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传道法师:法句经讲记(二十八)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传道法师:法句经讲记(二十八)

 

  法句经讲记(二十八)

  〈慈仁品第七〉十有九章

  壹、释品题

  慈仁品者 是谓大仁

  圣人所履 德普无量

  履,音(里)li2柳己切

  本品「慈仁品」,「是」阐述所「谓」大慈「大仁」者之心行,及其所得的种种益利福德。

  品题之所以谓之「慈仁」,而不用『慈悲』,盖因佛教初传,在翻译上每借用儒家或老庄之语汇,以取得知识分子的同情,时名『格义的佛教』。这在本品中,特别显见其痕迹,如『慈仁』、『仁』之普见各偈,以及『垂拱无为』均是。所以本品各章虽偏重于慈心的阐发,而以「慈仁」作为品题,但其精神,吾人仍不妨以『慈悲』视之。

  何以故?慈与悲固然通常并称,然二者的意义并不相同。『慈,是以利益安乐、世出世间的利益,给予众生。悲,是拔济众生的苦难,解除众生的生死根本。』1众生是离不了烦恼而多忧多苦的,菩萨发心修利他行,若不能先解除众生的忧悲苦恼,而只一味给予利乐,恐怕他也无能安心受用。所以就世间的现实来看,拔苦的迫切性,委实甚过与乐;要使众生得到利乐,那非先救拔他的苦痛不可!

  慈悲,可说是佛法的心髓;离了慈悲,就没有菩萨,也没有佛,因为『诸佛心者,大慈悲是』2,故说佛法是以慈悲为宗本的。虽然基督教讲博爱,儒家讲仁爱,似乎与慈悲的意义相近,但佛法的慈悲更有其不同及殊胜处。

  基督教之所以讲博爱,是基于神爱世人,所以身为神的子民,也要体贴神的意旨去爱世人。然而神意却含有残酷的本质──信我者永生、不信我者永火,所以,神绝不会去爱一个不信他的异教徒,换言之,神也绝不会爱一个意见、立场与他相左的异己者。这种『顺我昌、逆我亡』、党同伐异的爱,似乎与『博爱』有着偌大的距离!所以我常笑称,他们的『博爱』,其实只博一点点而已!

  儒家重伦常,而『人伦肇端于夫妇』,所以夫妇被视为一切道德的根源,而与父子、君臣、兄弟、朋友的伦常关系,合为五伦。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3,即以家为本位而次第开展的、有等级的爱。家,有着自我对眷属及财物的强烈系着,是最甜蜜、但也最狭隘的!然儒家的中心思想──『仁』,却由二人为基本单位而扩充,可见其终究不易透脱自我爱的固蔽,而难得真正的「大仁」。

  仁,原本是果核内的仁,如涂豆仁、桃子仁、李子仁,因其『两相依合,而在相合处,存有生芽引果的功能』4,故而引申其意涵为:整体、合理、和谐的生机之谓『仁』。桃子仁、李子仁,若去其部分,就不再是整体;不是整体,无法健全的生长,就称为『不仁』。如我们的身体局部或半侧循环不好、气血不通畅,而导致行动不能自如,即称为局部或半身不仁;若全身都如此,那就称为全身不仁。

  将此意涵应用到人事上:一男一女结合,构成一个最小的整体──家,如在这整体中,先生只知照顾自己,或者太太只知照顾自己,而不知有对方的存在,那是先生(或者太太)不仁。

  将二人世界扩大些:若夫妻二人彼此同心、恩爱异常,但却不知家庭里其他成员的存在,不孝父母、不顺翁姑等,那对这个家庭而言,是这对夫妻不仁。

  将整体扩大到社区来看:如这家庭里的成员,彼此和乐亲爱、合理和谐,但是都把自家的垃圾往隔壁丢,那末,就这一社区的人而言,是这一家人不仁。

  再将整体扩大为一县市来看:如这一社区,家家户户都很团结又和谐,但是却将他们社区的废弃物,统统丢到别的社区去;或者别的社区遭遇急难,他们却袖手作壁上观,那是这一社区的人不仁。

  再将此整体扩大为一国来看:若这一县市的人彼此维持着合理、和谐的关系,但是却将该县市的垃圾,运到别县市去作焚化处理,抱着反正『死是死道友,不是死贫道』的心态,置整体的环境生态于不顾,那就是这一县市的人不仁!

