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讲经说法的方法与技巧(文定法师)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讲经说法的方法与技巧(文定法师)

 

【编者按】

    4月19日至22日,在江苏省宗教事务局主办的第三期全省佛教寺院住持(负责人)培训班上,江苏省佛教协会巡回演讲团成员、南通太平寺方丈文定法师对讲经说法的方法与技巧作了精辟的开示。

  所谓的讲经,就是演讲口才的一种体现,这也是处世之道。能有一个好的口才,在处世、弘法的时候,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佛教自古以来就特别崇尚讲经说法,对于讲经说法好的法师,我们盛赞他为辩才无碍。这个辩才分为事无碍辩才、理无碍辩才、辞无碍辩才、义无碍辩才,以及事事无碍辩才。我们说一个讲经法师讲得非常好,讲得感天动地、天花乱坠,就是说这个人的讲经契理契***、如法如律。

  “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所谓上契诸佛之理,是说他讲的内容有根有据,都是来自诸佛的经典和历代祖师大德的言论,并非杜撰。“下契众生之***”,也就意味着他讲的东西能让听众听得懂,能够流入众生的心田,能够起到感化、教化的作用。我们在讲经的时候,要看听众是上等、中等,还是下等的根基,然后再讲出不同层次的适合当前听众接受的经论。

  在此所作的汇报,分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经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是讲经的仪式,第三部分是讲经的方法。

  一、讲经的重要性

  佛教是佛陀两千五百多年前创立的,自印度流传到中国,其发扬光大、成熟乃至形成为世界性宗教的格局可以说都是在中国。佛教可以说就是一种教育,是对法界一切众生最完美的教育,我们如何将世尊的教育普及下去,并且深入人心,以达到化世导俗、引导修行的目的?讲经说法便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恒课。佛教发展到今天,依然迸发出生生不息的朝气,这和历代祖师大德对佛法的理解和弘扬密不可分。

  释迦牟尼夜逾王城,到雪山修行,经过六年的苦行,反省到这种苦行不究竟,不能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就放弃苦行,来到恒河岸边,坐在一棵大树下,经过四十九天的思维,获得了圆满的觉悟。之后佛陀到鹿野苑,去度当初和他一起出家的憍陈如等五比丘。到鹿野苑说四谛法,这就是佛陀的第一次讲经说法。从鹿野苑说法到鹤林涅槃,前后四十九年中,说法三百多次,度众无量。可以说,世尊的一生就是弘法的一生,就是传播他的思想、理念、悟道的一生。印度佛教没有度亡超荐、应赴佛事的功能,这种功能是佛法传到中国以后才产生的,是为了适应中国人的需要而派生出的一种应赴形式。

  印度原始的僧侣们,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观照——思考、参悟,然后把这些思考、参悟的道理说给别人听,这就是讲经说法。经过了上百乃至上千年,才使佛法传承到了现在。佛法之所以到今天仍旧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在形式上、组织上依然如此完备,和讲经说法密不可分,所以说讲经说法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出家人面临的事情太多了。比如我,是一个寺院的方丈,平时要管理寺院,事情繁杂,应付多,诱惑也多,要想静下心来研究经藏,宣扬经典,是很不容易的。

  如果寺院的住持整天都忙于事务,忙于应酬,那么讲经说法的时间就少了,长期下去,信徒——那些幡然醒悟,返邪归正,皈依佛门,想寻找一个身心依止处所的人们,就会因缺乏法师讲经说法的引导而盲修瞎练,受社会上异端邪说的影响甚至于为异教徒所拉拢。天主教、基督教发展信徒的方法特别多、力度也特别强,甚至连我都要拉拢,更别说那些立场不坚定的信徒了,一拉就容易过去。所以法师不学会讲经,不去引导信众,我们的根基就会被削弱,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如果一个法师不深入经藏,不研究经典,当一个信徒问起来什么是住持三宝,什么是一体三宝,什么是自性三宝时,就会一问三不知,那就完了。信徒就会想,我皈依你什么啊,我供养你什么啊。很多居士自己通过网络听经、流通的经书也能懂得很多东西。

  比如说两三年前,我正在课堂讲课,有一个客人伸头进来张望。有位师父就问:“你找什么啊?”那位客人回答说:“我看看这里面有没有佛。”那个师父就说,“要拜佛去大殿,这个地方哪里有佛?”结果那个人说:“看你穿的这身衣服,我叫你一声师父,要不然我都不喊你师父。经文里面讲了,法身佛遍一切处。你说哪个地方没有佛?为什么大雄宝殿有佛,这里就没有佛呢?您给我解释解释!”我坐在那里就说,“你看,我平时叫你多看点经书,你不看。这个问题你怎么回答!”二祖慧可大师,原来叫神光大师,幼时饱读儒家诗书,后来受达摩祖师传法,成为禅宗二祖。小的时候妈妈带其去寺院进香,他进大殿,冲着佛像就撒尿。香灯师父看到之后,就过来打他耳光子,说小孽障,这么清净的佛像前怎么可以撒尿呢?小慧可就说,“师父,《华严经》上讲,‘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法身遍一切处。你给我找一个没有佛的地方,我去撒尿。”师父一找,还真找不出一个没佛的地方,于是哑然。这就叫辩才。

  所以说,我们不深入经藏,不好好地学习佛经,那么,在引导信众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尴尬问题,回答不出来的话,你如何做师父?!

