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宽运法师:唯有径路修行 但念阿弥陀佛──西方寺弥陀佛七开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宽运法师:唯有径路修行 但念阿弥陀佛──西方寺弥陀佛七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大家欢喜。今天要给大家做甚么报告呢?我昨天晚上,翻閱了一下善导大师全集。记得其中有一段文,说得非常非常的好,那是甚么文呢?就是《劝化径路修行颂》,所谓「径路」就是直路,就不是弯路,他是怎么说的呢?他说︰「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这就说甚么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逃不过生、老、病、死,人的生命是很短暂的,很快就年龄就大了。年老以后,皮肤起皱,头发变得干黄灰白,脸上的光泽也渐渐失去,腰背弯曲,走路迟钝困难;牙齿脱落,食而无味;假使你金玉满堂,财宝满屋,也无法避免衰老及疾病到来时的痛苦;纵有千般的快乐,亦无法摆脱无常的降临,所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净土,才能得到真正的长寿与安乐。

  而善导大师他一生行持严谨,三十年的时间,从不在寺外留宿,而且每天都念十万聲佛号。连休息的时候,都不会躺下来睡觉,就是不倒卧即不倒单,而且一路打坐、念佛、拜忏;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非常的高,从不毁犯禁戒,不举目看女人;如果别人供养他,好的饮食、好的衣服,他都自己不享用,美好食物全部给厨师供养徒众,自己则粗茶淡饭,能资养身体就可以。信众供养金钱,便用来写《阿弥陀经》,已写了十万余卷,而且画净土变相图三百余幅;对于坏塔废寺,定当修缮,燃灯续明,常年不绝;三衣瓶钵,从不倚赖他人清洗;不喜欢接受别人供养,宁愿自行乞食,每每责备自己说:「释迦世尊,尚且乞食,善导何人,岂敢闲赋端居而向人索取供养呢?」

  他自己不单以身作则,而且劝别人也是如此。就是淡薄名利,而且出门的时候,不愿与其他人同行,因怕途中谈论世事,妨碍修行,耽误念佛的时间。

  因为他自己精进修行三十多年,功夫非常、非常的了得,所以很多、很多人来跟他学佛、念佛。所以善导大师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因而成为莲宗的二祖。

  我为甚么要这样讲呢?因为我昨天算了一算,自己来香港也有三十年的时间了,可是還像一個木訥的徒弟,等待著師父的教誨;于是我又想到一个公案,这个公案是讲南阳慧忠国师的;他的修行也是非常的了得,他不但是禅师,而且也是国师,他有一个侍者对他非常的忠心,跟了他三十年,一直任劳任怨、忠心耿耿,都没有离开过他。就好像我自己跟了老和尚,一晃眼已三十年了,也没有离开西方寺一样。

  慧忠国师看到这侍者做事,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一点的抱怨,所以就想对他有所报答,帮助他早日开悟。

  有一天慧忠国师像往常一样喊道:「使者!」他大声叫了一声使者。

  使者听到国师这么大声的叫他,以为国师有什么事要他帮忙,于是他立即就回答道:「国师!有甚么需要我帮忙的?要我做甚么事?」

  国师听到他这样的回答,感到无可奈何,说道:「没有甚么事要你做的!」

  过了一会儿,国师又喊道:「侍者!」

  侍者又是和第一次一样的回答。

  慧忠国师又回答他说:「没有甚么事要你做的!」

  这样反复了几次以后,国师喊道:「佛祖!佛祖!」

  侍者听到国师这样喊,感到大惑不解。于是问道:「国师,你在叫谁呀?」

  国师看他愚笨,万般无奈地启发他道:「我叫的就是你呀?」

  侍者仍旧不明白地说道:「国师,我不是佛祖,而是你的侍者呀!」

  这个时候,慧忠国师看他如此的不可教化,便说道︰「不是我不想提拔你,但是你实在太辜负我了。」

  侍者连忙回答道︰「国师!不管到什么时候,我永远都不会辜负你的,我永远是你最忠实的侍者,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

