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佛次第(上) /张大卿 主讲 郑玉苹 整理 各位善知识,大家好! 很高兴回到故乡,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认识,相信大家都听过《新雨》这个名字,为什么会有《新雨》这个团体,当然它有它独特的风格,它想做的事情,它想让原始佛教能够复兴,并且现代化,它要能够将原始佛教的哲理实践,并跟现代的社会知识——世间法做个结合。这个结合是个尝试,我们对这种尝试没有最后的答案。我们尝试找出一条能够将原始佛法跟社会知识结合的路。我们想让可以实践的佛法用知识性语言表达出来,方便此世间的理解。我们看佛法,也就是说,《新雨》看佛法,不是从中国人的观点看,更不是台湾人的观点看,而是从做为人类的一份子的观点出发,这意思是说,作为地球存在的生命体之一,我们要如何与万事万物互动。这样可能更精确表达《新雨》认可的佛法,我们试图从众生平等的观点看人类、动物、植物、有生物、无生物。也许,各位在《新雨》以前所发表过的文字看不出这种东西来,看不出,并不表示我们不想做这个事,我们正朝著这个方向在前进,我们试著去阐述,什么是众生平等。因为这是我们非常紧迫的课题,这不止是生态学的提示,因为人口爆炸确实伤害了其它生命界包括所谓畜生道的生存。我们已往以为人道高过畜生道,事实上这里没有高下之分。人道与畜生道必需相依共存;没有畜生道,就没有人道;但没有人道,畜生道照样可以生存;这已经是生态学或社会生物学的常识。这是我们对生命众生平等一种基本的看法。 佛有两个意义 今天,先谈我们所了解的佛,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历史上的佛陀,一个是信仰的佛陀。历史上的佛陀,当然是原始佛教所认为的佛陀,佛陀在现实上有很大的局限,他不是全知全能,他的知识有限制,他所解脱的是他自己,解脱的是自己的烦恼,不是众生的烦恼。他解脱的是自己的痛苦,不是众生的痛苦。当然,不论是佛或菩萨,他都有心要度尽众生,只是现实因缘不允许。生命本身,无可奈何的现实就是有不可解决的矛盾。只要有生命,就有痛苦的存在,只要有生命存生,生命就是要吃来吃去。生命的现象,一个吃一个,有大的吃小的,小的也能吃大的。我们讲吃素,我们只是吃一个不会走的动物,动物与植物是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的分别,事实上我们无从知道,哪一个植物不是动物,从生命一体分化又互相依存的观点,我们没有办法做截然的区别。说这是动物,这是植物,说动植物,只不过是人为分类的知识性方便,只是从它的形态功能做生物学的分类,事实上,每一个生命它都是要生存,不管是动物或植物,只要它是生命,它都要生存,直到寿命结束。甚至连矿物,我们也不晓得矿物是不是生物,矿物里面有很多细菌,寄生在里面。你破坏细菌的环境,就很可能连带破坏细菌。所以细菌跟它所生存的环境,也有不可分的关系。就像生命体不能离开环境生存一样。所以,当我们讲生命体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的时候,这样的具足,是有条件的,没有一个生命,它可以完全的独立。这就是为什么佛教理论上,一定会认为“无我”。“无我”的意思就是说,没有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可以不依靠环境生存。只要有生命体,就一定有非依赖环境、非伤害其他生命则不能生存的痛苦,这是历史的佛陀。从历史上的佛陀来看,即使一切众生成佛,只要生命还继续存在,苦恼就存在。所以说,为什么苦在佛法上四圣谛里列为第一圣谛,叫做苦谛,苦谛就是它有生命的现象,就有苦的存在。对生命有这样的体认,做一个学佛者,比较容易有他的悲心,他生命的动力是来自对生命。一个吃一个,同时也是一个滋养一个的体认。这是历史上的佛陀。 接著我们来讲信仰上的佛陀,一般讲大乘佛教的佛陀。一切是佛,佛是一切。基本上这个思想跟泛神论相似,如讲一切是神。