  在历代高僧大德和先贤前哲的努力下,中国佛教缔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然而当今社会的现代化浪潮汹涌澎湃,各种思想对于我佛教界尤其僧人的诱惑都很大,如何珍惜佛教的社会形象,并继续发扬光大,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要从倡导读经、讲经开始。做一天和尚念一天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个钟要撞响了,不要撞哑钟。

  说到读经,所谓小和尚读经有口无心,要是真的做到有口无心也好啊。无心而有心,有心而又无心,你得把一部经读懂了才行。现在很多人对《地藏经》、《金刚经》等佛经烂熟于心,但是熟不一定能懂,因为你读的时候没有观照。我们说般若,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从文字般若契入观照般若,从观照般若契入到实相般若。而讲经说法,还涉及到一个方便般若。你把一部《金刚经》读得烂熟,甚至能背下来,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赶经忏、做佛事的手段而已,内中的微言大义你没有弄明白,仅仅停留在文字般若阶段,没有契入到观照般若的层面,更不可能彻见证入实相般若。

  我们要从读经、讲经开始,强化自身建设,促进佛教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健康发展。讲经说法是我们出家人的看家本领。在第一届讲经交流会上,我们的前任会长一诚法师就强调,讲经说法是我们出家人天经地义的一件事。

  出家人走出去,大家一般都叫我们法师(不是方丈,一般是不称和尚的)。法师分三种,经师、律师和论师。经律论全部通的叫三藏法师,如唐代的玄奘法师、姚秦鸠摩罗什法师。当代的三藏法师是谁?弘一法师只能算是律师,巨赞法师可以称为三藏法师。就是说这个法师不但弘经,也弘律、弘论。其余的一般统称为法师。

  既然人家称我们为法师,那我们就要名副其实,就要学法、讲法、用法。推展讲经、念经活动,就是要让我们这些出家人掌握经典,学会看家本领。真正做到内修外弘。要想对外弘法,对内不修不行,你必须要深入经藏。我也说了,让我来讲如何把经讲好,我讲两个小时之后,你们就都成了三藏法师了,那我的功德可大了去了。这是不可能的。

  我的意思是,一定要深入经藏,一定要早读晚读,秉烛夜读。要学习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的精神,要下这种狠工夫。而有些法师满腹经纶,让他写没问题,让他去讲,则不行了,抖得像筛糠一样。就是那句话说的,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缺少口才的锻炼。怎么办?先小范围给自己的徒弟、居士讲讲,磨练自己。像我今天坐在这个讲台上,从容不迫地讲课,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我第一次上台讲经,后面准备好的东西都找不到了,也在上面发抖,都不知道怎么说了。这种不怯场的勇气,是后来磨砺出来的,一次又一次的磨砺。二十年前我开始发心讲经,每天给居士做开示,拉三五个人过来,和他们聊聊,一天天地,人数逐渐增多了。在下面讲多了,我就给自己搭了个法座,上台去讲。诸位也可以“亦复如是”地去试试看。讲经也要慢慢地来,不能一蹴而就。

  讲经是引导信众的基本方法,这些年来,我们佛教的发展势头很迅猛,善男信女越来越多,但是信众的素养、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如何引导好越来越多的信众,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作为人天师表的法师,要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引导众生的任务。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教主,也是我们讲经弘法方面的典范。综观中国佛教历史,以弘法度生为己任的高僧大德代代相传。远的不说,就我们所熟悉的太虚、虚云、弘一、印光、圆瑛、巨赞,居士代表中的赵朴老、欧阳竟无等都是我们的榜样。他们无不是面向大众,讲经说法,连续不断。讲经要面向各种层次。我经常给老板们讲课,有时候企业也请我去讲课,用什么方法呢?你到企业,就不能用给信徒讲经的方法了。你到院校,要采取给学生讲经的方法。所谓观***施教、面向大众、贴近现实人生。我们现在倡导人间佛教,而有些人一讲经,就谈玄说妙,脱离实际,似乎谈得越玄、越微、越妙,就说明他的道行越深。所以,我们大家要一起继承和发扬历代大德的优良传统,通过讲经说法积极引导大众生起纯正的信仰。

  要坚守严谨的修学次第。我发现现在有个问题很严重,就是在显教、汉传佛教地区有很多弟子、在家信徒对藏密特别感兴趣。首先我认同藏密也是佛教,而且是大乘佛教,因为佛陀说法,化法四教(藏、通、别、圆),化仪四教(顿、渐、秘密、不定),藏传属于秘密。那么这个秘密为什么要在那个地区传播,就是因为这个法门的方法只适合那个地方的人修学,适合那个地方人的根性。而我们内地的佛教徒,尤其这些居士,还没有打好基础,没有把显教的功夫做透、做实、做深,就去盲目地修学藏密,这非常危险。很多人修学追求神通境界,结果神通没追求到,倒是发了神经病。我们的信徒为什么要去亲近密宗?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我们身上。他皈依师父了,但是师父从来不给他讲经说法,不给他灌输点佛教的知识。于是他出去旅游、朝山,去了藏地遇到了活佛喇嘛,马上就皈依人家了,被人家用个什么水一灌顶,浑身都酥软了,学密宗去了。我不是说学藏密一定不行,而是说修密必须要在上师的指导之下进行。一个礼拜至少要有五天时间亲近上师,否则非常危险,怎么个危险法不是今天的课题。所以要遵守严谨的修学次第,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信仰,真正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讲经还是佛教适应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佛教从古印度传到中土之后,逐步与中国文化相融合,最终成了中国佛教。我们现在谈到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都是外来教,只有佛教和道教是我国本土教。其实,佛教也是舶来的,即“进口”的。汉孝明帝做了一个梦,佛教就传入中国了,所以中国佛教是从皇帝的一个梦开始的,这是佛教传入中国的肇始。刚传入中国的时候,有很多理论、理念与中国老百姓的思想、习惯不契合,引起了佛、儒、道之争,一些人就排斥佛教,而另一些有识之士认为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人有好处。汉代有一位大学者,名叫牟子,造《牟子理惑论》从三十多个方面列举了佛道的同异之处,这才使得学界接受了佛教。佛教刚开始传入中国是在上流阶层流传的,直到唐朝慧能大师之后,佛法才真正走向平民化。

