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济群法师:戒律与佛教命脉《标宗显德篇》解读 第一章 律宗纲要 第一节 叙宗劝学 |
 
济群法师:戒律与佛教命脉《标宗显德篇》解读 第一章 律宗纲要 第一节 叙宗劝学 戒律与佛教命脉——《标宗显德篇》解读 济群 第一章 律宗纲要 第一节 叙宗劝学 赞戒殊胜 劝勉大众 末法乱象 废戒危状 第二节 正明宗体 一、戒法 二、戒体 三、戒行 四、戒相 第二章 引文显德 第一节 顺戒法住 一、化教 1.小乘经 2.小乘论 3.大乘经 4.大乘论 二、制教 1.广律 2.律论 第二节 违戒法灭 一、破戒灭法 二、废学呵责 三、现未衰恶 四、不学灭法 附录:《四分律行事钞·标宗显德篇》原文 从本篇标题可以看出,其内容主要由标宗和显德两大部分组成。 标宗,即标出本钞宗旨。《行事钞》全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立足律藏,以戒为宗,其中又分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是律藏的所有内容,如《四分律》、《五分律》等。戒体,是通过如法受戒,由戒法纳入心田而形成防非止恶的自制力。戒行,是依戒体建立的持戒行为。戒相,是由如法持戒所表现的外在威仪。 显德,即显示受持戒律的功德。本篇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说明:一是顺应戒律有哪些功德,一是违背戒律有哪些过患。 按律宗的判教,将释尊一代时教判为化教、制教两种。化教,为三藏中经藏、论藏的内容,开示义理及止观的修习,达到化世导俗的功效。制教,为三藏中律藏的内容,通过戒律规范三业行为,从而调整心行,趣向解脱。《行事钞》中,道宣律祖广泛引用经、律、论三藏典籍,会通化制二教,对以上问题作了详细阐述。学习《标宗显德篇》,将使我们深入认识戒律在修行中的作用,及戒律对住持正法的意义。 第一章 律宗纲要 第一节 叙宗劝学 【赞戒殊胜】 夫律海冲深,津通万象。虽包含无外而不宿死尸,腾岳波云而潮不过限。 本篇起始,即以大海为喻,赞叹戒律殊胜,这也是佛陀在说法时常用的比喻。《四分律》中,佛陀就以大海八种功德来比喻戒法的甚深广大。 其一,“诸一切众流皆往投之。”一切江河之水终将汇归大海,比喻佛弟子通过学戒,将身心融入佛法海洋。 其二,“海水常住不失潮法。”大海潮起潮落而井然有序,若佛弟子安住于戒,便能言行如法,至死无犯。 其三,“今五大河,恒河阎摩那萨罗阿夷罗婆提摩河,皆投于海而失本名,名之为海。”五大河水汇入大海后,都会失去原有名字而共称为海。佛教僧团也是同样,身份悬殊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姓出家后,都将成为沙门释子,没有任何差别。这也是《阿含经》所说的四姓出家,同为释种。(“诸有四姓剃除须发,以信坚固出家学道者,彼当灭本名字,自称释迦弟子。”《增一阿含经》卷21,T02-658下) 其四,“此五大河及天雨,尽归于海,而海水无有增减。”所有的江河水及雨水尽数流入大海,但海水却不增不减。在佛法中,佛弟子舍家修道,证得涅槃,涅槃界同样没有增减。不会因为多一人证入涅槃,涅槃界即随之增加;少一人证入涅槃,涅槃界即随之减少。 其五,“海水尽咸,同为一味。”所有流入大海的水,最终都是同样的咸味。在佛法中,一切修道者所证,也是同样的法味、解脱味。 其六,“海水不受死尸,设有死尸,风飘出置岸上。”海纳百川而不受死尸,无论什么尸体落入海中,风浪最终会将它们漂到岸上。