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种善根品 10 |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种善根品 10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毗梨耶波罗蜜,入初禅乃至入第四禅,入四无量心、四无色定,虽出入诸禅而不受果报。何以故?是菩萨成就是方便力故,知诸禅定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净佛国土,成就众生。精进,不受世间果报,但欲救度一切众生故,行毗梨耶波罗蜜」,前边的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都已经讲过了,这里讲这个是毗梨耶波罗蜜。 「毗梨耶」就是精进的意思,做事情有始有终的,把它圆满地做成功,就可以名之为精进了。但是这里是特别地提出来学习禅定,需要精进波罗蜜的。 我们是学习念佛法门,我们若是有意愿,成就一心不乱的念阿弥陀佛呢,也是需要精进波罗蜜。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一心不乱地念佛,也有一点禅定的意思,当然古德的解释,那就是禅定。但是我个人的见解,没有那么深,没有那么高深,这个一心不乱的念佛,我看顶多就是欲界定和未到地定之间,没有到初禅。 所以这一段文,后边又说到临命终的时候心不颠倒,这一句话可以理解这个一心不乱是比较浅了一点,不是很深的禅定的境界;虽然不是高深的禅定,可也不是容易成就的,也需要有精进才可以。现在这里说的精进是指禅波罗蜜说,所以下面说是「行毗梨耶波罗蜜,入初禅乃至入第四禅」,这需要精进才能够成就的。 前边说忍辱波罗蜜,是成就了见谛道、思惟道,这个地方是得圣道了。得圣道,也需要有禅的功夫才可以,但是最低限度可以得未到地定,就可以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倒不是决定需要得到色界四禅,那么是可以在未到地定里面可以得圣道的。 但是到了精进波罗蜜这个地方呢,可就提出来禅波罗蜜了。这个禅波罗蜜这件事,如果菩萨得无生法忍之后,初得无生法忍的时候,没得禅波罗蜜,是在未到地定里边成就,就得无生法忍了,当然他不会在这里停下来,要继续地向前进步,那就要得色界四禅了。 为什么要得禅定呢?得禅定有几种原因:一个原因就是需要得神通,发了无上菩提心的菩萨,有大悲心要广度众生这件事,没有神通很难广度众生,众生若看见你有神通,他容易相信佛法,从这一方面,它能够引导我们相信佛教,有这种功能,所以菩萨应该有神通。而神通一定是由禅定中来,没有禅定是不可能有神通的;这个无色界的四空定是不能发出来神通的,要色界四禅才可以发出神通。若是已经成就了色界四禅,又成就无色界的四空定,那就又不同了,那当然可以发出神通,这是一个发神通的,为了度化众生,需要发出来神通。 其次呢,断烦恼这件事,在未到地定里边修止观,就可以断烦恼;但是若在禅定里边修四念处断烦恼,那就能够更高深的境界,能引入更高深的境界,所以也应该修学禅定。这是为了进一步地断烦恼,也应该要修学禅定。 菩萨他得无生法忍以后,有多少神通以后,他还有一件事,他要去亲近十方无量诸佛去,他要做这件事,要更广博地学习佛法,要到十方世界去亲近诸佛。这件事呢,也就需要广大的神通,才能到十方世界去,所以也需要学习禅定。为了度众生、为了亲近十方诸佛,为了断烦恼、见真理,都是需要甚深的禅定。所以菩萨一定要做这件事。 