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二十六日(一) 珍惜点滴善缘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二十六日(一) 珍惜点滴善缘

   “触”功德的提示——心念所缘

  阿弥陀佛国土十七种庄严,无外乎是为了唤醒大家沉睡的觉性,让我们的习气、烦恼消融在当下,使一切学佛者真正得到学佛的利益与善巧,而不是空泛的理论或知识的学习。这对我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作为一个学佛者,学佛,不是学他的言说,主要是学他的智慧与慈悲。当然言说里面透露着智慧与慈悲,但假如我们不去实践,不去相应,那么这个言说就给我们带来不了方便,无疑是增加了一层知识的负担、一种被逼的繁琐,这样就会造成“道理知道,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烦恼逆缘现前之时用不上力”这样一个不得佛法真实利益的错误引导。

  昨天我们把“庄严触功德成就”做了一个提示。性功德所触及之处,一切皆是增上缘,而我们的任何作为都没有办法离开性功德。但在生活习惯意识烦恼的蒙蔽下,我们逐渐把这个性功德忘记了,所以在习气与烦恼中迷失、挣扎。那我们通过对阿弥陀佛国土庄严功德的学习与认知,来唤醒它,这种印契的方法对我们是最直接的一个提示,因为在佛陀的大乘教言中,不做委屈说。

  释迦文佛在这个世间八千返,其实是无始以来在此娑婆世界往返度脱众生,以种种名号、种种功德、种种修证善巧,来度化这个世界的有情。可能我们这里面的学习者也与释迦牟尼佛结下了深厚的、不可思议的善缘,或法缘,否则我们听到这样的教法是极为不易的。佛给阿逸多的嘱累中,一直在提到阿弥陀佛教法“骄慢弊懈怠,难以闻此法”,多世亲近世尊,乃至持戒精进者,乃乐如是道。这个教法看着是十分简单的,但按照大乘经典的记载,遇到这样的法能不去诽谤,其无始以来的善根是不可思议的;能喜悦,能赞叹,不可思议;能随顺学习实践,这样的善根基本上是成熟善根。我们有时候会认为自己遇到这个东西没有什么,可能有更好的东西没有遇到,于是就会丢其现有的殊胜教法与利益,去索求一些业习上的,或者说对比出来的,或者妄想中所谓的一些说法、教法,这样就比较可惜。

  我们接触这个教法,跟阿弥陀佛的出功德——利他回施是有直接关系的。阿弥陀佛的誓愿功德是依名号感召十方————设我成正觉,名声传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正觉。他依名声来传播十方,唤醒众生,成熟众生的善根。一闻而成熟众生的善根,你说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吗?的确就是这样的,因为这个教法就是名号度众生的一个殊胜体系。如果我们接触了尤其是“方等经”、“藏性经”上的一些教法,就知道名号的功德,其关键点、作用点就在一念。这一念是听闻、是触碰、是感知、是印象、是记忆,哪怕是动个念它就会起作用。何以故呢?此殊胜增上缘,所有接触者必得究竟利益,这是佛陀誓愿力的钩召与回施。

  我以前接触过一些戒毒慈善机构的菩萨们,他们发愿说如果遇到吸毒的人,就使用一些资金,给他们一些引导方法和药物,来引导这类人脱离毒品对他们的制约与磨难。他们尽力做,不能说做的周遍,那可能是不现实的,但他们针对其有缘会尽力去做,也是很感人的。持久性我们先不谈,但在这个世间就有这样的誓愿者,他们和这些抽毒的人没有任何亲属感情关系,只是因为这些人受了毒品的危害。那么阿弥陀佛亦复如是,乃至依名号度众生的十方诸佛如来亦复如是,他们都是这样的誓愿——诸有迷失自性的一切凡夫有情,不管是在那一道里沉沦迷失,他们依其威德善巧,依其修德力,来回施这类有情,令他们不足的善根、亏欠的善根,或者自我蒙蔽的现状得以成熟出离的善巧。

  有菩萨说我天天念佛,怎么感觉业力还是这么深厚?有菩萨说“念佛不起作用”,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说法,实际不是,他说“不起作用”,而那个作用已经生起了,首先他已经关注到佛法了,无始以来可能就没有听闻过,也就没有关注过这样一个佛号。今天一个居士要跟我谈话,我说不要跟我谈,我们能不能多念一句佛,少造一点业?我们的语业多有口误,多是是非,即使你很严谨,你都会造是非,会有口误。而你念佛,只有功德与善巧,只能提醒你的业,你的妄想,你的迷失,来成熟你的善根,单一直接,圆明无所障碍。但我们只是不好它,不爱乐它,沉浸在自己的习气中,认为念佛,拜佛没有什么意思。

