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本源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十九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本源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十九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阿弥陀佛!各位同修,上次讲到阿弥陀佛为了宣扬妙法,化作有情的鸟类说法令众生欢喜,让众生从鸟说法当中产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阿弥陀佛不但化有情和众生讲法,在西方极乐世界还有无情,宝树罗网皆能说法利益众生,非常奇妙。

  辛二、化无情声

  『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佛又告诉舍利弗尊者以及大众,极乐世界有微弱之风吹动宝树罗网,其风和缓,不像娑婆世界台风这般猛烈,风吹在身非常舒适。宝树罗网互相撞击出微妙音,好像一支大型的交响乐队在演奏美妙的乐曲,听闻以后能使人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其音能够说法利益众生,所以曰妙。

  【情与无情。同宣妙法。四教道品。无量法门。同时演说。随类各解。能令闻者念三宝也。】

  “情”是“有情”,指上面种种杂色之鸟。“无情”指风树罗网,不但有情的鸟类宣说妙法,无情的宝树罗网也能够宣说四教道品及无量法门。极乐世界众生听法的根机不同,虽然同在一处听法,而能随顺其根性听与自己相应的法门。藏教根性众生听闻生灭四谛,通教听闻无生四谛,別教听闻无量四谛,圆教即闻无作四谛,互不妨碍,非常奇妙,这是一种事事无碍的境界。极乐世界的众生听闻了这些法,即能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佛是三界导师,福慧两足尊,所以念佛;佛所说的一切法宝能够使人破迷开悟,转凡成圣,所以念法;僧者代佛宣扬,解行并进,是佛陀佛法的实践者,能作一切众生的楷模,所以念僧。通过念这别相三宝来启迪我们自性的三宝——觉正净。

  【念三宝是从悉檀获益。凡夫创闻。大踊遍身。是欢喜益。与三宝气分交接。必能发菩提心。是生善益。由此伏灭烦恼。是破恶益。证悟一体三宝。是入理益也。初别明竟。】

  这里讲了念三宝的原因,是从无情宝树罗网宣说妙法而获益念三宝。宝树罗网说法也具足四悉檀益:带业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看到极乐世界情与无情皆能说法,第一次看到这个环境太殊胜了,我们在娑婆世界想听法非常不容易,极乐世界众鸟与宝树罗网皆能说法,他觉得非常奇妙,就生欢喜,这是世界悉檀。在极乐世界与诸上善人相聚一处,同闻共禀,外与别相三宝相应,听法之后内心与一体三宝,与觉正净心心相应,就能生起无上菩提道心,这是为人悉檀,得生善益。由于听闻妙法生起了菩提心,随修行功夫的深浅能够伏灭烦恼,功夫浅的能把烦恼伏住,功夫深的能把烦恼灭除。西方极乐世界伏灭烦恼是非常容易的,而我们现在娑婆世界伏烦恼已是非常困难,更谈不上断烦恼。这是对治悉檀,得破恶益。随着见思、尘沙、无明烦恼逐渐断尽,证入一体三宝,自性佛宝即能证得法身德,自性法宝即能证得般若德,自性僧宝能够证得解脱德,自性的德能全部显现出来,得入理益,为第一义悉檀。

  庚二、总结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里结示,极乐世界依报情与无情功德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因地修行积累的福德所成。

  【重重结示。令深信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皆吾人净业所感。唯识所变。佛心生心。互为影质。如众灯明。各遍似一。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亦可深长思矣。】

