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冯学成:漫谈《信心铭》 第八讲、祖师禅的崇高境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冯学成:漫谈《信心铭》 第八讲、祖师禅的崇高境界

 

  祖师禅与如来禅

  老子《道德经》说:“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跟这里说的“归根得旨”是一样的。归根才能得旨。如果我们的思维、思虑不能停息下来,体味不到思维停息下来的感觉,那么我们就总会跟着念头跑,不是此念就是彼念,不是善念就是恶念,不是是就是非,不是得就是失。如果老是缠在思维的罗网之中,生生世世都不得解脱。

  那么,“归根得旨”的方法是什么呢?方法就是觉照,要把自己的觉照力陶冶出来,沉淀下来。觉照力是实实在在的功夫,但在觉照的过程中,稍有不慎,稍微把握不稳,就会是“毫厘有差,天地悬隔”,以至于“随照失宗”。

  我们在打坐的时候或者在观想的时候,经常都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哪怕诵经时想一气呵成不起妄念,可诵着诵着,还是管不住自己要走入歧途。我们做个实验,有哪个人能在诵《金刚经》或是《地藏经》的时候做到一念贯注,不起与所诵经文不相干的念头?别人不说,反正我做不到。我问过很多人,也都说做不到,这是老实话。因为这其中有“随照失宗”这样一种麻烦在作用。没有通过严格修定的人,要想做到精神的真正贯注、持续地贯注,是很艰难的。所以,我们在平常的学修当中,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定力。

  前两年,我在柏林禅寺讲《坛经》,当时净慧法师让我讲讲祖师禅和如来禅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说,祖师禅是如来禅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来禅里包括了祖师禅,祖师禅是如来禅的最高境界。最高境界并不是说祖师禅就在金字塔的塔尖上,不是这样。如果这样看,就把祖师禅看歪看邪了。因为在如来禅的任何环节之中,都会引伸出祖师禅来,就像“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它本来是定学里的一句话,后来就成了祖师禅的名言。

  为什么说在如来禅的任何环境、任何次第之中,都可以引伸出祖师禅呢?这里的关键,是我们禅宗祖师所提出来的“向上提持”。其实不管是修密修净,如果我们把心放在明心见性上,能时时处处提持向上的一念,那么一切法都可以引发祖师禅。

  让你品尝入定的甜头

  人思维的惰性太强太强,生生世世的业障、惰性、习性难以把控。为了克服“随照失宗”的弊端,就需要一段时间来养定。如果一个人没有定力、静气,心里火爆爆、乱哄哄的,怎样学法?有些人思维太强烈了,见解太多了,佛法见地太丰富了,总会找些文过饰非的理由遮掩自己的错误。说白了,这些都是因为自己的定力不够。所以,应该在学修的时候老老实实地养静气,习定力。定力本身是见地上的护持,如果没有如实的见地,就不会有如实的定力。

  说得更直白一些,定力就是定见。比如说,我承认这个事情,相信这个事情,随便别人怎么说,我都不移不动。别人说吃了狗屎能成仙,我想谁都不会动心,因为我们对狗屎是个什么东西,有自己的定见。还有“水中月,镜中花”,电视里出现一个大美女,谁都不会痴心地把手伸到电视里去牵美人的手,没人打这样的妄想。所以,养定并不是一件复杂、难以做到的事情,不是非要你坐在蒲团上眼观鼻、鼻观心。养定,实际上是人们正确知见的一种确定,有了这个定,心里就不会去乱想,在一定的因缘内,就可安住下来,心思就会平静下来。

  佛都说了嘛,“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还想那么多干什么?为什么不老老实实地坐在这里,不让乱七八糟的事情牵着鼻子走呢?人往往是这样,今天一个道理,明天一个问题,念头不断。其实佛说得很清楚嘛,一切念头都是梦幻泡影,生生灭灭地不用去管它。久而久之习惯了,蹦蹦跳跳的念头对你就没有多大诱惑力,你就不会再贪著它,心也就平静下来了。一平静下来,就很容易进入定境。

