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稽首精进持净戒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稽首精进持净戒

 

  我们生活中是不是以最虔敬的心?在、事、物中起了那分欢喜、善解、快乐的心否?这就是我们要修行,如何能够舍去烦恼。若能舍去了烦恼,就轻安自在。

  前面《无量义经》也说过了,[善灭思想心意识]。难免我们在世间一切色相生,我们一定会起心动念,所以我们要学会如何善解,如何包容,我们才有办法心能轻安自在。这就是[善灭思想心意识],要如何[转识成智]。外面所分别的种种意识,以及外面的声色,我们要用什么方法去善解,转变了成为我们的智慧?这要大家很用心来体会,才能了解佛法的真相。

  再接下来就说,[稽首归依法色身,戒定慧解知见聚,稽首归依妙种相,稽首归依难思议]。

  我们对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起了那分恭敬、尊重、信仰的心,所以[稽首归依法色身]。对佛所说法没有怀疑,我们很虔诚地信敬,所以从内心的信与敬表达出来。

  看大家早课的虔诚,这样在顶礼,这就是叫做[稽首]。我们头面恭敬顶礼,以及我们的身行,伏地叩头,这叫做[稽首],恭敬的形态。我们这分恭敬,除了礼佛,其实也是在敬法,所以我们皈依佛、皈依法。

  我们要能够了解真理,就是要依靠佛陀的大觉。真理的含藏永存,分秒中都在我们周围,时时心中有佛、行中有法,心与身的行为要合一,所以我们要皈依。

  [皈依],应该是叫做[归命]。我们的身、心、生命都是依靠、沐浴在法流中,所以叫做[法色身]。法,本来没有色,不过,我们的行动恭敬,我们就有色了、有形了。

  看,在你们的前面有三宝具足——有观世音菩萨的相;有法——现在就是在听法;你们大家都是僧团的一分子,我也是僧中之一。所以,[三宝合一]来显示佛、法、僧具足。

  但是,这个佛、法、僧三宝具足,就是要靠[僧]表达出来。我们一切生活、言语、行动等等,是表达了佛的大觉,表达了法的教育,表达了僧团的接受。所以,我们在生活中时时都奉行,叫做皈依。

  皈依,法,不离开戒、定、慧。我们要好好守戒奉行,这就是一个[法]。我们人人发心立愿,我们的心要[定]。发心的那个剎那间,就是已经决定我们终生奉行了,不只是此生,还有来世,这个愿要定。发心、立愿,这分定力一定要有,这叫做[定]的法身。

  [慧],那就是我们的戒守得好,我们的愿力很自在,所以心没有受到周围环境的人、事、物等,非常复杂的声色来困扰我们的心。我们的心清净如明镜,外面的事物形象,那个知识已经转成了智慧,很清楚的明镜现前了,所以智慧能够深入真实的道理,这就是[慧]的法身。

  戒、定、慧若具足了,凡事、物、理,我们就很了解了。例如四谛法、十二因缘,这些道理我们都了解了,甚至六度,这是我们的本分,我们更了解,这叫做[知见]。

  我们每样都了解之后,知道应该怎么做。现在的天下,大时代,天下间的一切事、物、理,我们都很清楚。这种的了解、知见,全都包含在我们这面清净大圆镜智里面,所以我们所了解的很多。

  凡夫都是处在——我知道你跟我说什么话,但我只了解我想要追求什么事。若这样,只有他、你、我,局限在这么小的范围,在这当中,我欢喜、我生气等等,计较的事就多了,自然贪、瞋、痴、我慢、怀疑就生起。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样共聚过来,这叫做[五分法身]完具。这是我们所要学的。

  既是我们所要学的,我们一定将自己的习气去除之后,这些法,不就是(证明)我们都能做得到吗?我们生活在法中,这样不断地磨练自己,对世间人事,从小局推向天下大局,才能堪称在这个大时代,了解天下大道理。这是佛陀来人间所要教育的重点,所以我们应该要好好生起着敬重、信仰的心,身心归命、依靠佛陀的教育。

  【稽首】,就是用我们的身体行动,对佛、对法要有恭敬心。所以[稽首皈依妙种相]。妙种相,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外,就是佛的法身、道理,虽然无形无色,不过,器世间一切的形形色色,每一项无不都是含藏着妙的道理。

  这个[种]——花有花的种子,草有草的种子,树有树的种子;这个[种],就是里面的道理。因缘都未成熟之前,这个种子还是在,花有花的种子,但是因缘没有会合起来,这朵花不会成。

