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随缘更需悲智愿行(俞学明)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随缘更需悲智愿行(俞学明)

 

  “随缘”成为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之一,是佛教智慧发致日常妙用的经典案例。在日常语境中,“随缘”是应对“求不得”的豁达和淡然态度,往往反映人们遭遇逆境、行事不顺时的超越:随其机缘、不加勉强、且待来日。随缘与“有求必应”的菩萨信仰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民众日常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缘”形似于无可奈何时鸵鸟式的逃避和放弃,因而有时往往成为怯懦的借口,但二者其实如孔子与阳货,貌似而神差万里。真正的随缘,需以“看破”为前提,并根据具体的机缘,以宏大的愿力和深广的智慧随顺因缘、积极应对。看破和随顺,唯有在日用家常中随立随遣、随遣随立,方能以大慈大悲大愿大行得一个了无挂碍。

  一、看破为随缘发用之根本

  “看破”,看什么?破什么?看诸法实相,破烦恼执著。并非世人单独有个离开事相需破的烦恼,也并非有一个离开事相而独存的实相,而是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僧肇说的“立处即真”,看破即看“实”,即如实谛观,也即自净其意。

  “看破”的基础在于佛教的缘起说。缘起是佛教认识世界的视角,是佛教的理论基石,也是佛教*轮长转、广为传布的根本内容。在佛教看来,这个视角并不是佛教自身创造出来的,而是佛陀对于这个世界的真实把握,是契入了世界的实相,也就是揭示了真理。当年释迦牟尼放弃迦毗罗卫国太子的身份出家修道、放弃苦行在菩提树下觉悟,所觉的就是这个缘起的世界真相;《妙法莲华经》中所说佛为了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是为了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之知见即知诸法实相,这个实相就是诸法缘起的道理。因此,《杂阿含经》卷十三中,佛陀称说此缘起法为“第一义空经”。

  仔细分析,佛教缘起论而看破的四层意思:其一,诸法因缘和合而生,故彼此依赖,无独立自存之实体,据此为缘起性空;其二,诸法因缘而生,“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故作因必受果,此为业报轮回;其三,诸法因缘随生随灭,因而流转迁变,无有自性,此即无我无常;其四,诸法因缘和合故空,因缘和合故有,离空无有,离有无空,非空非有,亦空亦有,空有相即,不一不异,是为性空妙有。缘起论既解释说明了世界和人生命运何以如此,又指明了人努力的方向和道路。

  因此,看破即契入诸法因缘生因缘灭的真实,也即通达生死流转的原因和了生脱死的根据。顺观十二因缘,即知轮回之生生不息;逆观十二因缘,即明人生之瞬息机缘。看破即明诸法即空即假即中,明了诸法即性空即缘起。看破方能于相而离相,达到个从容自在。

  是否以“看破”为随缘之根本,就如同百丈与野狐之间“不昧因果”和“不落因果”的区分,“看破”了方能“不昧因果”,度脱野狐身;未达而为达,则如增上慢人,法华会上入宝山而空手归,与自在插肩而过。

  二、对机是随缘发用之基础

  随缘从根本上说需悟入诸法实相,贯彻到日常妙用即是了知具体事物的前因后果、和合方式,就是真实、具体、细致地把握和合生法的因和缘,知其然、所以然以及未然、将然,看破因果相续、因缘和合,也就是需对机随顺。

  佛教从理的层面说,第一义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但佛教之所以为“教”,是因为“目中有人”,即当佛把自己觉悟的内容教化众生时,内容的表达与教化的对象之间就建立了相应关系。因其“目中有人”,故需八万四千法门来作为应“机”之径,才有浩瀚经藏以应对不同对象之需。又因教化对象存在于现实的时空中,故对机意味着对“此时、此地、此人、此事”,随缘发用,也就应该契合这“四此”,否则不异于对空赏花。

  契机之“机”,包含根机和时机。

  1. 根机

  根机又含根性、病机、事机。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中提到的“随其所堪”即是根据听法受教人的根性。灌顶《天台八教大意》中说:“前佛后佛,自行化他,究其旨归,咸宗一妙佛之知见。但机缘差品,应物现形,为实施权,故分乎八。”这里的“机缘差品”即是对象的根性。此根性千差万别。机教不契,即使美若天花,也是如聋如哑,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又说的“(如来)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即病机,龙树在《大智度论》卷中所立统摄经藏“四悉檀”中,各各为人悉檀乃佛陀“观人心行而为说法”,对治悉檀则进一步指出了经教的效用只在对治法范围内,超出对治无实性,“有法,对治则有,实性则无”。