  我们无始以来作诸恶业习惯了,实际上我们真是不知道多少累劫的善根成熟,才给予我们这样一个空间!把你丢到地狱里受苦的时候,你想这么做都不可能,你在恶缘中、逆缘中,再给你这样的机会,你也做不来——因为业力的深厚蒙蔽与固执,会造成重大的阻碍。我们现在对佛法的这种厌倦和不喜,本身就是个障碍。世尊在《无量寿经》上讲,此人从恶道中来,恶习未尽啊。这话十分重,但你若不相信,谁也没有办法。

  世尊说的是什么呢?也可能是激励语,也可能是破除你执著业习的一种善巧。我第一次读《无量寿经》的时候,那时国内都在提倡读汇集本。汇集本上有一段说,若是善根成熟者,读诵此经,身毛就会竖起来,就会痛哭,就会有喜悦,有涌跃。我第一次读的时候一点感觉都没有,我说自己一定是从地狱里来的。第二次再读的时候就感到自己十分可怜,把自己归类于地狱。你说谁会把自己归类于地狱呢?你自己的执著会把你归到这一类去。所以在第二次读的时候,我就感到十分惭愧,因为作为一个生命的独立体,这样归类一点自尊都没有,还沾沾自喜,或者说自以为是,自己就往恶业上靠去了。然后再读,真是会生喜悦了。

  无始以来我们一定有地狱业,但我们若是纠缠于地狱业而不能自拔,我们知道那在相续中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所以这个“触”字啊,跟我们的因缘所依、心智相续,都有十分大的关系。我们本来没有任何一个固定的业,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因果作为,所有的人没有离开因果作为,除非你已经证得无上菩提,不昧于因果,善于运用因果。就象过去的善知识一样,他们可以主动地去享受他们的业报,把他们的业报岔过来,提前受用,或者岔过去过去,避开受用。这样例子是十分多的,古德的这种善巧是十分多的。

  【举例:达摩祖师传心印于慧可大师时,说慧可大师此生有命难之报,因为大法难启,为了不让人轻视于法,劝慧可大师不要受此报了。慧可大师就禅坐中观察了自己的因缘,然后对达摩祖师说,若法印相传有所继承,我当受此报。何以故?因缘成熟故,不做违逆,各作方便。所以他把法传了以后,就被打死了。】

  【举例:目健连尊者也是被一群外道用棍棒打死的,他有大神通,对未来看的很清楚,但他为什么要受这样的报呢?这些大成就者以使世间的因果相续故。】

  【举例:释迦牟尼佛九种难事——调达出佛身血,头痛,三月马麦,空钵,腹泻等。这些难缘是其累世的因果,世尊完全可以超越这些因果,不去受它。但是为了跟一切有因果因缘的人结这么个缘,来做交流方便,他这个因果受报是交流方便,我们受因果是迷失其中。都是因果受报,一个是方便,一个是不得不受的迷失,是不一样的。】

  我们是不是想受报就受报,不想受报就不受报呢?你做到了吗?做不到,你真还需要学习修行,你不要自以为怎么样,但你也不能轻贱自己。要不然我们这个人生真是一滑就过去了,就象闪电一样,在这个无尽的刹土中,在无尽的生命劫海中,你这一百年的生命就象划个闪电一样,没人知道你,也没人记得你!我们就同森林后面的朽木一样,一个一个自然死自然亡的,不要认为自己有个啥技巧,也不要认为自己有啥本事,你看看你有什么本事呢?自卑不得,但我们也不要侥幸地做虚假的欺骗。象石光电火一样,你很快就消失了,每个人都一样,自生自灭,在这无尽的生死海中,就象一个蚂蚁一样死掉了,没有人知道的!