在我们一般人,没得圣道的人来说呢,我们也不是那个外道,在印度佛在世的时候印度的宗教界,除了佛教之外,还有其他的宗教,其他的宗教,也有些人得禅定、有神通的;那么在今天的我们汉文佛教里边,谁有神通?谁有禅定?这都是不知道的事情,不知道这件事。可以肯定说的,就是多数人都没有禅定。 那么没有禅定的人,有一个什么事情呢?就是有欲,若有禅定就没有欲,若有欲就没有禅定,禅定和欲是不能共存的。我们有欲的人,没有禅定的人,很多的苦恼,很多的事情放不下,多诸烦恼,多诸苦恼,对于学习佛法有障碍;若是放下了欲,能够深修禅定有成就的话,学习佛法也比较容易,也是比较容易的。当然这件事,在我们今天的汉文佛教,我看不但是汉文佛教,就是连藏文佛教、巴利文佛教都可以算在内,得禅定的人都不多,都是不多的。所以今天的佛教!还是佛说的对,就是末法时代,佛教不是那么兴盛了。 但是我们从经论上的学习,应该知道这件事。如果我们不学习经论,那当然是不知道。这个经论上告诉我们,菩萨行菩萨道,他要种种的条件具足了,才能够弘扬佛法、广度众生;如果没有禅定、没有神通的话,就是普普通通的这个境界,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所以我们出家人的戒律上说,这个禅定是上人法。上人这句话是什么?就是超过人的境界了,人所不能及的。 但是学习禅定这件事呢,因为佛法也衰微了,也多数不提倡这件事;但是我们去观察这件事,也还是有人有这种善根,有这个禅定的善根。他如果是能够学习了坐禅的方法,他又肯努力,有适当的环境,那当然还是有可能会得到禅定的;但是没有人弘扬这件事,就是没有因缘了,那就是不能,也就是没有这件事。 近多少年来,我们汉文佛教徒,也有请南传佛教的法师来主持禅,主持禅十天、或者是三十天、或者是六十天、几个月,也有这种做法,这个是对的,要使令我们常常的静坐,就是有可能会从这个欲跳出来,就是不被这个欲所困扰。那就有可能会得禅定。得了禅定以后,他这个理解力非常的高,有了禅定,他学习佛法这个理解力高,和这个没有禅定的不一样。得了禅定以后,记忆力也特别好,不像没有禅定的人,也有人没有禅定记忆力也是好,但是有了禅定,决定是记忆力是特别强的,容易有陀罗尼,所以有了禅定以后,没有欲的系缚,记忆力特别强、理解力特别强,学习佛法的时候容易有成就,容易得圣道。 所以在这些大乘经典上,就是特别地提到这个禅,六波罗蜜里边有个禅波罗蜜。禅波罗蜜是什么呢?就指世间的禅,这个色界的四禅,这就是禅波罗蜜。因为你若有了这样的功德的时候,你就能够修学更殊胜的法门,就能达到彼岸了,也容易得圣道。这是一个非常殊胜的事情。 佛在世的时候,在阿罗汉里边,也多数是都有神通的,就是因为有禅波罗蜜;有一部分的阿罗汉没有神通,没有神通就表示他没有禅,没有色界四禅,在未到地定里面得阿罗汉,有这个事情。可是得了阿罗汉,如果他愿意修禅定,也很容易就成就了。 所以佛在世的时候,佛是有广大的神通道力,我们不说;佛的弟子里边也是,很多的有神通道力的事情。这个外道里边也有有神通的人,那么佛弟子,阿罗汉里边,得无生法忍的大菩萨也都有神通,所以能降伏外道,使令外道也皈依了佛教的,有这些事情;但是在今天的佛教,我们看不见这些事情了。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毗梨耶波罗蜜」,我们昨天就讲到这里。「入初禅乃至入第四禅」,中间还有个二禅、三禅,这里面就略去了,因为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在这一品的前边有提到这件事。这个「入初禅」,就是他应该是得了未到地定,未到地定的时候,他继续地修禅、静坐,那么就可以得初禅了。