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谈时间(梁乃崇) |
 
谈时间(梁乃崇)
「时间」是面对变动事件时所感觉的先后秩序,是变动世界才有的现象。 「时间有宽度」是由本文首先提出的观念,宿命通可用改变「时间宽度」来解释。 拉长「时间宽度」,才有可能从「现在」逆向进入「过去」。 摘要: 「时间」是人人关心的问题,因为它也就是寿命。无论是佛学还是科学,关于「时间」皆有丰富的阐述,佛学善于描述长时间,科学则擅长处理短时间。然而「时间」的本质是什么?却是一个难以说明的问题。本文认为「时间」是面对变动事件时所感觉的先后秩序,是变动世界才有的现象。其次再探讨「时间宽度」。「时间有宽度」是由本文首先提出的观念,宿命通可用改变「时间宽度」来解释。至于「时间」是否可逆,科学述说的「时间逆向」是事件秩序的反转,并非真实的「时间逆向」;惟有拉长「时间宽度」,才有可能从「现在」逆向进入「过去」。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对「时间」将会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正文 本文分成四点来讨论「时间」。第一、比较佛学和科学的「时间相」。第二、探讨「时间」的本质是什么?第三、介绍「时间宽度」。第四、「时间」是否可逆? 第一、比较佛学和科学的「时间相」 「时间」是每一个人都要接触到的问题,没有一个人能脱离时间的影响,除非他修行成道超出轮回,才不受时间的控制。对佛教徒而言,「时间问题」即「生死问题」,所以「时间」是佛教徒必须面对的大问题;就科学家而言,「时间」当然也是重要的问题,不需再多所描述。现在比较一下,从佛学的观点来看时间的相貌如何?和从科学的观点来看时间的相貌又如何? 我们从「宇宙时间」、「人寿」、「时间单位」和「时间快慢」等四方面来比较二者的「时间相」: (一)宇宙时间 佛学有三种宇宙时间,即「有始有终」、「有始无终」和「无始无终」,分别属于化土、报土和常寂光土的世界。人的世界属化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属报土,佛的一真法界则属常寂光土。「有始有终」的宇宙时间表示这个世界有一个开始和结束;「有始无终」表示有开始但无结束,这个世界会永远延续下去;「无始无终」则表示这个世界没有起始点,也不会结束。 科学的宇宙时间以「霹雳说」而言,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开始的,最后我们的宇宙是会消失的。地球现在的年龄约四十六亿年,宇宙现在的年龄约二百亿年,何时消失没有人知道,但科学仍相信宇宙以毁灭结束,所以这是一个「有始有终」的宇宙时间观。 (二)人寿 佛学里有「增劫」和「减劫」两种情况互相交替。在增劫中,人寿最高可至八万四千岁,之后即转变为减劫。在减劫中,人寿最低至十多岁,之后又转入增劫,周而复始。目前人类在减劫中,人寿约百岁。 科学亦认为人寿约百岁左右,最长可以到一百二十岁,这是有案可考的人瑞年龄,没有增劫和减劫的想法。所以佛学在「宇宙时间」和「人寿」方面远比科学广大丰富。 (三)时间单位 在佛学中,计量时间的单位有阿僧祗劫、大劫、中劫、小劫、年、月、日、时、刻、分和剎那等。「劫」是非常大的时间单位,已经不能用地球绕太阳来计量,而是以世界的成、住、坏、空来计量。「剎那」是最短的时间单位,约等于0.6秒(另有一说等于0.0133秒)。 科学计量时间则有世纪、年、月、周、日、分、秒、千分之一秒、百万分之一秒(micro-sec.)、十亿分之一秒(nano-sec.)、10-12s(pico-sec.)、10-15s(fento-sec.)等。百万分之一秒(10-6s)是个人电脑的运算时间单位,由此可知10-6秒是现代生活的一部份。10-15秒(fento-sec.)则是原子轨道电子的运转周期,科学有办法测量如此小的时间,真是难得。佛学擅长大时间,科学则擅长短时间。 (四)时间快慢 在佛学中,时间是有快慢的,所谓「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佛经上记载,天的层次越高,时间就越慢;反之则越快,低到地狱就「度日如年」了。