  蚂蚁死掉没有人关心,蚊虫死掉了没人关心,我们要是自己不关心自己,不去抉择不去珍惜自己的修行机会,也就象那一样的。很多人认为自己会怎么样会怎么样,别人会怎么样,实际没有这个事情!一点这个事情都没有!大家都在忙着自己的修行,或者在忙着自己的业力,忙着自己的迷失或者忙着自己的觉悟,真没那些事情!有些人就会认为自己会受天地的关照,你放心吧,因果会关照我们的,其他关照不了,天地只能载负我们。所以,这个不得不受的迷失,就是我们自己放纵的结果;于因果的方便,则是诸佛觉悟的结果。

  要认真的!菩萨,一划过去了,找都找不回来了。我们中国有句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当你衰老的时候,病的时候,死亡来的时候,业力成熟的时候,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在你还健康的时候,还自以为是的时候,还能蹦跳的时候,还自以为自己怎么样的时候,这话不值钱,为什么?你尽量想把自己的生命一天天地待过去——想着用一个什么样的技巧,什么样的迷失的方式,什么样的放逸的作为,认为那样是你的天福,到最后你自己给你自己下了两个字——可怜。没有其他人可怜我们,这是最重要的。那些声闻对我们的慈悲就象用指甲在皮肤划一下一样,看出一点痕迹,但对你一点作用都没有。菩萨对我们的慈悲了,似乎是动了我们的经动了我们筋、动了我们的皮一样的,但我们若不是遇到阿弥陀佛这个入骨入髓的教法啊,没有人慈悲关心我们的生死大事啊,自己的生死大事谁来关心呢?让别人来关心起作用吗?实际真是不起作用的。我们自身的生死轮回业报谁来受啊?佛菩萨代替不了!声闻菩萨代替不了!独觉菩萨代替不了!一切智者善良者代替不了!若能代替,这些佛菩萨早就把它代替了。

  所以我们这个警觉自心啊,是自尊下的一个警觉,自己对自己爱乐的一个警觉。度众生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没有原则是十分难以交流的,一句话的机会都不成熟,有再多的方法,他不成熟也没法交流啊,有的交流了他听不懂,有的听懂了他不去勤行,所以龙树菩萨对这个时代授记,实际是我们应该警觉的——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于佛法有缘者无福,有福者无缘。稍微有点福报的人从心底不爱乐佛法,稍微有点佛缘的人又不珍惜自己的机会,机会飘过去那就是没有福报了。那你说有没有福慧具足的呢?实际要是大家运用佛法,那就福慧具足。我们读过《妙华莲法经》四句偈子,世尊就直接的给我们印契了一个福慧——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这个“一乘”是知无性者,而得两足尊,即福慧具足。如果在我们生命中充分运用这个性德,那从根本上我们是具足福慧的。

  为什么这个时代要宣扬本具的、顺性的教法呢?因为这个时代在人的业报相上,福慧不是具足的,但若有法的依止,就会启发、成熟你的福慧。这一点一定要看清楚,所以大乘经典极力想给我们推荐具足福与慧的法则。

  “触”功德的提示——珍惜点滴善缘

  佛在经典中讲,他于甚深禅定中等了八万大劫,以度脱一个有缘众生,即善缘有情或法缘有情。所以大家不要舍任何一个法缘与善缘,你不知道它在未来际中有多大的作用!好比说我们礼敬佛陀啊,赞美佛陀啊,做一个功课的祈祷啊,看着都很简单,但到关键的时候它起的作用,你是梦都梦不到的!真是可惜,说句实话啊,很多出家师那么大的福报,可以不造业去修行,可以不去结恶缘而结极广大的佛缘,他不干!当然也有居士,他不去尊重自己的善缘,不珍惜自己的善缘,而置身于恶缘之中,对善缘不屑一顾。

  我从来不敢放弃一个善缘,起码别人说了一句善话,一点善意,不敢放弃,为什么你知道吗?我们无始以来就是因为恶缘太炽盛了,我们才来到这个娑婆世界!这个娑婆世界称为什么呢?罪恶之聚集。一个罪恶汇集的地方,善念善缘极为稀有!你说我们天天在学佛,天天在寺庙里,天天在做功课,天天都在跟佛菩萨结缘,善缘还少么?不是的。你回忆回忆你有几天这样的时间,你一生中又有几节这样的功课?跟佛菩萨结善缘,去礼敬诸佛,去称赞如来,我们一生中有几念?有几个这样的机会?我们一定得注意啊,善缘刹那即过,恶缘炽盛于世间啊!业报来的时候我们再说可惜,再说遗憾,都变得无意义了,没有意义了!

