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达观法师:三法印-无常法门的理论与实践 |
 
达观法师:三法印-无常法门的理论与实践
目次 壹、前言 佛教经典来至中国,翻译有数万卷之多,其中以《杂阿含经》被近代人称为“佛教的圣典”,由此可知其重要性。该经共有五十卷,集结一千三百五十九小经,每经的文字不多,是记录佛教根本教理及修行方法。 该经开宗明义,佛就开示无常的重要性。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观受、想、行、识无常…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佛传授无常法门,弟子若能正观五蕴无常,就能去除贪爱、执着,而达到解脱自在,证得阿罗汉果。 佛虽这样说明,但深解无常法则的人并不多,修无常法门的人更是少数,那是什么原因? 一、无学佛的人,往往误解无常,认为它是死亡、消极、悲观、无奈、宿命等。 贰、无常法门的理论 多数人只会妄想,好的事情发生在他身上,幸运之神常眷顾于他,样样顺遂、事事亨通,身体安康、心情愉悦,家庭美满、事业顺利,人际良好、贵人常现,物质不缺、精神饱满,心灵平静、随处自在,所愿以偿、所求皆应,一切苦厄、灾难,尽能远离。 但试想,所有好的事情都降临在自己的身上,那么一切不好的事情要发生在谁身边?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便是“妄想”。 举例来说:白天晚上都会交替,无法只要白天不要晚上;晴天雨天都会变化,无法只要晴天不要雨天;花开花谢都会代谢,无法只要花开不要花谢;顺境逆境都会变化,无法只要顺境不要逆境;成功失败都会发生,无法只要成功不要失败;出生死亡都会来临,无法只要出生不要死亡。 一、诸行无常 当心静下来观察,自然界总总的现象,包括人物、动物、植物、矿物、有情、无情、有形、无形、生理、心理、物理、天气、大地、万象、环境、身心、五蕴、六根、十二处、十八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人、事、时、地、物、境界等,都是不停的在变化。由小至大,由大变小;由好至坏,由坏变好;由贫至富,由富变贫;由败至成,由成变败;由顺至逆,由逆变顺;由生至灭,由灭变生;由凡转圣,由圣应化。 因此,佛陀领悟到世间是变化生灭,无有一事物是永久不变,故说:「诸行无常」的法印。我们是否“已信无常的真相,已解无常的真理”,若不能信解,就无法与无常法则相应。或许,我们还有不少疑惑?提出几点与大家探讨: (一)疑:动态的现象是无常,静态的事物也是无常的吗? 虽然肉眼看不见变化,但经由思惟,可以明白无常的道理。先思惟石头怎么产生的?本来没有石头,是什么因缘让它变成。因有微尘聚集而变成细沙,再由细沙变成碎石,最后从碎石变成石头。 今已形成石头是否会再变化?过去若是变化,现在岂有不变的道理。我们之所以观察不到它的无常,表面上是其变化的速度太慢,而实际上是因未证得慧眼,因此看不见它正在变化。 再思惟它后来会变成什么?既然过去是无常,现在是无常,未来也必是无常。石头接下来会变成什么,就要依据其因缘条件来决定,有可能变成建材而成为一栋房子,有可能成为石材而成为雕像,有可能成为碎石,变成细沙或是微尘等。 (二)疑:无常是否代表死亡? 黑代表阴,白代表阳;黑为阴间表示死亡,白为阳间表示活着。白为生,黑为灭,无常为变化;生会变灭,灭会变生,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缘生缘灭,是自然的法则。 正像,博大精深的《周易》,是圣人经由长期观察自然现象,而集大成。其中的太极图,就用黑色代表阴,白色代表阳;阴长则阳消,阳长则阴消,阴阳互为消长,来形容世间万有皆是生灭变易的。 由此可知,不论《佛经》所说的无常,还是《易经》所讲的变易,智者所观察、所觉悟之真理是一致的,只是深浅有差,名词用语有别。 (三)疑:无常是消极悲观吗? 花开不是积极,花谢亦非消极,该花开时便花开,该花谢时便花谢;日升不是乐观,日落亦非悲观,该日升时便日升,该日落时便日落。 其实各种感觉都是陷阱,各种名相皆是假名,各种观念尽是无常。只要捉着一种想法而牢不可破,就会形成主观的意识形态,不知不觉就会被此法执所困,而掉入争辩戏论的圈套。 (四)疑:无常会令人绝望吗? 贫穷的人,因努力而致富;卑贱的人,因上进而尊贵;无知的人,因学习而增长;造恶的人,因忏悔而灭罪;痛苦的人,因放下而快乐;烦恼的人,因觉悟而解脱。若不是无常变化,众生怎能离苦得乐,由迷转悟。 因为无常,所以要把握因缘;因为无常,所以要活在当下;因为无常,所以要珍惜一切;因为无常,所以要奋发图强;因为无常,所以要精进修行。 (五)疑:无常变化有过程吗?