  这句“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在弥陀经中反复出现,此处是第三次。重重结示,目的就是为让众生深信极乐世界的庄严。从阿弥陀佛的角度讲,极乐世界一切依正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因地做法藏比丘,发了四十八大愿,通过行持六度万行,积累福德所成就的果地庄严。法藏比丘修德圆满,断尽一切烦恼、一切习气,他的一切种智就能显现出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即是阿弥陀佛的一切种智所显现的。从净业行人的角度讲,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也有我们净业行人的功劳,它是我们清净业所感的。清净业是能感之因,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是清净业所感之果。众生由于识尚未转成智,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是我们的识所变现出来的,即第八阿赖耶识。我们成佛了,就能将第八阿赖耶识转化为大圆镜智。阿赖耶识里面包含了我们无始劫来的善恶业及习气种子,如果恶业多就与恶道相应,如果净业多必然与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相应。凡夫凭藉清净业,阿赖耶识能够变现出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阿弥陀佛修德圆满,断尽一切烦恼,显出一切种智,从一切种智当中变化出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所以凡夫的识与阿弥陀佛的一切种智所变现的境界是一样的,如果能相应,就是我们凡夫的心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就能够被阿弥陀佛接引。“佛心生心。互为影质。”影是影像,质是本质。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没有打印机,试卷是用蜡纸刻的,蜡纸的模子就好比本质,刻出来的试卷就是影像。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是佛的一切种智所显现的,一切种智是佛性,所显现的依正庄严是佛境。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又是我们凡夫清净业所感召的,是阿赖耶识变现出来的,阿赖耶识是我们凡夫的心,所变现的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是我们众生的境。全心即境,全境即心,佛心与众生心互为本质境跟影像境。如以佛的庄严作为本质境,众生心中的就是影像境,所以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如以众生庄严作为本质境,佛心中的就是影像境,佛就是众生心目中的弥陀,即是自性弥陀,众生即是佛心中的人民,所以称为自性众生,自性众生誓愿度。众生心与佛心是平等的,互为影质。譬如房间里有很多灯,好比佛与众生的心,灯光好比佛心与众生心所变现的依正庄严,这么多灯同时打开,给人感觉光线就是一种。其实这是由很多灯所发出的光交汇形成的,每一盏灯光皆能遍及房间,众灯之光相互交涉,互不妨碍。佛心所现的依正庄严境界与众生识心所变的依正庄严能够交汇一处,不相妨碍,各有各的庄严,但程度有所不同,就好比每盏灯的亮度不同,就是由于智慧不尽相同。这是唯心庄严,事事无碍之境界。能变的自性是理,所变之庄严是事,全事即理,全理即事,佛心与众生心及一切庄严皆为一体,事理不二,心境一如。好比用黄金铸成不同的器皿,虽形状有不同,但本性是一样的,其金性不会改变。“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性是理,修是行,我们的心性本来就具有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从理具之性德庄严起修,谓全性起修。成就了修的庄严,事修的庄严不出自性理具庄严,谓全修在性。藕益大师告诉我们这个道理非常微妙,听一次未必能够理解,需要大家慢慢去体会。

  【奈何离此净土。别谭唯心净土。甘堕鼠即鸟空之诮也哉。初依报妙竟。】

  奈何,讥叹之词,藕益大师讥叹一些学佛人往往执理废事,执空废有,不认可事相上的西方净土而别谈唯心净土,被称作“鼠即鸟空”之说。鼠就是老鼠,老鼠的叫声“唧唧唧”音同“即”,即是“有”的意思,比喻一些人谈有,不知道妙有当中有真空。鸟空,鸟的叫声,像猫头鹰的叫声就是“空空空”,有些谈空的人不知道真空妙有的道理。上面介绍了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下面开始来谈极乐世界的正报教主。

  ┌戊初、徵┌己初、约光明释

  丙二、正报妙┬丁初、徵释名号┴戊二、释┴己二、约寿命释

  └丁二、别释主伴┬戊初、别释┬己初、主

  └戊二、结示└己二、伴

  戊初、徵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佛问舍利弗尊者,你觉得怎么样,这尊佛为什么称为阿弥陀佛。舍利弗当然不知道佛的境界了,他虽然智慧第一,但他是二乘当中权智第一,无法了知佛的境界。好比一名小学生在班里成绩第一,但是把大学生的试卷拿来叫他考,他肯定是不知道的。我们不能认为舍利弗不知道就起轻慢心,前面讲过舍利弗是古佛再来,示现过来协助释迦牟尼佛度化众生的,在这里不回答佛都是有用意的,能让大家知道净土法门的义理是很深的,没有那么简单,连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都很难理解,目的就是让大家引起重视。

