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器世间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器世间

 

  既论身  须论土  土为依  身为主

  上面已经讲了以根身为主的正报,也就是有情世间;下面还要讲根身所依住的器界依报,也就是器世间。

  四大洲  共铁围  七金山  绕须弥

  四大洲者:1、南赡部洲:旧译为南阎浮提,此洲呈三角形,北广南狭,尖点向南,圆周约六千由旬,因有赡部林,故得是名。2、东胜身洲:音译毗提诃,此洲地形东狭西广,犹如半月,面积为三面各长二千由旬,一面长三百五十由旬,以其身形殊胜,故得是名。3、西牛货洲:音译西瞿陀尼,此洲形如满月,其量七千五百由旬,因以牛为货,故得是名。4、 北俱(拘)卢洲:此洲形为四方,四周量等,各长二千由旬,因国土最为妙胜,故得是名。 《瑜伽师地论》卷二云:“其赡部洲,形如车箱;毗提诃洲,形如半月;瞿陀尼洲,其形圆满;北拘卢洲,其形四方。赡部洲量,六千五百踰缮那(古译由旬);毗提诃洲量,七千踰缮那;瞿陀尼洲量,七千五百踰缮那;拘卢洲量,八千踰缮那。”《俱舍论》卷十一中所说的四洲形量,也与《瑜伽》所说的基本相同。

  铁围山者:此山由铁而成,围绕咸海,故得是名。《俱舍论》卷十一云:“于金轮上有九大山,妙高山王处中而住,余八周匝绕妙高山,于八山中前七名内,第七山外有大洲等,此外复有铁轮围山,周匝如轮,围一世界。”

  七金山者:1、担木山:音译朅达洛迦等。此山高四万三千由旬,在须弥山外围绕而住,此山与须弥山中间有大海,宽八万四千由旬,南赡部等四大洲住此海中。2、持轴山:音译伊沙陀罗等。此山高二万一千由旬,其位在担木山外。3、双持山:又名持双山,音译游乾陀罗等。此山高一万二千由旬,其位在持轴山外。4、善见山:音译苏达梨舍那。此山高六千由旬,其位在双持山外。5、马耳山:音译安湿缚朅挐。此山高三千由旬,其位在善见山外。6、持地山:音译尼民达罗。此山高一千二百由旬,其位在马耳山外。7、象鼻山:音译毗那怛迦。此山高六百由旬,其位在持地山外。此七金山,依序重叠罗列,山与山间,有海水间隔,海水之中有各种香花香物遍覆其上,故又称诸海为“七重香水海”。

  须弥山者:新译苏弥卢山,义译为妙高山;此山众宝合成,故名妙,独出群峰,故名高。《 西域记》卷一云:“苏弥卢山,唐言妙高山,旧曰须弥,又曰须弥娄,皆讹略也。四宝合 成,在大海中。”须弥山位居咸海中央,出水高八万由旬,入水亦尔。山腰为四天王所居, 山颠是忉利天,为帝释所居。须弥山处有七重金山及七重香水海交互围绕。《瑜伽师地论》 卷二云:“如是诸山(指七金山)其峰布列,各由形状差别为名,绕苏弥卢,次第而住。苏弥卢量高八万踰缮那,广亦如之,下入水际,量亦复尔。”

  由大地  风力持 水火金 不相离  水轮含 十方界  性流动 如何载

  地、水、火、风名为四大,地以坚为性,水以湿为性,火以燥为性,风以动为性。《五蕴论》云:“云何地界?谓坚强性;云何水界?谓流湿性;云何火界?谓温燥性;云何风界?谓轻等动性。”

  世界如何形成?依唯识学而言:一切有情所依住的世界,皆是由各自有情的阿赖耶识随内因缘力变现的,也就是阿赖耶识以地水火风四大种为亲因,以善、恶、不动诸业为助缘。因缘结合而变一器界相,犹如夜梦中的器界一样,全是做梦人的心识变现的。