万物有灵论也是一样,树有树神,山有山神,河有河神,海有海神。看起来好像是迷信,事实上不是。这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你喝一杯水,是在喝一杯可以滋养你的神佛。你吃东西或看一朵花,你都是在看佛,甚至吃一块牛肉,你都是在吃佛,是这样的一种态度,是这样的一种对生命尊敬、感恩的态度。你是在享受生命,利用生命。你如果把一切,不管是有生物,无生物都当成佛,你不敢浪费、滥用,包括动物、植物、矿物。你很尊敬的使用它,因为一切都是佛。这是信仰上的佛陀,一种对万事万物(一切佛)完全吸收、消化的态度。基本上这两种佛毫不冲突,你能够把一切看成佛,你会用一种尊重生命的态度,你不只是很尊重动物、植物、有生物、无生物。你尊重你现有的,你不是用一种只要金钱能买就可滥用的态度,因为你是向人买,你付钱的对象是人,不是你买的东西,用钱买东西,很容易使人对所买的东西失去尊敬,你有尊敬你才不敢浪费。大自然虽然有再生能力(生生不息),但是它的资源不是用不完,我们人口有这么多,资源相对于人口过度膨胀已变成非常的有限。为什么我们会变得不珍惜,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一切是佛的态度,这是信仰上的佛陀。 基本上,我们今天谈是“学佛次第”。首先要晓得佛是什么?佛有两种意义:一种是原始佛教、历史上的、讲科学的、讲实效、讲证据的佛陀。一种是信仰上的佛陀,是生命态度的佛陀。 四圣谛 接著,我们谈一谈四圣谛。佛法所关怀的出发点,我们讲的所谓的出离心、慈悲心,事实上所谈的都是一样的东西。出离心指的是出离苦海的因缘,慈悲心也是一样的,也就是找苦、救难,将苦难减少;当然众生的苦难是只要有生命的存在,就不可能完全消除,这意思就是说,我们没有办法把这东西推到绝对的,他只要有生命就会有苦恼。所以,这也是佛法上有所谓证无生的原因。佛法所关切的,第一个,就是苦谛,就是说:众生有苦恼,我们的希望是能够减少苦恼,至少是减少人类的苦恼。但人类的苦恼,不可能离开众生的苦恼,这样并不是要推到极端而去主张我们绝对不杀生,绝对不吃肉。你要做到绝对不杀生,结果将是要走向自杀之路,就是你走上自杀之路你还是算杀生。只要有生命,就不可能停止杀生的行为,这是生命不可避免的矛盾。我们做为人类,就是要承受这个矛盾,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你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尽可能的减少,而不要浪费,不要滥杀,你不可能不杀,但讲不要滥杀或屠杀。不要像以前北美洲印第安人的时代里,白人去杀牛,他只要牛皮,不要牛肉。印第安人杀牛,是很神圣的杀,他吃牛是取其全部式的利用,不敢有丝毫的浪费。从这个观点来看,你是一个尊敬的,不敢浪费的,而不是商业谋利、囤积资本的观点,不是为了谋利而不惜杀生。我们承认,杀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你必需要吃。如果全世界都吃素,理论上实践上都有困难。 形形色色的苦 苦恼形形色色,第一个我们要认识的这个苦恼,是自己不晓得如何跟自己相处,我们不懂得独处。第二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晓得如何相处。第三个是人与动植物、无生物和一切大自然的东西,我们不晓得如何相处。第二个人与人的关系,还包括朋友的关系,公司与公司的关系,国与国的关系。佛法有另外一个名词叫缘起法,简单说就是一种互动关系,属于动态的关系。良善的关系用另外一个名词讲,就是伦理。在西方说伦理是比较相对的,道德是比较教条式的。换句话说,伦理是指万事万物互动的良善关系。注意自己的伦理就是修行,进一步就推广到人与人相处,到底怎么样的相处?夫妻之间、朋友之间,权利、义务、责任,到底是什么?这是伦理问题。传统的佛教比较重视自己的修行,比较懂得自己跟自己的相处,念佛、打坐、礼拜,这都是跟自己独处。还有你如何享受利用大自然,这些都属于独处。