  我们作为一个人,人的善根有多大?有多少自由?有多少择取的能力?你于佛菩萨于善知识你不广结善缘,或者说于周边有情你不结善缘,未来那一定是恶报!这没有任何恶的设计的引导,你可以观察。

  所以这个“触”功德啊,一定要唤醒我们自身作为的心念指导,一定要把它明确下来,这是个特别大的事情。我们能遇到阿弥陀佛这样的一个彻底慈悲的教法,也是累劫佛陀对我们的等待,起码是十劫的等待!菩萨,你不这样看啊,你真是会丢掉一个极大的善缘!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讲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十劫,起码说我们与阿弥陀佛有十劫的胜缘了,要不我们今天为什么能接触到阿弥陀佛的教法呢?如果是恶缘,我们接触不到的。他成佛十劫,为什么我们这一生才遇到,或者说才有这样的机会去深入了解实践这个法则呢?那就是胜缘的成熟,也就是胜缘的现前。以前也可能有,但是它总是不现前,不成熟,被蒙蔽。我希望大家不要舍善缘,要学会珍惜自己的法缘,珍惜自己的佛缘,珍惜自己的法身慧命,珍惜!这是别人不能取代的,因为他是你心灵的作用。

  为什么反复讲“触”功德的这个所缘呢?阿弥陀佛给我们这样一个胜缘已经现前了,下面就是我们珍不珍惜它,如此而已。你不珍惜它,再殊胜的因缘也随之就消失了。实际上我们的学习也是在这个胜功德的加持下,或者在这种善根的推动下,我们才有这样一个环境,有这样一个机会。因为我们知道娑婆世界是个堪忍世界,是一个恶业聚集的地方,要是恶业,迅速能成就,而善缘十分困难,甚至没有机会。找一个大家能谈论佛法、交流佛法的机会十分稀少,包括一些大家认为学习的地方,或者是寺院中,一谈论起来也都是世俗,也都是恶业,也都是是非。

  “触”功德的提示——随喜功德

  “触”功德成就,对我们大家来说是十分有意义的,实际是希望我们大家不舍诸善缘,哪怕点滴的善缘。所以在十大愿王中有一个特别的修行方式,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缺乏最缺乏的,称为随喜功德。

  【举例:有人在辛苦干活,他人见了,说了句随喜随喜,就走了。这一个人做善事,大家都随喜,很辛苦都值得的,虽然说随喜随喜的人放逸去了,但起码唤醒大家的这么一念善念,不嫉妒不排斥不诋毁。我们这个时代人与人的交往,不诋毁不排斥不嫉妒的人有多少呢?他把自己的随喜心稍微有点引发,就远离了嫉妒排斥诋毁这样的恶业。所以行善者与随喜者都不可思议。】

  因此随喜功德,也是“触者生胜乐”的一个很好的修行角度。因为这个时代的人培养嫉妒、排斥、诋毁的东西太多了,嫉妒能散坏一切善缘,为什么说在这个娑婆世界行道一日是他方佛国行道百年?就是说遇到修行的善缘极为难得,甚为稀有!我们真正能遇到善缘和法缘这两个缘,那真是不得了不得了的大事情,比你突然挣到一亿十个亿一百个亿几千万几百万那个福报要大的无穷尽!那是不可比喻的一个福报!我们一定要审视啊,要不然我们这个一生很快就荒诞地过去了,在这种杂缘中我们又陷入恶缘,想走出来十分困难。很多居士想来到这个地方听法,就要通过很多的障碍——世俗的习惯、世俗的生活状态、家人的相互缠缚、感情的纠葛、经济的消耗,或者心理的不平衡等等,是十分不易的。我们只要把心冷静下来,善于观察,就知道自己的这种善缘、法缘的珍贵与难得!

  我们没有去认真地看这个世界,现在我们开始学佛了,我们成熟了到寺院因缘,还认为天天拜佛、上殿这算什么啊?菩萨啊,这是你多大的福德因缘呢?是你多么大的一个善根与机遇呢?你是不是应该珍惜它、爱护它呢?你要掂量掂量的!我只是希望大家珍惜这样一个阿弥陀佛的因缘,珍惜这样一个到寺庙的殊胜功德因缘,珍惜它吧,若不珍惜,我们这个善缘散坏了,你想再找,没了,菩萨!

  (岁次辛卯五月十一 2011年6月12)

----------------------------------------------------------------------------------------------------------------

更多慈法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二十七日(一) 我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二十七日(二) 亲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二十七日(三) 念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二十八日(一) 在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二十八日(二) 修

 

后五篇文章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二十六日(二) 为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二十五日(四) 休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二十五日(三) 宝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二十五日(二) 宝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安居第二十五日(一)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