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5课 |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5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寂天菩萨造的《入菩萨行论》。这部殊胜的大论主要是宣讲如何帮助众生产生殊胜的菩提心,并再再增上菩提心,从而圆满自他二利的殊胜的教授和窍诀。此论典表达的意义在整个世间的所知中是最为殊胜的,虽然我们无始以来乃至今生都学习了很多知识,但是对于真正能够一心一意利他、改变自心与殊胜实相相应的教授,的确接触得不多。 我们有因缘接触到这样殊胜的教言,学习之后,应反复观察、思维,以期在心中产生殊胜定解。在殊胜定解的基础上,再再的反复串习、实践《入行论》教言。通过闻思修的次第不断串习,可以使我们的心从自私自利、虚妄分别的心态中,逐渐转变成菩萨心、菩提心;我们的行为也能变成菩萨行。所以我们现在有机缘学习《入菩萨行论》,应该生起大的欢喜心。 最初学习的时候,会兴趣比较大,感觉比较新鲜,但到了中后期,还要保持这份对正法的欢喜之心就不容易了。如果能够趋入法义,在学法过程中得到法喜,那么欢喜心比较容易保持;否则单凭新鲜感,很难一直保持非常殊胜的欢喜心。学习时应尽量多思考,多探讨,这样在学法过程中,自己的智慧、悲心会增长。对论典的殊胜含义认知得越深,实际上自己就越能受益。 论名和译礼上节课已经讲完了,今天要讲的是第二个科判“论义”。《入菩萨行论·善说海》的作者无著菩萨,对其他印度论师对本论的体系如何安排都做了观察,那么他在《善说海》中是怎样分这十品的含义的呢?本注释的分法如下: 甲二(论义)分三:一、入造论之理;二、所入之自性;三、圆满结尾。 论义分为:第一、趋入造论的理由和前行;第二、所入菩萨行的自性;第三、圆满的结尾。从三方面来归摄《入行论》的论义。 乙一(入造论之理)分二:一、真实宣说;二、讲述宣说之必要关联。 在这个科判中,第一、真实宣说入造论之理;第二、宣说完造论之理的利益之后,以旁述的方式讲述所说、必要、关联等意义。在学习第二个科判时,可以知道它的必要等意义。 丙一(真实宣说)分三:一、礼赞句;二、立誓句;三、示现谦虚。 丁一、礼赞句: 善逝法身佛子伴,及诸应敬我悉礼。 这个顶礼句是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的顶礼句,也就是原文颂词的顶礼句。前面学习过《善说海》总的顶礼句、分别顶礼句;然后又学习了论名后的译礼句,即翻译者的顶礼;接下来又出现了顶礼句、礼赞句。这是在该论典中学到的第三种礼赞句,是寂天菩萨造论前的顶礼。其中主要顶礼的对境是三宝,附带对其余应该恭敬、顶礼之处都恭敬地顶礼。 “善逝法身佛子伴”:“善逝”指佛宝;“法身”指法宝;“佛子”指僧宝。“伴”是一起的意思,统一对三宝做顶礼。除了顶礼三宝之外,“及诸应敬”即其余应该恭敬的地方,我也恭恭敬敬的顶礼。 顶礼的必要性前面已经分析过,它可以圆满很多的资粮。顶礼是法行之一,在修持加行或其他修法时,很多地方都有顶礼;顶礼是折服傲慢的一种殊胜对治;顶礼能够获得殊胜的资粮;顶礼可以清净罪障;顶礼可以遣除造论之前的种种违缘;顶礼可以表明自己是佛弟子的身份等,有很多必要。所以寂天菩萨在造《入菩萨行论》的最初顶礼三宝,说明自己的身份是三宝弟子;对于其他应该恭敬之处也恭敬顶礼,说明寂天菩萨没有任何的傲慢心,只要是有功德的、应敬礼之处都顶礼。如果我们内心中有傲慢,是不愿顶礼的;如果愿意顶礼,说明内心打破了傲慢。如果对什么样的对境都能够顶礼,就说明相续中的修法达到什么样的阶段,或者说内心中的烦恼是不是消除,我慢是不是消除等等,通过顶礼方式也可以如是了知。 