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G 七、沙门二十亿经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G 七、沙门二十亿经

 

  七、沙门二十亿经

  说法地点:祇园精舍

  参加人员:二十亿比丘(人名)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二十亿比丘打坐时,观自心而不得解脱,因此意欲罢道归家,行布施以求福业。世尊以调琴之喻而教化之。二十亿听佛所说,善于受持,遂成阿罗汉果,并至佛前说其所证。

  这里的“二十亿”,并不是指数字,而是一位出家比丘的名字。据说他是中印度伊烂拏钵伐多国长者之子,在俗家时善于弹琴,出家后修持颇为精进,对于威仪很是重视,受到大家的赞叹。经中对二十亿比丘的描述是:“在暗林中,前夜、后夜学习不眠,精勤正住,修习道品”,在佛陀的众多弟子中,“精勤学习正法、律者”,可谓数一数二的。从这里我们便可以获得一个重要信息,即二十亿的所谓“精勤学习”,无非就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行苦行,住止于“暗林”(即墓地)之中,以荒冢为伴侣,穿粪扫衣,是典型的苦行之为。二是他日夜修行,未给自己丝毫的喘息机会,日夜不曾睡眠,这也是典型的过激行为。比如说十大弟子中以“天眼第一”著称的阿那律,为佛陀呵责后发誓不眠,结果将双眼都弄瞎了。事实上这种将修行推向极端化的行为,并不能帮助我们获得真正的解脱。

  这位二十亿比丘在出家前,家庭条件十分优裕。联系到当时的社会阶层来分析,大体上可以推断出二十亿出身于商贾之家的结论。二十亿作为富家子弟,能够抛弃优越的物质生活甘愿出家,其初衷也就是寻求精神上的究竟解脱。因此,当二十亿使出浑身解数,“然诸漏心不得解脱”时,他几乎绝望了,遂产生了舍戒还俗的念头。他的想法是这样的:我如此精进学道,然仍不得要领,看来解脱无望。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及早还俗,做一名居家信士,“我父母家极大富乐,多有钱财,我今宁可舍戒罢道,行欲布施,修诸福业耶?”行布施自然可以获得大福报,但却解决不了生死解脱的问题。对于这点,我想二十亿是再清楚也不过了。但是事已至此,仅凭他个为的能力,实在是别无选择。

  然而事情还是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机——二十亿的心念,被佛陀及时地察觉了。佛陀派出使者,将二十亿叫到了自己的座前。二十亿听说佛陀要接见他,心里忐忑不安。当佛陀当面将他的心念和盘托出时,他羞愧得无地自容,“羞耻惭愧,则无无畏”,惊惶不安,手足无措。他只好“叉手向佛”,老实回禀:“世尊,的确有这回事。”

  佛陀听后,便用“弹琴之喻”,来教导二十亿应如何修行。他问二十亿道:“我且问你,听说你在家之时,善调弹琴,琴随歌音,歌随琴音耶?”就是说二十亿弹琴的技艺非常娴熟,几乎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了。

  二十亿回答道:“可以这么说,世尊。”

  佛陀问:“若弹琴弦急,为有和音可爱乐耶?”意思是说,如果弹琴之时,琴弦过于急促的话,是否会弹出和雅且令人生起喜悦的音乐吗?回答自然是否定的,因为弹琴过于急促,犹如暴风骤雨似的,自然会乱了节奏,让人心惊肉跳,哪里有什么喜悦可言?

  佛陀又问:“若弹琴弦缓,为有和音可爱乐耶?”就是说,弹琴时过于舒缓,是否会弹出优美的乐章来?回答同样是否定的,因为过于缓慢的节奏,必然是令人倦意骤起,睡意缠绵,何来愉悦?

  佛陀在这里,用弹琴节奏的快慢,譬喻修行节奏的适度把握。弹琴时,若能做到“不急不缓,适得其中”,和音可爱之乐自然会从指下涓涓流出。而修行呢?“极大精进,令心掉乱;不极精进,令心懈怠”。因此我们在修行时,要将极端的精进与极端的懈怠,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个与佛法中的“不执二边,只取中道”的最高修行原则(即“不二法门”)是完全一致的。作为比丘的,就要关于调适自己,合理适度地把握修行的节奏,做到快与慢(急与缓)的辩证统一。“是故汝当分别此时,观察此相,莫得放逸”,如果按照这个原则去修行,那么寻求解脱,也是时日迟早的问题,不可能不见道。

