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林克智:《居家二众归戒手册》前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林克智:《居家二众归戒手册》前言

 

  三皈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宝,它是每个佛教徒自信仰佛法、修习佛法,直至断除烦恼,证得涅架的阶梯。佛教徒如离开三皈,即是失去了佛教的生命,故三皈依是佛教徒应具备的最基本条件。

  弘一大师在《受三皈大意》中说: “佛,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法,如大、小乘经,律,论三藏:僧,如菩萨僧,声闻僧,剃发被袈裟的凡夫僧等。”细说之,三宝有三种意义:

  一、别相三宝,如释迦牟尼佛成道后,教化三千世界的众生为佛宝,所讲说的谛理教法为法宝,度侨陈如等五比丘乃至在世时的广大僧团是僧宝。

  二、住持三宝,如佛涅架后的形像塔庙为佛宝,三藏经典为法宝,戒法仪相为僧宝。

  三、一体三宝,就是我们现前的心识的体大包含无外,是体大的佛宝之意;心识的相,能有轨范的作用,流转升沉时,还能任持自性,遇三宝善友缘时,能生起智解是相大的法宝之意;心识的用是周遍的,有过尘沙般的妙用,无尽之用,一一同于觉性,是用大的僧宝之意。

  此外, 尚有本觉是佛宝,始觉是法宝,本始觉不二是僧宝等解释。又有理体三宝是指佛所证的戒、定、慧、解脱知见五分法身为佛宝,所证的四谛的灭谛道理无为的是法宝,声闻的有学、无学功德,初果以上同见真谛理的叫理合僧宝。

  因为皈依是以皈投依凭而请救护为目的,所以皈依者必然是要真实有救护的能力。而其救护的能力非是从神权的迷信中发生出来,而是从因果规律上, 合乎真理的功德中发生出来的。

  必须清楚:皈依的究竟对象是理三宝:佛,一切智五分法身;法,灭谛涅槃;僧,诸贤圣学无学功德、 自身他身尽处。受皈依者应该使信心寄托在此理三宝上。但也必须知道理三宝是依持于住持三宝的,故住持三宝是直接的礼敬对象。受皈依者必须明白此理,只有正确了解此理,才不会在三宝的理、事、圣、凡上胡猜乱想,方可在受皈依时依法得无作体。

  关于受持三皈依的时限,虽然可以随日多少受,但在我国一般都是尽形寿受持的,故在受持之前必须明了,切不可不发尽形寿受持的心愿,也不作若干时间受持的表示。

  现在授受三皈时,往往为师者既不讲三皈依的意义,也没有什么仪式,只取一个法名就算是皈依了,受皈依者甚至连什么是三皈都还不知道,这是不合轨范的作法,更不能得到三皈之体。故在受持三皈之前,应先学三皈的意义及方法,在受三皈者能理解受持三皈的真义之后,仪式不妨精简,不过必须诚敬而郑重。由于授受者的真诚,恭谨的作为,所受的皈戒才能纳于受者的心中。所谓“圣德纳心”生“无作体”,从此受者尽形寿任运自然地随时随地会提高警觉,得到皈依三宝的利益。重要的是在授受三皈依之后, 授者还要负起教导的责任,受者要经常做三宝弟子应做的事,护持圣法纳心结成的三皈之体,使它时常依于心而不忘失,永远发挥防恶增善的作用。赞云: “三皈纳体,五戒培基”,故受持三皈之后,应进一步受持五戒。经云:假使布施给满四天下所有众生的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四事的供养,纵然时间长到一百年,也不如一日一夜短时间中持戒的功德。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功德呢?这是因为初受戒时, 即已对尽众生界行了财、法和无畏三种布施:

  一、尽形寿不偷盗, 即为已施法界有情之财了, 因为不侵损法界有情的利益,就是对他进行布施。

  二、尽形寿不杀生,使有情安乐,就是施予法界有情以无畏。

  三、用戒法自行与化他,即是以法布施予遍众生界。

  因为戒德是无尽的,所以有限量的财施之功德远不及它。同时还因财施是物质集散之事,集聚的时候,就要产生贪求之欲,散去之时,又有取舍爱憎的心理。如此得喜失嗔,最易生起烦惑恼害,所以不如戒施的清净。如果先能持戒,断绝了不合理、不合法的强求,进而财法兼施,成就清净业行,直到成就佛果,那就圆满了。我们知道了戒德的高胜,也就能深生受五戒与持五戒的坚固信愿。