  定境并不是昏沉的,也不是百不思百不想,它是清清明明的,就像这个房间里没有灯,我们马上点盏灯,光明就出来了。用佛教的话来说即是:寂而照,照而寂,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这盏灯它不会、也不可能自吹自擂说:“今天我大放光明了!”它只是照,而且照到美的,美的就现前;照到丑的,丑的就现前,然而它却不会因为美丑而动心。太阳出来照在孔雀身上,它不会因为孔雀美丽而多照它一会儿,也不会因为看见蜈蚣丑陋,就干脆不照它了。

  我们在进入一种定境的时候,头脑中并不是说没有念头,说不定念头更多更热闹。只不过,来来去去的念头与你不相干。你能做到好念头来了不起欢喜心,坏念头来了不起恐惧心,任它自生自灭,来来去去,总之不动心就是了。如此这般一番,你便会慢慢地品尝到入定的甜头,体会到了那种身心的欢悦。你才真正知道什么是梦幻泡影、什么是根尘、什么是空有,你才会产生以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的感受。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你才不会“随照失宗”。

  在这个基础上,把念头再向上一提,就会破参。但这还不等于见到本来面目,见到真如自性。只不过这个时候你已经有本钱了,可以继续参了,直到把我们的“历历孤明”参破参透。

  一念觉性即是菩提

  修密法的要修明点,何谓明点?一念专注本身就是明点,修明点就是修定。有的人说打坐时看见光明了,那是打妄想。我们的注意力本身就是光明。任何事物只要进入我们的注意力之中,也就进入到我们的光明照了之中。任何事物只要处在我们注意力的觉照之下,就清楚明白了。但清楚明白的是对象,不是光明本身。

  那光明本身是什么?大家好好参一参。我们修光明,就是修“这个”,护“这个”,守“这个”。到了不修不护不守的时候,你就自由自在了。还到哪里去找另外一个光明呢?像观大日如来、观太阳等修法,作为一种过程和手段可以,但它毕竟是过程,千万不可贪著。有些人打坐见了光,欢喜得不得了,觉得自己修行有长进了;如果见不到光,他就会懊恼,对自己的修行没有信心。他却不知道这些都是念头,都是景象。

  “随照失宗”只有四个字,却把修学之中微细的毛病点出来了。如果经常用这四个字警惕自己的觉照力,用在我们的念头功夫里,我们就会“须臾返照,胜却前空”,达到这样的境界就不会再“随照失宗”。即使偶尔落入“随照失宗”,也可以马上回头,立刻转身返照,把本份守住,做到归体、归宗,而且自己转身时很快,不用淘神费力。有些人为一些如分房子、长工资的事情生气、发脾气,一个念头憋在心里几个月,十分恼火。平时来来去去的念头,它不会把你牵动。能牵动你的,都是与你利害相关的念头。它把你牢牢地控制了,这就是利害是非。常言道:事不关己,关己则乱。

  怎样把我们的心放平?这个功夫不是说说而已,要试试才知道。你贪嗔痴种种烦恼还有没有?只有事实才能说明问题。到了三业现前的时候,才看得出你有没有功夫。我们在修行上一定要有这个能耐,在“随照失宗”时能“须臾返照”,而“须臾返照”本身就是“胜却前空”。大家都知道“无须求真,但须息妄”,“不怕念头起,只怕觉心迟”的道理。哪里去找菩提?一念觉即是菩提!我们能知能觉,用禅宗的话说,是我们知道转身,在念头上能回头。这个能耐绝对超过你天天观空、说空、论空。我今天又住空了,一念不生,万法寂灭了,好安逸!——错!这只是一种景象而已,它没有什么了不起。睡着了,不做梦也是万法皆空,失念也是住空嘛!