后面的注释会宣讲“善逝”指佛宝;“法身”指法宝。有时我们理解法身是属于佛宝之一,因为佛宝具有法、报、化三身,但是此处的法身是指法,不是指佛。佛宝以“善逝”代替,“法身”在此处代表的是法宝,“佛子”是僧宝。下面我们看注释中的内容: 〖关于“善逝”,普明论师认为,由于善妙逝去,因而称为善逝,比如说身相善妙、善净瘟疫、善满妙瓶。〗“善逝”指佛宝。印度的普明论师认为“善逝”两个字的含义应理解成“善妙逝去”。在其他注释中,“善”解释为“好”,“逝”解释为“去”,“善逝”就是“好去”的意思。有时“逝去、好去”很容易理解成是不是谁去世了,实际上此处不是这个意思。“逝去、好去”是去向哪里呢?是去向殊胜的彼岸。众生代表此岸,如果能够通过善妙之道修持,就可以到达解脱的彼岸,这就是“善逝”的意思。 到彼岸有“暂时到彼岸”:比如说菩萨地当中的“布施到彼岸”、“持戒到彼岸”,这样的方式可以理解成暂时到彼岸;还有“随顺到彼岸”:比如修持布施的法,虽然还没有达到布施波罗蜜,但是现在掌握了修持的方法,再不断的修持,可以称之为“到彼岸之道”,是能够到彼岸的一种方法。菩萨是阶段性到达彼岸,佛陀是完全到达了大解脱善逝的彼岸,已经圆满到达了彼岸,因而称之为“善逝”。 〖比如说身相善妙,善净瘟疫,善满妙瓶。〗这些都是“善逝”的不同含义。“身相善妙”有善的含义,“善净瘟疫,善满妙瓶”都有“善逝”的意义,而且“身相善妙,善净瘟疫,善满妙瓶”与下面的含义也有对应。下面的这一段话中,不仅讲了三种善逝的不同意义,还配合这三种意义讲了三种比喻。“身相善妙,善净瘟疫,善满妙瓶”就是三种意义的三种比喻,我们学习的时候就可以了知。 〖断除了烦恼障等障碍后庄严逝去,〗第一种“善逝”是庄严的“逝去”,是庄严的含义。怎样的一种庄严呢?“断除了烦恼障等障碍”。因为众生相续中具足烦恼障,“等”字表示还有其他种种障碍,但以烦恼障为主。断除了烦恼障之后,才能称之为庄严。凡夫人没办法称为庄严,为什么呢?因为凡夫人相续中具足烦恼障、充满烦恼障,不但有俱生的烦恼障,还有遍计的烦恼障。由俱生的我执产生了烦恼障,通过学习外道的观念产生了遍计烦恼障,众生的相续充满了污秽,没办法称之为庄严。 佛陀已经断除了烦恼障。断除烦恼障可以从两个层次或是三个层次来理解:第一个层次,针对小乘的修行者,到了阿罗汉果位的时候,相续中的烦恼障及其种子已经彻底灭尽了;第二个层次,从大乘菩萨角度讲,七地菩萨末位到八地时,烦恼障种子也彻底灭尽,到佛地的时候,不但是烦恼障的种子灭尽,连烦恼障的习气也完全断尽了。 真正来讲,佛陀相续中断除烦恼障的断德,是以圆满的方式呈现的。因此,此处可以对应一地到七地末位之间断除烦恼障的功德。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因为佛陀安住于佛地的殊胜功德,相续中完全没有一点烦恼障,所以佛的相续是最为庄严的,没有一点点的染污法,没有不净法,因此称之为“庄严逝去”。“庄严逝去”的意义对照三个比喻中的“身相善妙”。佛陀净除烦恼障之后,相续非常清净、庄严,就比喻成一个士夫的身相非常善妙。就是说他的相续、面容,没有一点点污点,清洗得非常干净。就如一个人的身相善妙一样,清净了烦恼障种子的佛陀,也具足了如是的庄严功德。身相善妙的庄严和佛消尽了烦恼障的庄严,从某个意义上来讲有相似之处,所以以“身相善妙”作为“庄严逝去”的比喻。 第二种“善逝”的含义是指〖遣除对真如不了知的无明等以后不退而逝去,〗“不退而逝”主要是遣除无明等。在注释中宣讲三清净地——第八地、第九地、第十地主要是断除了所知障。所知障是无明的自性,因为烦恼障在八地以前都已经断尽,所以八地以后菩萨相续中剩下的就是前面烦恼障种子的习气,也就是一种所知障。