  从早期传入中国到逐渐和中国文化相融合,才最终成就了中国佛教。这种传承和发展,离不开译经、讲经、注经,离不开译师、法师和讲师的传承与求变。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还要靠中国的法师,一是传承,二是结合中国人的习惯、思维模式进行求变。当然这种“变”是智慧的变,万变不离其宗,变得让中国人更加容易接受但又不脱离佛陀原始的思想宗旨。

  现在要给老百姓讲经,就不能用古代讲经的方法,你要用现代语言,时髦的语言,让现代思维下的人容易接受,你可以有你自己的观点,但不能脱离原著。为什么新版的《红楼梦》、《三国》电视剧在网上遭到批判?因为新版的《三国》里,关公竟然自己抹脖子,变成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了,关公明明是被别人砍头的吧——这就脱离原著了。新版的《红楼梦》脱离得更加诡异,场景搞得像鬼片《聊斋》一样诡异,这样人家就不喜欢看。老版的为什么大家又喜欢看呢?并不是它拍摄的技艺有多么高超,也不是因为演员的演技有多么高超,而是因为它更忠于原著。我们讲经也是这样,可以求变,但是如果你变得脱离原著了,全部都是你自己的观点,胡说八道了,那么即使你有再好的口才也没用,因为你讲的东西不符合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叫三法印。你讲的东西人家会用三法印来印证,符合这三个原理的,即使不是佛说的,它也是佛法;不符合这三个原理的,即使是“佛”说的,也不是佛法。这是印证佛法真伪的三个标准。

  现在社会上流通的《玉历宝钞》、《地狱游记》、《西方游记》、《天地八阳神咒经》等都是伪经。为什么说它是伪经呢?它不符合三法印原则。哪个跑到西方极乐世界还回来的?飞到西方极乐世界,呆了几天又回到我们世界,然后给我们这里的人说极乐世界有多么好,你们认为可能吗?还有一个人到地狱去了又回来了,然后口述了经历,让人记下来了。胡说八道嘛!这不符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也不符合涅槃寂静,把佛陀的三大原则都否定掉了。你能说它是佛法?这就打大妄语了。

  也可以说,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一直都在发展变化,如果没有发展变化,也就没有今天的佛教。因此在讲经说法中,自觉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获得新理解,做出新阐释,这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传统。阅读和讲解佛教经典,不是为了复古,而是要在对原创经典(鸠摩罗什、玄奘、菩提留支等译师翻译到中国的经典,原典)认真钻研的基础上,做出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解读和研究,做到常讲常新,常听常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佛教尤其要继续完善和发展讲经说法这一重要传统,通过学经讲经,挖掘佛教经典中既契合教理教义,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努力探索佛教与当今社会的通融之处。记住,讲经你是讲给现代人听的,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很活跃。过去的法师讲经在仪式和方法乃至语言上很呆板,就老说,师云,祖云,盘个腿,打个坐,眼睛一闭,经上怎么说的他就怎么念。这也是一种讲经啊。这个问题放在下文讲经仪式里再谈。

  历代祖师在讲经的时候,比如六祖慧能(你们可以去研究一下《坛经》),他所用的方法,很多都是符合唐代人的思维模式的。再比如塑造观世音菩萨像,从北魏、唐一直演变到现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形象。到了唐代,观世音菩萨像变得很肥美,双下巴。大凡双下巴的佛像都是唐代的。你们考古,如果有人认为这个佛像是北魏的,一看居然是双下巴,那么这个判断一定是胡说八道,北魏时代的佛像没有双下巴的。因为北魏人讲究瘦美,双下巴不好看。唐代讲究胖美,因为杨贵妃比较胖,武则天也胖,所以唐代的塑像都是有双下巴的,这就是时代的烙印。现代的佛像都是仿的,都没有现代特色。如果有现代特色,那么当代佛像都应该穿西装的吧!哈哈!你们认为我们身上穿的是僧装吗?其实这是汉服,我们权且把这个当僧装了。汉代的在家人也穿这种衣服的。我专门研究了中国的僧装发展史,僧装就是“三衣”——安陀会(五条衣)、郁多罗僧(七条衣)、僧伽梨(九条大衣)三种。僧的所有用具就是三衣、一钵、一杖、一具。为什么我们要用这个汉服来做僧衣呢?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北方,出家人都是要偏袒右肩的,这个右膀子是露着的。北方冷啊,后来皇帝说算了,中国北方和印度的气候是没法比的,所以就把汉服放在里面,把僧服罩在外面。僧服就是袈裟,除了袈裟,其他的都不是僧服。像这种服装,就是佛教传入中国求变的结果。变就是变通。我们去东南亚,看南传佛教的僧人,他们的膀子都是露在外面的,而且是赤脚不穿鞋的。