  其实,人住空的时候也是很多的,只不过自己不知道。因为知道的时候你也就没有住于空了。你自己住空时,它没有给你带来多大的好处,也没有给你带来多大的坏处。因为我们的生命或者说是精神自身,它有休息的时候。体乏了,疲倦了,就会处于这种状态。“魂不守舍”的时候就有点这种味道。失神、失念的状态都是相对住空,这并不是值得骄傲之处。

  值得我们骄傲的是“须臾返照”的时候。当我们觉得自己哪一点不对时,或者发现自己又在打妄想了,这种感觉本身就是“须臾返照”。这个能力,这个警醒之心,就是我们的觉照本身。这是最了不起的,是成佛的资粮、见道的本钱。离开了这个,哪里还有更好的法?离开这个,一切法都是死法!如果我们这种觉照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一天24小时不离不异,让它在我们的心中不生不灭,使自己永远不犯错误,永远明明白白,那才是真正的欢喜。

  须臾返照,看起来轻飘飘的一句话,但它有极大的功用!一个人要通过好多年的苦修苦炼,才能把这个功夫沉积下来。功夫纯熟了,你才不会再跟着念头跑。这是学佛的人必须养成的基本功夫,同时它也是最高的功夫。它不是太繁杂,没有太多的热闹。它就是我们的一念觉性,一念觉性即是一念菩提。这是最可贵的。

  我们看看廓庵禅师所绘的禅宗《十牛图》,牧牛的目的,就是把它驯教得纯和而不顽野。性情调顺了,真如之性就圆融纯熟了。

  妄见息灭之后

  “须臾返照,胜却空前。前空转变,皆由妄见”。在这里,空是可以有所转变的,但能变的空,会让人心里觉得不踏实。空本身是能变的,正因为万物万法体性本空,才有万物万法的流转不息。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这里的妄见,也可以读作妄现。在我们自己的身、语、意还没有彻底了悟之前,也就是说我们的命根还未断,还没有达到彻法源底,还有那么一丝命根不断时,就像我在前面打过的比方,妄见,就会像手术之后没有被彻底割除的癌细胞一样,还会复发。

  只要我们的心意识有所活动,原本没有的妄想执着就会无中生有了。你在床上睡着了,睡得打鼾,那时候到哪里去找妄见呢?早上起来眼一睁,很多事情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第一件事情做什么?是先洗漱还是打开天然气烧水做饭?很多事都是顺着人的本能,或者是工作、生活的需要,很自然地开始去做了。但是,如果我们念头的分别一起,是非心一起,人我心一起,原本是有序的就乱套了。疑心一起,麻烦就来了。大家修行这么多年了,对“皆由妄见”应该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关键是在有妄见的情况下,大家要知道息妄,要打住妄想。但打住妄见之后,还有个什么?这是很多学佛人所迷惘不解的。

  实际上,三祖大师在《信心铭》中已说清楚了,“不用求真,唯须息见”。这八个字是《信心铭》的命脉啊!大家一定要注意。我们经常在寺庙里听一些修行人,特别是老修行者在讲开示时,最爱引用的就是这句“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我们对善知识的这两句开示,到底该如何理解呢?大多数人都嘴上说说,嗯,是这样的。但他不去真修真行。还有一些人认为息妄是对的,但息妄是为了求真。他不相信息妄便是真,总觉得息妄的背后,还另外有一个真。他总认为不求真,息妄有什么用?不求菩提,断烦恼有什么用?这样,他就总会使自己处在颠倒之中,不敢相信烦恼一息,菩提就出来了;众生见一消除,佛菩萨就站在自己面前了。人们总是有这样一种误解。实际上,在《信心铭》里面,“不用求真,唯须息见”,这息见就是证真!我们一定要坚信这一条。

  息什么见?息妄见。什么是妄见?烦恼是妄见,包括理障、所知障都是妄见。平时我们打妄想,这个念头来那念头去。你说要把“贪嗔痴慢”等种种妄想,全部“息”掉,对此大家不会有什么异议。但是,如果让一个学佛的人把“戒定慧”等种种见地、种种佛法、上师所传的无上妙法“息”了,那就等于是把他学佛的命根子拔了!他怎么舍得?但他恰恰不知道,如果执著于自己所学的八万四千法门,那还是妄见!