空中本来没有花,水中本来没有月,既然本来没有,岂有生灭变化的过程。但已妄执空中有花,水中有月的人来说,权巧方便为其解说,无常变化之现象。 从生理现象来说,它有生、老、病、死的过程;从心理现象来说,它有生、住、异、灭的过程;从物理现象来说,它有成、住、坏、空的过程。其实每个阶段都是无常,本来空寂。故《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华严经》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圆觉经》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其意思为,本无生灭、本无生死、本无来去,所以《心经》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 (六)疑:无常跟因缘有何关系? 因此,无常法则不离因缘,既然有生起,则必然有所灭。若不要让它消失,就不要造生起的因缘。故佛在《杂阿含经》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凡事皆互为因缘。 既然一切都是因缘假合,所以佛说出无常的真相,表示宇宙万有无一事物可以恒常不变的。 (七)疑:既然无常,那么“迷会变悟,悟也会再迷;凡会成圣,圣也会变凡”吗? 「凡夫」之人,经由精进三慧、勤修三学,终于证悟入「圣人」之流,之后再示现「凡夫」,随缘度化。虽然凡夫的名相一样,但其迷悟却是迥然不同。前面的凡夫是迷人,后面的凡夫是觉者,故《金刚经》说:「凡夫者…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念头表面上相同,但前念与后念岂会一样;时间看起来相似,但上一秒和下一秒已是不同。不论,是来或去、是生或灭,虽然重复的变化,六道不断的轮回,但生生世世的流转,皆无雷同之处。 (八)疑:佛有时说「常」,有时说「无常」,到底有何用意? 从缘起的现象来观,是无常生灭;从性空的实相来观,是常住无生。从质能互换来论,是无常生灭;从质能不灭来论,是常住无生。《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缘起不离性空,性空不碍缘起,空有非二,性相一体,本来不二,岂有矛盾之难。 我们应知,佛说法是为破众生的执着而已,像《法华经》所说:「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着。」佛说法四十九年,对不同根机讲不同深浅的教理,只是因病施药、随方解缚而已。有人因闻无常法义,而证得阿罗汉;有人正观因缘,而证得辟支佛;有人因悟入佛知见,而证得无上佛道。 名相虽然有所差异,但所讲法义皆是一致的。就像四圣谛是十二因缘的归纳,十二因缘是四圣谛的演绎;八正道是三十七道品的浓缩,三十七道品是八正道的开演;缘起性空是三法印的核心,三法印是缘起性空的说明,故《法华经》言:「世尊!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这便是佛的方便善巧智慧。 (九)疑、无常法是属于大乘还是小乘? 然《金刚经》上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因一切法,皆是因缘所生,实无一法可得,所以诸法是平等一相。有学人认为无常法,是三法印其中的一项,故归类于小乘法,而一实相印为大乘;又认为修四圣谛法,最终只证得声闻的阿罗汉果,亦属小乘法;而六度、四弘誓愿为大乘。 智者当知,既然无一法可得、可说,岂有大小二乘之诤,是我们对法不够透彻,不能究竟了悟实相,故六祖说:「法无顿渐,人有利钝。」再说,是行者心量的差异,若只是自利而不利人,表示其人还有无明,并非真实的了悟;若障碍突破后,自能随缘度化。 以四圣谛跟四弘誓愿的关系来说:因深知“苦谛”,故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因深解“集谛”,故发愿「烦恼无尽誓愿断」;因深修“道谛”,故发愿「法门无量誓愿学」;因深证“灭谛”,故发愿「佛道无上誓愿成」。因此,不是法门的问题,是自己瞭不了解、发不发心的问题。 二、诸法无我 诸法无我 无常易懂,无我难知。由缘起而无常,因无常故无我。缘生、缘灭的变化,故有无常的现象;一切尽是生灭无常,没有恒常不变的实体,故为无我。 无我,不是否定自己;无我,不是断灭消失;无我,不是没有价值;无我,不是毫无意义;无我,不是没有作用;无我,不是不必努力;无我,更不是不必修行。 所谓「无我」,即是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要谈「无我」之前,应先要了解「我」的定义。我们从下列几点来分析: (一)、我的探讨 1 、哲学论述 2、奥义理论 3、佛教思想 总之,医学偏于唯物论,哲学偏于唯心论,科学偏于物理论,宗教偏于神我论,外道偏于常断论,佛法则是缘起论。 (二)、我的定义