阿鼻地狱更是一念生,一念死。 科学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未发表之前,时间没有快慢差别,其快慢是一致的;「相对论」发表之后,科学界才接受时间有快慢之别──观察者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时,他的时间会慢下来,也就是时间有快有慢了。这个观念的产生比佛学慢了两、三千年。 第二、「时间」的本质是什么? 「时间」是真实存在的,但却又相当抽象,至少比「空间」要抽象。提到「空间」我们可以很容易指一个箱子说它是空间;但如果要指出什么是「时间」,就非常地困难,我们没有办法指着手表、日历说它们是时间,因此「时间究竟是什么?」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为探究时间是什么,我们先假设一个状况: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静止不动──地球不自转,也不绕太阳公转;汽车、飞机和轮船都静止不动,钟摆和音叉也不动;人的身体不动,心脏不跳;甚至人的心思不动,念头不起,心灵也全部静止不动──这样完全静止不动的世界有时间吗? 我的答案有两个:一个是「时间没有了,不存在了」;另一个则是「时间也静止不动了,人不老,世界不坏,时间永恒了」。 我们先从第一个答案谈下去:静止的世界,时间没了;反过来说,变动的世界就有时间吗?假如变动的世界就有时间,我们必然要问:为什么变动的世界有时间?为解答这个问题,设想发生了三个事件,1事件、2事件和3事件──静止的世界当然没有事件发生,只有在变动世界才有事件发生──这三个事件会给我们一个先后秩序的感觉:1、2、3。这先后秩序的感觉是非常稳固的,不可能错乱成3、1、2或2、3、1等情况,更不可能形成三者不相关、没有先后秩序的情况,而是给我们一个非常确定的1、2、3的先后秩序之感,此「先后秩序的感觉」即是「时间」。因此「时间是什么?」、「为什么变动的世界就有时间?」可以如下解答:当面对变动世界所发生的事件,产生一种先后秩序的感觉即是时间;静止的世界没有事件发生,因此没有时间。 学佛的人会打坐,打坐要将心静下来,开始让念头减少,减少到一个程度以后,心里的念头就可以数了。如同前面所说的事件,可以数起来的第一个念头1,再起来一个念头2,又再起一个念头3──这些念头一样会给修行人一个先后秩序的感觉,这时修行人就有时间;但是倘若修到一念不生,就无从产生先后秩序的感觉,于是他的「心灵时间」没有了,得不到先后秩序的时间感觉,这个状态就是《金刚经》上面所说的「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不可得」──过去1、现在2、未来3是一个先后秩序,当一念不生时,也就没有1、2、3;1、2、3都没有了,何来1、2、3的先后秩序?所以「三心不可得」,也就是「没有时间」了。 我们再从第二个答案来看,在逐渐趋近静止不动的世界里,事件1、2、3发生的频率缓慢下来,其时间亦越来越慢,寿命也愈来愈长,所谓「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在越来越静止不动的趋势下,如达到完全静止不动的极限状况,事件1、2、3亦缓慢至不再发生,时间也就跟着慢到完全静止不动,此静止不动的时间不就是「永恒」吗? 因此,「没有时间」与「时间永恒」全都源自于「完全静止不动的世界」,可以说是同一个,我们没有办法区分其间的不同,这个情况类似「惯性质量」与「重力质量」之无法区分。对一个坐禅的修行人而言,当一念不生时,他的心灵就会达到完全静止不动的极限状况,于是他的心灵时间与「永恒」相通,也与「无」相通,由此也可知佛学的「无」与「永恒」是同义的。现在套《金刚经》的句法:「所谓时间,即非时间,是名时间」,我们可以诠释为:「时间」若等于「没有时间」,才是「真正的时间」。即心灵达到完全静止不动的极限状况,所体悟的时间是「永恒」与「无时间」相等,这才是时间真正的本质。 第三、时间宽度: 时间从「过去」到「现在」再往「未来」进行,过去的消失了,现在的正存在,未来的尚未发生。「现在」这个时间点应该是有宽度的,纵使宽度非常小,小至10-15秒,仍然是有宽度的。