  《金刚经》里说得很清楚:“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我们学修佛法,就像乘船过河。过了河,到了彼岸,你还坐在船上,舍不得下来或是把船背上岸,这是不可能的事,也是愚蠢的事。上了岸之后,大白牛车来接你了,该坐牛车了,再不会坐船了。实际上佛经里面早就把这些要点说到了,任何一部经都把要害点到了。

  但一般学佛的人,他就是放不下,总觉得佛法好啊!好啊!烦恼妄想他还容易放下,因为这是恶的东西;恰恰是佛法,是善的东西他放不下。这并不是说现在我们就把什么都放下了。大家刚刚学,资粮都没有,连佛法僧三宝是什么都不清楚,四圣谛三法印也不知道,十二缘起也不知道,什么经都没有读过,什么都一知半解。这个时候还不能放弃,不但不能放弃,还要多灌输一些才好。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信心铭》语言的妙处就像长江的波浪一样,后浪推前浪,环环相扣。

  我们接着往下看,“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唯须息见。”这里说“前空转变”就有问题了。既然都空了,还会转变吗?怎样理解呢?其实,空不会变,有也不会变,并不是说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天地万物就变了。

  我在佛学院上课时,有时开玩笑问:“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你们听得进去不?”众人回答:“听得进去。”我问:“咬得死不?”答:“咬得死,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绝对是正确的。”于是,我接着问:“那么是你妈生你,还是你生你妈?”

  既然“三界唯心”,那么我就可以说我妈是我生的,我不是我妈生的。这样说对吗?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所为、日本帝国主义所行,都是你心所生的吗?那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底是希特勒发动的呢,还是你发动的呢?所以啊,这些话不只是图说着热闹,“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要经过严格的磨炼,才有真功夫。下面说个公案给大家。

  法眼禅师去参罗汉桂琛禅师,遇到大雪,就在罗汉庵挂单,并与几位师兄讨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罗汉和尚问法眼:“是不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法眼答:“是啊。”罗汉和尚指着庵前一片石问:“它是心生的吗?”法眼答道:“当然是心生的”。罗汉大笑说:“师兄啊,你有什么本事把这石头放在你心里头啊?”这下,法眼和尚傻眼了,回答不出来。后来,他就守着罗汉和尚请教到底什么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罗汉和尚不理他,等到有一天法眼和尚问急了,罗汉和尚开口了:“哎呀,说不说都一样,一切现成。”法眼禅师当下大彻大悟,后来成为法眼宗的开山祖师。

  所以,“唯心”、“唯识”并不是嘴巴上说的,也并非是心里想的,当然也离不开嘴巴说心里想。关键是我们要找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感觉。空、有都是人心里耍的魔术,所以这里才有“前空转变,皆由妄见。”

  曹宗洞的一位祖师云居和尚,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麻烦。有位参学者问他:“老和尚,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对不对?”他回答:“对啊,佛经这样说,祖师也这样说。”参学者接着说,那我就打一个妄想,想一坨金子放在我面前,它能马上现前吗?云居和尚没有答话,转身走了。这个问题并不是诸位在理论就可以驳倒的。你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那为什么我想的金子没有出现呢?

  云门祖师对付这样的参学者有个好办法,就是不等他开口要金子,话没说完,先给他一棒,把他脑袋打开花,就搞定了。所以,我们在修行当中,很多事情都是落在分别思维之中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我们的分别思维无法解决的问题,它是实修实证的东西。没有实修实证,“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你就是说得天花乱坠,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为什么?