人人都在谈我,我又是什么含意?我即是常、一、主、宰的意思。「常」,是不变之义;「一」,是独立之义;「主」,是自在之义;「宰」,是支配之义。 当明白我的意思,是永恒不变、单一独立、自主自在、掌控支配的定义之后,接下来观察你所认知的我(肉体和心灵的组合体)。我们可否「主」、「宰」身体,不生、老、病、死、酸、麻、痛、痒呢?我们可否「主」、「宰」心灵,不生、住、异、灭、忧、悲、苦、恼呢?既然我是各种因素所形成的,那就不是单「一」条件可完成的;而身心时时刻刻在变化,就代表它不是「常」在不变的。 因此,我实「非常」、「非一」、「非主」、「非宰」。我,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我,非单一条件组成;我,无法主宰身心的变化。佛因深观我及世间的一切,故才提出「诸法无我」的法印。 (三)、我是什么 但无我不是「断灭」,而是「超越」对于自我的执着,而达到解脱自在之境。所以佛在《金刚经》上,告诫须菩提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虽说无我,但却有见、闻、觉、知的作用,故惠能大师彻悟时亦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1、缘起假我 当因缘聚集时,我来到世上;当因缘散去时,我离开人间。我随因缘而来,亦随因缘而去;我是什么,什么是我?经上又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觉悟者!应了知,实无有人来去生死,这便是「无我」的深意。 2、莫执无我 若是否定了自己,那谁在起惑,谁在造业,谁在受苦,又谁在六道轮回;同理,谁在闻法思惟,谁在依教奉行,谁在解脱自在,谁在成佛作祖?佛将灭度时,交代阿难说:「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意指以自己为依靠,以法为依靠,莫以其他为依靠。若是没有我,何来「自依止」? 所以,《中阿含经》说:「行无我、无我所,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若本有者,便尽得舍…若比丘乐彼舍、着彼舍、住彼舍者…必不得般涅盘。」若执有我,被有所障;若执无我,被无所碍。若不能领悟佛意,则不得涅盘解脱。因此,《金刚经》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所说的法,亦不可执取。 3、缘起中道 「无我」不是否认生命的存在,只是说明一切皆是因缘而起,所以我不是永恒的常见,亦非永灭的断见。《杂阿含经》说:「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离于二边,说于中道。」因缘集起,不可否定暂时存在的我,所以不生「无见」;因缘散灭,不可否定暂时消失的我,所以不生「有见」。 不落断常、有无二边,才是缘起中道之正见,故《涅盘经》说:「佛性非常非无常」又说:「佛性非善非不善。」这便是不二之法,亦是缘起中道之意。 (四)、无我引申 其实,后人应尊重前人修学的心得,以及他们对佛教的贡献,而非批评、否认。好比,一棵树的幼苗,经历各种因缘,而渐渐茁壮长高,但这棵树的本质是一样的;只是你从哪个角度来看待,切勿以偏概全,谤法而不知。佛于法华会上将说法时,亦有五千弟子因不解而退席;这表示,不是佛所说的法,人人都可理解。所以,六祖向弟子说:「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当世尊提出「无我」法印时,让许多人无法理解和认同,且与各种宗教、各项学说有所出入。所以,引来婆罗门教和其他修行者的挑战,更有无数学者及知识分子的反驳。因为人们都以「自我」为中心,进而从小我至大我、人我至神我、有我至忘我、假我至真我。若是我的概念被推翻,那人类的生存意义及奋斗的价值又在何处?若「无我」是事实,则不禁令人恐慌,故佛于《金刚经》上说:「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或许,你认为「般若」跟「无我」无关?但静静思惟,假若无般若智慧,岂能了知无我的实相! 为了解释「无我」法印,所以有劳诸位菩萨、历代祖师大德们,善用各种言语来说明,故演变出其他的名相,所以《法华经》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从原始佛教的缘起无我,到部派佛教的缘起假我,发展至大乘初期的缘起性空说,中期的唯识、唯心论,以致后期的佛性思想及涅盘四德的常、乐、我、净,最后归于法界缘起。这些论述,表面来看是有所差异,但深入探讨,不外乎要让我们明白「无我」的真义。了解「无我」,才能认识自己,方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 参、无常法门的实践 学佛,若不能止息烦恼,所学无益!