  所以说现代人讲经要符合现代人的思维模式,讲出来的话,要让现代人听得懂,善于寻求中国佛教薪火相传、发扬光大的连接点。你把此土的众生引导好了,让他们有了正信正行,这就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了。

  二、讲经的仪式

  中国历代相传的讲经仪式相当复杂,东晋道安法师撰写的《讲经仪轨》规定,讲经有行香、定坐、上经、上讲。行香就是要进香,定坐就是设高台,上经就是请经,然后上讲,在高台说法。把这个讲经仪轨搞得如此的复杂,无非是为了体现讲经是一件非常庄严的工作,丝毫马虎不得。

  讲经为什么不能马虎呢?因为你讲的是佛法,我们现在讲的经都是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说出来的。我想问一个问题:这个佛法是佛说的,还是他发明的?佛法其实是本来就有的,是释迦佛老人家发现了,总结归纳后说出来的,而且总结的是一部分,说的是天地宇宙运行的一种章程、制度和规矩。比如我们现代所使用的话筒、电脑、灯泡等,这些东西能够运作的动力是电,而电是发明家发明的吗?我说他是发现家,发现了这个东西之后再告诉世人。记住:所有的一切都是本来就存在的,只不过遇到了一个聪明的人把它归纳总结了,把很多可以促成这个东西的因缘聚合在一起,这个事物就产生了。

  古代法师讲经,比如玄奘法师在印度,在那烂陀寺获得天乘的那种讲经方法,到中国来没有进行过。讲经仪式的渐次形成,发展到今天成了开大座的讲经方法。开大座的讲经方法,即我们法师搭着衣坐在法堂,听经的人被师父带着上堂打引磬来迎请,然后居士代表到法堂迎请师父登堂说法,要礼拜迎请,三叩头。师父要说勿,一拜。那就一拜。如果师父说问讯,那就问讯。在中国传统的讲经中,开大座是有一定的规矩的。规矩有两种主流,一种出自印度那烂陀寺佛教大学,另一种出自印度超戒寺。这两种仪轨都是正确的。为什么要如此迎请?都是出于对法的尊敬。

  《金刚经》曰:“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敷坐而坐。”敷坐而坐,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释迦牟尼佛要说法了,就亲自给自己搭一个法座。而且即将要讲经了,还要洗洗脚、洗洗手。这种种的行为是表示对佛法的尊重。那么我们讲经要搞迎请,并不是说这个法师有多么尊贵,法师是因为讲经才变得尊贵。 这个尊贵的是什么?尊贵的不是人,而是法。

  请法之后,呼《钟声偈》、《戒定真香》。要唱《炉香赞》,法师拈香三拜上座。上座之后,维那师呼《钟声偈》,“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颂《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法师拍案,讲经才开始。这是传统的讲经方法。比这个更为传统的,就是印度佛教里的高台说法,依照讲什么经来搭台。几丈乘几丈,几米乘几米,高宽广都有讲究,看你今天讲什么经、什么论来搭建什么规格的高台。

  到了中国就是开大座,过去的法师讲经都是开大座。现在我们讲经不开大座, 因为开大座浪费时间。一般讲经是两个小时,而开大座仪式一搞,半个小时就没有了。还有,既然开大座讲经,坐在那里就要毕恭毕敬,双目下垂,什么肢体语言、微笑、语气以及和听众的互动,通通都没有了,很拘谨。讲究威仪,但是不生动。我喜欢即兴演讲,有的时候甚至和下面互动互动,提提问题,可以就某个问题进行探讨。我们讲经,还要关注下边听众的表情。你讲着讲着,下面哈欠连天,又是看手表,又是掏耳朵挖鼻子,你进我出的,那你赶快结束吧!基本上下面的人对你讲的东西已经没有多大兴趣了。你要注意听众和讲师之间的这种无言的沟通,比如眼神的交流。你讲经,看到下面听众的眼神发光,你就知道这个讲得好,听众喜欢听,有作用。讲着讲着,一看下面不来劲了,马上给你讲个笑话,讲个故事,这个故事还必须和我讲的内容是吻合的,但是比较幽默,调节一下气氛。“若欲入佛智,先以欲钩牵”,就是先投其所好,用一种他比较喜欢的内容和方法,吊他的胃口,然后把你想讲的东西讲出了。等一会儿,等他没有耐心的时候,你再吊一下。给老居士们讲经,她们最喜欢听故事,你可以讲《百喻经》,《百喻经》通篇都是故事。但你也不能老讲《百喻经》啊,所以在讲《金刚经》、《地藏经》、《八大人觉经》、《四十二章经》、《普门品》 的过程中,隔半个小时穿插一个典故或一个大家喜闻乐见又很有启发意义的故事,比如禅门的、宗门下的,来调动一下他们的气氛。

