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本源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十三 |
 
本源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十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阿弥陀佛! ┌己初、释生处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这段经文是接着昨天所描绘的极乐世界所居住处,七重行树、罗网,继续来描绘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这个地方佛又告诉舍利弗,极乐世界有七宝组成的池,池中有八功德水,池底以金沙铺地,四边阶道也是金银琉璃玻璃这四宝合成,在七宝池岸边有七宝楼阁,是讲经处,池中有青黄赤白四色莲花,大如车轮。 【上明住处。今明生处。宝池金银等所成。不同此方土石也。】 昨天讲了极乐世界众生居住之处,今天这段经文讲的是极乐世界的出生之处——七宝池。昨天讲到,只要我们发起信愿心念佛,当下西方极乐世界就有一朵莲花,我们念佛越精进,莲花就越长越大,如果念佛懈怠了,不用功办道了,或者修学其他的法门,那在西方极乐世界这朵莲花就会枯萎。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业缘尽了,阿弥陀佛乘莲花台来接引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就住于这朵莲花当中。 “宝池金银等所成。不同此方土石也。”在极乐世界,我们的出生地七宝池是由七宝和合而成,即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这部经主要是针对我们这个世界众生而讲的,因为这七宝在我们这个世界非常珍贵,为大众所熟知,所以佛就列举了这七宝,其实远远不止这些。七宝之物在我们这个世界也有,但是与极乐世界比起来相差很远。比如此地也有金银,但是成色跟极乐世界比起来相差很远,我们这边黄金有18k、24k的,极乐世界大概都是超级24k的。琉璃是翡翠。玻璃,不是我们现在窗子上的玻璃,它是指水晶。砗磲,是大海之中一种稀有罕见的大贝壳。赤珠,古人讲是赤虫所生之珠,好比我们现在的红宝石。玛瑙也是非常珍贵的。在我们娑婆世界,这七种宝物非常珍贵,有些人喜欢炫富,就喜欢买很多金银宝石来庄严自己,就怕别人不知道他有钱,往往因此招受了杀身之祸。在极乐世界这七宝非常普遍,遍地都是七宝所成。娑婆世界的水池都是由钢筋水泥混凝土组成的,就是有钱人家造的游泳池,也是用大理石所成,没有像极乐世界七宝所成啊,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出极乐世界是多么的殊胜。 【八功德者。一澄清。异此方浑浊。二清冷。异寒热。三甘美。异咸淡劣味。四轻软。异沉重。五润泽。异{氵宿}腐褪色。六安和。异急暴。七除饥渴。异生冷。八长养诸根。异损坏诸根。及沴戾增病没溺等也。】 极乐世界七宝池中的水具足了八种功德。一、澄清,异此方浑浊。极乐世界的水清澈无染,没有一点杂质。娑婆世界就是所谓的纯净水,把它放在那里沉淀下来还是有杂质。当然,水是表法,比喻我们的心。娑婆世界众生的心皆是浑浊,所感之水也是浑浊,浑表愚痴,浊表烦恼。极乐世界众生的心清净有智慧,所感之水也清澈无染。水的浑浊与清澈也是烦恼与智慧的表现。极乐世界的水不但自己清澈,而且能够清净众生烦恼之心。娑婆世界的水不但自己浑浊,而且染污众生的心。我们做过三时系念,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佛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二、清冷,异寒热。极乐世界的水有清凉剂作用,断除众生烦躁热恼之功德。娑婆世界的水冬冷夏热,去洗澡的时候,冬天水太冷不舒服,太热了也不舒服,这会增加我们的烦恼。极乐世界的水是随心所变,想它热就热,想它冷就冷,这个温度调节剂就是我们的念头。这里特举清冷,就是来对治我们众生烦躁的毛病。三、甘美,异咸淡劣味。七宝池中的水非常清甜可口,比娑婆世界的饮料喝起来还要舒服。