  若依一般的传统说法,须弥山、四大洲、香水海、咸海、金山及铁围山,共同成为一世界,世界以外尽是虚空,无所依附。是谁之功力能使大地安住?佛教认为正是众生的业增上力,使空界十方风起,互相激荡,后来形成为坚密广博的大气,称为妙风轮;此风轮深厚为十六亿由旬。继之金色云遍布虚空,倾盆大雨落在风轮上,结为水轮;此水轮深厚为十一亿二千万由旬。后来又再起风,冲击水轮,并在水层上结为金(硬石),称金地轮;此金地轮深厚为三亿二千万由旬。在此金地轮上由大地自成的一层深八万由旬的软土,上面有各种形状的大小诸山,周围是海洋大洲等。《俱舍论》卷十一云:“谓诸有情业增上力,先于最下依止虚空,有风轮生广无数、厚十六亿踰缮那;如是风轮,其体坚密,假设有一大诺健那,以金刚轮,奋威悬击,金刚有碎,风轮无损。又诸有情业增上力,起大云雨,澍风轮上,滴如车轴,积水成轮,如是水轮于未凝结,位深十一亿二万踰缮那。如何水轮不傍流散?有余师说:一切有情业力所持令不流散,如所饮食,未熟变时,终不流移堕于熟藏。……有情业力感别风起,搏击此水,上结成金,如熟乳停上凝成膜,故水轮减,唯厚八洛叉,余转成金, 厚三亿二万,二轮广量,其数是同,谓经十二亿三千四百半,周围其边,数成三倍,谓周围 量成三十六亿一万三百五十踰缮那。”(此中的亿万等数,与今时的数量单位有异。)

  问:水轮能含十方刹土,水性流动,如何能载宇宙万物?

  答:自下所谓由业力所持。

  业力持 得自在  风金摩 火现彩

  十方世界,宇宙万有,都在流动的水性之中而不散坏,这是因为地球不实,金木水火亦如幻化,它全是由众生业作增上,共同招感变现的此一世界,如同梦境一样,当人正在梦中同样也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若一觉醒来,种种梦境,顿然消失。所以永嘉玄觉禅师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这正说明境界不实,唯心所现的道理。佛典中说:风与金相摩击,即有火光,火光是变化性,如阴阳之气相撞,即能发出金光闪闪的火花以及巨大的声音。这也说明诸法无有实体,全随因缘条件和合而成,条件变化,而原有之法也就随之变化或者谢灭。所以马胜比丘说:“诸法因缘生,缘散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咸作如是说。”而所谓的条件,也主要就是指众生的业力。

  庵摩果 比阎浮 果体圆 圆如球 彼上下  与四周 人与物 如何留

  “庵摩”者,植物名,形如槟榔。“阎浮”者,在前〈释迦诞生〉一章中已解。《维摩诘经·弟子品》中记载:有佛弟子阿那律尊者,以天眼观释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勒果(意译吉祥果,状似鸡蛋),当然南阎浮提其状亦如果体,形圆如球。既然如球,彼上下四周的六方,人与万物怎样才能留住呢?这更说明整个虚空、整个宇宙,皆是随众生业力由阿赖耶识之所变现的,如梦中境,镜中像,如幻如化,都无实体,不可执为心外之实有。

  楞严经  秘密说 善会通 不可执

  在佛典中对地球的起源形成很少谈论,即使有所谈论,也是大多沿用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旧说,而佛没有专门的论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地球不实,是一切众生共业所感,犹如梦境,如幻如化。所以《维摩诘经·观阿閦佛品》中说维摩诘以右手断取无动如来妙喜世界,旋转自如, 置于阎浮提,而阎浮提不增大,无动佛土不减小。这又进一步说明了外境不实,唯心所现的道理。以故《楞严经》中对地球也只是隐说而不显说,学佛之人对此应当善于理解,不可固执。

  日与月  绕虚空 不堕落 谁之动  有过去  有现在  有未来 三世改

  若依现在科学的观点看:日月能绕虚空而不堕者,是因为天有吸力,地有引力,互相吸引,所以日月而不堕落。再从时间上说: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的三世。但是过去世已过去、了不可得,现在世不住、亦不可得,未来世未至、更不可得,时时迁流变化,刹那生灭不住,而不可分别执著。一切众生不达此理,一一执为真实,取相分别,颠倒妄执。若能了知一切不实,如《金刚经》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来认识诸法,这样就能在世间现实生活的见闻觉知上,远离诸著,而获得自在与解脱。