在佛教僧团中,如果有人犯下根本大戒而不知悔改,也会被僧团通过羯磨摈除出去。 其七,“海水多出珍奇异宝,陆地所无有尽出于海。”大海蕴藏着各种奇珍异宝,许多陆地没有的珍宝都出自大海深处。佛法中同样多出珍宝,那就是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功德法财。 其八,“大海水大形者所居处。”海洋有很多身形巨大的众生,而在佛法中,则有很多得道证果的圣贤,如四向四果的圣人等。 “夫律海冲深,津通万象。”冲深,即幽深、深奥。津,即渡口。万象,宇宙间一切事物或景象。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如大海般深邃无边,难可见底。而作为通向解脱彼岸和无上菩提的渡口,每条戒都含摄一切境界。比如受持不杀生戒,是发誓不伤害一切众生,其所缘便包含一切众生;受持不偷盗戒,是发誓决不盗取任何物品,其所缘便是一切情与无情之物。由此可见,戒律的深度和广度皆不可思议。 “虽包含无外而不宿死尸。”死尸,指破根本大戒者。戒律含摄一切众生,也就是说,在十法界中,除福智究竟圆满的佛陀,九界众生都要依戒行持而成就解脱,甚至动物也不排除在外。关于这个问题,有些宗派持不同观点,认为动物无法受戒。但依本宗观点,五戒、八戒等在家戒,动物也通受无碍。虽然戒律覆盖的面如此之广,但对已破根本大戒者,清净僧团却是不能容纳的。前面讲到大海八大特点的第六条中,也有同样的说明。当然,如果破戒后还有忏悔心,可继续在僧团当学悔比丘,但不能享受作为僧人拥有的基本待遇。具体内容,今后在《僧网大纲篇》会详细解说,如“夺三十五事”等。至于毁犯根本大戒而无意忏悔者,将被彻底驱逐出僧团,是为灭摈,就像大海将死尸弃之于岸。 “腾岳波云而潮不过限。”腾岳波云,是以大海波涛比喻戒律制定及开遮的甚深缘起,岳喻其高深,云喻其变化。佛教的戒律,并不是在僧团建立之初就已完备。而是在日后发展过程中,佛陀针对弟子们出现的种种不如法行为逐步制定。每一条戒,都是针对某个具体问题而产生。制了又开,开了又制,如大海波涛般澎湃汹涌。虽然戒律的开遮持犯极其复杂,但一切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就像大海那样,潮起潮落皆有一定之规。 【劝勉大众】 故凡厕豫玄门者,克须清禁,无容于非。沐心道水者,慕存出要,无染于世。故能德益于时,迹超尘网。良由非法无以光其仪,非道无以显其德。 这一段主要介绍僧人的行仪,劝勉大众依戒定慧行持。 “故凡厕豫玄门者,克须清禁,无容于非。”厕豫,准备加入。玄门,佛法深妙之门。清禁,清净戒法。所以说,凡是想要出家成为沙门、成为僧团一分子的学人,必须严格以戒为师,依戒行持。因为戒律是出家人的行为准则,更是保护行者不受伤害的坚实铠甲。由此而能防护身口意三业,不再容纳非法行为。 “沐心道水者,慕存出要,无染于世。”道水,佛法就像净水一样,能使我们清洗尘垢。出要,导向出离的要素,指定和慧。那些沐浴在佛法海洋中的行者,必须将心安住于定慧之中,这是我们出离生死、超越轮回的关键。有定,而能令心安住,如如不动;有慧,而能观照世事,化解烦恼。惟其如此,我们的心才不会被世俗所染,超然尘外。戒、定、慧是佛法修学的基本次第。首先从行为上远离非法,然后乃能得定发慧,出离尘网。世俗在哪里?是外在的五欲尘劳,更是内在的无明烦恼。我们之所以会对外境产生兴趣,无非是相应的世俗心在作用。持戒可以帮助我们远离外境诱惑,修定则能帮助我们简化心灵环境,令妄心平息,并安住于善所缘。在此前提下,再作空性观修,将无明彻底化解。如此,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地无染于世。