  慧忠国师道:「还说不辜负我,事实上你已经辜负我了,我的良苦用心你完全不明白,你只承认自己是侍者,而不承认自己是佛祖,佛祖与众生其实并没有区别。众生之所以是众生,就是因为众生不承认自己是佛祖。实在是太遗憾了!」

  这个公案,实在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众生实在太小看自己了,我们不肯直下承担,不敢承认自己就是佛祖。要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本具清净圆明的佛性,只不过因为有太多的无明烦恼,所以智慧无法开启,看不见自己的本来面目。

  所以,我们不要像慧忠法师的侍者,觉得自己永远只能做侍者,我们要有大志,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要成贤成圣,成佛作祖。这样才不会辜负佛陀对我们的期望。所以,大家要把自己当佛祖;有了这样的承担以后,我们自然就不敢懈怠,自然就会精进修学,将来就会成为真正的佛祖。所以,现在我也叫大家佛祖,叫大家阿弥陀佛;大家就要回应、就要对自己有信心,有了信心,就会发大愿,就会踏实修行;如此信、愿、行具足,又怎会有不成就之理呢?

  不过,相信在座很多人都不一定学佛很深,会觉得自己离大彻大悟或成佛,还很远很远;那应该怎么办呢?我们知道,佛教修行有很多的法门,有藏、通、别、圆;有顿、渐、秘密、不定;可能我们顿不行,渐还不行,秘密也不行,不定更不行,那我们唯有怎么辦呢?就唯有念阿弥陀佛了。

  但是这个阿弥陀佛应如何念呢?就是善导大师所说的,「径路修行」;径路就是直路、直捷的道路;为什么说是直捷的道路呢?其中就是佛教所说的,「自力」和「他力」的关系。

  因为阿弥陀佛他非常、非常的慈悲,他在发了四十八愿以后,又特别立了「三誓」;这三个誓愿,记载在那里呢?就在《无量寿经》里面;有一个四句十八行的偈文,叫做「三誓偈」或「重誓偈」;其十一行中,所谓三誓者只是前三行。这三行是摄四十八愿的纲要,誓解除众生的疑虑。故后八行跟从于前三行叫做三誓。

  那么,这前三行是怎么说的呢?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正觉。

  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穷,誓不成正觉。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正觉。」

  第一行的意思是说:「我立了超世殊胜之誓愿,必得完遂佛道,如果此愿有欠缺者,我终不取正觉。」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诸佛菩萨,都是发愿利益一切众生,然后方成佛道的,正如「四弘誓愿」中所说的「佛道无上誓愿成」;「必至无上道」,「无上道」就 是佛道;因此,法藏比丘,他發誓要建立超世的大愿,如果这个愿不满足的话,他就不取正觉,他就不成佛。所以說「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斯愿」就是四十八大愿。地藏菩萨也是一样,他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如果地狱未空、众生未度尽的话,他是不会成佛的,只有地狱空了、众生度尽了,他才会圆满佛道。

  接着第二行的意思是:「我于无量劫之末,皆作为大施主,对一切无智贫苦的众生,施与智慧;无能力之人施与能力,若不能救其苦,终不取正觉。」在这无量劫之末,作为大施主,普济诸贫穷;所施予的当然就不只是物质,还有精神上即心灵的安顿与智慧的开启。所以,法藏比丘的誓愿,都是想得完完整整,而且非常的圆满。

  而第三行的意思是说:「当我成就佛道时,我的名声超越十方,若不能闻遍十方者,我终不取正觉。」所谓「名声超十方」,也就是說,十方世界的众生,都要听到我成佛的名号,如果还有众生没有听闻到此名号,我就决定不成佛。现在我们拿事实证明一下,法藏比丘已經成佛,成為阿弥陀佛已有十劫的時間,还有哪个众生没有听过阿弥陀佛的名字?這就說明了法藏比丘的志愿远大,所以当他成佛之时,他的名声不但只十方都知道,而且超越了十方;那为什么要超越十方呢?就是要让十方的人都发愿要去西方极乐世界。