  (一)强调造论者的权威性

  我们讲经,在讲正题前,必须先得强调造论者的权威性,要讲这个经是不是佛说的,要介绍经的来源。比如你讲《法华经》,你要把其来源,包括什么时候传到中国的,佛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所谓五时八教,你要判教。什么时候翻译过来的,历史上有多少译本等交代清楚。第二,要说出你所讲这部经有什么特点。第三,说法者与说法者之间的规矩。这个是为了让大家知道,我即将说的这部经来源清净,源于佛陀,历代祖师有注解,有依据,使得大家对这部经产生恭敬心和信心。 无论是听经还是讲经,首先要弄清楚它的传承与来源。比如说,学一部论,我们一定弄清楚谁造的论,造论的依据是什么,是不是继承了印度诸宗大师的思想与传承,抑或是他自己杜撰的。比如僧肇大师的《物不迁论》,又比如《大乘起信论》。 外部讲的经是历代祖师、菩萨、祖师造的大论,我讲一部论是自己创造的。如果你是依据佛言、祖师言,在其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有依据,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甄别,那你就是一代祖师。如果不能确定清净和可靠,按照你的这部论去修行,所得到的证悟极有可能是连本师释迦牟尼佛都没有听过的证悟,就有可能卷入歪门邪道的危险。其实,老一辈们讲经都是师父口传心授的,就像我们学唱念,师父手把手教,他唱一句我们唱一句,不对了师父再纠正(唱念分几大派,天宁派、京腔派、华山派,还有南腔北调及荒腔野调)。过去讲经,法师一上台,看他出口的风格,就知道他是哪一派的。现在很多流派的讲经方法都失传了,分不清了。我不管你们用哪一种派,你们能讲得如理如法、契理契***的,就是一派,我这叫做“文派”。 HT法师就不用说了,像台湾的慧律法师讲得真是好。

  这个传承和加持,对一个讲经法师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只靠自己的猜测、想象,以凡夫的心态去理解佛教,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很容易误解、歪曲,甚至会流于歪理邪说,误导自己也误导信众,实为佛门之不幸。若得到名师的指导,就可以避免盲修瞎练的危险。如果是我认为如何,而不是某某师父怎么说,某某佛怎么说的, 这个是“我法”,不一定是佛法。这种“我法”最好不要说,也不要听,否则容易讲错经。你一定要把经搞通了再来讲,你搞不通“不昧因果”和“不落因果”,你有怀疑,疑惑不定,就讲错了,这个讲错了就要受五百年狐身。你应该说经律论里是如何写的,佛陀菩萨是如何教导的,祖师们是如何讲的,我今天讲经的出处在什么地方,依据在哪里。即使用自己的语言讲出的,也一定要有出处。这就是讲经说法的(第)一种规则。

  在《忏法增上意乐经》上说道:讲经说法有二十种殊胜的利益。例如,讲经说法可以成就智慧。讲经本身就是一种智慧的表现,你发心讲经了,你的智慧也就越来越深了。所谓:“深入经藏,则智慧如海。” 佛法贯彻始终的目的就是开发我们的智慧。修学佛法是为了解脱,而解脱必须借助智慧。 另外,你发心讲经,能得到诸佛、护法龙天的护持等等。这些都是讲经的利益,我们讲经说法虽然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是只要你发心讲经了,确确实实能感召很多的利益。这些利益也有助于我们的修行。说的浅显点,你能够讲经说法,你就拥有很多信众,很多弟子,很多追随者,追随者当中,不乏龙天护法来护持、成就你。以上我说的利益,不限于开大座讲经说法才能够获得。即使只是一种随***的开示,即兴的演讲,甚至于巧适各种各样的因缘,把佛法说给别人听,也是得利益的。《金刚经》:“乃至四句偈,为他人说,其福胜彼。”就是说讲经的功德是非常大的,因为讲经是为人断疑解惑,引导真心的。你们都有朋友,都有信徒,有的时候可能到居士家里去做客(虽然说出家人不可以轻易到居士家里去,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有些信徒确实很有诚意的邀请师父到家里去做客),你就可以随缘施一教法。对畜生也可使其闻法,怎么对畜生讲经说法呢?你们有没有放过生?放生不是到市场上买点水类、爬行类的东西,往海里或家里一扔就完事,放生是有一整套仪轨的,这仪轨里不是有说法吗?说给畜生听,你别管它听懂没听懂,这就是一入耳根,永为道种。这就为它种了一个善因,也就说你为它积了一个善缘。这个善因,这个种子,就存入它的八识——阿赖耶识中。将来***缘成熟了,一定会起现行,种子起现行。大家学过唯识宗的,都应该懂得种子起现行,就是它善根成熟、脱离畜类的那一天。乃至诵经的时候,观想人非人,天龙八部,紧那罗,或摩睺罗伽,大鹏之鸟,罗刹,夜叉等,统统可以对他们进行法布施。这个龙畜鬼大家都懂了,我们做的超度佛事,放的焰口,打的水陆,就是说法给诸天鬼神,法施,食施,财法二施。打水陆里面,有一个环节,请过下堂的当天晚上一定是要说给幽冥界的面然大师们听的(鬼在佛经里被称为面然大师)。这同样也是有利益的,这是讲经的利益。那么对人,是显的利益;对龙畜鬼神是冥的。对人说完了之后,给他解疑释获了,他的层次提高了,就来拥护你、支持你,得到的效果非常明显,看得到。对龙天鬼神说法的利益,我们暂时看不到,但是入了它们的八识田中,那就是种子。因缘***会成熟,一切都会兑现。所以说,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我们是在家还是出家,也不论是否是师父辈的人,都可以非正式的讲经说法。