  这些都是“前空转变,皆由妄见”啊!你说空说有,最根本处都是妄见啊。正如中观所说,凡有言说皆是戏论,说佛说祖都是妄见,天堂地狱都是妄见。为什么?你是自己在想当然地说,并不是在现量中自见真如。

  要看功夫落不落堂

  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呢?《信心铭》说:“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不用去求真,不用去修这个法、证那个法,只要能把我们的妄想打落,只要能把“须臾返照”的功夫落堂,那就对了。还求什么真呢?因为“须臾返照”本身就是真,还哪里去找真?

  2003年,受命于净慧老和尚,我写了一篇关于虚云老和尚的文章,刊登在《中国禅学》第二期。当时为了完成这篇文章,我重新读了虚云老和尚的年谱法汇,才发现他老人家的开示中多次提到了“功夫落堂”。于是我的文章就从这四个字入手,在功夫上谈,对此也颇有感觉。平时学修佛法,不管你学什么宗,都要看功夫落不落堂。学禅宗的参话头,话头落不落堂,这是你能否破参的关键。

  《易经》讲“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实际上虚云老和尚说的“落堂”,就是《易经》里的“精义入神”。它要求把我们的身心意,要凝成一点,牢不可破。精义入神,就是说功夫一定要落堂,念头一定要落堂。如果没有刻苦的、放下一切的毅力和决心,不在法上死去活来一番,那么一切都是轻飘飘的,如天上的云,风一吹就过去,一会又飘过来了,就谈不上什么功夫。功夫没有用上去,你的佛法修行怎么能真正进入?

  佛法修行是老实人做老实事。只有最老实的人,才能吃得这个苦。真参实悟是极苦的事情,而且是最没滋没味的事情。就像参话头,多少年一个话头在心里头咬过来咬过去,一点都不好玩,哪里像看《华严经》、《法华经》那么舒服,见地提高了,理论丰富了,能说会道了,讲起来天花乱坠。但是,这些理论都是光景,功夫不在光景上。如果我们没有真正地“精义入神”,没有在“八卦炉”中把自己烧熟炼透,那我们修行都是轻飘飘的。没有辛劳的因,就结不了圆满的果。尽管禅宗讲非因非果,但是作为悟道证道的资粮,还是要有一番踏实的功夫才行。

  “不用求真,唯须息见”,要做到这一点可以说比登天还难;从另一方面讲,要做到这一点又极其容易。像马祖说“饥来弄饭困来眠”,乃至随时“著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

  你看,禅宗就是在日常的穿衣吃饭、运水搬柴等动静之中,解决大问题。学佛的人往往把佛法神话了,总觉得学了佛法之后,就会有什么神奇妙用,就会有什么不得了、了不得的感觉,有什么神通功夫,等等。很多人被这些东西蒙住了,不能在平常处建立。一切神通都是缘起。当然,修定修到某种程度,加之某种缘起,也可能有神通。但是,这些都如梦如幻的游戏而已。

  游戏三昧不是没有的,但它毕竟不是根本。根本之处就在于“唯须息见”,如此一番则其真自现。我们每天打着灯笼,走十万八千里去求个什么法,是求不到的。而当你知道追求不到的时候,回过神来,噢,原来“这个”才是真!所以古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转自己归山河国土

  大家要留心啊,《信心铭》是透露天机的!它把我们种种虚妄不实的见地统统粉碎了。所以,我们对《信心铭》一方面要信得过;另一方面,要如实修行,要有一个刻苦、踏实的“息见”的过程。你能够息见,你便不会随念头来来去去,不被它牵引,就能自由作主,自由支配念头。

  历代有成就的大师,对自己的念头都有自主性。如文学家写小说,笔下挥洒自如,语言文字能任他自由调遣。任何科学成果不外乎是念头的堆砌、概念的组合。但为什么科学家能够把概念完美地组合,获得伟大的科学成果?而你为什么不可以呢?那是因为他在这方面的念头得自在了,境界也就不同了。

  “不用求真,唯须息见”,息见,本身就得自在,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息见,究竟息在哪里呢?就息在后面这一句上:“二见不住,慎莫追寻”。