对真如没有完全了知,对于一切圆满所知法的本性不了知,这种障碍称之为所知障。所以需要遣除对真如法界、如来藏自性的不了知,达到完全了知。这里不了知不是连一分都不了知,其实菩萨在初地就已经现前了法无我和人无我的证悟,所以对真如的本性是有一分了知的。此处说对真如不了知,主要是指不了知剩余的部分、圆满的部分以及还有没完全通达、完全现前的部分,主要是从所知障的角度讲。 前面讲烦恼障是从初地到七地还有,佛陀没有烦恼障也没有所知障。不管是初地菩萨对于所知障有一分的断除,还是佛陀对所知障完全断除,主要说明佛相续中不会再有所知障,已经完全遣除了对真如不了知的无明。遣除了这种微细的所知障之后“不退而逝”,即佛陀不会退转,不可能在了知法性之后又退失。所以了解“不退”的时候,要先了知什么是退转?退转指某个众生在达到某种层次之后,还会失去这种身份、境界,称之为退转。比如世间中修禅定的外道,可以达到非想非非想天,得到四禅定等世间禅定,但是由于没有断除无明,没有断除我执的种子,没有证悟无我空性的缘故,这种禅定最终会退失,这叫做退转,它是反复的自性。而佛陀及圣者已经完全断除了无明障碍,是完全不会退转的,尤其是到达了佛地后,完全没有丝毫退转的可能性,所以这就叫“不退而逝”。 “不退而逝”对照“善净瘟疫”。为什么呢?“瘟疫”就指天花等传染病,如果把这种病一次性治好了,今生不会再染上。佛陀断除了所知障之后,就不可能再生起所知障,不但今生不会产生,以后的生生世世中也绝对不会再产生所知障。“善净瘟疫”就是对“不退而逝”的比喻。 第三种“善逝”指〖清除一切习气以后究竟而逝去〗。这里指净除一切习气。断习气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断烦恼障;第二个层次断所知障;第三个层次断习气障(最微细的习气)。菩萨在八、九、十地也要断烦恼障的习气,在十地末尾的时候,还没有现前佛功德法。第三层次主要是指金刚喻定,金刚喻定是用金刚比喻力量之大,金刚是无坚不摧的。我们相续中最微细的习气,十地以前的智慧根本没办法清净,必须要以最强大的智慧才能断除最微细的习气。一般来讲,在断除障碍习气时,最粗大的习气是最先断的。如通过学习外道产生的粗大的遍计烦恼、障碍,到初地时就断掉了,然后逐渐从粗到细,慢慢到达金刚喻定时,断除的就是最细的习气。这个过程在有的注释中用洗衣服作为比喻:洗衣服的时候最先洗掉的是最粗大的灰尘,但如领口、袖子等细微处,这些地方一下子洗不干净,所以要使劲用手搓,才能把很脏的地方洗净。断障也一样,粗大的烦恼最容易断,最细微的最后断,到金刚喻定时断除一切的习气,之后第二刹那无间成佛,就获得了殊胜的佛果。 佛陀已经清除了所有的习气,阿罗汉虽然也获得了一些殊胜的功德,但相续中的一些习气还没有办法断除。阿罗汉在小乘中已属于无学道,没有什么可学了,再没什么可增长的功德。可是因为没有大乘的殊胜修法、没有空性的缘故,阿罗汉的相续中还会残留一些习气。比如在《贤愚经》及其他很多小乘的经典中,就描绘了一些阿罗汉习气犹存的故事。 比如有一个阿罗汉多生累世中是婆罗门、大户人家的领主,对手下的人经常称为小婢。成就阿罗汉果位之后,有一次他要过恒河,当时水很大,他就命令恒河女神:“小婢,住流!”他说,你把水给我停住,我要过河。像他这样阿罗汉,证悟的力量很大,恒河女神没办法,只有把水停住,然后阿罗汉就过河了。恒河女神不服气到佛陀面前告状:“您的声闻弟子某阿罗汉叫我小婢,其他的人都对我非常恭敬,但是他叫我奴婢。”佛陀说:“这是因为他在很多世以来,都是生长在富贵之家,对手下的人叫小婢惯了,实际上他没有烦恼,已经完全断掉了烦恼障及烦恼障的种子,不是不恭敬你,只不过习气未断所以如此。我把这个阿罗汉叫过来向你道个歉。”佛陀就把这个阿罗汉叫过来说:“你对她这样称呼非常不好,给她道个歉吧。”阿罗汉就说:“对不起,小婢。”