  (二)对佛法和佛陀表示尊重

  刚才我们说到,释迦摩尼佛他老人家在说法的时候,尚且要对自己所说的法表示尊敬,亲自布置法座。那我们在说法讲经的时候,也应当像佛陀一样,对自己所说的法表示尊敬。不论你讲的深度怎么样,讲的正确与否,度众的量有多大,听众是多还是寡,哪怕是对一个人讲经,你也一定要表示出对佛法的尊重以及佛陀的尊重。在讲的时候,还要忆念佛陀的恩德,我今天有佛法可讲源于哪里?源于佛陀四十九年的说辞,源于历代祖师的注解,源于历代翻译家们的翻译,我们都要对他们有一种感恩心。

  (三)讲经说法的正确心理与方法

  哪怕你是三藏法师,具有于世无碍的辩才,讲得口若悬河、天花乱坠,你也不能够有一点点傲慢的心,不可以有自赞毁他的心。我们每个人都会犯一个毛病,以为自己的是最好的,别人的都不行。尤其是会讲经的法师,你们搞唱念的做经忏的,都有一种心理,我唱的是最好的,他们的算什么,荒腔野调,唱的不行,这就叫自赞毁他。自赞毁他,犯菩萨清规戒。像一些搞艺术的人,总是认为自己的创作,自己的艺术是最好的,别人的统统不行。不可以有这种心理,一定要有谦虚谨慎的态度。也不可因自私而存有密不示人之心。讲经,我是为了获得名闻利养,不能讲全了,要留一部分,全部讲出去,人家把我那玩意儿全部学会了,那我吃什么饭?不能有这种心理,要全盘托出。无论你讲得深浅,一定要把自己懂得全部讲出去。也不可以因为懒惰而拖延说法,明明会讲、非常的能讲,别人请到你了,你却懒惰,怕烦,不肯发心讲,这叫吝法。佛陀的十大弟子中,有一个叫周利盘陀伽,阿罗汉(《弥陀经》里有),他是一个非常笨的人。周利是他的哥哥,盘陀伽才是他的名字,周利跟佛陀出了家。看着哥哥出家,他有善根,他也要发心出家。对哥哥说:你带我一起出家吧。周利就说, 好,那你跟我出家。所以叫周利盘陀伽。他出家之后,佛陀教他四句偈,叫他观照四句偈。他的四句偈三年都没背下来。四句偈用我们中文来说,就二十八个字。三年没背下来,哥哥周利就说了:兄弟啊,你这么笨。三年不能攀得一偈。你如何出家?我看你还是还俗,娶妻生子去吧。但是盘陀伽非常有诚心,不肯还俗。又一想到自己很笨,心里难过,就找了一颗歪脖子树上吊去了。这个时候,佛陀化为树神,出来呵斥他,说:孽障啊,前世你是一个三藏法师,因为吝啬佛法,一生当中没有讲过一次经,以至于落得今日之愚痴。你现在还想自杀,愚蠢。周利盘陀伽就跪在佛的面前,那我应该怎么办?佛陀教了他两个字:扫帚。扫帚是能够清净、去除污垢的。念扫帚吧,他念了扫忘了帚,念了帚忘了扫。又经过三年才记住,他就“扫帚,扫帚,扫帚”,终于开悟了,证得阿罗汉果。这就是说,不管做什么事只要一心一意的做下去,一定会有成就的。念佛的居士,有个执着,这个佛号到底应该怎么念,念南无阿(ā)弥陀佛对呢,还是南无阿(ē)弥陀佛对。你说南方人念的口气和北方人不一样,到底哪个对?你说中国人念南无阿弥陀佛,那日本人不这么念,他也能往生啊。英国人是不是也念佛,口气又不同了。印度人、东南亚的也不同了,他们都能够往生的。所以不在于你们什么口气,只要一心念下去。有一老太太念观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她念:唵嘛呢叭咪牛。一心一意专注地念了三年,念的有感应了。有一次,她把红豆,绿豆,黄豆全部放到一个篮子里,然后挑拣开,红的归红的,绿的归绿的,黄的归黄的。她就一边念,一边挑。唵嘛呢叭咪牛,挑一个黄豆出来,唵嘛呢叭咪牛,挑一个绿豆出来。然后豆子自动地在那里分了,红的往红处跳,绿的往绿处跳,黄的往黄处跳。这时,来了一个禅师,听老太太念念有词的在那里挑豆子。就问,老人家你念的什么呀?她说,我念观音菩萨六字大明神咒啊。禅师说:不对吧,那个字不念牛,念吽,以后要改啊。好,师父你说念吽就吽吧,你是师父,我听你的。这个师父把老太太给误会了,害的不浅,因为从此以后老太太念唵嘛呢叭咪吽,没感应了,不灵了。所以说,关键就是一个专字。你不要执著字的读音,你念经,外国人也念经。他们这个念法,跟我们不同。我们中国人创造的什么六句赞、八句赞,人家日本人没那东西,一些东南亚的国家也没这个东西啊,包括西藏的。他们就不解脱,不往生,不成就了?他一样成就。各地的方法不同,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所以我们说,会说法的尽自己所能把佛法讲给别人听,那种为了名声及吸引徒众而说法的心态是最最要不得的。我们讲经说法不是为了换取名闻利养,不是为了吸引徒众。你要把佛法当作良***,把听法的人当作病人,治病救人。把自己看作一个医生,这样子,才能把佛法真正的灌输下去。