  再将整体扩大到世界来看:这一个国家的人民很合理、和谐,又爱护他们的生态环境没错,但他们却专砍未开发国家或开发中国家的原始林,将其加工成日用品,供自己享用;或者将有毒的工业及废弃物,移置他国;也不管此举是否破坏了他国的生态环境,或者衍生疾病、威胁生命。就全世界而言,即是这一个国家的人不仁!

  再就全球的生界来看:如果我们一直强调『人本』,一切以人的观点去看待,而否定其他动物、植物、矿物存在的平等价值,抑扼其他生命、生物存活的生机;或甚至讲『神本』,认为一切一切,都是为了服务神而存在,所以我们都该唯神意是从,那是身为人类的我们不仁!

  依佛法说:存在的一切,都是条件因素的组合,所以彼此间是缘起相依互存,而休戚与共的。任何众生、任何事物,都不能抽离它所在的环境因素,而单独存活。它的存在,依于种种的因缘;而这种种因缘,又依于各自的因缘而成就。所以,牵一发而全身动,只要其中一个因缘变动,那就会造成骨牌效应,而引起一连串与其相关者的变动。

  准此以观生界的动物、植物、矿物,不也如此犹似三支束芦,相依而立吗?但自号『万物之灵』的人类,却妄自以为能够凌驾一切、宰制一切!而其实,人类充其量只是这地球上的一种生物罢了,依赖其他动物与矿植物的成分或许还多些呢!然竟昧于事实、夸言主宰,而对生界的一切予取予求、肆意破坏;不知:破坏了人类所依存的环境生态,也就等同埋葬了人类的未来!

  这是以人类为本位思考的谬误,而神本的思考呢?所谓的神──创造主,其实是『由于不重智慧,或智慧不足,在定心或类似定心的映现中,复写而走了样,才成为神,成为神秘的宇宙根源。』5因此,所谓的神意,说穿了,就是统治者意志的展现,哪得褪脱私欲与凡情呢?所以,不论人本或神本的主体思考,都于真理不合,而且不能带来生界的和谐共荣!

  综上所说可知:若以生界的缘起平等共存,来诠释儒家的仁──整体、合理、和谐的生机,则与佛法的慈悲,有其相近处。然佛法讲慈悲的殊胜,不但由外观缘起的自他相关而无我、无人,更深刻地内观自我系由心色(精神、物质)和合的有机体,亦无有一恒常不变、单独存在、自由宰制的实体我。无我、无我所,没有对自我及我所有的一切之爱执,那才能不为一己之利所囿,一家之私所蔽,而真正的慈悲利他。否则,也只是假为他之名,而行利己之实罢了!所以论彻底、论普遍,儒者的仁爱、基督教的博爱,实不能与佛法无我而普缘一切众生起慈悲,相提并论!

  据此回观品题所言:「慈仁品者,是谓大仁。」此处所以言「大」,乃取其无量之意。何谓无量?意指对于众生与乐拔苦的同情,是不分亲疏,不论恩怨,不限肤色、种族,也不独锺人类,而遍及一切生命生界,故而言「大」。一个彻证缘起无我的「圣人」,他的智慧、慈悲彻骨彻髓,因此凡其行迹所至「所履」之处,皆能以智德、恩「德」遍施一切,「普」济「无量」有情。在依报庄严──建构美好环境的人间净土中,使正报严净──自他身心净化圆满而成正觉,这就是圣者大慈大悲的本怀。