  我们的“见”有个根本属性,就是它反反复复都会落在“二”字上来。这个见它不落是就落非,不落凡就落圣,不是高就是低,不是美就是丑。无论你怎样举心动念,这个见都是落在“二”中。你说我就不落二见,但是,这还是“二”见啊,因为你还有个落与不落的选择嘛。人的思维永远都在“二”之中,不入此就入彼。是非之心,可以说是人精神的根本属性,生生世世都是如此。

  这个是非之心,并不是我们现在带有贬意的说法。说得好听点,它是人类区别于其它生命的伟大之处。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这个是非之心,有了是非之心,人才会运算演算,才有演化,才有种种知识的出现。是非是纯粹的判断,并不只局限于正确与不正确之间。它是人们对外部环境,对事物判断中的最基本、最原始、最纯朴的一种形式。人都有是非的判断,但是非判断过余了,与自己的一己之利结合起来了,就形成了我们大家熟悉的、现代意义上的“是非”。这种说是道非的“是非”就不好了。

  所以,人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本身,就有是非取舍。对,我就取;不对,我就舍。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源泉,就来自思维的这种原动力。如果结合自己的一己之私来做判断,就麻烦了。有了“我”与“非我”的分别,于是“我的”就是对的,“非我的”就是错的。是“我的”,我就要扩大,权力要扩大,财富要更多,欲望越来越强。这些都是人心之动,自然会有二见,有是非,有取舍,有人我。

  赵州老和尚有位师兄叫景岑禅师,有参学者问他:“如何转山河国土归自己?”大家都知道,修道就是要达到天人合一,把我们自身这个小宇宙转变为大宇宙,与天地万法为一,这个是最高境界。如果达到这种境界,你也就成就了。“如何转山河国土归自己?”这本身就是一个修行人应该努力达到的境界和功夫。但是,景岑禅师是怎么回答的呢?景岑禅师说:“你为什么不转自己归山河国土呢?”这个就是矛盾。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化,方法错了,它是想以一己之私占有整个世界。其实“转山河国土归自己”和“转自己归山河国土”是一回事,但出发点不一样,一个是从“我”出发,去征服、去占有,从而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另一个是舍弃自己,达到无我的境界,从而与天地万物合二为一。

  不同的方法所产生的效果就不一样。当你占有时,别人要反对,你想把天地万物占为己有,天地万物都要造反,都不听你的指挥。这个过程很麻烦,让你痛苦也让别人也痛苦。若是转自己归山河大地,从舍弃自己的角度入手,它本身就是无我,就是奉献,于是,彼此皆大欢喜。同样的目的,方法不同,作用与效果也就不一样。你要占有确实艰难,而舍弃很容易。但现代人的心理恰恰是反的,人们往往觉得占有别人的心安理得,舍弃自己的却难以放下。你让一个人把自己口袋里的钱全都供养诸佛菩萨,把自己这一百多斤全部布施给众生,他是万万舍不得的。

  开悟了的人怎么过日子

  “二见不住”还要“慎莫追寻”。有的人到“二见不住”的时候,也就是“两边三际断”了,但是他放不下,他害怕,总觉得还应该有个什么。是不是还想拥有“常寂光土”、“极乐世界”或是“法报化三身”?很多修行人就在打这个妄想。所以三祖大师说“二见不住,慎莫追寻”。很多人到了这个时候还在追寻。

  几百年来,在禅宗里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开悟的人是修还是不修?”其实,悟后起修不是嘴上说的。你到底悟还是没有悟?如果没有悟,就不要提这个问题,过来人自己知道该怎样做。你既然还未开悟,给你说悟后起修,你听不懂;给你说悟后不修,你也不懂;给你说悟后不修即修,你还是不懂。因为这个问题与你不相干,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简直没有必要。我们只需要守住自己的本份,做到“二见不住,慎莫追寻”就行了。

  当年临济祖师门下的大徒弟三圣和尚去见雪峰祖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透网金鳞以何为食?”透网金鳞,是指从人世的生死牢笼中已获得解脱的人。我们凡夫都像是网里的鱼,被烦恼、七情六欲、六道轮回网住了,但是透过这个网,就成了“一朝脱得罗网去,摇头摆尾不再回。”那就真是脱离苦海了。那么,脱离苦海的人怎样过日子?像我们这样的凡人是以烦恼为食,但是大彻大悟的人以什么为食呢?也就是说他们平常是怎么样过日子的呢?