  在说法的程式上,我们首先要沐浴更衣。在走向法座的时候,应该发起清净的说法动***:为的是听闻佛法的众生,统统能够解脱生死,即身成佛。然后观想当前将说之法的历代祖师。比如要讲《弥陀经》,你要观想历代祖师、先贤大德们,观想他们来加持你,给你力量,给你智慧,让你把这个经讲的更好。这个真的管用,我有好多次讲经是匆忙上台的,没有备课,脑子里一片空白。就观想诸佛菩萨、历代祖师大德会加持我的。困难的时候就是前两分钟,两到三分钟之后,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了。我觉得这一定是加持的力量。在上座之前,一定要上香,礼佛,然后再上座。在讲经的时候,还要观想你所面对的听众,比如我今天是在讲讲经的方法和程序,如果说是讲佛经,讲《金刚经》、《地藏经》啊,我常常观想我面对的不仅是我看得见的听众,一定还有很多我看不见的听众。貌似今天只有四五十个法师听众,其实可能还有无名无盖的众生在讲堂里边听我说法。因为有些天神、龙天护法(像我们斋天的时候,斋的二十座天),都是我们佛教的护法。我们都说魔王波旬是毁坏佛法的,其实他是拥护佛法的,包括提婆达多都是拥护佛法的,只是他们做了一个反面教材而已。释迦摩尼佛在菩提树下成佛之后,他发现他所悟出来的甚深微妙法,众生不可能理解,难思难忆。他说这个法没人相信,我还是趁早入涅槃吧。一悟道之后,他就准备直接入涅槃了。魔王波旬前面是考验你,魔障嘛。等到真正降服魔怨,要入涅槃时,魔王波旬又从大自在天来到人间,跪在他的面前,说,世尊,你可不能入灭啊, 你慈悲,你得把这个法说出去,众生需要你。这佛法是在魔王的祈请之下才说的,否则的话,他早早就入灭了。这些个大自在天、摩醯首罗天、帝释天、大梵天,统统是佛教的护法,包括天龙八部,夜叉鬼神。所以当有一个法师发心讲经时,他们也会来到这个讲台来听闻佛法,这些天神很爱干净,不能忍受与人一起坐在地上,所以,我们肉眼凡胎尽管看不到这些异类,但他们会来听闻佛法,所以我们心中要准许他们在虚空之中、楼阁之下听闻佛法。通过这些观想,你一定会得到护法龙天、诸佛菩萨的加持,就能够把经讲得很好。在说法的过程中,要依据佛说的经典,以诸论所说,再加上你的师父传授给你的和自己的心得体会。绝对不可以凭个人的臆测和主观而胡说八道,也不可以夹杂无条理及与经论无关的东西去讲。在常州的一次讲经比赛中,一个和尚拿打麻将当例子。你举这个例子暴露出你就是麻将高手,而不是讲经高手。还有人讲经,遇到比较难的就跳过去,容易的才讲。讲经时,我们要尽量保持举止优雅,和颜悦色,令听者对正法心生欢喜,而不能面无表情,怒目圆睁。最好跟你的听众能互动,有眼神的沟通,甚至语言的沟通,活跃一下气氛。

  (四)应付讲经说法的准则

  无特殊情况,佛法是不可以无问自说的。因为佛法很珍贵,不轻易自己送。在没人祈请前,我们不应该主动登座说法。这个培训班,如果没有省佛协的安排,我自己跑来上面一坐,讲个不停,哪有这回事?一定是祈请了我才讲,包括到其他寺院,都是别人请了我才讲。而且要正规地请,要请我讲经光打个电话不行,得登门来请,不是我拿架子,因为佛法太尊贵。立者不应为坐者说法。你要讲经就坐下来,规规矩矩,听的人可以站着;坐的人,不可以为躺着的人说法,这是对佛法不尊重;而且你坐得低,让听的人坐得高,也不可以讲法。今天是讲课,如果今天是讲经,我必须要求把我椅子放高点,不能像这样跟你们平坐,不是对我不尊重,而是对法不尊重,要高一点的。此外,如果有军人来听讲经,他带个武器,你还对带武器的人讲经啊,那不行。现在没有,古时候骑着马、带着帽子的,法师可以拒绝讲。过去有一将军佩剑进了一个佛堂,里面有个老比丘在诵经,诵的是《普门品》。将军听到“假使黑风吹堕飘落至罗刹鬼国”,不明白了,就问,和尚继续念经不说话,连问三次都不说。结果将军勃然大怒,派了一帮人把他抓到府衙审讯:你为什么轻慢我?和尚说:你不是问我什么是“假使黑风吹堕飘落至罗刹鬼国”吗,现在我就是被黑风吹堕飘落至罗刹鬼国来了。黑风就是无名火,罗刹鬼就是你把我关在这里准备用刑,你现在就是罗刹鬼国。这个将军是有善根的,一听这个解释,马上跪下来求忏悔。这就是善于说法的一种技巧。当然,这些做法都是因尊重佛法的缘故而产生出来的一种规矩,但是在特殊情况下,我们也可以略为开示,比如说,修净土的有些居士菩萨要往生,你应该到他家里去做临终开示,临终关怀,以帮助他提起正念,心不颠倒,意不贪恋。这个时候,你是坐着的,他是躺着的,你说不行,佛法当中规定我坐着你躺着不能开示,你必须给我坐起来。他都要死了,你叫他坐起来,怎么坐?这个时候就开许了,你坐着为躺着的人说佛法是允许的。等你把话说完了,他一口气咽下去,往生了,功德无量。在某些地区的民族文化中,他们终生不可以脱帽的,要尊重人家的民族习惯,为戴帽的人说法也是可以的。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不能因循守旧,不能教条主义,一定要有权变,关于这些,听法者也应注意,比如说,今天天气热,我来给你们讲课,你们在下面戴个帽子,这对我不尊重,不应戴帽以及佩戴一些跟佛法不相应的东西。现在你来听经,你就要把手***关掉或者设在静音状态,否则可能会扰乱清净的讲堂,是对佛法的不恭敬,同时也是对法师的一种轻慢,法师可以拒绝给你讲经。以上这些就是讲经的仪式。

