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周叔迦:什么是苦 |
 
周叔迦:什么是苦
苦虽然人人都觉得,但是实际上人人都不懂得。所以今日根据佛法来解释这苦,大略分为三段:第一说世间人不知道苦;第二说佛法中小乘人知道苦;第三说佛法中大乘人知道苦不是苦。 何以世间人不知道苦呢?世间人只知道饥寒贫穷,挨打受骂是苦,这种苦名叫做“苦苦”,是下至于一切禽兽也知道这是苦的。而苦的范围并不止于此。世间一切饱暖富贵功名财利都是苦。何以呢?譬如吃饱,吃太多了不好,吃得不够也不好,吃得不少不多,也不过暂时舒服,一刻又饿了。这种快乐是不能常在的,丧失的时候仍然是苦,或者比当初未乐之先更加倍地苦。譬如有子而死了,比当初无子之先加倍地苦。一切财利功名也如此,所以一切世间的乐都是“坏苦”,这是一切世间人所忽略的。即便有人对于功名富贵看得很淡,食不求饱,居不求安;然而饥也不能不食,寒不能不衣,一天一天的日子不能不过。夏天必衣葛,冬天必衣裘,一切都不自在,这也是苦。这叫做“行苦”。由此可见得世间一切全都是苦,毫无有乐。但是世人在一切皆苦中,随自己的好恶,将自己所不愿意的一部分认为是苦,将自己所希望的认为是乐。俗话说:三十年前怕没有名,三十年后怕有名。名望尚且如此,何况其他。没钱的时候千方百计去谋财。有钱之后又为钱所累,日夜担惊受怕。可见得乐是不定准的,而苦却是一定的。因为世间人认不清苦而以苦为乐,所以也不知道真正避苦的方法。世人只知自私自利,用贪心、嗔心、嫉妒心、诡诈心去求满自己的心愿,结果越求苦越深。却不知要想离“苦苦”,须要造福修善;要想离“坏苦”,须要修舍一切放下;要想离“行苦”,须要修定慧止观。 以上是就三苦来说。若是详细分别,便有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 佛法第一是要世间人真实明白如何是苦,然后修行方能如法。假使修行佛法而仍然不能认清了苦,那所修行的一定错误。佛法中小乘人便是如实认清楚了一切世间全都是苦,毫无有乐,所以先修福来去罪,再修舍来去福,究竟要修禅定智慧来去生死。 至于佛法大乘人以为苦的情况,固然是有三种八种等性相,但要追求究竟苦是个什么呢?研究的结果,知道苦的来源,虽然不外乎前世的因今生的果,然而彻始彻终全由于世间人捕风捉影认假作真,总而言之,全是自己心中的虚妄分别。譬如眼睛有翳的人,看见虚空处处有个花,其实虚空之中并没有花。因为人时时有个自我的心,如是见虚空中处处有苦有乐,其实虚空之中无苦也无乐。所以经上说:了苦无苦,是故无苦而有真谛。虽然无苦无乐而世人却个个有心病,个个妄见有苦有乐,实在是可悲可愍。所以应当救济一切世人,使个个的心病去了,个个知道无苦无乐。这病便是人人的自我的心。所以佛法以“一切法无我”为宗旨,这五个字是佛法的金科玉律。却是又有几个人能明白呢?克实来说,既然无我,也无有他,也无有众生,也无有苦乐。只因为众生迷闷,妄以为有我,有苦有乐,所以菩萨唯是以度众生为目的。因为度众生可以牺牲一切安乐,也不觉有所牺牲;受一切苦难,也不觉有何困苦。众生不尽,誓不成佛。这方是大乘佛法中的大悲呢! 苦谛 释迦如来一生说法中,最初说的就是苦、集、灭、道四谛。这四谛,也称四圣谛,全面地阐明了宇宙人生的因果律,总括了自身修学证道的法门大纲。南传《中阿含·象迹喻大经》中舍利弗说:诸贤!一切动物中的足迹,要以象的足迹为最伟大,象的足迹能摄收一切动物的足迹,故称第一。诸贤!所有善法,亦复如是。可总摄在四圣谛中:所谓四者,即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 四圣谛,总括地收尽了一切善法,收尽了佛所诠显的真理,大乘小乘佛教的教理,都出不了四谛的范围。所以称四圣谛法为根本法轮。《增一阿含经·四谛品》说:“今有四谛法,如实而不知,轮转生死中,终不有解脱。如今有四谛,以觉以晓了,以断生死根,更亦不受有。”可见佛指示给人们解脱生死的惟一方法,就是觉察和晓了四谛,也就可见觉晓四谛是如何的重要了。四谛之中第一是苦谛;集谛是说明这苦果的根源和缘因;灭谛是说苦灭后的情况;道谛是指示如何灭苦的方法。也可以说四谛都是围绕着苦来说的。为了正确而深入地觉察和晓了四谛,就必须先正确而深入地觉察和晓了苦谛。 佛教以苦集灭道四谛为根本法轮,这是人所共知的。有不少的佛教徒错会了佛教所说“世间为一大苦蕴聚”的意义而要从逃避现实、脱离群众去求离苦,这是与佛教宗旨不能相容的。佛教说明苦谛是教人如何积极地来断除烦恼,改正错误,精进修道以至证悟真理;而消极地逃避只造成懈怠的、依赖的人生,百无一成而已。在《阿含经》中佛说:有人逃避到山间、海中、虚空以求免于生老病死的苦,结果都不能达到目的。惟有正确地观察五阴,正确地体证了四谛,才能真正灭苦,正是针对这说的。因此佛教所说苦谛,有详细解释之必要。 佛教分析人生的苦成为八苦,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这也是一般佛教徒所都知道的。但是前七苦是任何人都能体会出来的,并不是佛教所谈苦谛的特点。佛教所谈苦谛正是将前七苦总结为最后的五阴盛苦。例如病是苦,如若人一生无病,岂不是不苦了吗?