我们这个地方的水要么比较清淡,要么就是咸味,河水比较清淡,大海水比较咸。四、轻软,异沉重。极乐世界的水质轻软,不但可以往下流,而且能够往上流,人在其中沐浴非常舒适,有轻安的功德。娑婆世界水体沉重,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水能够往高处流。五、润泽,异缩腐褪色。极乐世界的水能够润泽,能够当化妆品用,当然极乐世界的人都是紫磨金身,不需要。而我们此方的水,时间长了会发臭腐败。我们倒一杯水长时间摆放,它就变色发臭,极乐世界的水永远不会发臭,永远不会腐败。六、安和,异急暴。极乐世界水平如镜,具有安静和缓之功德。众生听到水流声皆能得到法忍。但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水经常泛滥,比如去年日本海啸、泰国暴发洪水,可见娑婆世界的水经常引起灾难,而极乐世界的水非常安和。七、除饥渴,异生冷。极乐世界的水不但能除饥渴,喝了之后还能得到三昧无碍辩才。而我们此方的水生冷,不能随便喝,因为里面有细菌,喝了会生毛病。八、长养诸根,异损坏诸根,及沴戾增病没溺等也。极乐世界七宝池中的水能够长养诸根,滋润诸根。但是在我们这个地方,如果长期泡在水里,时间长了身体也受不了,要发白。而且在我们这里,水能让我们灭亡,到了夏天,经常有人到河里游泳,发生溺水事故。讲八功德水也是显现极乐世界的殊胜,在这里也是略说,其实远远不止这八种功德。 【充满其中。异枯竭泛滥。底纯金沙。异污泥。阶道四宝。异砖石。陛级名阶。坦途曰道。重屋为楼。岑楼名阁。七宝楼阁。异此方土木丹青也。楼阁是住处。及法会处。但得宝池莲胞开敷。便可登四岸。入法会。见佛闻法也。】 充满其中,就是告诉我们七宝池中的水不会枯竭也不会泛滥,它会随着我们的意念而改变,想它水深即水深,想它水浅就水浅。但是在娑婆世界就不随人意了,冬天河水要枯竭,夏天河水会泛滥,经常引起洪灾。七宝池以金沙铺地,弥陀经中是略说,无量寿经告诉我们不但有金沙,而且有银沙以及其余诸宝所合成的沙铺地。在娑婆世界莲花池底是淤泥啊,极乐世界它是以金沙铺地,多殊胜啊。在七宝池的四边有阶道,皆是金银琉璃玻璃所成,阶就是台阶,莲花池边有台阶可以上去,莲花池的四周有大道,上有楼阁,重屋为楼,岑楼名阁,重屋就是在房子上面还有一层,叫楼房。岑楼就像我们寺院的鼓楼,这样的建筑风格称为阁。这些楼阁也是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和合而成,称为七宝楼阁。在我们娑婆世界的楼阁都是钢筋水泥混凝土和合而成,时间长了还要维修,极乐世界它是天然的,永远不会改变,这些楼阁不但是诸佛菩萨居住的地方,也是讲经说法处。“但得宝池莲胞开敷,便可登四岸入法会见佛闻法也。”前面讲到,我们现在信愿具足,七宝池当中就能够有我们一朵莲花,我们如果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就住在这个莲花朵里面,娑婆世界要十月怀胎,那我们在莲花朵里要多长时间才能出来呢?上品上生的人,一往生莲花朵就打开,上品下生的要经一天一夜;中品的时间也不是很长,最长不超过七天;下品往生在莲花朵里面要住七七日,下品下生住在里面最长时间要十二大劫才能开放,为什么要住这么长时间呢?这就是阿弥陀佛的大愿力,因为我们是带业往生,在莲花朵里面消业。不管是上品上生还是下品下生,只要能够住在莲花朵里,莲花一开就可以登七宝池的东南西北四岸,在七宝池的四岸都有七宝楼阁,其中都有诸佛菩萨在里面讲经,你可以从四岸随便哪一岸上去,就可以听闻诸佛菩萨讲法,东南西北四岸是表常乐我净。 【华轮者。轮王金轮大四十里。且举最小者言。若据观经及无量寿会。大小实不可量。由同居净土身相不等故也。】 华轮者,把莲花比喻成车轮,莲花不但形状像车轮,而且具有车轮之运载义。我们在极乐世界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都是莲花。阿弥陀佛从西方极乐世界来到这里接引我们这些众生,也是乘莲花而来。经中讲莲花大如车轮,不是我们这里的自行车轮,这个车轮最小也有转轮圣王的金轮宝那么大。轮王有四位,分别是铁轮王、铜轮王、银轮王、金轮王,其中铁轮王统领南瞻部洲,铜轮王统领东胜神洲与南瞻部洲,银轮王统领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货洲,金轮王统领四洲包括北俱卢洲。