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二章 断欲绝求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二章 断欲绝求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前面第一章讲出家与证果,本章及第三章,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告诉大家:出了家以后,应该怎么样修持,这两章都是说明这个道理的。

  ‘佛言’,就是佛告诉我们。

  ‘出家沙门’,我上次已经说过,本经最主要的听众(当机众),是出家人,当然也包括了在家的居士。在这个地方,一个出家沙门,做一个出家人,跟随释迦牟尼佛出家的,应该要怎么样修学呢?

  我们出了家,做一个沙门,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断欲’。欲,是欲望,简单地说,是希望的意思。在佛教唯识学上,欲是五十一个心所之一。

  什么是心所?据佛教的心理学唯识学说,我们有八个识(眼耳鼻舌身等识,叫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称为心王,这八个心王以外,还有属于心王所统管的、所有的,是五十一种心所有法,也就是我们的心理活动,有五十一种作用,欲是其中的一个。

  在佛学上,欲分为三类:

  一、善欲:好的希望,好像我们现在动了一个念头,感觉到人生太痛苦了,我们要修行,要了生脱死;我们每天的所作所为,要止恶行善,尽量做好的事情,自利利人;所有的坏事,损害他人的事,都不要去做了。有这么一个希望的话,就是善欲,好的欲望了。

  二、恶欲:从善欲的反面来说,假如我们时时刻刻生起贪心,或者害人的心理,就是我们的欲望当中,渗杂了损人利己的成份,有了这样的念头,不管贪心也好,嗔心也好,都是属于恶欲,不好的欲望。

  三、无记欲:是中庸性,既不是善,也不是恶的欲望,因此称为无记欲。在我们的观念当中,也讲到善与恶,无记却往往被忽略了。无记,可说是任运而行,自然而然的一种心理状态。只因这种心念非常微细,不容易给我们觉察罢了。

  ‘断欲’,就是要把恶欲和不善不恶的无记欲望断除,当然,好的一定要保留。

  讲到欲望,佛学中有所谓五欲,五种的欲望,可以分为两方面来说明:

  一、与外境五尘相应而生起的:外境,称为尘境,五尘是:色、声、香、味、触。五尘和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五根接触(相应)时,我们的眼睛,所面对的是形状、颜色;耳朵,是听声音的;鼻子,是嗅香味的;舌头,是尝滋味的;身体,是用来感触的。当眼耳鼻舌身,对待著色声香味触五尘,会有五种的欲望产生。

  当眼睛对著外面的色尘时,一切形形色色的物质(色),眼睛希望看到好看的。譬如看到兰花非常的漂亮、清雅,就想多看它几眼;反过来说,要是看到丑陋的,就不屑一顾,这就是五欲之一,眼睛要看好的色。耳朵也喜欢听好的声音,鼻子要嗅好的气味,舌头要尝可口的食品饮料,我们身体所感触到的,希望它是很舒服的,要是粗糙,让我们痛苦的,就排拒了它,要是按摩,让我们舒适的触觉,总是很喜欢的。眼耳鼻舌身五根,对五尘所希望,所要求的是这些。这种爱欲,本来是无记欲,可是由于我们内心的贪和嗔的念头,起了种种好恶的分别,变成为不善欲了。

  二、与内心的五欲相应而生起的:五欲,(钱)财、色(欲)、名(誉)、(饮)食、睡(眠)。有两句成语连在一起警惕大家:‘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要是我们对五欲贪得无厌,尽量地追求,尽量地满足我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往往想尽了方法,不择任何手段地做了种种不好的勾当,结果,财色名食睡让我们堕落了,堕到地狱里面去,因此,这五欲是五个堕入地狱的根本因素。我们起心动念,日常行、住、坐、卧,所作所为,都要非常谨慎,才不会造恶。

  我们所居住的世界,是我们的依报,叫欲界,是从五欲而得名的。试看,一个人每天从早到晚,就是在五欲中打滚的,五欲,如果不能断除,我们就不能超出欲界。因此,本经一开始就要‘断欲’,欲念要把它断除,才可以超出欲界。

  ‘去爱’,断除欲望以后,进一步,我们的爱念也要把它去除。爱,是爱著,是个念头。时时刻刻都放不下,舍不掉,称为爱著。爱比欲更厉害,欲只是五十一个心所其中的一个心理状态,而爱属于根本烦恼中的一个大罪魁,是贪的别名。