一个不懂得如何跟自己独处的人也很难跟别人相处。因为如果你不懂得独处,表示你内心有很多的冲突、矛盾,往往你会将自己的冲突、矛盾投影、投射或宣泄在别人身上,你会很容易粗言粗语的对待别人,或者用攻击性的行为对待别人。那人与人的关系,如矛盾、冲突就会扩大得更不能解决,甚至你会扩大到国与国之间。 为什么美国一定要对伊拉克发动战争,这也是美国内部本身的问题,他们希望透过外在的矛盾来减少内在人民对内在矛盾的注意,像洛杉矶的暴动,事实上早就存在一个很大的种族矛盾,但是他们没有去面对、解决,他们使用一种最赤裸裸的暴力,那是最容易的。以赤裸裸的暴力去对待另外一个国家,不把人家当一个国家,但同样你要以暴力对待自己的人民就有很大的困难。短期内你可以控制洛杉矶,但长期它那个问题还是在。佛法,是在请你跟自己相处时所有的痛苦,你如何面对这个痛苦,进一步扩大为人与人之间的对立、排斥、冲突、紧张,你如何去看这冲突、紧张带来的痛苦,你要能够分析自己跟自己相处的苦恼的因缘,比如说,贪、嗔、痴,能够了解它,这是集谛,你进一步推出去去了解,人与人之间是不是也因为贪、嗔、痴造成的,这样的了解不是字面上的,还要进一步了解贪是什么?嗔是什么?痴是什么?贪嗔痴的力量能不能转化? 能不能把它转为正面的力量?比如说,你在公司上班,你们是做同样的工作,有同事就偷懒,他偷懒你就必须多做,而你生气,生气就是嗔,怎么办呢?你如果把这个嗔的力量转呢?我修行、祷告、打坐、不理他,暂时好像解决了问题,但是他还是偷懒,你还是工作负担很多,怎么办?方便法上呢?你要看到他不偷懒的时候,你鼓励鼓励他,问他你今天是不是心情很好,当他懒惰的时候,你跟他说你今天是不是心情不好,把你的力量化为行动,不要任由你的内在冲突在里头发酵甚或层层包装,如果你的修行只限于上观双运而未结合正语、正业、正命,就不一定能够解决问题。修行内观当然是很好,但是你要把它转为八正道里面讲的正语,符合缘起法的语言,符合佛法的语言,不伤害的语言,不挑拨的语言,不刺激对方生气的语言。折腾对方的语言,故意刺激对方生气的语言,会变成你让我生气,我也要让你生气的报复行为,这是经常发生的恶性回向,我自己以前也常常犯这种错误,故意让你生气,然后说这是要帮助你修行。这是修行人很容易犯的毛病。 正业,你要做一个行动,不能光说,我反求诸己,我自己没做错就好,我问心无愧就好了,他要懒惰就要懒惰,他要怎么样就怎样,这自然会给人家觉得佛教是消极的印象。只管自己,不管别人,基本上可能是推卸责任。事实上,你看到对方懒惰,你可以转为很正面的行为,你可以去鼓励他、安慰他,这不是更为积极吗?这是一个转的例子,你把这个嗔,转为积极的帮助。进一步再设法把嗔转为贪,你的嗔心可能是认为对方偷懒就是目中无人,偷懒是因为你看不起我,你不尊重我,如果我是你的好朋友,你会偷懒吗?你要偷懒,至少你也会跟我照会一声,我今天要偷懒一下,你今天多帮我做一点,我改天补回你,这听起来多舒服吗?所以,很显然的,他不是你的好朋友,很显然的,他也不愿跟你做好朋友,很显然的,他不是很看得起你,不是很重视你,不是很喜欢你,他如果喜欢你,他不会这样子。他喜欢你,他一定会帮助你,多做一点,这里面你反求诸己的话,你看到一个现象,我要人家肯定、重视、承认、喜爱。这个要就是贪,这个贪有什么不好?没什么不好。这个贪会变成不好,是因为你有一种渴望、期待,非要人家 怎样不可,如果你把这种力量改变为,我要改善我自己,让别人更喜欢我,更尊重我,更重视我,更承认我,这是好的。 就算念佛,你一开始,很需要靠著念珠,到最后你不需要念珠,就像人家讲的,有相念佛,一开始你要借助这个念珠一样。佛教称它为一种光明想,你用一种比较正面的想像,你每天都想像,我要人家喜欢我、重视我、承认我、肯定我,这样的想,对尚未证果者没有什么不好,甚至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有坏处的话,是你只期待某一个人喜欢你、肯定你、承认你,这就会有坏处,这叫执著。