他道歉的时候还是称呼小婢,所以佛陀说:“你看吧,他的习气还是有点深,没办法断除。”所以虽然阿罗汉烦恼没有了,没有伤害别人的恶心,但是习气还在。 有一些阿罗汉走路时,踩到毒蛇被咬的情况也有,[1]未专注、观察时,还是会有这种习气。还有一种说法:以前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很多世做过猴子,所以今生成就阿罗汉后还有蹦蹦跳跳的习气,一个初学的比丘都不应该这样没有威仪,何况他是佛陀教下两大弟子之一的阿罗汉,但是多生累世以来的习气没有断掉,成就了阿罗汉仍然如此。还有一些阿罗汉多生累世当过妓女,今生虽然证悟了阿罗汉果,还是喜欢照镜子,还有照镜子的习气,没有烦恼但习气犹存。在《贤愚经》和其他经典中,有很多诸如此类的公案,说明虽然阿罗汉的证悟在小乘道中达到究竟,但是习气还没有断。而佛陀就绝对不可能有习气,绝对不可能有身、语、意习气的丝毫遗留。所以清除一切习气之后,“究竟而逝去”,说明了佛陀的功德非常究竟、圆满。 “究竟而逝”对照的比喻是“善满妙瓶”。“善满妙瓶”就指宝瓶满满的,装满了水和甘露,没有什么空缺,就是“无余”。所以有时“究竟而逝”就叫做“无余而逝”,究竟和无余是一个意思,指没有剩下的。此处“究竟而逝”也是达到了究竟的意思,装满了宝瓶再没办法装了,已经达到圆满、达到究竟,没有什么余下的空间。所以此处“究竟而逝”对照“善满妙瓶”。 上师在讲《入行论》的注释、以及讲《释量论》第二《成量品》“善逝”时,也是以三个意义对照三个比喻的方式介绍的。此处以前面的三种比喻与后面的意义一一对照,说明佛陀相续中的烦恼障、所知障和习气完全一点不剩的断除了,赞叹了佛陀的圆满功德。 “清除一切习气以后究竟而逝去”。〖这是从断功德的角度而讲的。〗佛陀相续中有断德、证德。断除了烦恼障、所知障、习气障,主要就断德而言,当然断德圆满了,证德不可能不圆满,所以断、证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只要断德圆满了,证德一定圆满。换个角度说,证德圆满了,断德一定是圆满的。 〖善天尊者则认为,由于证悟了一切所证,因而称为善逝。〗普明论师从断德的角度介绍善逝,另外一位印度论师——善天论师认为:因为圆满证悟了一切所证,证悟了圆满的法界和一切诸法的究竟本性,以及自己相续中圆满的如来藏的自性,该证悟的全部证悟了,也可称为“善逝”。善妙的逝去,到达了圆满的彼岸。前面从断的角度来讲的,这里从证悟一切所证的角度讲,是从证德方面来讲善逝。 〖总而言之,正因为善妙圆满断证功德或者趋至最胜安乐之地,故而才称为善逝。〗总结前面的断和证两种观点,或是断德圆满,或是证德圆满各有侧重。非常善妙圆满的断德叫善逝,非常善妙圆满的证德也叫善逝;或者趋至最胜安乐之地也叫做善逝,从善至善,从快乐至快乐。如果已经安住在菩萨道,菩萨道的过程是很安乐的,道是安乐之道,趋至最胜安乐之地、最胜安乐之果,叫做“从乐至乐”。善逝就是善妙的道趋向于最胜安乐之地。“去向、逝去”就是这个含义,所以才称之为善逝的。 〖《菩萨地论》中云:“趋入殊胜处而逝,不退逝故称善逝。”〗这个意义能在《菩萨地论》中找到教证。《瑜伽师地论》中有声闻地、缘觉地、菩萨地的说法,《菩萨地论》是《瑜伽师地论》中的一品。《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在讲菩萨的功德、佛的功德时,也讲了“趋入殊胜处而逝”。如前所说“趋至最胜安乐之地”,在《菩萨地论》中讲“趋入殊胜处而逝”,叫善逝、不退逝,断和证的功德完全不退转,所以称之为善逝。 〖这以上讲的是佛宝。〗以上对于佛宝功德是以“善逝”——佛陀十大名号之一,作为介绍佛宝功德的殊胜之处。了知之后,当然应该恭恭敬敬的顶礼。