到人寿八万四千岁的时候,金轮王会出现统治四大部洲。金轮王有七宝,一千个儿子,金轮宝是七宝之一,是他的交通工具。金轮王统领四大部洲,要经常出去看看,四大部洲距离很远,金轮宝走一天一夜就可以绕四大部洲一圈。金轮宝如果用我们的里数来讲,它有四十里,就是一小由旬。按照观经,与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来说的话,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最小就是有四十里,上不可限量。在观经当中讲到,“一一池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讲到,“池中莲华。或一由旬。乃至百由旬。千由旬。”为什么极乐世界七宝池中的莲花有大有小,相差这么大(当然最小的也有四十里这么大)?这就跟我们现在娑婆世界念佛精进的程度有很大关联,所以我们要比比什么,就要比在西方极乐世界将来谁的莲花大。 【青色名优钵罗。黄色名拘勿头。赤色名钵头摩。白色名芬陀利。由生身有光。故莲胞亦有光。然极乐莲华。光色无量。此亦略言耳。】 莲花有四种颜色,“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经文中我们都读到。青色的梵语叫优钵罗,黄色的叫拘勿头,赤色的叫钵头摩,白色的叫芬陀利。“由生身有光。故莲胞亦有光。”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是由光音天下来的,本来身体是有光的,但是我们现在因为烦恼,自身的光没办法通过肉眼看见,只能通过天眼才能见到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光。我们修行人越修越精进,他的身光非常强烈,如果是一个懈怠的人,他的光就非常黯淡。人身上有光,到了极乐世界莲花也有黯淡跟光鲜的差别。七宝池中的莲花其实远远不止这四种颜色,这四种颜色只是基色,还能组合无量的颜色。 【微妙香洁。略叹莲华四德。质而非形曰微。无碍曰妙。非形则非尘。故洁也。莲胞如此。生身可知。】 微妙香洁者,赞叹莲花的四德。一、微。质而非形曰微。莲花的材质是由七宝合成,没有一定的形状,莲花的形状也是根据我们念佛功夫的深浅所决定的。念佛功夫深,烦恼断的多,带业带的少,我们的莲花就非常大,反之莲花就非常小,但最小也有一小由旬四十里这么大。这个莲花我们用手触摸不到,所以叫质而非形,曰微。二、妙。自在无碍曰妙。极乐世界的一切都是有量的无量,唯独莲花有生灭相,其它的东西都可以常住。莲花为什么有生灭相呢?前面讲到了,如果我们现在发心极乐世界就有一朵莲花,但是我们懈怠了,或者改修其他法门,这个莲花就要枯萎。所以莲花在极乐世界有生灭相,这个地方就能促进我们的信心力啊,我们修学净土念佛法门一定要专一,不要今天修这个法门明天修那个法门,你今天修念佛法门明天再去修禅宗,或者今天很勇猛精进明天又懈怠了,那你极乐世界的莲花就枯萎了。所以我们一定要互相比谁念佛念得精进,你念得精进极乐世界七宝池中的莲花越开越大。三、香。莲花具有无比的清香。极乐世界的一切都是宝香和合而成,莲花也不例外,清香无比。四、洁。极乐世界的莲花没有一定的大小形状,随心所现变化而有故曰洁净。娑婆世界的莲花出生于淤泥当中,能够出淤泥而不染。极乐世界莲花生长在金沙之中,因为池中以金沙铺地,那就更加洁净无比。我们娑婆世界的人都是胎生,母胎肮脏不堪,脓血交加,出生就是不洁。极乐世界出生地是莲花,在七宝池八功德水的滋润下,莲花微妙香洁,所以化生之人也微妙香洁。以上就是极乐世界的出生地——七宝池中莲花化生。 己二、结示佛力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明上住处生处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遍严四种净土。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凡圣令往生也。】 我们讲了极乐世界的居住处与出生处,这些庄严皆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大愿大行称性功德所成就的。庄严有能庄严跟所庄严,能庄严的是阿弥陀佛的大愿大行,所庄严的就是极乐世界的四土。