如果我希望很多人喜欢我,不限定哪一个人,我只是要做到值得人家喜爱、尊重、承认、肯定,这样子的追求犹如佛教喜欢讲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像这样的相有相当正面的意义,最后我们希望做到的是无相,到无相阶段,你不再需要这么想,但这是一个过程,阶段性改善的过程,它是必要的。 认识贪嗔痴及转化之 接著,我们讲集谛,它所讲的就是贪、嗔、痴,可以这么说,我为什么要人家喜欢我呢?这是一种痴,但这可以是个力量,不要说,我学佛了,我不可以追求别人对我承认啦,那我要八风不动啦,我不要人家喜爱啦,结果呢?你讲了半天,你内在的生命动力通通消失了。我不要人家喜欢我,我也不要人家看得起,我完全不在乎人家批评,到最后你会觉得怎样,你变得没有力量了,你会觉得无精打采,我也不用洗梳,我也不用穿好看的衣服,我也不用你喜欢我,我也不用你看得顺眼,这个社会会变得怎么呢?并不一定很好,有些修行人他就变成这个样子,无精打采,看了人也不理睬,很傲慢,很自闭症,笑起来很僵硬,你想想看,有人会喜欢傲慢吗?有很多修行人变得很傲慢、很不可亲,或者变得很消极,完全违反佛法所标榜的中道。这很清楚,贪、嗔、痴,你如何去转,转为正面的力量,不要一开始,你有贪、嗔、痴的力量你就否认它、压抑它,想想看,压抑、否认,到最后,你会把你原有的生命力压得喘不过气,不能呼吸。西方有一句话说,你泼婴儿的水,不要把婴儿也给泼掉了。西藏佛教也很讲究这个,实际在应用上,能应用得好不好,不因为你有这个理论,还要看你怎么实践。西藏佛教,他也说,你不要急著消灭贪嗔痴,而是你要转贪嗔痴,他们也很强调,你消灭了贪嗔痴,你会把你整个生命的动力消灭掉。所以,重要的是,转你的力量,在原始佛教,它也不否认你有习气,人一定有习气,这习气有时侯是个性的一部分,你不一定要把你这个个性消灭掉,你让你的个性继续存在,你去做一个值得人家喜欢、尊重的人。 男性运动兴起 在美国,最近十年兴起一种运动,叫“男性运动”。它所谈的是我们这个社会为什么变得没有敬老尊贤,为什么很多男人,看不起老一辈的男人,他们上下一代间相处的时间太短,父亲没有把他生命的知识传给儿子,儿子不晓得如何尊重父亲。因为儿子所得到的知识是来自学校,不是来自你这个老头。但是在我们观察人类学,我们看到很多 原始部落的老人,那些老人很受到尊敬,因为他们本身都充满著丰富的生命知识。年轻人没有学校可以念,唯一的知识来源,就是那些老人。就像我们小时候学汉医,一定要跟著那些老人走来走去,也许有时候他要你做什么,你就要做什么,古代的学法就是这个样子,因为他老了,他有知识,他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所以,我也常常想我们老的时候,我们留给我们的子孙,我们下一代的朋友,留给他们的是什么?你是要留给他们不动产呢?还是智慧财产?谁会感谢你,谁会真的感谢你,当然留给不动产是很感谢,但也很快遗忘,但是智慧财产很难遗忘,它会留在你的心田里面。男性运动,还有一个,他讲的跟佛法很相似,他强调的是智慧财产,这个智慧财产,不是像我们申请专利一样,这是不用申请专利的,这是公开的、免费的,男性运动有这样的强调。 第二种强调是强调男性与男性的结合,很像兄弟会那种,它很强调男性和男性的一种组织,很类似原始佛教的僧团组织,我们这一代的佛法,已经遗忘了原始佛法里最强调的僧团,僧团是一种小团体,一开始佛教只有出家众才有僧团,在家众没有形成僧团,但这不是佛陀的本意,他的本意走出家众形成的僧团,在家众要向他们看齐,僧团很可贵的是透过团体的运作,来消除我执,来帮助个人知识与资讯的不足,因为每个人的知识能力都有限,你参加这个团体,知识、资讯可以交流,见解可以交流,你不会那么坚持你的见解。僧团跟我们现在讲的社会上的团体不一定一样,有些团体,根本不是志同道合,它会很容易形成多数决,然后少数服从多数,但少数不同意这个团体的决定。而僧团是指志同道合的一群人结合在一起,讨论事情,不单是讨论自己的修行,也讨论你关心社会上的问题,若能不能结合这样的力量。它不只是一种自力救济,也是一种有精神性的结合的团体。它不只是因为社会上有一些垃圾问题、停车问题来结合。 僧团的全体通过制 基本上僧团的结合,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涵养的结合,原始佛教僧团的要求是全体通过制,他提出一个案要大家都通过,至少要每一个成员不反对。