  三、讲经的方法

  讲经的方法因人而异,每个人在研究佛学的时候,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但总的来说,生则畏,熟能巧。你对经典烂熟于心,讲经的时候,就有窍门了。如果你本身对经典没有什么研究,这个时候我说拿一部《法华经》给你讲,你却说《法华经》我还没见过,没听过,从哪里讲?所以,讲经必须要做到胸有成竹,要对这部经很有研究,而且很熟,熟则能巧。在对经典生疏的情况下,你冒然上场,而一旦上了台之后,大家几百双眼睛盯住你,等你讲呢,你肯定很困难,讲不出口。就像有一个老和尚,到人家居士家里去化斋,这个老居士一看来个师父,就想啊!我这个荒村僻野的,几十年没见过一个师父,今天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师父,就想抓住***会请师父给讲点佛法,就对那个化斋的师父讲:“师父啊!你给我讲点佛法好不好,讲完佛法我一定供养你。”然后,恭恭敬敬地把师父请到上座,她跪在那里,听法师开示。可是这个师父不会讲经,年纪大了,体衰了,力绝了,才华没了,才出个家,仗着佛门好偷生,没想到出来化个斋,还被人家逼到法座上要讲经开示,真是苦不堪言。就说了一个字:苦。释迦牟尼佛说法,开口说的第一个字是什么字?苦。老居士想,这个师父真会讲经,而且说到我心里面去了,我从小在家,父母重男轻女,从来不把我当人养;等出嫁了,丈夫不把我当女人看,动辄打骂,而且丈夫早死了,我就守寡了。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叫三从四德,自己完全做不得半点主。一生过下来真是苦不堪言,越想越伤心,就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这师父一看,我自己已是苦不堪言呢!她还在下边嚎啕大哭,看来今天这顿斋饭还不好吃,就乘着这个女人哭的当口,“脚底下抹油”——溜了。妇人哭了一会儿,抬头一看,师父没有了,呀!这个法师太会讲经了,把空也讲出来了——苦、空、无常、无我,统统讲出来了,真是讲得太好了。这当然是个笑话了,如果说,你遇到这个情况,你可能没这个师父这么权巧,这么好的运气了。另有一个师父也跑去化斋了,到了居士家要化点点心吃,居士却说:“师父!我问你个问题,你能回答出来,我就供养你点心,回答不出来,我就不供养你。《金刚经》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你点了哪颗心?”师父回答不出来,很惭愧,不化斋了,走了。

  我们初次讲经,大家这么多眼神盯在你身上,一旦一句有错,大家会哄堂大笑的。有个法师讲经讲得很有辩才,他有一次讲戒律,讲到不邪YIN戒,下面也有很多人,可以说四众弟子都有。他把这个YIN戒讲得很入微、很具体,下面一个比丘,属于用现在的话,是跑马路的那种,假僧性质,听法师讲他就烦。站起来说:“师父你是讲得很好,但是你不讲还好,这一讲我还就有了这个邪YIN心。你说我现在怎么灭这个心?”众目睽睽啊,这个问题问得很尴尬。法师不慌不忙,腿一盘,眼睛往下一垂,打坐,什么话也不说了。那个师父还站在那里,等师父开示回答。僵持有五分钟,他一看,大家都望他呢,尴尬难为情啊。一屁股就坐下去了。这时法师却有话说了。他把桌子一拍说:“你不睬他不理他,他自然就下去了嘛!”这个法师有智慧啊!所以我们讲经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尴尬窘迫的状态都是出于对经文的不熟练。我们成就学问的途径虽然很多,有很多还是天才。但是我认为天才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最主要的因素还是要勤加练习。光有天才,经典也不研读,历代祖师的注解也不看、不钻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你一个讲经法师是不可能讲好经的。讲经的方法就是深入经藏,下苦功,去练习,去研读。

  作为讲经的方法、程序,一般来说,我们都是采用天台宗的五重玄义,或者也有采取华严十玄门的。常用的是天台宗的。第一,释名。讲经题释名,经题包含了一部经的大致内容。第二,辨体。辨体是一经的旨归。第三,明宗。这部经的宗旨是什么。第四,论用。这部经有什么功能和作用,对我们的修行有什么指导意义。第五,判教。就是一部经它归于佛陀五时八教的渐顿偏圆,是属于哪一类的,这叫名体宗用教。讲经从序分开始,序分里就是讲六种成就:信、闻、时、主、处、众,然后进入正宗分,把命题一层一层分析出来,这基本上就是讲经的方法了。

 
 
 
前五篇文章

弥陀大意略讲(心澄法师)

慈光普照——普门救度(修建)

《心经》释义(云香)

日行一善(茗山法师)

活好活着的每一天(延参法师)

 

后五篇文章

善财童子与《普门品》(文定法师)

超越生死的大智慧(文定法师)

《心经》略讲(朗明)

大乘佛法的无上观修——《普贤行愿品》(朗明法师)

《心经》的智慧和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本觉法师)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