  若在家弟子破止五戒,则非清信士(女),因为犯,则破五分法身(佛和阿罗汉自体所具备的五种功德,即戒身、宝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为大小乘之最高悟境一一无学位,但大小乘之五分法身名称虽同,而含义有别)及一切佛法。此因五戒是一切大小乘尸罗(戒律)之根本,若犯五戒则不得更受大小乘戒;若能坚,即是五大施。此五者通称为戒, 以防止为义。以防止恶律义之非,能止三业所起之恶,故通称防止。

  有关五戒之授受与毁犯的忏悔,据忏云法师之《五戒表解》,应注意下面数项:受五戒者须从大僧(比丘、比丘尼)边受,若无大僧,乃依沙弥、沙弥尼受之。

  五戒必须尽形寿受。五戒不能悉持,可受一、二、三、四戒,但以总受全分,乃为得戒。

  受三皈依者应随分修学五戒,受五戒者应随分修学八关斋戒及优婆塞戒。

  三皈为破迷启语, 明慧之源;五戒为断恶修善,行持之本。

  受五戒后,应于每日朝暮诵念五戒相,即:一者不杀生,二者不偷盗,三者不邪YIN,四者不妄语,五者不饮酒。

  病时,遇鬼魅时,遇障难时,亦应诵之。若有毁犯,不应覆藏过宿。当于僧前(比丘三人或一人)发露忏悔。顶礼忏悔。又应常自礼佛忏悔罪业。或专礼一佛或八十八佛或千佛等,或修大悲、占察、梵网忏法,亦得灭罪。

  责心忏:若意业起杀、盗、YIN、妄之心,虽身口未犯,亦当即时呵责已心,不应起犯戒恶念应即转念念佛。此即责心忏。能使意业清净,身口不犯,防祸未然,亦即转识成智的功夫。

  八关斋戒为佛陀为在家弟子所制定暂时出家的学处, 受此戒时在家居士能得出家功德。

  “八”是所防止的境界有八件事,即:不杀生,不偷盗,不YIN,不妄语,不饮酒,不以华鬟装饰自身、不歌舞观听,不坐卧高广华丽床座,不非时食。

  “关”是受戒者静定自己身心,禁闭非法有事,有如世间设门关以防止偷窃等事故那样的作用。

  “斋”是以过了中午不食为体, 以八戒防止过恶,才能显出清净的斋体之意。此外又含二义:一是齐的意思,齐是齐其杂乱思虑,专注一境,心无差别;二是清的意思,即静摄心念,远离过失,断绝杂想。

  “戒”是止恶的行为,有制止恶法的力量和作用。

  受持八关斋是世间戒过渡到出世间戒的戒法。而在五戒过渡到八戒的学习过程中,不YIN戒是进入学习出世间戒的重点。如《大乘义章》说: “五戒是在家人持在家戒,唯制邪YIN,不防自妻,以是义故,但言不邪YIN。八戒则是在家人得持出家戒,故似出家者有YIN皆离, 非但制邪YIN, 自妻亦防,故说不YIN”。过午不食戒,则是解脱因缘的前方便。因为少食加上禅观本心,必然少睡与减低YIN欲之念,有助修道。不著华香、不卧好床,则是引导在家求道者朝向不放逸、不享受、不贪睡等入道之路前进。其余不杀、盗、不妄语、不饮酒等,亦是引导在家居士不仅要做到身、 口不作恶行的戒法,更应深入使心念也不起恶念。由此可知八关斋戒的整体意义,是引导在家学戒者发清静持戒心,走向入道资粮的前方便。

  修净行者再进一步持八戒时,如能在一日一夜之中以念佛、诵经、拜佛之行,使心思远离杂念及烦恼,念佛心如明镜般地清净, 以此功德回向净土,那就说明你的身、 口、意三业, 已确实朝向西方极乐世界前进了。

  因为八关斋戒比五戒前进了一步,故其受持功德利益亦大大超出受持五戒的利益。

  经中说:作阎浮王于人间宝物一切自在,但不如受持八戒所得的清净自在功德的十六分之一。

  《善生经》说:受持八戒,除去五逆重罪,其余的罪障都能够灭除。

  《成实论》中,佛说受持八戒与三乘圣人的无漏福相等。

  《拾毗尼义钞》说:优婆塞受三皈五戒的,闻佛说法。可以证得初果、二果,不能证三果、四果: 受八戒的, 闻佛说法,就能证得殊胜的三、四果的果位。

  由于以上原因,在家居士若欲早日解脱,成就佛道,应尽量发起大心,抽时间求受一日一夜的出家持戒法, 以作未来成佛资粮的助道因缘。

  在世间戒过渡到出世间界的戒法中, 除了五戒与八戒引导我们净化心、口、意三业外,十善更能深入达到彻底清净心、口、意三业的行持。

  《受十善戒经》载: “某甲忆念、坚持汝身,持身如佛、持身如法、持身如僧,身三业者: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YIN欲,如是身三,汝当受持”。 “某甲忆念、坚持汝口,持口如佛、持口如法、持口如僧, 口四业者:一不妄语,二不两舌,三不恶口, 四不绮语, 如是口四, 汝当受持”。 “某甲忆念、坚持汝心,持心如佛、持心如法、持心如僧,意三业者:一者贪欲,二者嗔恚,三者愚痴,如是忆三,汝当受持。一日、十日,乃至终身”。