  贰、释颂义及因缘

  1.为仁不杀 常能摄身

  是处不死 所适无患

  摄,音【涩】siap4时劫切

  俗音【涅】liap4柳劫切

  俗音【粒】liap8柳蝶切

  死,音(史)su2时矩切

  适,音(式)sek4时激切

  患,音(犯)hoan7喜倦切

  2.不杀为仁 慎言守心

  是处不死 所适无患

  慎,音(肾)sin7时认切

  5.垂拱无为 不害众生

  无所娆恼 是应梵行

  垂,音(随)sui5时逵切

  拱,音(巩)kiong2求拱切

  娆,音(饶)jiau5入侨切

  恼,音(老)l 2柳稿切

  梵,音(范)hoan7喜倦切

  6.常以慈哀 净如佛教

  知足知止 是度生死

  14.履仁行慈 博爱济众

  有十一誉 福常随身

  履,音(里)li2柳己切

  行,音(形)heng5喜停切

  博,音(朴)phok4颇谷切

  誉,音【有】u7英遽切

  15.卧安、觉安 不见恶梦

  天护、人爱 不毒、不兵

  卧,一音(饿)go7语号切

  一音(悟)ngo7

  梦,音(望)bong7文洞切

  兵,音(冰)peng1边经切

  16.水、火不丧 在所得利

  死升梵天 是为十一

  水,音【】sui2时鬼切

  火,音(伙)hon2

  丧,音(宋)song3时贡切

  得,音(德)tek4地激切

  本品第一~二、五~六、十四~十六章,因为同一譬喻因缘的缘故,遂先集出而解说如下:

  作「为」一个「仁」慈者,他不但慈心「不杀」众生、不害众生,「常能摄」持「身」语意行,不使冲动造恶;又能广集诸善,而慈悲利他。诸恶息止、众善奉行,若再能以空无我慧勘破无明我见,「是处」当下,即为「不」复轮回生「死」的寂灭涅盘。那「所」至(「适」,至、到之意)之处,就再也「无」有烦恼相应引起的过「患」,而得处处自在!

  慈心「不杀」众生、不害众生,才堪称「为仁」慈的人。一个仁慈的人,他不仅不会在行为上杀害众生的生命、凌夺众生生存的空间环境,更会谨「慎」他的「言」说,不恶口伤人、妄言挑拨,以扼杀众生的生机、挠阻众生的生趣。他知道惟有「守」摄内「心」的意念、建立正确的知见,才能真正使见诸外在的言行如实、如理、如分,而根绝杀害众生与伤害众生的烦恼恶。何时做到止恶、行善、净心,「是处」当下,即为「不」复轮回生「死」的寂灭涅盘,「所适」之处,即「无」复恼「患」而随处自在!

  「垂」衣「拱」手、任运「无为」,而只是随顺生界的自然法则,不干预、甚至破坏众生赖以存活的生态环境,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不」扰众生、不「害众生」。于诸众生「无所娆恼」已(「娆」,烦恼之意),还要进一步发为护生的行动,如「是」之行径,即是相「应」于清净(「梵」,清净之意)的慈心悲「行」。

  「常」能「以慈」悲心,「哀」愍一切众生,从同情一切众生,不敢施加苦痛于众生,继而思拔众生的苦痛,这非得修习「如佛」所「教」之清「净」行与性空慧不为功。少欲少贪而「知足知止」,便可以大大地减少因为欲贪而造作之恶业,恶消善长,三业清净,「是」则能「度生死」烦恼而趣向解脱自在。

  「履」践「仁」心、常「行慈」悲,以平等「博爱」地「济」助一切「众」生,即得享「有十一」种美好的声「誉」,并得「福」报时「常随身」:一、「卧」而眠得「安」稳。二、醒「觉」时亦「安」心。三、「不见恶梦」来侵扰。四、所到之处、所任之事,能得诸「天护」佑;及五、众「人」的「爱」戴。六、「不」会遭人恶心「毒」害。七、「不」遇刀「兵」争战之灾。八、「水」;九、「火不」能「丧」其命。十、所在(「在所」,乃所在之反置)之处,皆能「得」天时地「利」人和之益。十一、「死」后得「升梵天」,以享天上的福乐。──「是为」履仁行慈的「十一」种福誉。

  释尊之所以宣说以上的偈颂,是缘于这样的因缘:

  佛世当时,在离罗阅祇(即摩竭陀国王舍城)外五百里处有座山,山中有一家族,成员共有一百二十二人。他们世居深山泽地,代代以杀猎为业,所以生活所须,完全仰赖猎物来供应:身上穿的是动物的毛皮,日常吃的是动物的肉,从来不曾有过耕田种植的农业生活。