爱别离、怨憎会是苦,如若人一生所爱能长聚会,所怨永不遭遇,岂不是不苦了吗?求不得是苦,如若人一生自视为幸运的所谋皆遂,岂不是不苦了吗?又如有人甘于淡泊,无所爱,无所憎,无所求,岂不是不苦了吗?不是的。生老病死之所以苦,因为生老病死是五阴变异中的各种情况,所以是苦。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也是五阴变异中的各种情况,所以是苦。即使无爱、无憎、无求,如若不能免除了五阴的变异,还是苦。七苦之中生老病死怨憎会的苦是从厌患生的,叫做苦苦。爱别离、求不得的苦是从贪乐生的,叫做坏苦。五阴盛苦是从迁流不住生的,叫做行苦。厌患与贪乐都以迁流不住为根源,也都以行苦为根本。八苦就可概括为三苦,《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云:“阿毗达摩诸论师言:五取蕴是苦谛。”又云:“分别论者作如是说:若有八苦相,是苦,是苦谛。”又云:“如从炉出,极热铁团。三苦所随,顺苦流转,没在苦海,杂苦而住,如苦合成,犹如铁团,与火合故,火势随逐,极热如火。此五取蕴亦复如是,与苦合故,如苦合成。故与苦合,是苦谛相。”所以为了正确了解佛教所说苦谛,必须从正确观察五阴入手。 知道世间是苦,人生是苦而想从逃避中去求离苦,其错误的根源是由于感觉有个我生在世间,我本是自在的、快乐的,而世间上的种种苦逼迫了我,于是想逃避了世间去自乐其乐,结果不能离苦得乐。佛教指出并没有单独的、独一的、自在的我,而人是由色阴(物质)、受阴(感觉)、想阴(想象)、行阴(行为)、识阴(判别)和合而成的。仔细观察了五阴的本质是苦,因为五阴是生灭无常、转变不停的。无常便无有终竟,所以是苦;其中无有主宰,所以是空;无有自在,所以无我。人生是苦,世间是苦,是因为五阴本质是无常、苦、空、无我。这苦是内在生的,而不是从外来的。佛教的小乘人认识到这一点,便对于五阴的苦,视同如病、如疮、如痈、如刺而迫切需要灭除五阴,于是搜寻五阴相续的根源是由于烦恼、业的相续,大力地修道以求断烦恼,使得五阴灭而众苦灭。 今天的佛教徒不仅不可以再错误地去从逃避现实中求离苦,并且也不可以用小乘的方法,只从个人观点去灭五阴求涅槃,所谓只求了个人的生死,因为在中国二千年来所奉行的都是大乘教义。不仅台、贤、慈恩、三论、禅、密、净各宗如此,连南山宗谈比丘戒也还是根据大乘来谈的。理论、方法、过程都是以大乘为根据,而目的却退到小乘地位,那是南辕北辙,行不通的。大乘佛教徒应当从苦谛的认识上生起大悲心与菩提心来。 人生的苦既是因为五阴本质是苦,而这苦又如病、如疮、如痈、如刺的严重,这就不仅自己需要解脱,更应当知道一切众生也是如此大苦而迫切需要解脱。自己已经知道苦是从内在生的而有了解脱的方法,众生却还在我见的基础上希望追逐世间的乐而不能得,便应当以大悲的心情,深入世间,先从世间上解决众生的苦痛,使之能得今生现实的安乐,然后再进一步教示以得永久安乐之道。所谓深入世间,并不是说要放弃佛教的岗位,或者放弃比丘的岗位,而是说各个在出家、在家不同的岗位上,不是以自私的观点为个人服务,也不是以自利的观点仅求个人的解脱,而是以普利有情的大悲心是为群众服务。所谓以普利有情的大悲心为群众服务,并不是说要做惊天动地的事业,一举便普度了一切生,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要一件一件来做的。但是要在每一件事上都考虑到,即便是所做的事只能令少数人只得到世间的安乐,而这安乐是与一切众生的利乐都一致的,那便是大悲事业,是真正利他的事业。假如只考虑这一人,或少数人的安乐而不与一切众生的利乐一致,这便不能真正利他,也就不足为大悲。佛经说:即使布施一个人一文银,也要以无所得为方便,与一切众生共同回向无上菩提,便是这个意思。 菩提心便是要从空、有两方面来彻底地体会一切事理。从空一方面来说:五阴虽然有无常、苦、空、无我四相,而其实都各各从众缘生起,并无实质。因此五阴是如幻的五阴,而无常、苦、空、无我是如幻的无常、苦、空、无我。从有一方面来说:在一一阴中,在无常、苦、空、无我中,一一都包涵着无量的理论,无量的事实。必须经历无量的行门来体会这些无量的理论和事实。有一法门未曾修,便有一理或一事未曾尽。惟有在遍修一切法门之后,才能真正解决了五阴之苦。因此便积极地、深入地、无厌足地精进修行。绝不是从逃避中,从个人的解脱中能一了百了的。 正确明了苦谛,正是启发大悲心与菩提心的先决条件。将苦之一字庸俗化了,以为是外在的而想逃避,或是简易化了,以为只要看破一些便够了,都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当然过去的佛教徒所以偏重于消极逃避是有其社会背景,主要是由于封建势力所养成的。在今天新的社会里,这种病态必须彻底根治的。 (《佛家二十讲》第十二讲 ) --------------------------------------------------------------------------------------------------------- 更多周叔迦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