  念佛的人常常说,如果我们念佛不专心,就没有办法生到西方去。‘爱不重不生娑婆’呀,我们为什么会生到娑婆世界来呢?根本的因素就是‘爱’,就因为‘爱著’太重了,才在生死轮回里面流转不停。

  ‘欲’,只限于欲界众生的心理活动,而‘爱’,则是通于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界都有‘爱’活动的范围,譬如说,我们爱静坐参禅,希望生到无想天,或者初禅天、二禅天。你认为定的境界很好,就爱著了,不想再求上进,这也是种爱念,可见爱的心理状态,是三界众生都有的。

  做一个出家的沙门,首先必须断欲去爱,就是每一个学佛的,如果希望获得幸福的生活与安宁的心境,在学佛的路程当中,这一种修持是少不了的。以五欲来说吧,谁不爱钱财?不过,学佛以后,就应当看淡一点。谁不爱名?但必须‘实至名归’啊!应该得的名誉是可以的,要是沽名钓誉,就要不得了。再说色,关于男女关系,我们打开报纸,许许多多的凶杀案、不幸事件,都是从色欲引起的。因此,学佛对欲与爱能够看淡,能够控制,我们的人生才能够幸福、向上。不一定说做一个出家的沙门,才要断欲去爱,我们学佛根本的目的,就是在这个地方,多多少少都要去做一点。

  ‘识自心源’,把爱欲断除了以后,要用什么功呢?向我们的心源下功夫。源,是水的源头,也就是木的根本,俗语说:‘木本水源’,树木它有一个根,水也有个源流。心源,就是我们真心的一个源头,也就是我们的佛性、本性,对我们的本来面目,应该要认识它,这有赖于下修持功夫了。

  ‘达佛深理’,对于佛陀所讲的各种甚深微妙的道理,我们要能够通达了解,开经偈说‘无上甚深微妙法’,就是这个道理。

  ‘悟无为法’,悟就是觉悟、了解。要能了解无为法。什么是无为法?无为法是对有为法讲的。世间一切事事物物,有形的,无形的,都称为法。世间任何物质,都是有所作为,有所造作的,因此,称为有为法。《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间所有的森罗万象,都是有为法,都是无常的。因此,《金刚经》说有为法像我们做梦一样,或者像影子,像露水、空中的闪电,都是不实在的,也都是无常的。无为法,是有为法的反面,是我们的本性,我们本来就具足了,不加以造作,也是永远不灭的。

  所以,我们必须悟解无为法──我们的本性,也就是真如佛性。这个真如佛性,一旦能够觉悟、了解了,就可以认识它本来的面目。它是个什么样子的呢?是‘内无所得,外无所求’的。为什么叫‘内无所得’呢?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个真如佛性,它,在现在凡夫的地位,我们当然不知道。但是佛教的伟大就在这个地方,佛法说:每一个众生,都具备了真如佛性,只是我们在迷昧当中,不能觉悟,不能了解我们有这么一个宝贝。既然这个真如佛性是人人本来具足的,所以一旦我们到了成佛的时候,并无所得,这叫做‘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成了佛,并不会多一个;没有成佛、没有觉悟,也不会减少什么,本来就是具足的嘛,所以说是‘内无所得’。

  在《法华经》中,有个‘怀珠作丐’的譬喻,话说有一个乞丐,每天在外面向人家要饭,却不知道自己身上有一颗无价宝珠,直到一天,有人告诉他:‘你不要每天这样流浪了,你自己有无价宝在身上。’我们的真如佛性,也是这样,是本有的,并不是人家给我们的。

  无为的真心,对‘内’既然无所得,对‘外’也是‘无所求’的。但是在现实的人生当中,大家都有个欲望,都要追求我们自己所理想、所希望的身外之物,心中蠢蠢欲动,产生了占有欲,得不到时,形成了人生八苦之一的‘求不得苦’。你也要求,他也要求,欲望是永远无止境的,造成了人生的痛苦。

  平常有句话:‘人到无求品自高。’在现实社会当中,为什么要低声下气,巴结人家呢?大部份都是有求于人;‘无欲则刚’,一个人假使到了无求的话,他的品德就提高了,可以超然物外,人家也会尊重他,自己也不会有烦恼与痛苦了。这也是我们做人的原则,我附带把它提出。