修行,若不能止息痛苦,所修无益!当我们已信解无常、无我,接着要经由实修来与法相应,藉由观五蕴无常、无我、来破除对身心的执着,而解脱所有的束缚,以证涅盘寂静。 佛于《杂阿含经》教导我们要:「正观五蕴无常」又于《八大人觉经》说:「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观察渐离生死。」亦于《心经》上说:「照见五蕴皆空」,只要不执五蕴,便可「度一切苦厄」。由此可知,五蕴是我们观察的重点,亦是观照的对象。佛为何要弟子察觉五蕴呢?因为五蕴,已涵盖人类的一切范围。现在就五蕴来说明: 一、五蕴含意 二、五蕴运作 眼根、色尘、识蕴和合为眼触,生起眼识,所以能看;耳根、声尘、识蕴和合为耳触,生起耳识,所以能听;鼻根、香尘、识蕴和合为鼻触,生起鼻识,所以能闻;舌根、味尘、识蕴和合为舌触,生起舌识,所以能尝;身根、触尘、识蕴和合为身触,生起身识,所以能觉;意根、法尘、识蕴和合为意触,生起意识,所以能知。 再来探讨五蕴的形成,是由「五根」眼、耳、鼻、舌、身,接触「五尘」色、声、香、味、触此为色尘,再加入「意根」而为「法尘」;根是能生之义,所以生「六识」眼、耳、鼻、舌、身、意。有了认识作用,便生起苦、乐、不苦不乐等感受;而引发各种正面或负面,实际或不实际的想法等;经思考之后,便产生身、口、意的行为,由意念决定是否做与不做;不论决定怎样,最后产生了结果,皆含藏于识里。 其实五蕴的运作,是剎那就完成。好比,听到逆耳的话,立刻生气,瞬间五蕴已运作完毕。耳根(听到),接触声尘(声音),耳识(话),形成色蕴,而生受蕴(不想听),引发想蕴(指责我),触动行蕴(马上),含藏识蕴(生气,加深瞋心的种子)。 所以,行者要有定力,让五蕴的运作稍微缓和,冷静思考再做行动,方不致于后悔。以上例来说,当你听到逆耳的话,应静下心来想想!对方并非要指责于我,而是出于好意,当感谢其教诲,这样不但不造恶业,还会增长其善根及智慧。 还有,五蕴的过程,不一定始于「色蕴」终于「识蕴」,有时是从其他四蕴所发起的;它不是一直线的流程,而是循环贯通的。当心「识」生起,便经由「色」身,而引发不同的感「受」,产生复杂的「想」法,而付出了「行」动,这些过程最后又储藏于「识」里,等待下个缘起。周而复始,念念生灭。 三、观察对象 此三科皆为破,我执而设施。「上根」者,执着于心,应观五蕴,色、受、想、行、识;共分一色法,四心法。「中根」者,执着于身,应观十二入,即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共分十色法,意根、法尘二心法。「下根」者,执着身心,应观十八界,即是六根、六尘、六识;共有十色法,八心法。五蕴的展开,即是十二处、十八界,切莫以为不同。 色蕴即是,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十处;受、想、行三蕴即是,法处;识蕴即是,意处。五蕴,分开共十二处。色蕴即是,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十界;受、想、行三蕴即是,一法界;识蕴即是,意界、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界七界。五蕴,分开共十八界。 (一)观五蕴无常 再观,佛说:「诸所有五蕴,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五蕴无坚实故。」从时间来观,过去、现在、未来,五蕴是无常、无我;从空间来观,内心识、外根尘,五蕴是无常、无我;从性质来观,地水火风,四大粗细,五蕴是无常、无我;从外相来观,相美相丑,五蕴是无常、无我;从距离来观,远近大小,五蕴是无常、无我。五蕴生灭,了不可得。 (二)观十二入无常 (三)观十八界无常 四、观身心境 根据《楞严经》二十五圆通记载,专修一门,便能证悟。依愚之人浅见,这五项以身体的呼吸较容易观察。一呼一吸,一进一出,无常生灭,了然可知。 像周利盘特迦,观息证阿罗汉,尊者自述:「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剎那,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周利盘特迦尊者,因记性不佳,佛随教随忘,所以佛对他不讲太多教理,只要他扫地除心垢,专修观息法门觉察无常。 【观呼吸的方法】: (二)、观心无常-念佛无常 心念无形无相,一弹指就有六十剎那,一剎那便有九百生灭,没有禅定功夫,难以仔细观察。依愚之人浅见,这五项以念佛较容易观察;念佛即念心,观察念佛,等同观心无常。 根据《楞严经》记载,大势至菩萨,念佛证无生忍,菩萨自述:「超日月光佛,教我念佛三昧…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观念佛的方法】: (三)、观境无常-观音无常 凡夫最常被境界所转,于二六时中,随时都会起惑造业,而生烦恼;因心染六尘,转成六贼,遮蔽清净的自心。