当贪嗔痴息灭了,又有什么能干扰我们的心,染污我们的心? “故能德益于时。”德,由戒定慧形成的高尚生命品质。具足这样的德行,才能化世导俗,利益人天。因为他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是以纯正的发心去做,不夹杂丝毫名利心和世俗心。这种传递道德力量的言行,才能具有感召力、震慑力。否则的话,所谓的利他往往是自欺欺人而已。 “迹超尘网。”尘劳就像网一样,凡夫身陷红尘,就像鱼儿被困网中,难以逃脱。惟有勤修戒定慧,才能遗世独立,超然物外。具有怎样的内在德行,才能散发怎样的气息,所谓“成之于中而形之于外”。否则,我们靠什么出离世俗?是不是头剃光了就能超然物外?是不是披上一件僧衣就能超然物外?是不是住在深山古寺就能超然物外?都不是。超然物外是一种生命内在的境界,惟有在佛法的长期熏修下,才能摒弃世俗杂染,超越红尘羁绊,真正具备解脱能力。 “良由非法无以光其仪。”法,净戒。仪,外在威仪。一个不持净戒的人,就没有庄严的仪表,没有如法的举止。僧众乃人天导师,行住坐卧都要具备相应威仪。不仅出家人如此,各行各业莫不如此。商人有商人的行仪,军人有军人的行仪,教师有教师的行仪。同学们从社会各个行业走入佛门,多少还带着世俗习气。如何完成这种转化?必须“五年学戒,不离依止”。在佛陀时代,戒律就是僧团的日常生活方式。只要住在僧团,无须多少时间即可熟悉各项轨则。为什么佛陀要求以五年时间依止师长呢?这一过程主要是让我们在和尚或依止师的指导下,成就外在威仪,培养内在德行,从一个在家人转变为如法如律、具足威仪的僧宝。如果没有这一阶段的磨砺,即使剃发染衣,往往还带着世俗的言行习惯,带着世俗的观念想法。出家几十年,整个生命气质依然故我,所谓光头俗汉也。 “非道无以显其德。”道,即定慧之道。如果不是习定修慧,就无法开显生命内在的高尚品质。出家修道,决不仅仅是为了具备外在形象,更要进一步培养内在气质。我们之所以是凡夫,无非是由自身的无明、我执、贪嗔痴所致。怎样完成生命品质的转换?怎样成就佛菩萨那样的悲智二德?都要通过戒定慧的修习。 【末法乱象】 而浇末浅识,庸见之流,虽名参缁服,学非经远。行不依律,何善之有?情既疏野,宁究真要。封怀守株,志绝通望。局之心首,而言无诣。意虽论道,不异于俗。与世同流,事乖真趣。研习积年,犹迷暗托。况谈世论,孰能体之。 这一段,律祖主要给我们说明了末世的衰相、乱象。 “而浇末浅识,庸见之流。”浇末,风俗浇薄的末世。浅识,缺乏佛法正见。庸见,等同于世俗观念。末法时代,许多出家人对佛法的认识很肤浅,和世间从未闻法者的见识并没什么区别。 “虽名参缁服,学非经远。”参,加入在内。缁,黑色,出家人要剃发染衣,将袈裟染为坏色,故以缁服代指僧人,以缁门代指佛门,与此相对应,在家人称为白衣。经远,作长远谋划。有些人虽然具备出家人的形象,成为名义上的出家人,但在修学上并没有什么长远规划。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不少人刚学佛或出家时,也有向道之心。但几年之后,由于修学不得力等诸多原因,道心不增反退。渐渐地,修行解脱似乎成了一种说法。甚至于说都懒得再说,想都懒得再想。那个原来似乎就在眼前的佛,也一步步由大殿退回了遥不可及的西天。修学目标一旦模糊,过日子和求名利,自然成了这些出家人的现实。 “行不依律,何善之有。”如果在行为上不以戒律为规范,所有的善行和善法都不可能建立起来。行不依律,既可能是由于对戒律的无知,也可能是因修学不深入而对戒律失去敬畏之心。若不能认识到戒律对修行及生命的重要意义,不能依戒约束身口意三业,我们就很难从贪嗔痴的串习中走出来,很难止息杀盗YIN妄等不良行为的延续。