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法语撷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法语撷要

 

  .佛陀说法四五年,他只是尽量说,而且周不同方式、不同比喻为别人说,但他从不勉强别人"一定"要依照他的理念而行,他从来不主宰任何人,不因别人理念不同而心中有苦。

  .佛乃真正的强者,他无所强求,他也无从怕失去什么,因为他的心是充分自由的,当一个人作到真正没什么自我保护时,他是澈底解脱的。

  .一般人的处世方式,通常是依己意而行,容易因别人展现的行为不如自己的标准(或理想)而不悦(不满意),但是,我们可否停下来想一想,我们自身所做所为。展现出来是否尽能令别人满意,其中差异即是修行者所应注意调整的。

  .凡夫曾在意自己的功过得失,修行者在意他人的苦处。

  .没事,多做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吧!

  .弘法者不要只想建立自己的王国,如果真正有利众生,自己甘愿默默耕耘,做个无名小卒吧!

  .别人看到我们的缺点,就像我们看到别人缺点一样的容易~时时提醒自己吧!

  .修行者善加观察因缘,不愿只赢了理论,而失去了互动的谐和性。

 
 
 
前五篇文章

佛学与科学论文集(梁乃崇等 著)

修行出现违缘的认知和对治(郑育能)

无常的启示

净业持名四十八法(郑韦庵)

谈「空即是色」

 

后五篇文章

学佛的意义及方法(林清玉)

道场何在

佛教中的二十四诸天(谢路军)

佛教中的「多闻」概念(冉云华)

常乐我净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