谓的香臭对于各种生命体来说都是相对的,是与众生的感官需要和心识状态密切相关的,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是无常变迁的,虚幻不实。因此佛教将“香”定格为“尘”境,要求修行人对香境不要生起贪染执着之心,若能善于观察香境的虚幻亦能悟道。如《瑜伽师地论》三十四卷云:“云何观察香鬘涂饰所有变异无常之性?谓先观见种种香鬘,鲜荣芬馥;后时见彼萎悴臭烂。见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又如《楞严经》中的香严童子,以闻沈香水,观香气出入无常而悟道。在《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阐述修持者若能专诚地忆佛念佛,则能受到佛的加持与接引,将之喻为“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同时,佛教认为焚香有助于修道,所以提倡在打坐、诵经、礼佛等修持功课中使用熏香,在寺院内外也是处处熏香,以营造良好的修行环境。也因此,香炉(或薰炉)成为大乘比丘十八物之一,亦为佛前与佛坛之三具足(即香炉、花瓶、烛台,也称三供)、五具足(一香炉、二烛台、二花瓶,也称五供)之一。一般备置者为置香炉(又称为居香炉),最常见于印度古代之雕刻遗迹;持于手上者为柄香炉;用于跨越,以清净身体,呈象形之状者为象炉(象征传说中的香象渡河,谓香象涉水最深,直到河底,比喻佛菩萨证道最深、最彻底),亦可用于床饰与桌饰。自手持之小香炉至置于室外之大香炉,有各类形状,材料种类亦极多,有金、银、铜、金铜、白铜、赤铜、青铜等金属制品,亦有陶制、琉璃、象牙、紫檀制品等。置香炉中,以博山香炉为著名,其水盘中央有一山形之盖,当中有一细柱顶立,系汉代之大铜器,后世则用作佛具,于六朝、唐代,曾盛行一时。另有火舍香炉,类似密教法具之火舍,为一三脚平浅器皿,附有半圆形之盖,盖上有桃形与云形之透雕。此外尚有形如灯笼而无笠之金山寺香炉,与形状普遍之鼎形香炉。鼎形香炉有三脚支架,两侧有耳,半球状盖,常附有狮子雕刻。无耳者称三足香炉。
  由于绝大多数的香料本身就是药材,如沉香、檀香、丁香、木香、肉桂、菖蒲、龙脑香(冰片)、麝香、降香、安息香、甘松香等,所以佛教很早就用香来治病。用于治病的香品,也称为“香药”,是“佛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佛医学关于香药的知识使我国中药材的种类得到了扩展,增加了沉香、熏陆香(乳香)、鸡舌香、藿香、苏合香等新药材,而且在《本草纲目》等经典医书中增加了“芳香开窍类”药材。佛教“七香汤”是指以陈皮、茯苓、地骨皮、肉桂、当归、枳壳、甘草等七种香药煎沸而成的汤汁。中国民间很早就有在早晨饮七香汤的风俗,律宗称为“甘露汤”,禅寺常用此汤在佛诞日浴佛,或煎七香汤给大众饮用。
  由上可见,佛教的香文化十分丰富,已成为我国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作者: yueguyinjin 2005年07月5日, 星期二 11:06  回复(4) |  引用(0) 加入博采
  我看中国足球
  我看中国足球
  足球是一项讲究整体谋略、个人体能和技术的强对抗性的集体运动和游戏,是和平年代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当代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庞大的市场。运动员和球队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气质和管理水平,并与国民的荣誉感紧密相连,意义和影响重大。
  也是电视的帮助和传媒的影响,我看球赛也看了二十几年。对于中国队的表现,与大多数球迷一样,感到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望,以至总有怕看国家队比赛的情结,但出于爱国心又忍不住不看。事实也是这样,在多数情况下,即使中国队赢了,也往往让人高兴不起来,不是因为对手太弱,就是队员表现太差,或缺乏可观赏性,赢得太艰难。国家没有少花钱,球迷也没有少支持,但说句不一定确切的话,中国队让人有种鲤鱼跳龙门般的悲壮和扶不起来的阿斗的感觉,真是国家的悲哀,民族的悲哀!
  好在中国体育在其强势项目上表现抢眼,在许多其它项目上有越来越不俗的表现。
  国家队的教练可说换了一茬又一茬,不能说没有影响和变化,但总的来说没有根本的变化,球员与球队的缺陷和错误是那么的明显,不断的重复,球迷们都看得很清楚,为什么教练就看不出来呢,或解决不了呢!我有时候甚至想还不如我去当教练呢。有时听到解说员别有苦心的文过饰非或滥加褒誉,误导民众,感到这只会增加越来越多的愤青一族。事实上,网上和民间狂贬甚至谩骂国家队的如过河之鲫,国家有关部门和国家队以及广大有识之士不能对此再熟视无睹了。
  谩骂是无用的,有时适得其反,不仅毒化了球市的气氛,还每每反衬出中国的球迷素质差,缺乏修养。为今之计,应理性的思考,深刻的反思,提出合理的建议,拿出切实的办法,脚踏实地的去奋斗!以下我不妨谈谈自己的思考与感受,什么建议和办法都谈不上,如果有人能从中得到些许启发,悟出点什么,也算是“功德无量”了。