大愿是智慧庄严,大行是福德庄严,我们常讲福慧二严。诸佛菩萨在因地发愿的时候有总愿和别愿,总愿就是我们现在皈依佛门包括出家时候发的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别愿就是每个人发的和别人不一样的愿。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比丘的时候,他发的别愿就是四十八愿,在因地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的时候,他总览了二百一十亿个佛土,博采众长,发愿要建立一个国土超越所有的国土。他的大愿是从自性当中流露出来的。法藏比丘发了这个大愿之后就开始勇猛精进修学佛道,经过无量劫的修学六度,修福修慧,积功累德,修德圆满他的性德就显现出来,佛果圆成。由此大愿大行所圆满的自性流露出来的极乐四土也是无比殊胜,能够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凡圣令往生也。法藏比丘经过大愿大行所成就的极乐国土能够普摄一切众生。前面我们讲过,下至没有断烦恼的凡夫众生,上至断除四十一品无明烦恼的等觉菩萨,皆是阿弥陀佛所摄受的对象,到了极乐世界也根据每个人的修行,念佛程度的深浅,以及断烦恼的程度决定他生到哪一土哪一品,都有他的位置。 【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当。】 这是从众生的角度来解释功德庄严。阿弥陀佛以大愿大行成就了殊胜无比的极乐世界,令我们一切众生向往,又以他的大愿大行成就了一句万德洪名,在阿弥陀佛的名号当中包含了大愿所庄严的多善根,大行所庄严的多福德。如果我们现在信愿具足能够念这句佛号,那就能以佛的善根作为我们的善根,以佛的福德作为我们的福德。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我们把念佛的功德回向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庄严也就有我们每一个念佛人的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当。”这是藕益大师鼓励我们念佛人,阿弥陀佛已经是功德圆满成就的,不是现在成就的,也不是过去成就的,他已经成就的。我们只要现在念佛,念念与佛相应,也就等于与阿弥陀佛是一样的,非常不可思议,一般的人很难生信。 【此则以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个地方是从生佛不二的角度来解释成就如是功德庄严。阿弥陀佛是依靠大愿大行成就的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这个可以作为增上本质。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增上本质来激发我们自性所包含的清净庄严。“全佛即生”,阿弥陀佛所成就的依报庄严,其实我们众生自性中本来就具有,阿弥陀佛西方的净土就是我们众生心中的净土,这个就是讲的唯心净土。“全他即自”,我们以阿弥陀佛作为本质,就是把我们自性当中的无量光寿启发出来,所以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弥陀佛,这个讲的就是自性弥陀。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从事相来讲,完全是依靠阿弥陀佛所发的大愿与所行持的大行,与众生信愿持名功德所成就的。从理上讲,这些依正庄严是我们众生自性本来具有的,但是我们要通过事相的修学才能把自性本来具有的清净庄严显现出来,才能够去利益一切众生,所以叫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阿弥陀佛!
---------------------------------------------------------------------------------------------------------------- 更多本源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