  话说回来,‘内无所得,外无所求’的真如佛性,不是人家给我们的,也不是我们没有,突然间有了。内与外是相对待的,内心既然是本来具足,当然也不必向外去追求,所以真如佛性是一种无为法,不是造作的,是人人本已具足的一种宝贝。

  ‘心不系道,亦不结业’,心,指我们的本心,系,是束缚,道,是指圣道。譬如我们前面所讲的要证四果阿罗汉,必须修四谛、三十七道品,这就是道。但是,你要是时时刻刻的有修道这个观念,为修持这个名目所系缚了,反而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心要能够很超然的,不为种种的修持法门所束缚。

  《金刚经》说:‘如来说法如筏喻者’,释迦牟尼佛告诉在座的出家人,必须了解,佛所说的许许多多佛法,不可以执著,不要被法的法门所系缚了,要知道,法,只是个譬喻,它好像一个‘筏’。现在水中的交通工具有轮船,古时候,都是用竹子或木头编结起来的筏,叫木筏或竹筏。我们要过河,从这边到那边去,必须靠这个筏(摆渡),但是,过了河以后,这个筏对我们并没有用了。你不能说,我过河时需要这个渡船,过了河以后,还要把它背著走,不需要的!因此佛经说:‘过河需用筏,到岸不需舟。’当我们要过这条河的时候,需要摆渡,需要木筏,但当我们已经登上了彼岸,什么好的船、木筏,我们都不需要了。心不系道,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的心既不要时时刻刻为所修持的圣道所束缚,‘亦不结业’,结,所谓‘解不开的结’,‘心有千千结’,这许多的结,就是烦恼。我们内心能够很坦然、很超然的,不为烦恼所包围,不去造许多的业,这个时候,就能够得到自在了。

  ‘无念无作,非修非证’,无念,念是意念,属于心理(精神)状态。我们的念头,一个接著一个,连续不断,好像水一样源源不绝的。但是,一个人的修持功夫到了家的话,这个念头(也是妄念),就不存在了,完全是正念现前。也就是已经没有迁流的妄念,到达了灵明无为的境界。

  无作,没有造作的行为。无念无作,非修非证,都是形容我们的真如法性(真实的本性),本来就是这样,没有念,也没有造作,这种殊胜的境界,老实说,在我们没有证得真如佛性之前,也等于是说食数宝,没有真正地证到它的真面目。

  讲到非修非证,本来我们学佛,必须下功夫去修持的,成佛也好,做菩萨也好,没有不修持的,但这个地方却说非修,不需要修持;非证,也不需要去实证。岂不是矛盾?要知道修证,本来包含了出世因果的道理,可是,真如本性、真空佛性,或是理体,它是不需要经过修证,本来永远具足的,因此,不需要经过种种的修证了。

  ‘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历,就是经历;诸位,指修持佛法的等级,好像前面我们所讲的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四果,是一级一级修证的,这是小乘修持的阶次。至于大乘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共五十二个位次,也是一级一级慢慢地修证的。但现在所讲的真如境界,是从凡夫位元,不需要一步一步去修持,一下子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达到那个最崇高的、无上的位置──道。这是最高的,也是修学佛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我们这现状之下,再怎么说也说不清楚的,完全在我们学佛的过程当中,一天一天地修学,才能一步步达到那种地步──道,我们的本性。

  道家老子对道的解释是:‘道也者,不可以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什么叫做道呢?不可以一时一刻地离开它的,可以离开的话,就不称为道了。因为经文讲到道,我就借用古书上这句话,来说明要学佛道,必须时时刻刻依著佛法去修持,才不会出轨,也才有希望成菩萨成佛。

  本章主要就是学佛必须断欲,把五欲断除,并且要去除贪爱,有这样的修持,将来有一天,一定可以证得我们的佛性。

 
 
 
前五篇文章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三章 割爱去贪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四章 善恶并明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五章 转重令轻

王雷泉:“热中有冷”与“热中有乱”——如何看待当前社会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六章 忍恶无嗔

 

后五篇文章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一章 出家证果

王雷泉:禅宗对“烦恼即菩提”的阐释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经序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僧道斗法的故事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介绍译者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