那样的话,我们的整个行为还是世俗心的相续。人的存在,无非是被观念和心态所左右。出家后,如果没有洗心革面的毅力,不下颠覆旧我的功夫,很难在根本上改变自我。即使有这样的意愿,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也难以达成目标。事实上,所有善法都是建立在戒的基础上。因为戒是防非止恶的力量,缺乏这一前提,所谓的善行往往夹带各种烦恼杂染,而不是纯粹的善、如法的善。有时,这样的善行甚至是功不抵过的。所以说,戒律是善法成就的保障,包括人天善法,也包括解脱、成佛这种究竟的善、无漏的善。 “情既疏野,宁究真要。”疏野,放纵不拘。真要,真实精要之理。因为不依戒律,人们就会纵容自身情绪,纵容个人欲望,乃至纵容贪嗔痴,最终使不良串习不断壮大,使生命落入恶性循环中。这样的话,怎么还有能力参究佛法真谛,证得空性呢? “封怀守株,志绝通望。”封怀,封闭自己的内心。守株,固执自己的浅陋。这样的人对佛法真理和戒定慧三无漏学将一无所知。受戒之后,依然固守自己的陋习,虽然也学一些戒律,却不能依戒而行,更不懂得进一步希求圣果。现实中,确实有很多出家人不求上进,不思修学,所作所为都是顺着固有习性,依然为贪嗔痴左右。即使做一些修行、弘法的事,也是顺着不良习性在做,在根本上与佛法了不相干。 “局之心首,而言无诣。”整个认识都局限于原有的世俗之见,所出之言无关佛法义理,于人于己皆无真实利益。整个修学过程,应不断以佛法调整原有观念,以修行调整自身心态,从而完成生命的改善。因为我们的人生正是由观念和心态决定,这也是修行的重点所在。如果一味依从自我感觉,就会随着贪嗔痴越走越远。因为凡夫的感觉就是无明,就是贪嗔痴。如果不从观念进行调整,忙来忙去,仍会纠缠于固有串习中。 “意虽论道,不异于俗。”虽然有时也会讲一点佛法,但只是作为文字来说,内心并不相应。更何况,不少人还带着世俗心谈论佛法,以谈玄说妙为能事,并不是以慈悲心和利他心来说。当代就有不少这样的佛法研究者,讲起来滔滔不绝,写起来妙笔生花,但这一切的目的,只是为了换取所谓的学位、职称。表面看来似乎都与佛法相关,实际却是为了世俗的名闻利养。 “与世同流,事乖真趣。”乖,违背。现在很多人在做事时,更多是和世俗心相应,和世俗习气同流合污,所作所为就会背离佛法实质,背离出家初心。做着做着,就开始进入心灵误区。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每缘一种境界,都会有某种心行与之相应。所以我们要时时审视,在学佛和做事的过程中,究竟是以什么心和所缘境相应。如果是和贪嗔痴相应,无论所做的事业多么冠冕堂皇,仍是世俗行为。惟有和戒定慧相应,才是迈向解脱的修行。 “研习积年,犹迷暗托。”积年,多年。暗托,不达前事,冥然为之。有些人虽在不断研究教理,却不能领会佛法真谛,虽然也在做事,也在弘法,却不清楚做事和弘法的意义何在。尽管拼命做着,但更多只是追求一种外在结果,不懂得如何用心,如何与法相应。 “况谈世论,孰能体之。”体,了解。如果在修学过程中尚且不能善用其心,何况是单纯谈论一些世俗话题,从事一些世俗行为,那就更难从中认识佛法真谛了。事实上,整个修行就是帮助我们“善用其心”。前两年,我一直在讲述《菩提道次第略论》,其高明之处,就是为我们建构了一套简明的修学引导。修行正是调心的过程,从走出凡夫心到成就佛菩萨品质,自始至终,是以佛法完成内心的调整。遗憾的是,很多人虽然学了不少道理,面对事相时,却不懂得如何调心,一味追求外在的得失、是非和名利,最后成就巨大的凡夫心。社会上,很多人就是这样把心做坏了。甚至在出家人中,这类现象也比比皆是。 目前,教界的商业化、世俗化很严重。