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忍辱文集:关于忍辱波罗蜜之问答录(南卓仁波切) |
 
忍辱文集:关于忍辱波罗蜜之问答录(南卓仁波切)
南卓仁波切 Q:请问仁波切,末法众生在修忍辱时应注意什么,才能将忍辱修得圆满? A:首先,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了解忍辱的功德。了解之后,才知道要如何修忍辱及为什么要修忍辱。如果不能了解其功德力,在任何时候都容易发脾气,起嫉妒心,各种不好的事情就特别容易发生,所以必须修忍辱。忍辱修得好的人,纵使不认识他的人对他百般不好,他也不会与之计较,根本不放在心上。这样的修行者,其忍辱的功德力甚至可以使对他不好的人自觉羞愧;也只有修忍辱者,才能平息种种纷争。一个容易发脾气、起嫉妒心的人,是很难有朋友的,就算交到了朋友,很快的就会失去,即使是对于家人亲友也一样很难圆满。如果你常行善事、善业,而不修忍辱,就如同终日持善,一但遇上不如意事而发脾气,当下所持的功德都因一把嗔火而毁灭了。譬如一点星火,却可轻易烧尽一座高山。忍辱有如功德山的守护神,不让愤怒的火苗将之燎燃。 Q:‘忍辱’与‘忍耐’的本意相同吗? A:本质是一样的。忍耐是在修行中能吃很多苦而不怕,其修行的目的非求得利养;忍辱的对象是大众,非如母亲只爱护自己的子女,而是平等的对待其他人的子女。刚开始当然比较困难,面对不同的人,就有许多不同的事考验,但忍辱就是学习如何去平等对待不同的人事物,及所发生的种种际遇考验而不动气、不动心,逆境这正是修忍辱最好的地方,也是成就修行人的最佳时机。如此,面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能生起欢喜心。 Q:初修忍辱的人,在当下能忍,但心中的怨气实未平息,如此,其身口意上仍有功德存在吗? A:当然还是在。面对别人的谩骂,一种反应是马上就回骂;其二是虽然没有回骂,但在态度上表现得非常明显不悦;其三是口未言,态度亦未表现出来,但心中很生气,这是比较好的人;其四是更好的人,他认为这样的事对他是好的,为什么要反抗、生气?反而会很欢喜的去接受、面对这样的事情。 Q:如果面对好的事情,是否更要修忍辱? A:一般众生都是希望有好的、快乐的事物,但如果能彻底的了知其最究竟的快乐是成佛果,那么眼前的美好何足在意?而在成就佛果之后,也就不须欲求好的或快乐的事物了。因此,对于好的事情也要修忍辱,举例来说,如同一个小偷偷了别人的东西,他很快乐啊!但别人却因此非常痛苦。而小偷的快乐也很短暂,因为他可能因此而坐牢。真正的快乐是,你快乐,他也快乐,大家都能得到快乐。美好的事物大家都喜欢,但没有持久性,终会毁坏,你又会掉入不快乐之中。 Q:忍辱在家中修得好吗? A:在家中修忍辱很容易,很快乐,很快修成,因为都是自己最爱、最亲近的家人,最终仍然要进入群众中来修忍辱才行。 Q:仁波切的意思是说,在家中修忍辱很好,但也要到群众中生活,才能知道自己的忍辱学到什么样的阶段? A:当然! Q:请问弟子们在修忍辱时,如何让自己不觉得自己是在修忍辱、行忍辱? A:首先必须先了解智慧波罗蜜,由智慧带领你修忍辱,了解最终的目的为何。如果只着眼于功德上,很难得大成就,但也不可忽略其功德在忍辱基础的次第性,而必须了解忍辱必须在智慧的带领下,才能完全的进入六度波罗蜜中,成就菩萨的修行。修忍辱的人在修行的路上,很快就能成就。如果你在生活上很富裕,一切也很顺利,你就很难有密勒日巴的成就,因为密勒日巴所面对的是极苦的修行,至痛的历练,才有如此的成就。就拿八关斋戒而言,第一天入关,只有早上、中午可以吃饭,之后就不能进食、饮水及言谈。我(仁波切)举行过这样的斋戒,但人很少,为什么?因为大家觉得很困难,大家吃、喝、说话惯了,所以觉得难。但有一种人,认为这课程将来对自己成佛有帮助,他可以不怕吃苦的去用功学习。如果大家能想通八关斋戒是在积聚福德资粮,就明白这是更须要来修持的。 Q:显教中有一句话‘无生法忍’,其义为何? A:就是用智慧波罗蜜去包容忍辱波罗密,同样的也运用智慧波罗蜜在其他四波罗蜜。智慧如同眼睛一般,它可看到方向、目标,可以指引人们去做正确的修行,走正确的道路。 Q:仁波切之前所开示,虽然心中很气,但没有发作于言语上,是否就是因着智慧慢慢的开导,让我们明白所遇的逆境只是在帮助我们? A:是的!智慧可以教导我们去观察、去思考,并且如何去修持。一般人很容易将观察用在别人身上,却不是用来观察自己。观察有如一面镜子,很清楚的将自己的内心显现,找出烦恼、缺点而后去对治它,忍辱自然能修得很好。 Q:在世间法上,对他人的诽谤、谩骂,当如何去面对? A:如果对方年纪比较小,你必须想,他如同你的小孩般,因为不懂事,才会如此;如果对方是长辈或年老者,就如同你的父母一般,你如何去对如父、如母的人生气呢?我们心中更不可有一丝不快,当祈愿他们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才是。不论他们心中、口中如何说,只要自心清净就可以了。 Q:我们在六根上要修忍辱,不贪好声、好色;那么对于六尘、六境也以不贪之心处之,是否即符合忍辱的要求?在意念上是否要做无常观? A:这是当然的。在六根上,是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的。多数人总是喜欢听好听的话,对于不好听的劝言,根本无法接受。‘满足心’是很重要的,六根永远不会满意任何事物与欲望,但关键在于六根的欲望是由心所养成的,若能懂得从心上控制,学得满足,六根就不会有这些需求。人生只要吃饱、穿暖、睡得好,就已经很满足、很好了,如果将全世界的财物都给了你,而你还是觉得不够,那你将是全世界最贫穷的人。密勒日巴就说他是最富有的人,但别人看他却是个穷乞丐,什么都没有。他的富有来自于他自心的‘满足’。 Q:最后,希望仁波切能为大家开示忍辱的次第。 A:先要修好自心的忍辱,再去对外修持忍辱。如同一位修行的人,先对治自己的贪嗔痴,才能入群众共同生活,也才能知道自己的忍辱修到什么程度,进而继续自己的修习课程,学习本来就是没有止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