  【此经的示持名妙行。故特徵释名号。欲人深信万德洪名不可思议。一心执持。无复疑贰也。】

  弥陀经的主要思想是信愿行三资粮,行乃持名妙行,这里就特把佛号举出来解释。执持阿弥陀佛名号称为妙行,其妙有三:一、简捷妙。简是简单,修净土法门很简单,只要信愿具足执持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即可。捷是快捷。我们想出离三界、了生脱死有两种法门,通途法门和特别法门。信愿念佛法门之外其他的法门都称为通途法门,通途法门是竖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要慢慢断烦恼。断见惑思惑才能出离三界,就是要证得阿罗汉果位,根机利的人需要三生,根机钝的人需要六十小劫。修学特别法门,就是我们现在介绍的信愿念佛法门,不需要断烦恼,只要信愿具足执持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可以带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得不退转,所以这个法门既简单又快捷,谓简捷妙。二、殊特妙。哪怕是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地狱相现前,只要遇到善知识开导信愿念佛法门,依教奉行,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殊胜特别之处。唐朝有张善和,一生以杀牛为业,临命终时阴境现前,很多牛来向他索命,他头脑很清醒,看到牛来生大怖畏,疾呼救命,正巧一出家人经过他家门前便寻声而来,其妻向出家师父说明了情况,出家人知道这是冤亲债主在他最虚弱的时候前来索命,马上给张善和开示,你以前杀业太重,现在牛来向你索命,你现在唯一能救自己的方法就是称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张善和非常有善根,他念佛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十念往生。当然,这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这是有宿世的善根,我们一般的人还是要平时就下功夫,不能等到临终的时候,因为不知道你是否能遇到善知识,有没有这样的善缘。三、圆顿妙。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能够圆证三不退,哪怕是张善和这样一辈子杀牛为业的人。三不退即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如果修学通途法门,要经过无量劫的修行,至等觉菩萨的位置才能圆证三不退。我们只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带业往生,烦恼没有断,到了极乐世界就能圆证这三不退,所以太殊胜太奇妙了,叫圆顿妙。这三种妙行非常不可思议,修持信愿念佛法门,从开始初发心到往生,就是执持阿弥陀佛佛号,所以这句佛号的意义非常深广,这里特地拿出来解释,就是为了显示佛号的重要性,让众生能够深深明白这句阿弥陀佛所蕴含的深意,深信万德洪名不可思议,一心执持,别无二心。

  【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无量。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即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

  这段解释阿弥陀佛名号的含义,以及持名念佛之不可思议功德。“阿弥陀”是梵语,中文翻作“无量”,无量的智慧,无量的福德,无量的神通等等,释迦牟尼佛在此以光寿来代表一切无量。光表空间,空间无量。寿表时间,阿弥陀佛的寿命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时间与空间合为时空,时空无量就代表一切的无量。同时,寿代表福德,一个人过到了一百二,我们会讲这个人福报很大。光代表智慧,黑暗代表愚痴,光芒一出现,黑暗就再见。所以光寿无量又是福慧无量,我们修学佛法就是修福报、修智慧,福慧两足尊就是佛了,念一句阿弥陀佛即是福慧双修。“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光寿二义即是弥陀心性,光则寂而常照,不变常随缘,寿则照而常寂,随缘常不变。寂中有照,照中有寂,横竖交彻,就是一真法界之体,是十法界的纲要,就是诸法实相的道理。阿弥陀佛的三身四土都是一真法界之体所显现的,阿弥陀佛的名号也是一真法界之体所显现的。众生本觉之理性,我们的佛性其实就具足了无量寿无量光,念的这句佛也具足了无量寿无量光。开始念佛就是始觉之智,本觉的理性具足了无量寿无量光,始觉之智也是无量寿无量光,始觉跟本觉是一体,所以叫始本一如。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的佛性与阿弥陀佛的佛性是一不二,所以谓生佛不二。现在以清净的心去念这句阿弥陀佛,就是与阿弥陀佛相应,我们念佛是以始觉照本觉,同时阿弥陀佛也在念我们,就是本觉发始觉,所以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别无杂念,临终必定蒙阿弥陀佛接引。

  回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阿弥陀佛!

----------------------------------------------------------------------------------------------------------------

更多本源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本源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二十

本源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二十一

本源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二十二

本源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二十三

本源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二十四

 

后五篇文章

本源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十八

本源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十七

本源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十六

本源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十五

本源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十四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