平时我们顶礼佛陀,如果能够了知佛陀的殊胜功德,那么内心的信心就会更加强烈;再去顶礼,其意义和功德完全不相同。 现在讲法宝。〖所谓的“法身”,如《宝性论》中云:“当知法身有二种,法界极清净本体,以及依彼之等流,宣说甚深种种法。”〗这里“法身”主要指法宝。佛的功德法中有法身、报身和化身。为什么把“法身”称为“法宝”?“法”就是种种的证法和教法;“身”有时理解成身体的身,但“身”字也有聚集的意思,很多法聚集在一起叫“身”,有时叫“蕴”,法身就是指很多法聚集在一起。法宝主要是“灭谛”和“道谛”所摄。灭谛和道谛都有很多功德法。道谛有证法和教法两种,法身包括了证法和教法。当然法身也包括最为清净的法身和依靠法身流现出来的教法,都称之为法身。此处引用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宣讲的观点,《宝性论》讲了七大金刚处、如来藏和菩提功德事业,还有佛法僧三宝的自性。在最开始时,把佛法僧三宝逐一介绍得非常清楚:佛陀的八种功德,法宝的八种功德,僧宝的八种功德等等。所以在讲法身时也有这样的安立。 “当知法身有二种”应该知道所谓的法身有两种,第一种是“法界极清净本体。”法界最为清净的本体,现前最为清净的本体,就称为法身。“以及依彼之等流”,“彼”字指法身,就是法界极清净本体。现前证悟的法界清净本体的自性,依靠所证悟的法身,流现出来的教法,叫做“依彼之等流”。“等”指平等,“流”指流现。“等”,从某个角度来讲,是一种平等性。比如,教法佛经就是从佛所证悟的智慧中平等流现,佛证悟了什么境界,就在教典中宣讲证悟的境界、证悟的方法,与其相同流现成文字,所以它就是“以彼之等流,宣说甚深种种法”,教法中宣讲了甚深法和种种法两种,两者都属于教法。 按照《善说海》中的注释来看它的意义,〖按照此论中所说,证法的法身是与法界、具二清净无漏的智慧无二无别,〗在《宝性论》中对法身分了两类,第一类叫做真证法身,第二类叫假教法身,有真假的差别。 第一是真实的证法身。证法身是什么呢?“证法的法身是与法界的自性、具二清净无漏的智慧无二无别”。法界的本体具二清净,第一是具有本性清净,每个众生的本性都是清净的;第二叫做具足离垢清净,虽然一切众生本性清净,但因没有认知其本来清净而染上了烦恼障、所知障的垢染,因垢染遮蔽了本来清净的本性,就像乌云遮住了天空。之后通过发心、加行、修道的方式,把烦恼障、所知障一分一分清净,这叫离垢。到了佛地时,一切垢染彻底清净,现前了离垢清净。本身具足原始的本性清净,后来通过修道又具足离垢清净,就叫做具二清净。只有殊胜的佛果,才是真正圆满具足二清净,其余果位都不能称之为二清净。众生只有一种清净,就是本性清净。声闻、菩萨等,只具有部分离垢清净还没有圆满,真正圆满具足二清净的就是佛。所以“具二清净无漏的智慧无二无别”叫做真证法身。“证”就是证悟、证法的意思,是真实的法身,叫真证法身。 第二是假教法身。〖教法的法身是指就二谛而言的一切甚深、种种教典法门,这些是法宝。〗假教法身的“假”是相对于“真”而言。“真”是和法界无二无别的,具二清净无漏智慧是和法性、究竟实相完全相合的,相对而言就是真实;“假”是通过法身流现出来的,为了度化众生而在众生的分别心面前显现的教法。如我们看到白纸黑字上的语言文字,都是属于众生的分别心,相合于众生的分别心显现出来的。虽然通过文字可以引导我们趋向究竟法界,但它的本体、自性必定是属于分别心,或属于眼识的对境,或属于耳识的对境,或属于意识的对境,都是属于分别心的对境,所以还不是真实的法界。此处“假”并不是说法是假的,而是针对于究竟实相来讲是属于分别心境界的缘故,所以称为假教法身。 “教法身”即教法的法身,是指二谛而言,以二谛作为分基。