虽然寺院建得很大,佛像塑得很大,法会办得很大,但仔细考察,法的含量究竟有多少?当佛法含量日渐减少之际,相应的,世俗成分就在随之增加。这都是我们需要警惕的误区。也有些人,虽然好心办事,但不知做事的重点是什么,更不知如何将做事变成一种修行,如何在做事过程中完成心行的调整。如果我们不懂得这些,单纯追求外在结果,最后就和世人开公司、忙事业没什么本质区别了,也会以名利为追求,以得失为重心,成为佛法包装下的世俗行为。 【废戒危状】 是以容致滥委,以乱法司。肆意纵夺,专行暴克。尚非俗节所许,何有道仪得存。致令新学困于磐石,律要绝于羁革*必。于时正法玄纲,宁不覆坠耶?故知兴替在人也。深崇护法者,复何患佛日不再曜,*轮不再转乎。 这一段是对末法乱象的总结性说明。 “是以容致滥委,以乱法司。”滥委,所作所为违背律制却妄称依律。法司,古代掌司法刑狱的官署,此处指戒律规范。因为出家人不学戒、不知戒、不持戒,从而出现种种不如法现象,对整个教界构成破坏。我们过去总是说,教界总体来说是好的,不如法的现象只是个别。但现在的情况是,总体情况堪忧,如法清净的道场反而是个别。根源就在于大家不懂得戒律,因此,教界很多事都是以世俗规范而非戒律为依据。住持具有什么素质,就会怎么做,缺乏依循标准,更无监督机制。须知,戒律不仅告诉我们此应作,此不应作,是僧众个人行持的标准,更是僧团处理事务的依据。戒律中有一百多种羯磨,对僧团涉及的各项事务都有公式化的处理方式,如单白、白二、白四等。若对戒律缺乏认识,必然会根据个人想法自行其事,甚至只是根据情绪和好恶来决定。长此以往,使非法现象充斥教界。 “肆意纵夺,专行暴克。”纵,顺应自己感觉的,虽非戒律所制而依从之。夺,违背自己感觉的,虽是戒律所制而践踏之。暴,凶恶。克,侵害。还有一些出家人任意放纵自己,歪曲戒律,甚至像社会上那样玩弄权力,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如果教界有这样一批热衷权术者,真正讲修行、有道心的出家人反而会被排斥。 “尚非俗节所许,何有道仪得存。”俗节,世俗礼节。这样的情况,即使从世俗礼仪上说尚且是不被认可的,哪还有一点出世的道法行仪存在?因为世间伦理的作用也是对人们的言行进行约束,也讲究尊卑有序,也尊重有才有德的长者。如果僧团没有戒律作为约束,规矩、伦理将荡然无存。现在很多寺庙过分世俗化的做法,也引起社会的极大反弹。在世人心目中,也有一个想象,觉得僧人应该是什么形象,寺院应该是什么氛围。虽然这种想象未必正确,但多少还是有一定的传统模式为基础。出家人过分世俗化之后,他们也很难接受:这和我们有什么两样?那还要你们做什么?所以,僧团出现这种世俗化现象,不仅是佛教的不幸,也是整个社会的不幸。因为芸芸众生将失去心灵的依归,当他们疲倦了,茫然了,想要到寺院净化一下,结果却无处可去。就像身上脏了想找一潭清水洗洗,结果哪里的水都浑浊不堪,委实令人失望,令人无奈。 “致令新学困于磐石,律要绝于羁革*必。”羁(马络头)革*必(牛鼻绳),比喻控制和束缚。因为教界整体的不如法,使初出家者无处修学,无法进步,仿佛被巨石所困般原地不动。此外,戒律本应像缰绳那样,起到约束身心、住持正法的作用。但因大众对戒的无知,使律要不能在僧团发挥应有作用,也使大众失去行之有效的控制,这正是教界一片乱象的根源所在。 出家,需要依止一位懂得戒律的师长,在其指导下培养僧格,树立正见,成为合格的法器。可我们现在出家后,多数师父并不懂得戒律,也不能如法对弟子进行教育。甚至有些师父只是为了找人帮忙做事才剃度弟子,根本不关心弟子的法身慧命。事实上,出家后马上陷入事务的话,很容易把原有世俗心调动起来。最后,要不就做回社会上去,要不就在僧团里发挥世俗心,无非是这两种结果。