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逆境」与「顺境」(梁国雄)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逆境」与「顺境」(梁国雄)

   「逆境」与「顺境」    梁国雄居士

  暴力、暗杀、战争、贪污、腐败、强奸、恐吓、饥荒、混乱、丑闻、药物滥用、经济危机、环境污染 … 等天灾人祸事件,见诸传媒新闻,似乎无日无之;不幸事件的发生,范围极之广泛,无论落后国家、发展中国家、高度发展的国家,可说无一幸免,给人的整体印象是:当今世界,似无乐土,人心极度不安稳。其实,上述现象,自古至今,已不断地重复着,与顺境交替,只是大多数人,由于处惯顺境,有意无意之间把它忽略了吧。佛陀早已知之,并已忠告世人,如《佛说八大人觉经》谓:「世间无常,国土危脆;… 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 …」。

  人生难免要经历逆境与顺境,如果我们还未了解逆境与顺境的意义,还未掌握到应付方法、或准备不足,那么,必会烦恼重重,常陷逼迫之境的,下述简释,或许对大家有点帮助。

  1) 顺境或太平盛世,负面压力不大,人皆向往,是适意享乐的时刻。在享受之余,甚少有人居安思危,积谷防饥,多行善事的;大多数人,皆耽溺欲乐,难于自拔,内心充满错觉,以为眼前的顺境是必然的、恒常的,会继续不断的;对无常的天灾人祸,缺乏警觉与应变能力,当不利的、突如其来的变故发生,往往不知所措。明乎此,于顺境时,自当不忘趁机积福修持,少欲知足,积极地培育智慧、慈悲、宽忍等德性。

  2) 逆境时,往往祸不单行,内外的负面压力极大,可说进退维谷,逼迫难忍,有些人甚至想到一死了之,是仿徨、迷惑、受苦、挣扎、逃避、难耐、绝望的时刻。其实,逆境时,压力大部分来自内心,例如:错觉、判断错误、以及不愿改变的情绪反应与理性挣扎,实际情况,其实未必那么坏,只要站稳阵脚,清醒脑袋,调控情绪得宜,保持一定程度的能耐,是不难找到解决办法的。

  3) 逆境告诉我们,自己仍有不足之处,是时候要改善、增益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了,应好好把握此逆增上缘,学习放下自我(面子、自我形象、情绪或思想上的执着等),学习「逆境自强」,那么,大多数的逆境,皆可渐渐克服过来的。

  4) 事实上,逆境与顺境皆有其破坏性与建设性的两个方面,平日宜培养对顺境与逆境的平等心,对它们同等看待,需理性地知悉顺境的陷阱、以及逆境时对个人的成长与完善的重要性。没有逆境的挑战与压力,又怎可激发个人的潜能,去经历人生中的风风雨雨、去警惕和防避顺境时的温柔陷阱,减少过错呢?

  5) 有些逆境或难堪的变故是无法解决的,例如: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家散人亡,国破家亡,自然灾害,人为战争 … 等情境。不幸的定业现前,在已经积极地做了该做的事、或寻求了支援之后,在过度期间,恐怕只能「逆来顺受」;此时若有对佛法的深切了解与修持,尤其是对无常的确切认知与深心接受,以及修练有素的忍耐(忍辱)波罗密:忍耐、忍耐、忍耐 … 再忍耐,相信一定可以应付过来的。

  6) 请细心思考及背诵以下愿文,于逆境时若能醒觉,将极有启发与鼓舞作用。

  「对不可改变的事物或情况,愿我能安祥地去接受它们;

  对可改变的事物或情况,愿我有勇气去面对和改变它们;

  更愿我有智慧去分辨二者。」

  人多善忘,老生常谈,未必无益,愿共勉之,坐言起行。

 
 
 
前五篇文章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憨山大师费闲歌简释(梁国雄)

唐代佛教教育宗旨与内容初探(张捷)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憨山大师醒世歌简释(梁国雄)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学佛人如何与各种人交往

佛教管理是制度化与人性化的结合——大岳法师访谈

 

后五篇文章

佛教教育与社会信仰教育(刘元春)

晚唐五代敦煌三界寺 寺学教育与佛教传播(祁晓庆)

印光大师之教育方法探微(杜钢)

重庆佛教教育论坛部分讲话稿--佛教教育座谈会

爱国爱教是佛教的优良传统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