二谛即胜义谛和世俗谛,观察时相合于胜义谛的法就叫一切甚深法,在《宝性论》第四句中说“宣说甚深种种法”,实际上是假教法身中的两类:一个是甚深法,一个是种种法。从二谛而言,抉择圆满的胜义谛、与胜义谛相合的法称为“甚深法”;就世俗谛而言的法叫做“种种法”。为什么世俗谛的法叫做“种种法”?因为胜义谛只是唯一的法性,没有很多的分别。讲空性的时候,一切万法的空性圆融一味,没有种种不同差别;而讲世俗的时候,就有很多差别:有出离心修法、菩提心修法、四禅八定的修法等等。世俗谛的种类很多,观待于世俗谛的修法也分很多种,所以此处称为“种种法”。一切甚深法和种种法是相合于胜义谛和世俗谛讲的,种种教言法门就称为法宝。 为什么把法宝称为法身,就是从这个方面去理解的,而且通过学习“法身”,我们也知道了:一个名词出现的时候,不一定是我们已经认知的那种意思。如果不学习法身和法宝之间的异同,我们一看到“法身”,就很容易认为这里的法身就是佛的法身,就会怀疑与之前讲的佛宝是否有重复的过失,是否有未讲到法宝的过失?实际上不是这样,此处法身就是指法宝。那么从哪个方面理解法宝?从它的真证法身和假教法身,尤其是从假教法身的角度来安立,比较相合于现在对法宝的理解。因此,不同的名词出现在不同的场合,一定有不同的意义。所以通过系统学习佛经,我们就知道,当看到一个名词时,要看它出现在什么场合,在此处表达的是什么意义。诸如此类的内容很多,随着学习的深入还会逐渐接触到,接触之后我们抉择的方式、以及种种的智慧就会逐渐打开。 〖由于这些法宝对于善逝来说也是具足的,因而称“具”。〗上师在讲记中说,在藏文中有个“具”字,但是没有翻译出来。为什么叫“具”?法宝对佛来讲都是具足的,故称之为“具”。我分析时有一个怀疑,当然自己不太懂藏文,只是怀疑而已,讲出来看能不能作为参考的一种思路。颂词“善逝法身佛子伴”中有一个“伴”字,注释《善说海》中有一个“具”字,从意义来讲,“具”和“伴”有相似之处,而在《善说海》注释中没有解释“伴”字,“善逝”、“法身”、“佛子”、“应敬”都解释了,“伴”字在注释中没有出现,而出现了一个“具”字,我怀疑“具”字就是颂词中“伴”的意思。在《善说海》注释中解释了“具”而没有“伴”,颂词中有“伴”而没有“具”,从这个角度观察,有可能“具”就是“伴”的含义,是不是具足这种含义?作为一种思路,大家可以观察一下。 以上讲了法宝的含义,接下来讲僧宝——佛子。〖关于“佛子”,《宝性论》中云:“具信胜乘之种子,生佛与法智慧母,禅乐胎处悲乳母,彼即随佛生菩萨。”〗在不同的论典中,佛子分为三类:一类佛子就叫做“身佛子”,比如以释迦牟尼佛为例,佛陀的身佛子就是罗睺罗,他是佛陀出家前的亲生子,是佛的身子,即佛之子;还有一种称为佛的“语子”,指声闻缘觉,通过佛陀讲法而证悟圣果,从佛的语言所生,叫语子;还有一种叫做“意子”,意子就是继承了佛陀的真实思想,对于大乘菩萨道、究竟的意趣、思想能够继承的称为佛的意子,叫做大乘菩萨。此处的佛子,主要指大乘菩萨。《宝性论》中说,要诞生一个菩萨需要具足四个条件: 第一、“具信胜乘之种子”,必须对胜乘具有殊胜的信心。胜乘就是指大乘,对于大乘的整个修道和果,具足非常清净的信心,相信通过道修持,一定能获得殊胜的果、一定能够利益众生。对大乘道及其所表达的一切甚深、广大的含义,都完全能够信受,这叫做“具信胜乘之种子”。大海般无量无边的佛法宝藏,如果没有信心则无法趋入;想要现证圆满的心性,没有信心也无法趋入。这是第一个条件:如种子一样的信心。 此处以四个比喻“种子、智慧母、胎处和乳母”,代指一个转轮王王子诞生或生存的四个必要条件。这四个条件具足了,就可以逐渐生长成人。同理,一位菩萨的诞生也需要具足四个条件。第一就是“具胜乘信”,具大乘殊胜的信心就相当于种子。这个种子来自于父亲。胎生的众生,父亲的种子很重要,如果没有父亲的种子就没办法诞生。