对出家人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一是善知识的引导,一是如法的成长环境。教界为什么问题重重?为什么每况愈下?原因就是大环境如此。如果不从大环境进行整治,光靠几个人、几个寺院,能做的非常有限。在很多时候,只是尽自己的一点力气而已,很难产生多少效果。佛法的弘扬,一定要靠大众化和法制化。以往,人们非常重视高僧的作用。但我觉得,纯粹依赖高僧的话,指导思想就有偏差。佛陀圆寂时,并未将僧团交给舍利弗、目犍连这些大弟子们,而是将之交与法,交与戒律,要求弟子们以戒为师,以法为师,这是大有深意的。所以说,佛教的住持和弘扬,应该靠大众、靠法制、靠善知识。惟有这样,佛教才能实现整体的健康发展。仅仅依靠某个高僧大德,能给佛教带来的作用都是暂时的、地区性的。我们可以看到,佛教历史上的兴盛,往往偏向一个时期、一个地区。原因就在于,大家都是一味依靠高僧而不是大众的力量。 “于时正法玄纲,宁不覆坠耶?”玄纲,正法纲领,即戒定慧。覆坠,倾覆坠落,比喻衰败。这样的话,正法纲领自然一路衰落下去,佛法对世间的教化作用也将随之减少,乃至完全消失。 “故知兴替在人也。”佛法的兴衰,正是取决于我们这些住持者,所谓道在人弘。佛法再好,也需要有人弘扬,才能在世间发挥作用。因为社会上很多人对佛法的了解,只是从外部现象进行观察。如果僧人和信众的素质低下,言行粗俗,人们自然会对佛法产生误解乃至轻视,觉得佛教就是迷信、落后的代名词。所以,关键还在于人,有什么样的人,就能使佛法在世间树立什么样的形象。兴在人,衰也在人。僧人的责任就是住持佛法,如果不能给社会展现正面的佛教形象,我们是有责任的,也应该感到惭愧。据说可口可乐的品牌值三十多亿,那么,佛教这个品牌本应是无价的。但现在整个教界,多少人都在砸这块牌子,使其面目全非,一贬再贬。所以我们必须尽快为之正本清源,恢复原有价值,这是我们的责任所在。我们要发愿,尽未来际地住持正法。惟有佛法,才能令我们自己、也令众生离苦得乐,解脱轮回。 “深崇护法者,复何患佛日不再曜,*轮不再转乎。”曜,照耀。*轮,有摧破众生之恶、辗转不停、圆满无缺三义。这一句,是律祖对后学的殷切期望。如果有一批全心全意的弘法者、护法者,就不必担心佛教能否兴盛,担心*轮能否常转。其实,正法和末法并不是绝对的。佛教强调缘起,虽然有正法、像法、末法之说,但核心还是在于人。 本节讲到戒的殊胜、僧人行仪及末法衰相。通过这些介绍,道宣律祖劝勉我们认真地学戒、持戒,将佛法发扬光大。没有末的法,只有末的人。如果大众发心住持佛法,佛教自然就能发扬光大。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自身责任所在,精进修学。如果我们能从修学中体会法喜,弘法才会更有信心,更有力量。否则光是会说一点书面道理,不必说帮助众生,对付自身烦恼都很困难。希望同学们要发大心,还要有耐心。古人讲,板凳坐得十年冷。学佛不是看电视连续剧,开始肯定会有一个比较艰难、比较枯燥的阶段。如果遇到一点困难就不安心,就跑来跑去,是不可能于法得益的。我们要深信佛陀的大智慧,只要真正学下去,就会其乐无穷。我现在就时时能体会到这种法喜充满的感觉,你们还需要经历比较费劲的阶段,不可能一下子就这么轻松,要准备吃一点苦。
---------------------------------------------------------------------------------------------------------------- 更多济群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