「现在」不停地向未来推进,也带着「时间宽度」向未来推进(如图虚线部份)──在「时间宽度」内都是「现在」,现在的正存在,而不是已消失,也不是尚未发生。同一「时间宽度」内所有发生的事件均持续存在,直至超出现在的「时间宽度」之外进入过去才消失;未来的也因进入现在的「时间宽度」之内而存在。此外,在「现在」这个时间宽度内虽然没有过去和未来,但其中的事件仍然有一个先后秩序,此先后秩序不同于过去和未来,而全是现在,是存在于现在中的先后秩序,也可以说在这个「时间宽度」内的过去不消失,未来的已经来了。「时间宽度」是一个存在的事实,事实当然可以用一个实例来说明。例如我们乘飞机的时候,座位前有一句话: 如果看完这几个字要一秒钟,而「时间宽度」也是一秒,我们就能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假如「时间宽度」是十分之一秒(如图虚线部份),我们只能得到一个「请」字的意思,其他部份如「坐定后,」则属过去而消失,「系安全带。」则是未来尚未发生,所以得不到整个句子的意思。假如「时间宽度」是百万分之一秒,那么连一个字的意思都无法了解了。现在大家都可以了解整个句子,表示大家的「时间宽度」超过一秒,当然也证明有「时间宽度」的事实。 人类的「时间宽度」有没有公定的大小?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就可以发现:「时间宽度」没有标准规格,它是随人主观认定的,各人不尽相同。每个人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宽度」,常常同时在用很多套长短不等的「时间宽度」,并且随各人主观的调整而改变,非常复杂。一般人的「时间宽度」大约分布在一百年至一剎那之间,可调整的范围也相同。例如:王大任先生(虚构)在1960年1月1日出生,今年1992年,他是3 2岁,我们认定从1960年的婴儿到今年32岁的青年都是同一个王大任,而不是不同的人。以后到2060年时,他已是一百岁的老翁,我们还是认定他是同一个王大任──这种认定,要基于「时间宽度」是一百年才讲得通。其实从婴儿到青年、再到老翁之间的差异非常大,但我们还是认定他是同一个王大任──这充分显示「时间宽度」的主观性。如果王大任先生也来参加研讨会,今天一天的节目可视为存在于同一个「现在」的单元里,即今天一整天被视为在同一「时间宽度」里,因此今天研讨会的时间宽度是一天。当然也可以把一节演讲作为一个「现在」单元,作为一个现在的「时间宽度」,诸如此类的情况很多,足以显示王大任同时有数套「时间宽度」在使用。 「时间宽度」既是一个可以主观调整的数量,我们若拉长「时间宽度」,则可将原来视为「过去」和「未来」的事件都纳入「现在」,因此会使我们「回到过去」和「进入未来」。同样的,若将「时间宽度」缩短,现在的事件也会「成为过去而消失」或「成为未来而尚未发生」。假如我们能将「时间宽度」拉长超过一生的寿命,则「前世」和「来生」全成为「现世」。因此知宿命和来生是轻而易举的事,其轻易的程度,与一般人能知昨天的事和预知明天一样。所以宿命通并不困难,困难在如何将「时间宽度」拉长超过一生寿命而已。佛法行者,修定修静,心念渐慢,因此「时间宽度」亦渐长,拉长「时间宽度」只是心念减少的结果,也可以说宿命通是心念渐少渐静的结果,并没有太多神秘难解之处。 第四、「时间」是否可逆? 一般科学上讲时间可逆的时候,常举一个例子:一个杯子掉到地上打碎了,若把整个过程拍成电影,然后把影片倒着放映,我们就能看到一个破碎的杯子自动聚成一个完好杯子的过程,他们认为这过程代表「时间的逆向」。另外一个例子,若把人从老年变成少年,少年变成婴儿,婴儿再变成胎儿,这样的过程也称为「时间倒流」。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因为这样的过程并没有使我们的先后秩序的感觉改变,仍然是过去、现在、未来的秩序,除非改成未来、现在、过去的秩序,才称得上是「时间倒流」;倘若只是从老变少而已,其实并非「时间逆向」。想要「时间逆向」,可从拉长「时间宽度」着手,当「时间宽度」扩至过去,即是从现在回到过去,这才是真正的「时间逆向」。佛学中的宿命通,是一个「时间逆向」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