  这位二十亿比丘并不糊涂,他听了佛陀的“弹琴之喻”后,若有所思,心有所悟。他“稽首佛足,绕三匝”后,便离去。他“受佛弹琴喻教,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终于心下大解,证无上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其实佛陀并非不赞成用功办道,而是担心我们在修行时,会地北天南、心猿意马般地胡思乱想,心中放逸不羁——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若比丘把四威仪收拾利落了,它顶多说明比丘们对外在形象做得很到位;而心无放逸显然处于更加重要的位置。所以二十亿是个明白人,他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便很快获得成就。

  此时,二十亿虽然知道自己已经证道,但是他心里的底气还不足。这时候,总需要找一个得道高僧帮他印证一下方可。谈到“印证”(或称“印可”),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中国禅师们的相互参谒,互为印可,大声棒喝。一开始其实还是蛮有味道的,也很有禅意,让人若有所悟,比如说二祖慧可到达摩那里去“安心”,六祖慧能拜谒五祖弘忍时的对话语录(详见《六祖坛经》),这些“禅宗公案”们对世人都很有启发教育意义。后来大家互相沿习效仿,有些公案语录简直是云里雾里,令人莫名其妙。到最后,“话头”参不下去了,禅宗于是开始式微。实践证明,“玄之又玄,妙之又妙”未必有多么高明,过分去走捷径,讲“顿悟”未必行得通,达到“顿悟”资格的人,毕竟是少之又少。在大多数的时候,我们还是要老实修行,不要指望自己能一口吃个胖子。

  让我们来看看这位二十亿比丘,他开悟证道以后,想找个人帮他印证一下。当然,首选人物自然非佛陀莫属。于是他就来到佛陀住所,“稽首作礼,却坐一面”,然后把自己的修行心得,向老师“如实坦白”,然后请世尊验证自己是否已得“究竟智”。在这里,二十亿并没有“摆谱“,更没有使用那些高深莫测、令人琢磨半天的“禅话禅语”,而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坦诚地道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他对世尊说——

  1、“若有比丘得无所著,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重担已舍,有结已解,自得善义,正智正解脱者,彼于尔时乐此六处:乐于无欲,乐于远离,乐于无诤,乐于爱尽,乐于受尽,乐心不移动。”二十亿举例说:因为依仰的缘故而乐于无欲,则未必正确;如果怀着贪求供养的目的而去远离,则完全错误;如果为了持守戒律而保持无诤,也未必正确……那么,什么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呢?就是怀着灭尽贪、瞋、痴三毒的目标而去乐于无欲、远离、无诤等等,才是符合正道的“乐于六处”,除此以外,都是不究竟、不彻底的。

  2、“若有比丘学未得意,求愿无上安隐涅槃者,彼于尔时成就学根及学戒。彼于后时,诸漏已尽而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彼于尔时成就无学根及无学戒。世尊,犹幼少童子,彼于尔时成就小根及小戒。彼于后时具足学根者,彼于尔时成就学根及学戒。”

  3、“若有比丘学未得意,求愿无上安隐涅槃者,彼于尔时成就学根及学戒。彼于后时,诸漏已尽而得无漏……彼于尔时成就无学根及无学戒。彼若有眼所知色与对眼者,不能令失此心解脱、慧解脱,心在内住,善制守持,观兴衰法……”这里所讲的,是六根与六尘之间的关系,即眼、耳六根不为色、声六尘所转,“犹如山石,风不能动”。

  以上三点,我们若细细分析,可谓句句在理,没有半点故弄玄虚。我们可想而知,世尊听了这番话之后,自然是十分满意,但佛陀当时并没有表态,二十亿也没多问。二十亿比丘在说完自己的心得体会之后,便“稽首佛足,绕三匝而去”。看来二十亿比丘真的见道了,如若他心有牵挂,必会赖在佛陀那里不舍离去,呆头呆脑地巴望着佛陀为他作一番印证。

  佛陀在二十亿比丘离开后不久,就对比丘们说:“各位比丘,二十亿比丘是好样的,你们应该向他学习!你们要像二十亿比丘那样,把各自的修持心得如实向我汇报。二十亿比丘已经证得了究竟智,他不自誉,不轻慢于他人,所说的都是正义之理——这样很好,我很赞叹!”

  (2009年6月20日,界定于南海普陀山)

 
 
 
前五篇文章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H 八、八难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I 九、贫穷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A 一、行欲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B 二、福田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C 三、优婆塞经

 

后五篇文章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F 六、瞻波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E 五、请请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D 四、说无常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C 三、说处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B 二、龙象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