我们初开始静坐,就是去学习这个欲界定,欲界定成就了,进一步地修未到地定,未到地定成就了,进一步地修初禅,这个次第是这样子。当然这件事和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是不同,就是这个禅定非要放下不可,非要把世间上事情放下,你不能说是到Office做事情去,做事情,那当然我一天坐一个钟头,那也不妨碍到Office做事;如果你想要有成就,就不能到Office去,一天坐一个钟头,你不能得禅定的;坐二个钟头都不行、坐三个钟头、四钟头也不可以,我看最少先开始坐八个钟头,然后坐十个钟头,然后坐十四个钟头,除了睡觉,都是在静坐,这有可能会得禅定的。 这个「入初禅」,行毗梨耶波罗蜜要减少睡眠,你不能一天睡十二个钟头觉,这是不可以,我看睡八个钟头都不可以,最多睡六个钟头,可能再减少一点,一天就是睡四个钟头。但是若是得到未到地定以后,若得了初禅,我看一天顶多睡二个钟头,我看最多睡二个钟头,他就够了;等到完全得到四禅以后,也可以完全不睡觉也是可以,他就是入定就行了。 这个初禅里边有五法,就是寻、伺、喜、乐、心一境性,有这五种法。这个「寻伺」,玄奘法师,唐三藏玄奘法师他翻一个寻伺;鸠摩罗什法师翻个觉观,觉悟的觉、观察的观。寻伺和觉观的这个字是不同,意义应该是一样的。什么叫做寻呢?现在我们学习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是觉观。这个觉和观,觉悟的觉、观察的观,这个觉这个字呢,就是对一种事情的概略的认识、观察,不是那么深入微细的观察,所以叫做觉。这个观就是微细了,更详细、更深刻地观察这件事,那就叫做观。 但是观什么呢?觉、观,他觉什么?观什么呢?我们从《瑜伽师地论》上的解释,实在就是修不净观。我们初开始静坐的时候,是得到了欲界定,得到了欲界定的人,他心里面也能明静而住,但是还是有欲的,这个欲的烦恼还是有。由欲界定进一步到未到地定的时候,当然是更进一步,这个内心的定力是更深了一点,更深了一点,他当然是能明静而住,但是也是有欲,这个欲的烦恼还是有。他静坐的时候也能听见声音,外面的声音也能听见,但是心里面寂静住。 因为有欲的问题,有欲,有贪欲心,这个欲,当然就指男女的欲。他有这个欲心、他也有瞋心、这个高慢心、疑惑心也都有,但是比我们没有欲界定的人轻一点,他也是有就是了;现在他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把内心的这个欲心要解决它,那怎么办呢?就是修不净观,观察人这个身体是臭秽的;这样观,慢慢地、慢慢地就把这个欲心破除去了,破除去了就得初禅了,是这样意思。 这个觉观,它的内容就是修不净观。这个觉,就是概略地去观察这个不净;观呢,就是微细地、更深刻地观察这个不净。当然他这个观,初开始在未到地定里边,他不是出定,而是在定里边去观察,这个出定也可以观察、入定也可以观察,但是不一样;这个出定的观察因为你不在定里边,你心里面散乱,心里面浮动、动乱,你虽然作如是观,也可以调伏烦恼,但是不能断烦恼,你不能够把它消灭了。所以要入在未到地定里边,用这个觉观的次第深入地观察不净,就能断除这个欲,就使令这个欲不动了,就是看见可意的境界、可爱的境界,心里面欲不动,能达到这个程度。 那么现在当然是说世间禅。这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有出世间的四禅、有世间的四禅,现在就是说世间的禅。这时候由觉观的方法破除内心的欲,破除了内心的欲的时候,有什么好的现象呢?