一般而言,转轮王王子需要转轮王父亲的种子,有一个很好的血统、种姓。对大乘的殊胜信心犹转轮王的种子一样。 第二是需要一个生母。“生佛与法智慧母”,能够产生佛陀和法的智慧作为母亲。这里的智慧是什么呢?就是般若。第一个是信心,第二个是般若空慧。很多地方把空性法门、般若比喻成诸佛之母。“三世佛母我敬礼”,三世的佛都是通过般若空性而产生的,所以把般若空性比喻成佛的母亲。有了般若空性才能够显现佛,才能够显现法,所以必须要有般若的空性。要成为一个菩萨,除了有信心之外,还必须有了达万法空性的智慧,这种智慧就相当于母亲。所以只有种子还不行,还必须有生母,胎生尤其如此,这是第二个条件。 第三个条件“禅乐胎处”。父母结合之后,受精卵住于“胎处”,即母亲的子宫。子宫必须健康,没有疾病,没有导致胎儿发育不良的障碍,没有导致流产的因素等等,安乐的胎处是第三个条件。住胎时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环境,古代国王的儿子——太子住胎时,国王会非常小心,让人保护怀胎的妇人,有很多这样的记载,所以安乐的胎处很重要。此处的“安乐胎处”是指能够让住胎的太子安乐生长的环境。一位真正的菩萨,能安住在禅定安乐的乐受中,相当于胎儿安住于良好发育的子宫一样。所以菩萨除了具足信心和智慧,还需要具足殊胜甚深的禅定和禅定的安乐,这也是非常关键的。止观双运,禅定和无我智慧双运,所以禅定的修法也很重要。 第四个是“悲乳母”,出生之后,喂养小王子都是由乳母进行,印度会给新生的太子配备四位、八位或十六位、三十二位乳母,有不同的描述。乳母主要负责喂乳,也有负责清污的、怀抱的、安全的,所以会安排很多位乳母。同样的道理,要成为佛子,也必须要有大悲心。大悲心就相当于乳母,可以很好的照管小孩。有了大悲心之后,最初发心是为了救度众生,中间积累资粮也为救度众生,最后成佛也是为了救度众生而说法。所以大悲心贯穿始终,就像乳母一样,是不能缺少的。具足了这些条件之后,转轮王的王子就可以顺利的生长。同样的道理,具足了这四个条件,“彼即随佛生菩萨”,就可以跟随佛陀的教法诞生一位殊胜的菩萨,这就是《宝性论》教证的意义。 〖由于生在如来种姓当中或者能够成为如来的继承者,因而佛子---诸位圣者菩萨是僧宝。〗为什么把菩萨称为僧宝?因为生在如来种姓中。真正的菩萨是生于如来种姓的,什么是如来种姓、佛种姓?如来种姓是以救度一切众生实现自他二利为种姓的。声闻缘觉不能够完全承担如来家业,没办法完全承担这样的种姓,所以声闻缘觉后来要重新发心入大乘。直接入大乘的就是菩萨,他们不需要经过小乘道修行之后重新发菩提心,菩萨不走迂回之道,直接发心生于如来家族、如来种姓中,能够成为如来的继承者。菩萨修到底就是成佛,而声闻的法修到底不是成佛,只得到小乘无学道的果位,要成佛必须重新开始发菩提心,修大乘的空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菩萨能够成为如来的继承者。因而“佛子诸位---圣者菩萨”,就是僧宝。所以在《宝性论》和很多大乘经典中,大乘的僧宝就是指菩萨,而且是指登地的菩萨——圣僧。“诸位圣者菩萨”就是指僧宝。 从不太严格的角度而言,平时所讲的僧宝,四个比丘以上都可以称为僧宝,也可以称为僧团,是凡夫的标准。如果按照大乘的标准,真正的僧宝应该指菩萨。《心性休息大车疏》也是这样介绍僧宝的,所以圣者菩萨以上称为真正的僧宝。在凡夫的修行团体中,四位比丘、比丘尼以上都可以称为僧宝,沙弥等都可以叫做大僧众、小僧众,有时居士的团体也可以叫做僧团、小僧众,《心性休息大车疏》是这样讲的。皈依三宝中的圣僧宝时,真正的僧宝应该是指初地以上的菩萨。 〖于包括僧宝在内的三皈依处,以及虽不是大乘的皈依处,但总的来说功德超胜的声闻、缘觉、亲教师、阿阇黎等,凡是一切可堪为应礼处的对境前,作者三门恭敬作礼。