  由上三段引文可知,修习十善业的重心在心地,如果不能深入地用一颗心如诸佛与阿罗汉的修道心、正见心、慈悲心来修学十善业,则十善亦成世间戒。能在心地上下功夫,逐步使贪、嗔、痴断除而不起现行,这是修习十善业的目的。

  最后,谈一谈居士菩萨戒,居士菩萨戒即菩萨优婆塞戒,也即《优婆塞戒经》所说的“六重二十八轻”戒。

  居士在受五戒之后,要进一步学佛,则必须于六斋日修学八关斋戒,八关斋戒若能守持得好,则更应进一步求受菩萨优婆塞戒。这是继五戒、八关斋戒之后,培养居士向佛、向法、向僧及护持三宝之发心,而更深入的学习内容。居士能进一步发心求受菩萨优婆塞戒,方能说是真正踏上修学佛道之路,则可从此种下在未来的菩萨道上生生世世六根具足的引因。

  居士若能发心受持菩萨优婆塞戒,便说明你已初发要成佛的心, 已是一位实实在在的、行持实修、实证的佛弟子了。但现实社会的一些实际情况,某些戒可能会不能如法尽持,即使你发慈悲心去帮助他人,也很可能会惹起许多麻烦。因此,在一些具体的场合,你必须悲智双运地去分辨,决定什么事应做或不应该做。在某些情况下,碰到不能尽如戒法的要求的去做,则应知此;是过去已经造下的业障,要以礼忏心来忏悔自己:不能尽持戒法的言行,绝不能因为不能守持完整的戒法而望戒却步。

  如因环境因素,不能进一步求受在家菩萨戒;的佛弟子,可以在内心依戒法的内容,慢慢的学习,能受学几分,就学习几分。但不可因为勉强受戒而影响家庭生活,令妻子、丈夫咒骂佛教而造罪,要谨慎反省自己所处的环境,作出明智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既不妨碍家庭生活,又能学习戒法。

  净业行人发心求受菩萨优婆塞戒,最好应到念佛道场求受,福建莆田广化寺就是这样的道场。求戒者必须依戒法的内容,谦虚、谨慎、用心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持戒者的身、 口、意三业趋于净业因缘中,使念佛心与持戒心两者俱清净,从而能在今生就可达到往生净土的目的。

  菩萨优婆塞戒的受持, 虽因环境等等的关系,往往不能守持完整的戒法。我们既已学佛就要不怕一切困难,处处小心谨慎,时时忏悔求三宝加持,一定能成为佛陀的菩萨弟子的。因为菩萨戒不同于五戒只是尽形寿受持,它是尽未来际、并且是对一切众生的。你在受持中即使犯了,但只是对某个众生在某件事上的犯戒,对无量无边的众生,你还没犯,还存有菩萨之心,所以仍可忏悔清净。退一万步说,此罪即使没有忏除掉,你要去恶道受报,待报满之后, 以此受戒因缘转生善道,亦可作为未来世的证果因缘。

  最后必须说明的是,五戒的持犯重在律仪;菩萨优婆塞戒除以六重二十八轻的律仪来防止身、 口的恶行之外,更重要的是内心不犯。学菩萨戒的佛弟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举心动念之间,都不可忘记“我是一个菩萨行者”,时时刻刻存菩提心于心内,应该以最虔诚求学佛道的心,谨言慎行地学习菩萨心地大戒, 以使自己早日与佛心相应,早日与阿弥陀佛接引众生上品上生的大愿相应!

----------------------------------------------------------------------------------------------------------

更多林克智居士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林克智:居士生活准则

蒋维乔:因是子静坐卫生实验谈

袁了凡:静坐要诀

荆三隆:玄奘精神的当代价值

荆三隆:禅宗思想与现代生活

 

后五篇文章

林克智:《地藏经》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 第五部分 向地

林克智:《地藏经》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 第四部分 发菩

林克智:《地藏经》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 第三部分 生活

林克智:《地藏经》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 第二部分 《地

林克智:《地藏经》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 第一部分 《地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