就是心里面有喜、有乐,有欢喜心;就是我原来有欲的时候,我感觉不清净,这个心不清净,所以就可能没有欲的事,但是有欲的心;现在把这个欲也调伏了,没有欲心了,心里面欢喜,这当然是第六识,第六识欢喜。 这个乐呢,就是身体感觉到有轻安乐,欲界定就有轻安乐了,现在这个时候,这个乐是更殊胜。譬如说我们身体生疮了,这个疮痛,你感觉痛,有这个感觉,现在得到初禅的时候,感觉身体有快乐,有这种感觉。 我小时候看见人家抽大烟,我也闻到这香的味道,但是我没有抽过这个大烟,抽了烟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我没抽过,我不知道。 现在说得了初禅的时候,这个身体里面有快乐,所以有喜、有乐。就是用这个觉观的方法来对治内心的欲,成功了的时候,就得到喜、得到乐。这样这个喜、乐是所得的利益,觉观是个方法,这四个法。 最后一个心一境性,心一境性就是定,这个初禅本身就是心里面明静而住、不动乱,可是在成功了的时候,你内心里面修不净观的时候,前五识不动,你有什么声音,他听不见,但是他并不是聋,不是耳朵有问题,是这个定的力量使令耳识不动;这个眼睛闭上,眼识也不动,就是前五识都不动了,只是第六意识在那里就是有喜、有乐。 本来是乐这个字,是指前五识说的,但是现在说前五识不动了,这个乐再说前五识就有点不合道理了,所以在《显扬圣教论》上就把这个乐解释了是第八识──阿赖耶识,阿頼耶识的乐,那么这样说起来,就是觉、观、喜、乐、心一境性,具足这五种功德,这就叫做初禅。这是「入初禅」,你成功了,就是入初禅。 当然这件事,初开始成就有可能不是那么自在,你要数数地入定;数数地入定,安住在禅定里面,从禅定里面再出来,常常这样训练自已,久了的时候,就自在了。这么就是具足了初禅的功德。具足了初禅的功德,而这个人还是欲界的人,就是地球上这个人;因为这个身体是由欲而有,他若出了定的时候,他就是和一般人一样,也是这样子,也要吃饭、也要睡觉,也要说话,有这些事情;但是和有欲的人是不同了,他这个动乱的情形没有了,这个欲不能动乱他,他心里面比较寂静。 那么得了初禅的时候,如果他愿意修神通的话,他就可以修神通了,可以得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都可以,都可以成就了。没有禅定的人是没有神通的;说是有神通,有神通是报得的,小意思,小小的境界,不是真实因禅定而成就的神通。若是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境界,而修神通成功了,这个神通是很广大的,可是不同,是不一样的。 那么得到了初禅以后,这种人就没有欲了,他没有欲的这些问题,那么这个人就比较清净自在,若修神通也就可以有神通了,这是入初禅。入初禅这件事,当然修禅定的人,他一定是学过,一定有个老师,告诉他怎么修初禅,然后再修二禅、三禅、四禅的,那么他就会再修……修成就了初禅的时候,要数数地入定,也要训练一个时期,使令很自在,要入定就能入定、要出定就能出定、要住定就能住定;如果你不训练的时候,这时候你是得初禅了,但是不训练的关系,有可能想要入定不能入,有可能想要出定又不能出,也可能有这些问题,所以需要时时地训练自已。 所以我们出家人呢,自己不能去生产,就是托钵乞食,是有原因的,因为没有时间,他若去生产的话,去做生意,就没有时间去修禅定的,没有时间,他就是得要靠别人,依靠别人的支持,自己争取时间去常常入定。 那么他若修二禅的时候,他就得要把这个初禅里面觉观这两种方法,要弃舍它,弃舍它,观察这个觉观的过失。因为你修这个不净观,他心里面还是动乱的,他现在要观察它动乱的过失,要弃舍它。这件事是这样子,譬如说我们现在没得禅定的人,我们心里面就是妄想纷飞,这个想、那个想,你叫它不要想可不可以?