〗这里解释了第二句“及诸应敬我悉礼”:我要顶礼包括僧宝在内的三皈依处,以及不是大乘的皈依处的声闻缘觉阿罗汉,他们的功德远远超胜凡夫,对他们也应该顶礼。一方面是对他们表示尊重;另一方面可以打破我们自己的傲慢心。而且他们的确有超胜的功德,对他们顶礼也能够得到福德。 有些人虽然是凡夫,但是身为亲教师、阿阇黎,也应该顶礼。亲教师另外的名字叫堪布,堪布就是亲教师,从戒律的角度讲亲教师主要负责传戒,讲授戒律,自己依止的亲教师,就叫堪布。现在堪布一方面要传戒,一方面要讲法,有法师的意思。阿阇黎就是自己的上师。“凡是一切可堪为应礼处的对境前”,有些亲教师、阿阇黎也是圣者,但因为三宝已经包括了圣者,此处意为虽然不是大乘的皈依处,或者不是圣者,但对于亲教师、阿阇黎等应礼处也应该顶礼。还有其他的应礼处:比如佛塔、佛陀的圣地(佛陀降生的地方、成道的地方、转*轮的地方、涅槃的地方)、四大圣地等。这样我们的内心会逐渐和佛相应,逐渐产生菩提心或修道的功德。 此处作者对应该顶礼的对境,三门恭敬地顶礼。顶礼分为三类:上等顶礼、中等顶礼、下等顶礼。上等顶礼是安住在殊胜的证悟中,没有能礼、所礼,这样的安住就是一种顶礼;第二种随顺修行方式做顶礼;第三种就是以三门恭敬的方式来顶礼。对我们而言,三门恭敬地顶礼比较容易理解。作者外表上三门恭敬顶礼,内心安住在殊胜的证悟中,完全具足了上等顶礼。 〖关于这样作礼赞的必要,正如《赞佛功德经》中说:“于本师善逝,虽作微供养,亦趋人天乐,得无死圣果。”〗这样做顶礼、赞叹、供养的必要性到底是什么?就像《赞佛功德经》所讲,本师善逝和这些应该顶礼之处,都是非常殊胜的对境。我们的导师相续中具足很多圆满的功德,所以对这样殊胜对境,即使做微少的承事供养、简短的顶礼、说一句赞叹,都能够累积无量无边的功德。因为对境太殊胜,即便做“微供养亦趋人天乐”,也能够让顶礼者、供养者,暂时获得人天的快乐,究竟得到无死的圣果。《百业经》、《贤愚经》讲了很多对佛、僧众做一点点的供养,就得到很大安乐果报的公案。 《贤愚经》的《宝天因缘品》、《华天因缘品》讲,以前有个人很穷,他只是去野地里采一些花,散在僧众的行列中,对佛和僧众作供养,结果生生世世出生时都有鲜花降下,而且种种受用享之不尽,后来在释迦佛出世时出家证阿罗汉果。他最初非常穷,但是以清净心给佛、僧众供养花的缘故,最后得这样的功德,叫做华天比丘。还有一个人叫金天比丘,也是曾经给佛、僧众供养一点点的水和一点金币,最后得到很多功德。还有一个没有很多财富的人,在野外溪水中捡到一些像珠宝一样的圆石头,拿来供养佛和僧众,也暂时获得了人天安乐,最后获得圣果,这样的公案在《贤愚经》中非常多。有空翻看一下《贤愚经》,对我们修行会起到很大的帮助,里面直接讲了因和果,这种因果不是一般人随便想的,而是释迦牟尼佛通过殊胜的智慧观察之后宣说的。这一世的福报决定就是前世给僧众、佛做了一点小小的供养得到的。如果我们去看,对因果不虚、果报成倍增长的道理,可以产生直观的认识。虽然我们需要学习一些推理、教证,但是这些公案、故事,可以直接告诉我们此因生此果的道理。 〖作礼赞的目的就是为了成办暂时与究竟的安乐等。〗作礼赞的目的和必要就是为了成就暂时和究竟的快乐。所以平时经常观想对佛陀、法宝、僧众做供养、顶礼,能够让我们暂时和究竟都获得快乐。本课就讲到这里。 [1]为避免踩到虫蚁,一般阿罗汉走路脚不沾地。
---------------------------------------------------------------------------------------------------- 更多生西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