  要有什么缘呢?要有土地的缘,要有水分的缘、有阳光的缘,还要有空气的缘。不管是大树、草木、花,里面都有。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哪一项不是呢?都是各种东西所会合起来的,有相、无相都是微妙。所以,我们要用恭敬心来面对日常生活中万事万物,我们都要用尊重的心。

  [稽首]就是表示尊重、恭敬。[稽首归依难思议],很多很多的道理,若要解释起来实在是很多,所以难思议啊!道理隐藏着,我们还看不到,我们还想不到,其实还有很多。所以,我们一概都要用最虔诚敬仰的心来对待。

  我们前面《法华经》说,[世尊在大众中,敷演深妙法,一一诸佛土,声闻众无数]。

  这就是说,所有的道理都包含在佛的智慧光明中,所以叫做[因佛光所照]。这些所有、所有一切境界的道理,不论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所有一切道理都是包含在佛的心中。所以,佛的智慧之光,透过了那个境界,在眉间白毫相光所发散照耀出去,这就是佛的智慧光明。

  所照的地方很广,[因佛光所照,悉见彼大众,或有诸比丘,在于山林中,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在那个现场也已经看到了。

  ⊙[因佛光所照,悉见彼大众,或有诸比丘,在于山林中,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法华经序品第一》

  这个[大众],前面所说过的天、人、龙神等等,三涂六道全都彻照。但是,在佛陀将要说法的那个范围里,我们人人互相能够见到的,就是诸比丘;那个场面,有很多的比丘。

  [在于山林中],这些比丘平时,有时候都是在山林中。这就是佛陀要描述,这些比丘在精进的环境。所以,修行者在山林中,在[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就像是在保护很有价值的明珠一样。

  佛陀在《法华经》里面也有一段故事,穷子身怀宝珠。本来一位长者给这位贫穷子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珠,就是比喻佛已经将法为我们很明显地开示,但是我们众生还是迷茫不知。

  本来我们人人都很丰富的智慧,却是因为我们的无明遮蔽住,我们心灵的明镜无法照耀出去,所有的境界,我们还无法清楚了解。这就是人人本具很宝贵的东西,却是我们自己不知道。

  所以佛与法,佛陀觉悟,将这个法开始要施给众生。所以,哪怕是修行,开始受法要力行,所以他们人人就要很精进,精进于持净戒。因为[五分法身],第一项就是戒,才能定、慧,才能够开始。所以我们要精进持净戒,将我们内心本具这颗明珠,必定要保护好。

  什么叫做精进?就是要修善法,所有的善法,我们都要很殷勤。断诸恶法,那个心不要再启动起来。我们要精进在善的法,要精进;我们有这个恶念的思想、恶的心若浮起来,我们要赶快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速断。]这就是我们要精进的。而未修善要赶快修,已修善要更精进。所以,[诸善奉行,诸恶莫作],这就是我们精进的。

  我们精进就是勇猛,勇猛叫做精进。我们要做事情也要有毅力,该接受的,我们接受,不该接受的,我们断除,这就是勇。不要贪心,贪之无厌,这是最脆弱的人,敌不过外面的物质来诱引我们。所以,修行,三衣一钵,除了有得住、有得穿、三餐吃得饱,我们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我们要赶快修一切善,断一切恶。这就是精进,这就是勇猛。

  ⊙精进修善法,断诸恶法之心,行勇猛作用也,对治懈怠,满足善为业。

  我们不要懈怠,因为精进是对治懈怠,若有懈怠的心就无法精进了,一切的善法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也无法去随喜功德。所以,精进就是对治懈怠,满足善的动作。所以,[业]就是行动,善业,我们要赶快行动,造作很多的福业凝聚起来,福慧要双修。

  各位,你们要精进,每一天、每一天,我们要用恭敬、尊重的心,面对人、对事、对物等等,我们都要互相敬重,互相爱戴。若能够这样,才是真正我们修行的心。所以,修行的心不要离开我们日常的行动,[心行合一],请大家时时多用心。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转识成智成就慧命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心法合一真性琉璃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共造福业修庄严相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顺理益己之法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慈悲十力无畏起

 

后五篇文章

忍辱文集:修忍辱 开智慧(广钦老和尚)

忍辱文集:去“我”相修忍辱(宣化上人)

忍辱文集:学佛一定要修忍辱(宣化上人)

忍辱文集:六忍——力忍、忘忍、反忍、观忍、喜忍、慈忍(

忍辱文集:四十四招教你修忍辱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