  他们平日奉事鬼神,根本不知世上有佛法僧三宝的存在。释尊以无边的圣智,得知这一家族得度的因缘已届,于是就动身前去拜访他们。到了那里,释尊就在附近的树下坐了下来,此时,男众们都出外打猎去了,留下妇女们在家。这些妇女见到独坐树下的释尊,全身焕发着光采,那光采似乎将天地照得更为明亮了,连山中的木石,都披上一层金色,看得她们惊喜异常!料想这一定是天神降临人间,所以就恭敬地全来到释尊面前礼拜,并且铺设座席,请其上坐。

  释尊就对这些妇女们开示杀生的罪业、慈心的福德,以及世间无常变幻,一时的恩爱合会,终久别离的道理。妇女们听闻了这些法义,十分欢喜,就向前禀白释尊说:『山民等人因为贪欲为害,素来以肉为食,今欲为您准备微薄的供养,愿您欢喜纳受。』

  释尊闻言,就告诉这些妇女说:『诸佛之法,首重护生,故而不杀众生以自食;而且方才来时,即已食毕,无须再为我准备饮食。』

  借此机缘,释尊就又机会教育她们说:『人生世间,所可食之物无数,为何不以有益于我们身心的食物为食,却要残害众生的生命,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呢?杀生恶业,死堕恶趣,对自己只有百害而无一益。人类本当以五谷为食,为愍念众生,即使蜎飞蠕动之类,亦莫不贪生畏死之故。何苦杀彼生命,以自存活?这真是罪业无穷啊!唯有慈心不杀,才能世世无患!』于是释尊即为她们说了以下的偈颂:

  「为仁不杀,常能摄身,

  是处不死,所适无患。

  不杀为仁,慎言守心,

  是处不死,所适无患。

  垂拱无为,不害众生,

  无所娆恼,是应梵行。

  常以慈哀,净如佛教,

  知足知止,是度生死。」

  说完此偈,男众们也正好狩猎完返抵家中,然而这些妇女却因为太专注于听释尊开示,所以没像往常一样出门迎接。这不寻常的现象,令男众们的内心充满狐疑惊惧:族里是发生了什么变故吗?于是众人把手上的猎物一丢,就赶紧分头找人去了。

  不找还好,一见妻孥们正端坐在一个陌生男子的面前,双手合十地听他说话,心中的瞋火与涅火,剎时急速攀升至沸点!正欲伤害释尊,妇女们见状,连忙在一旁劝谏:『别误会!别误会!这是一位神人,你们千万不要恶心伤害他。』猎人们听见妻子这样说,又见到释尊庄严的德相、慈和的神采,即生悔过之心,便息了怒气,向释尊作礼忏罪。

  释尊于是又重为猎人们开示不杀之福、残害之罪,这些猎人们因为宿世的善根成熟,一闻法义,即心开意解,就长跪释尊面前说道:『吾等生长深山,从来只知捕杀动物为食,至今不知积累了多少罪业,还请世尊慈示:今后当行何法,始得免于深重的罪报?』于是释尊就对他们再说了如下的偈颂:

  「履仁行慈,博爱济众,

  有十一誉,福常随身:

  卧安、觉安,不见恶梦,

  天护、人爱,不毒、不兵,

  水、火不丧,在所得利,

  死升梵天,是为十一。」

  听完此偈,族中的男女老小,因为了得忏赎罪愆之道,于是个个欢喜信受,自誓尽形寿受持佛制的五戒。后来释尊又对瓶沙王进言,请赐予他们族人耕种的田地与谷种,让他们得以如愿地依照佛说的正命生活。而瓶沙王也因为遵奉佛法,广行仁政,使得该国境内民生安和,国界安宁。(待续)

  【注释】:

  1.印顺导师,《学佛三要》,页131。

  2.《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12.343下)。

  3.《孟子.尽心篇》。

  4.同注1.,页124。

  5.同注1.,页127。

-----------------------------------------------------------------------------------------------------------------

更多传道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传道法师:法句经讲记(二十九)

传道法师:法句经讲记(三十)

传道法师:法句经讲记(三十一)

传道法师:法句经讲记(三十二)

传道法师:法句经讲记(三十三)

 

后五篇文章

传道法师:法句经讲记(二十七)

传道法师:法句经讲记(二十六)

传道法师:法句经讲记(二十五)

传道法师:法句经讲记(二十四)

传道法师:法句经讲记(二十三)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