  一、现代足球是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应当承认,中华民族的气质、体质、性情、文化乃至团队精神,与现代足球的要求有相当的距离,也就是说,由中国人组成的足球队存在着若干先天的不足。这是无论洋教练还是土教练都必然面临的带根本性的问题,也是他们不可能全能解决的问题。只是许多人意识不到,或不愿承认、不敢正视罢了。在亚洲,东亚的日本人、韩国人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强,西亚各国的阿拉伯人比较强悍,因而足球水平近些年表现不俗,但从整体上讲,以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亚洲的足球水平,与欧洲、美洲相比要落后许多,这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中国队有今天这样的成绩应说已经不错了,你看同样是人口大国的印度,足球水平比中国不就差了一大节吗!人们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失望和谩骂,是因为期望太高,有些不切实际;或者是中国足协和国家队在奢望重压下变味、畸形所致。
  二、 现代足球不仅是一种运动、一种游戏,还是一种在大众传媒推动下的商业行为,有着自身独特的运作规律和游戏规则,已经相当成熟。但在中国,对此往往有着中国特色的解读和操作,不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就是把不简单的东西简单化,例如官僚体制对足球的支持固然重要,但违反市场规律和足球游戏规则横加干预的事也时有发生;球队的管理、教练与裁判的聘用、球员的选拔等等,经常会受到来自足球以外的太多因素的影响。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土教练经常被搞(骂)得灰头土脸,洋教练也时时面临冰炭两重天,不知所措。
  三、上述问题都会具体地反映到教练和球员身上,让人既爱之,也恨之,复怜之。爱之,是因为他们有国家荣誉感,有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拼搏精神,身材不足而敢于拼,体能不足能补以巧,技不如人也敢于上,甚至实施群狼战术。恨之,是因为他们心理素质差,情绪波动大,不是信心不足,就是盲目自信;也不够敬业,个人技术多不过关,如传球、射门不准已是历届国家队的痼疾,但球员偏偏意识不到,心存侥幸,喜欢远距离的传球、射门和后场倒脚,造成无谓的失误频频,不仅加重了后防的负担,而且浪费了大量破门的机会,这实际上是球员信心不足、技不如人、推卸自身责任的表现。其次,配合不默契,前中后三条线攻防转换的节奏与衔接掌握得不好,不是畏首畏脚、放不开,就是盲目出击,跑动、补位意识不足。有时真给人一种“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的感觉。三是许多球员的整体素质偏低,水平不高,但脾气不小,甚至耍霸道、无赖作风,大失作为一个“礼仪”大国球员的风度。
  教练也存在类似问题,似乎不能也不敢客观评价队员和球队的表现,不能也不敢严格要求球员,有时还不如球迷们傍观者清,以致许多队员积习难改,错误屡犯屡败,屡败屡犯,一而再地让球迷们失望。洋教练到了中国,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通,人事关系不熟,多半施展不开,严不得、松不得。比较成功的还算米卢,他比较了解中国人的习性和球迷的文化背景,一是提倡爱国,要有国家队的荣誉感,从而增强国家队的凝聚力。二是强调快乐足球,提高球员对足球的兴趣与投入,同时能避免过于紧张,有利于发挥中国人用智用巧的特长。三是巧与官方及新闻媒体周旋,一通太极推下来,还算能实现自己的一些主张,令中国队首次冲出亚洲。
  但毕竟现代足球还是靠实力说话,世界杯上中国队抱个大零蛋回家也属正常。今年在荷兰举办的世界青年足球赛上,由德国教练克劳琛执教的中国青年足球队在小组赛上三战皆捷,表现不俗。可惜在进入8强的淘汰赛中以2:3输给了德国队。但输赢在其次,关键是中国小球员踢出了章法,表现出了比较好的个人技术和整体配合,也有顽强拼搏的精神,让人看到了新一代的希望,他们被称为2008之星。但输球后,有些球员相当失态,听说中国足协和教练组对克劳琛也非议颇多,教鞭难保。如此看来,中国队已有的痼疾复发,新一代球员能走多远还是个大问号!

 
 
 
前五篇文章

略论中国早期禅法发展史

修行非唯心

禅师甲与法师乙

越州大珠慧海禅师

禅与心的效能训练(一)

 

后五篇文章

关于“禅”与禅宗的反思(2)

关于“禅”与禅宗的反思(1)

炖煌本坛经校刊记(2)

炖煌本坛经校刊记(1)

大师在禅的心里走来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