在我们现代人很难想像,一个会议能够全体通过,想想看,这个会议只要有一个人杯葛这个会就不可能有决策,但是全体通过,它就是尽量妥协,直到每一个人都能接受,全体通过,它不会有很大的困难,那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志同道合的结合,不表示志同道合的人结合,大家开会就不需要激烈的讨论,但最后能取得大家的让步,社会上本来就是这样,不可能说你的意见一定要压倒别人的意见,在程度上我们要彼此尊重意见,然后决定上大家能够尊重彼此的利益,考虑到对彼此的伤害,将伤害减到最少,让利益彼此增加,自利利人,在这样的一个团体,我们才可能培养出民主的素养,这样的佛法,它很自然的就跟现代社会结合了,它不会让一个人落单,它会让你有很多个善知识、团体;它是重叠的(可以同时参加不同团体),你的成员跟别的团体又可以相处。它不是封闭的,它是开放的。它虽然强调志同道合,但是它是开放的,它并不是说你到了一个团体,你老是少数,然后他们多数决,当你觉得不适合你时,你可以参加别的团体,但是你一定要参加团体。这是原始佛教非常强调的观念;所以世尊不同意老是一个人修,他们聚会的时候一定要求偏好独处的大迦叶尊者要参加,即使他深入禅定,他也要把他叫出来。他就是要他来参加团体。这很有意思。 智慧财产的传承 我们刚谈到男性运动,要有智慧财产来传承,并不是搞政治的人才有,也不是高僧大德才有,你自己就可以有你一生经验的累积。如你当祖父时,如何将你的恋爱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这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样的经历和传承,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一个儿子和父亲,他们没有很亲密的沟通,将来这个儿子在人格上,在心理上会很不平衡,如今美国社会已很明显。我们也有很多青年人跟上一代的代沟,如父亲长年累月为事业忙碌,从小就不懂得如何跟他的孩子说话,等到孩子长大了,更不知道要跟他说什么,学佛,这一点是要注意到的,到底我们要用什么样的语言跟下一代衔接在一起。 共同善知识 佛法,就是要让你知道,你如何跟自己相处,如何跟别人相处,跟亲人如何相处,父子如何相处,母子如何相处,父女如何相处,母女如何相处,兄弟姐妹如何相处,在台湾,兄妹不讲话多得是,问题出在哪里呢?夫妻之间不讲话,常常冷战,多得是,问题在哪里?问题是我们彼此没有共同的善知识。也许,先生有先生的善知识,太太有太太的善知识,先生亲近那边的善知识,太太亲近这边的善知识,战线延长、战区扩大,彼此更伤面子,没有改善彼此的差异。只是战线延长,没有一个中间的妥协,美国洛杉矶暴动的情形也是这样,陪审团只是白人同意,黑人不同意。司法不够独立,判定白人无罪,黑人不服就暴动了,所以司法独立是很重要的,审判不公平一定有很多人不服,一定会来算帐的。 人与人之间一定有冲突,当冲突来时一定要有人能够排解,而不是制造纠纷,彼此要有一个共同的善知识,佛教中的僧团,是依照佛法实践的传承,依照佛法实践什么呢?修行自己,学习与自己相处,学习人与人的相处,学习青年与青年相处,学习陌生人与陌生人相处,这就是僧团,想想看,我们再把这个僧团应用到别的团体,我们是不是可以提高国民党的问政层次,是不是可以提高民进党的伦理层次,是不是可以减少各个政党多数的暴力,是不是可以减少社会上暴戾的气氛,我相信可以。因为这样的信念,我们才从事这样的一个佛教的现代化运动,这是我们基本上集谛的理解,但这里面也经由很多道谛、灭谛,灭谛就是说,你解脱了烦恼,你不再受贪嗔痴左右,人家讲说八风吹不动,哪八风呢?利、衰、称、讥、毁、誉、苦、乐。利衰就是你得失心不那么重,别人的批评,你不那么在乎但也不是不在乎,这很重要。(待续) (1992.8.《新雨月刊》第5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