依愚之人浅见,这五项以声音较容易观察;因为各种声音随时都会生灭,且无空间的局限,是观境无常的好对象。 根据《楞严经》记载,憍陈那比丘,观声证阿罗汉,尊者自述:「我在鹿苑,及于鸡园……于佛音声,悟明四谛。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于音声得阿罗汉。」 【观声音的方法】: 五、观法缘由 其意思为:1、知观察对象的形成。2、知集起是由贪爱而生。3、应息灭此贪爱。4、灭此的方法。5、执着贪爱不舍。6、该对象是无常、苦、变异法。7、行者当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而解脱。 前四项即是四圣谛,说明苦的事实及灭苦之道,这我们另一个单元再来解说。后三项是正观此执着的身心,是无常、苦、空、无我、无我所,经由实修来调伏、断除、超越欲贪,而解脱自在。 以上提出观察身、心、境的方法,是依此次第而说;分前四项为「止」,后四项为「观」,是希望行者易于入门,最后能止观双运,定慧等持。然修行法门有「易行道」、「难行道」之分,可依个人根机,来选择最适合自己修行的方法。 六、一门深入 肆、无常法门的境界 涅盘寂静 所谓真理,必是要符合,本来性、必然性、普遍性、永恒性等条件;真理是永恒不变的道理,不因时间、空间、万有的一切而有所改变。然「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的三法印,便是合于这四个条件,且是可证性。当你正观无常,领悟无我,必然可证涅盘解脱、寂静自在。 佛陀说:「若比丘于空露地,若林树间,善正思惟,观察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是思惟,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所以者何?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盘。」正观无常即可断除贪瞋痴,不再执取三界;因无常而建立无我的正见,心便远离我见、我爱、我慢、我痴等执着,而证得涅盘寂静。 「涅盘」,不是死亡;而是灭度、无生之义。「寂静」,是寂灭之义。因灭除诸烦恼,故心得清净。所以《涅盘经》说:「灭诸烦恼,名为涅盘。」《杂阿含经》亦说:「涅盘者,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因此,涅盘是超越生死,悟入无生之境界,是位解脱自在的圣者。 悟达国师云: 「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唯余一朵在,明日定随风。」 缘生花开,莫说无; 缘灭花落,勿执有。 满树红 万枝空 花开花落自「无常」,缘起「无我」证「无生」。 万象真相无常法, 万法空寂无我相, 万有无生无不生。 伍、结语 有一青年想体悟人生,所以决定到外面的世界去闯闯看。走到邻村刚好遇见其友,和他怀孕的妻子。在他们邀请之下,便暂住家中。那知,友人因外出工作而意外身亡,其妻痛不欲生,伤心欲绝!由于其妻悲伤过度,而动了胎气,致使婴儿早产来到人间。 此「一生一死」之间,让「青年人」感到人生的变化。无常让人死亡,无常亦使人出生;无常给人痛苦,无常亦带来喜悦。此刻的他,不知无常是喜?还是忧? 处理朋友丧事之后,便继续往它乡去,走进城里,遇到一对兄弟。走在前面的兄长,一脸得意,跟随在后的弟弟,一脸落寞,青年看到这一幕,便窃笑于心,决定留在城内,来观察人生百态。经过数十年,青年转眼已步入中年,再度遇见那对兄弟,情况则大为改观:得意的兄长,因懈怠而失败;失意的弟弟,因勤奋而成功。 此「一成一败」之间,让「中年人」感到人生的转变!无常让人成功,无常亦使人失败;无常给人希望,无常亦让人失望。此刻的他,不知无常是好?还是坏? 时间随着岁月消失,中年人已成老头子。想一想,该落叶归根,便回乡去。此「一来一返」之间,让「老人家」感到人生的无奈!无常让人年轻,无常亦使人衰老;无常给人明天,无常亦带走未来。此刻的他,不知无常是善?还是恶? 无常非忧喜、非好坏、非善恶、非顺逆、非对待,「无常」是人生真实的现象,「无我」是生命真实的作用,「无生」是诸法真实的体性,若能契入无常大门,便可直登无生的境地。 你可否领悟到无常的真相?是否会应用无常法门,于生活中修行?万事皆是缘起生灭的假象,难道我们不能深刻的体察,还要执着无我的身心,个人的虚荣,及梦幻的世间吗? 总而言之,正观无常,心则不执;正观无常,心则不妄;正观无常,心则息缘;正观无常,心则离欲;正观无常,心则离苦;正观无常,心则无我;正观无常,心则无生;正观无常,心则平等;正观无常,心则清净;正观无常,心则解脱;正观无常,心则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