  事机则显示当下之因缘和合。每部佛经开端的通序均有“六种成就”: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六种成就”的叙述方式,表明佛陀的每次说法都是有具体语境的,都是针对具体的因缘在这“一时”具足和合的。

  2. 时机

  太虚法师指出:“时机乃一方域、一时代、一生类、一民族各别之心习或思想文化。”“机”是听受佛法的众生,由于众生是在时空中生存的,因而,必然要考虑到地域、时代、众生品类、民族、个体等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说,所契之“机”是具体的、个性化的。太虚法师指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即是说佛的教法虽是佛智证明的真理,而存在世间则是观察众生之机宜事实而施设的,所以佛经是‘契理契机’的法。不仅合乎个别的千差万别之机,另外还有时代机境;要针对当时一般的思潮而随顺摄受或破斥,这才有佛法。”

  教机相应,随缘也是如此。随缘需根据具体之时、地、人、事,把握当下的因缘和合、把握因缘之瞬息万变,随顺漩涡和浪涛,把握行舟之道,随波逐浪,“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佛教发用于当代社会,把握时机更为要紧。

  三、随顺之把握是随缘发用之保证

  倓虚大师说“看破,放下,自在”,这里的放下和自在是一种境地,同时,也是一个修历。从根本上说,佛教是教人做人的宗教,它强调的是:如何在做人的时候修行,也就是把“人”视作修行的机遇、把人生作为修行的结果和过程。因而,它一直在教导人如何把握人生。

  有一个灯下找钥匙的故事广为流传:深夜,一人在灯下低着头仔细搜寻。路人问:“您在干吗?”答:“找钥匙。”问:“是丢在这里吗?”答:“不知。”路人好心建议:“您干嘛不到别处也找找?”答:“只这里有路灯。”对此故事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也可以这样体贴多层意思:其一,知道光亮的界限,这是大智慧;其二,灯(理性照耀的范围)是人认知的界限,人只做人能做的本份事;其三,人还能做的,或许是拓展灯的光亮,把黑暗(理性无力的地方)留给信仰。随缘是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做实在人,行本分事,该做即做,该行即行,点到为止,无拖泥带水之滞。

  如何“随缘”的问题,需着力于“随顺”两个字的体贴。我们当下所面对的世界,是一个缤纷复杂、多元依存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繁荣”,抑或“扰攘”,就在人之一念间。“随顺因缘”,可含以下多个层面的意思:

  1. 和合离散皆是缘,缘生缘灭,世上竟无可执著之人、亦无可执著之事。

  2. 得失在心,迷悟在心。站在窗口看花园,看到的是玫瑰、抑或是垃圾,只在于如何看,玫瑰还是玫瑰,垃圾还是垃圾。

  3. 自作因,自受果。流转世间,招感受报,坦荡于承受和消解以前造作之业,更需谨慎于造作未来担当之因,“不做”并不意味着“不作”,需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般惜善缘,把握当下之修行,此方是正道。

  4. 随缘之“随”,不是等待缘之生灭,更是积极创造善缘、增长智慧、积累心力,所谓积德行善、念佛供养、亲近善知识、修行六波罗蜜等均是,念念生当下即念念修。

  5. 心净则国土净。不昧因果,方能不滞因果,本来无一物,无尘可染。

  6. 随缘不仅是“随波”,更是“逐流”。波水相即,离了“波”即无“流”;但“流”才是“势”,才是标的。不断超越水波荡漾之迷惑,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能懂得发菩提心之妙用。

  7. 随缘并非言语,更是实践。只有当“随缘”不再停留于遇事缩头的消极怠工状态,才能焕发出大丈夫气,真正放下自在。

  随缘如上,则积累心力,清净自心,了无挂碍,若《妙法莲华经》中之长者对穷子,悲心深厚,智慧通达,随顺因缘,从儿子“舍父逃逝”时的四处寻求、“对父不识”时的方便“诱子”直至“心相体信,入出无难”时的付诸如来家业,游戏神通,如牧心牛,步步引入,一气呵成。对人如此,方是真正菩萨道;对己如此,方得成就波罗蜜。

  故,真正的随缘,需具足悲智愿行。

 
 
 
前五篇文章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人格的整合与执念的对治(唐秀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佛教对生活的看法(静波法师)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如何把佛法精神用在职场或生活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佛法在日常身心生活中应用(吉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生活禅的理论与实践(肖占军)

 

后五篇文章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现代社会中净土法门的弘扬与实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运用“四摄”塑造企业文化达成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藏传佛教教育的传统、发展及未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刍议当代中国佛学教育(李四龙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当今大陆佛教院校教育模式的思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