  祖师们相见时的语言就是这么与众不同。雪峰祖师非常厉害,他不正面回答三圣和尚的话,而是说:“待汝出网来,即向汝道。”如果你是脱网的金鳞我就跟你说,如果你还没有开悟,我就不给你说。三圣和尚是临济禅师的首席弟子,话锋也十分霸道的,他用临济祖师的手段,马上就把话题压住,倒打一钉耙说:“一千五百人的善知识,话头也不识。”亏你是一千五百多位常住的住持,连话头也不识啊,你难道听不懂我说的是什么话吗?这话说得真有点蛮不讲理。雪峰祖师见他这样说,马上谦虚而周到地说:“老僧住持事繁。”哈哈,我这里有一千五百人常住,事情多得很,对不起了,我先干事去了。这话与前边的问话是前后照应,并丝丝入扣。

  雪峰祖师是非常著名的禅师,他早是明心见性的人了,但他每天在做什么呢?“住持事繁。”你看他并没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没有到山里闭关打坐,更没有在方丈寮里享清福。他老人家慈悲住世,每天还不是跟烦恼打交道,跟众生打交道,为接引来来去去的人而操劳。

  所以真正明心见性了以后,还不是在人世间的烦恼里磨过去磨过来的。你说这些是悟后起修,还是悟后不修?都说不上。释迦佛开悟了之后,还不是像《金刚经》开头说的那样:“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他老人家还是要做平常的事情,但是其意义就不一样了。

  从喂鸡中悟出的道理

  我们要注意,“慎莫追寻”就是要我们不摘镜中花,不捞水中月,否则便会现出原形,离破参悟道差十万八千里了。接下来后面一句是“才有是非,纷然失心”。如果你还在追寻,那就不是“二见不住”,还未达到这样的境界。

  我们看《信心铭》的语句,就是这样一前一后,一反一正,回互极佳,把功夫过程中的种种景象都说透了。它给你说一点,你觉得好像达到了。达到了以后,又好像不是,而它又把这个“不是”点出来。不是,怎么办呢?继续修炼。你达到“二见不住”,他便提醒你“慎莫追寻”。而你一旦追寻就有是非,所以是“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为什么会“纷然失心”呢?早告诉你了嘛,“毫厘有差,天地悬隔”啊!所以,哪怕只是一点点是非,如同不成功的癌症手术,只要有一个癌细胞没有切除干净,它就可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念头也是一样,只要一念不净,偷心未净,就会旧病复发,这是绝对的。贪心一起,如同滚雪球一般。刚开始做生意时,觉得挣个一、两万就够了。真正挣了两万块钱,就有挣十万八万的想法了。我就有这样的体验。

  当年当知青的时候,没有怎么劳动,农民也没怎么管我,一有时间就跑到海灯法师那里缠着。有段时间,看见其他知青逢年过节回家探亲,都是拎着自己养的鸡和鸡蛋,而我回家却是两手空空,很不好意思,就去买了几只鸡来养。这一养才知道有多麻烦!不但要喂养它们,还要天天把它们守着,怕黄鼠狼光顾,怕别的知青趁你不在时来帮忙享用了,怕这怕那,总之,这下子哪儿也去不成,走不了了,连老师那里也去不成了。你看,一个大活人就这样被几只鸡拴住了。喂了两个月,实在喂不下去,算了,不管养成什么样,全部拿回去孝敬老妈。就是这么一点点妄动,很多麻烦就来了。好在年轻的时候,能见机行事,当断则断,不起什么发财望,把其它很多妄想一捏,从此就在老师那里安顿下来。