  《俱舍论》卷十一云:“日月众星依何而住?依风而住。谓诸有情业增上力共引风起,绕妙高山,空中旋环,运持日等,令不停坠。彼所住去此几踰缮那?持双山顶齐,妙高山半。 日月径量几踰缮那?日五十一,月唯五十,星最小者唯一俱卢舍,其最大者,十六踰缮那。 日轮下面颇胝迦宝(水精珠)水珠所成,能热能照;月轮下面颇胝迦宝,水珠所成,能冷能 照,随有情业增上所生,能于眼身、果花、稼穑、药草等物如其所应为益为损,唯一日月普 于四洲作所作事。一日所作事为四洲同时不?不尔云何。北洲夜半,东洲日没,南洲日中, 西洲日出,此四时等,余例应知。日行此洲,路有差别,故会昼夜,有减有增。从雨际等二 月后半第九日夜渐增,从寒际第四月后半第九日夜渐减,昼增减位与此相违。夜渐增时,昼 便渐减;夜若渐减,昼则渐增。昼夜增时,一昼夜增几?增一腊缚,昼夜减亦然。日行此洲,向南向北。如其次第,夜增昼增。何故月轮于黑半末白半初位,见有缺耶?世施设中作如是释,以月宫殿行近日轮,月初日轮光所侵照,余边发影,自覆月轮,令于尔时见不圆满。先旧师释,由日月轮,行度不同,现有圆缺。”

  南与北 西与东 并四围 上下通

  东南西北谓之四方,若加四围(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合称四维),则成八方,再加上下,是为十方。此十方世界,皆通畅无阻。

  观十方 人在中  人居地 地居空

  十方世界无一定中心,也无一定方所。人所居住的地方,也可以说就是十方的中心。如经中提道:佛坐道场,地神作证,说我此处是金刚脐,余方悉转,此地不动。但是人所居住的地球在虚空中如一尘沙,人呢?当然则显得更微小了。因为宇宙之大,无有边际,地球之多,亦如恒沙。故以人为中心观左右上下,所以说“观十方,人在中”。但人不离地而居,地又依虚空而住。业力无尽,故人趣长存;心能生法,故地球恒转(地球虽有成住坏空,但空后又成,并非永恒皆空,故说“恒转”)。

  数此地 至大千 凡圣居 各有缘

  佛教认为一太阳所照临的范围称为一世界,一千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千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千中千世界称为一大千世界,因大千世界中具备了小、中、大三个千字,所以又称三千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又称一佛土,也就是世尊教化众生的一大国土,当然我们这一小小的世界(南阎浮提)也是佛土当中的一分子,虚空无量,佛土无量,而人趣小世界更是如微尘沙数无量。在这无量的世界中,有凡夫,有圣者,有大乘,有小乘。凡夫所居的土,有庄严美妙的天世界,也有清山绿水的人世界,更有丑陋污秽、甚或狞恶可畏的三涂世界。他们各各皆由不同的业力随缘招感变现,自无主宰,漂泊流转。圣者所居的土,从佛言:有随类化土,有他受用土,更有自报土及法性土,此等诸土,前二依大悲愿力及在因位中修利他功德作缘变现,后二依大智大愿及在因位中修自利功德作缘成就。凡圣所居,各各皆随自具的因缘所招感。所以说“凡圣居,各有缘”。

  同居土 方便土 实报土 寂光土 分四土 自台教 前二粗 后二妙

  天台宗对佛土分为四种:1、同居土:谓凡圣同居

-----------------------------------------------------------------------------------------------------------------

更多唐思鹏居士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劝学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叙述古德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余韵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附:佛教三字经(全文)

净界法师:很多人一学佛就要改变命运,这个是错误的!

 

后五篇文章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十界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涅槃四德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四无量心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六度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十二因缘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