不行!这个心它就是要想,就是久远以来养成了这个习惯,说不要想,这是很难的;现在他在禅定里面修这个觉观的方法,修这个不净观,他也是养成了这个力量!现在你说是要把它取消了它,也不是那么容易。但是他若想得二禅,一定要把这两个方法去掉,去掉呢,就是在初禅里面,入在初禅里面观察觉观的过失,观察它的过失,然后心里入于无分别住,就是常常这样训练,久了,这个觉观就被消除了,心里面无觉、无观,这叫做内等净,就是心里面没有觉观的染污了。 这个觉观是不净观,不净观以不净为所缘境,所缘境是污秽的境界,能观察污秽的这个智慧,叫做觉观;现在想要进一步达到二禅的时候,观察这个觉观也是不净,这样子把它弃舍了,心就清净了,所以叫做内等净。这个等,就是无分别,心里面清净,没有觉观的分别,心里面清净了。 这里边也有一个信的意思,相信,就是最初我是欲界的人,我是有欲的人,我是有欲的分别的人,由散乱而成就不散乱,由散乱而禅定,能做这件事;现在由初禅能进一步到第二禅,定之后,又能进一步到深入的禅定,他就有这样的信心,所以就叫做净,叫内等净,内等净,这是一个;就是去掉了觉观,另外得到喜、乐,心一境性,这是四个功德,但是这个时候他的定力是要比初禅深刻了,更深奥了一些。这是二禅。 由二禅又进一步再修三禅,三禅的意思呢,就是舍、正念、正知、乐、心一境性,是五个。二禅是四个、初禅是五个。第一个是舍,就是把二禅里边的这个喜,弃舍它,这个喜,我有成就了,心里面欢喜,这个喜也是令心踊跃,也是有点动乱的这种成份,要把这个喜也弃舍了它,弃舍了这个喜,只是乐,弃舍这个喜,怎么样弃舍呢?就是要舍、正念、正知,用这三个方法。 这个正念,就是念这个喜的过失,要把它弃舍它,久了呢,这个喜就不来了,心里面虽然成就了初禅、二禅,到三禅,心里面不生欢喜,那么这叫做舍、正念、正知。但是初开始修行的时候,有的时候喜又来了,就要正知,要知道这个喜来了是不对的,还是要把它弃舍了。成功了的时候,就是舍、正念、正知、乐,这个乐还保留。心里面有殊胜的乐,心一境性就是定。 在《大智度论》里面、《瑜伽师地论》也都提到这件事,三界里边,欲界、色界、无色界里边,这个乐最殊胜的,就是色界的三禅,这个乐是最殊胜了,没有比它更强大的乐,它是最乐的。这个乐,若是佛教徒希望得圣道的人,能把它弃舍了;说是若不是佛教徒想要弃舍这个乐很难,不是说不能,但是难,不容易弃舍。 他若是这样修行,由二禅进步到三禅,舍、正念、正知、乐、心一境性,具足这五个功德,也一样,也是要常常地入、住、出,入于三禅、安住三禅里面、再从三禅里面出来,入、住、出,常常这样训练,时间久了,才能够得自在,得自在久了呢,佛教徒因为还希望得四禅,得无色界的四空定,所以还要把这个乐弃舍它,弃舍它的方法,就是一个舍、一个念,不苦不乐、心一境性,这是四禅这样子,四禅把这个……也就是在三禅里边把这个乐弃舍了它,老是念这个不苦不乐,成功了的时候,这时候心里面也不苦也不乐,内心里面就是心一境性。 这时候不苦不乐是什么境界呢?是个舍受。我们欲界的人,我们有的时候也有这个舍受,就是这时候也不感觉到苦、也不感觉到乐,不苦不乐的境界叫做舍,这是一种感觉。现在这个四禅的人,成就四禅的人,他内心里面也是不苦不乐。当然他是在禅定里面的境界,和我们没有禅定的人是不一样。本来这个感觉一共有五种,苦、乐、忧、喜、舍,一共是五种。现在到第四禅的时候只有这个舍受,不苦不乐,其他四种都没有了,苦、乐、忧、喜都没有了,只剩了舍受,只有舍受。这个时候也是要常常入定,住、出,要常常这样训练,训练久了,就成功了。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