  “才有是非,纷然失心”,我们经常会处于这样的过程之中,一念的妄动马上会产生一系列与之相应的念头,于是,你就会陷于妄念的汪洋大海之中。如果明白了“随照失宗”的微妙,你才不会出现“才有是非,纷然失心”的状况。脑门芯上立着一个警察,是非心一来,马上“须臾返照”,便不会“纷然失心”。如果做不到“须臾返照”,那么肯定就要“纷然失心”,纷纷杂杂的念头就铺天盖地的来了。

  何妨以不了了之

  今天大家在这里学修《信心铭》,只是我们彼此交流一下心得体会,其它没有什么妄念。要想把它说得热闹一些,或者加入一些其它想法,都没有必要。大家就这样平平常常地来,平平常常地去,听了就听了,听进去了就听进去了,没有听进去就没有听进去。我们用不着去跟别人夸耀这件事,也没有必要贬低它、批评它。这样就好。

  然而,人的是非之心在任何事情上,任何角落里都会蹦出来。好事情有是非,不好的事情也有是非;大事有是非,小事也有是非;甚至没有事的时候,人们都可以制造出是非来,惹得横生枝节,横生是非。这就是人心的麻烦之处。如果我们养成不惹麻烦的习惯,培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与方法,如同宝光寺的一副对联所写:“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不了了之,并不是指在该认真的事上不了了之。该做的事还是要坚持做好。但我们思想上、念头上是要经常有“不了了之”的感觉。所谓光明伟大的念头,要让它不了了之;龌龊恶劣的念头,也要让它不了了之。你要想“了之”,想把妄想打下去,越是这样,妄想就越疯狂。所以,最好的还是不了了之。

  赵州语录有句话很有意思。有人问:“二龙争珠,谁是得者?”赵州老和尚回答说:“老僧只管看。”哈哈,管你哪个是得者,老僧只管看着就是了。有时候连看都不看。当观众好啊,不要当演员。观众当累了就睡会儿觉,但是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你总不能肚子饿了,该吃饭的时候说“不了了之”吧。关键是要对自己心里的种种妄想“不了了之”。

  有时人打妄想的时候,浑然不觉,理直气壮地以为自己的所思所想不得了。其实没有什么不得了的事情,都是你自己觉得它不得了而已。所以还是以“不了了之”最好。为什么呢?因为“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紧接着,后面的境界马上就不同了:“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多么妙的语言啊!学禅宗的人早就把这样的语言背熟了,写文章、讲开示也都经常在引用,但到底什么是“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这个就是念头上的功夫。你有没有这样的功夫?我们说禅宗是心地法门,念头功夫绝不是妄语,绝不是为了说出来好听的。一切功夫都是心地法门,都是念头功夫。如果你没有把佛法的修行落实在心地法门上,没有落实在念头上,那么你所学修的佛法全部是空中楼阁,跟你毫不相干。

---------------------------------------------------------------------------------------------------------

更多冯学成居士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冯学成:漫谈《信心铭》 第九讲、禅者的气魄与胆识

冯学成:漫谈《信心铭》 第十讲、从诸法实相到万象森罗

冯学成:漫谈《信心铭》 第十一讲、自在逍遥的大安乐法门

贾题韬:论开悟 第四讲 略说小乘的开悟

贾题韬:论开悟 第五讲 唯识学的开悟(上)

 

后五篇文章

冯学成:漫谈《信心铭》 第七讲、在生死海中超越生死迷梦

冯学成:漫谈《信心铭》 第六讲、达磨禅法的手段与力量

冯学成:漫谈《信心铭》 第五讲、禅的智慧与思维陷阱

冯学成:漫谈《信心铭》 第四讲、修行者的时节因缘

冯学成:漫谈《信心铭》 第三讲、建立人生的根本道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