  而且当他的名声超十方的时候,其他的诸佛菩萨,都会帮助他、护持他,所谓「十方诸佛赞叹,六方诸佛推广」,也就是「一佛出世,千佛护持」,这个护持,也就是互相彼此的赞叹。

  试想如果没有释迦佛,介绍阿弥陀佛给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我们知不知道有阿弥陀佛呀?当然是不知道了!都是释迦佛的慈悲,告诉我们,我们才知道有一个阿弥陀佛,有一个西方极乐世界。其实,佛教中五方佛,南方有宝生佛,北方有不空成就佛,东方有阿閦佛,西方有阿弥陀佛,中央是毗卢遮那佛;本来我们是不知道的,这是谁告诉我们的?都是释迦牟尼佛。

  首先,讲的是正报庄严:

    一、身相庄严:「彼国人民,身皆真金色,具三十二相,形貌相同,无有好丑,容色微妙,皆受自然之身,无极之体。」

  那里是如何的庄严呢?。我们说「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彼国人民的身相亦都是金色的,而且具备三十二相,和阿弥陀佛一样,都是正报庄严,大家形貌相同。形貌相同有很多好处,因为如果你丑我俊,就会有比较心,就会有分别心,就会起争斗;而在极乐世界里面,每个人的形貌都是一样的,而且都是一个颜色,是怎么样呢?都是「容色微妙,皆受自然之身」;「自然」,就是不是胎生;胎生,就不是母亲、父亲结合所生;父母所生就有你我之分,就有亲疏之别;而极乐世界之中,都是莲化生,所以是「无极之躯」,什么是「无极」?就是没有办法形容或比拟的,就好像我们西方三圣,这种庄严是世间上任何东西都不能与之相比的。

  二、寿命无限:「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除其本愿,修短自在。」因为我们的众生都喜欢长寿,所以以前都尊称皇上为「万岁、万岁、万万岁」;而一般在祝福别人的时候,都会说「祝你万寿无疆」;其实,这个「万寿无疆」,只有诸佛菩萨才称得上。而极乐世界里面的寿命是非常、非常长的,它是以劫来计算;不是以日、月、年来计算,「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就是非常、非常长远的、无法计量的时间,而且「除其本愿,修短自在,」就是说,因各人所发不同的愿心,可以去到不同的国土,譬如要到地球,或者要到火星上去,你都可以自己主宰,修短时间可以,修长时间亦没有问题,都由你的本愿决定。

  我经常跟大家说,当我们去极乐世界的时候,就自然会具足六种的神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还有漏尽通;只有到了罗汉境界,才能说「漏尽」,也就是「无漏」?我们都是「有漏」的;什么是「有漏」与「无漏」?其实,「有漏」与「无漏」为并称。「漏」,是「漏泄」的意思,即指烦恼。有烦恼而轮回生死,称为有漏;无烦恼而能出离生死,称为无漏。我们去到极乐世界之后,自然就能无漏了,就能跳出轮回,脱离生死,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境界。

三、常住正定之聚:这个正定就不是邪定,什么是「正定」呢?就是说,你坚持一个信念、一种志向,不动不摇,不断努力勤修,直至成佛,都不退转,这就是正定。但我们现在不是呀,我们容易起心动念,被外面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住的都不是正定之聚,是邪定之聚。又好像说,我们所用的这个心是甚么心呀?是妄心而不是真心。而到了极乐世界之后,大家都是真心;这个真心就能不动摇了,所以都具足正定之聚,到最后都圆满菩提,圆满佛道,所以每个人都一样,都不退转。本来我们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为什么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就是因为我们众生的心都是动摇的,都是散乱的,我们修行往往是进一步,退两步;发心修行两天,到第三天心就退了。所以有人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西天;学佛十年化为云烟。」学佛三年,佛已在天边了;学佛十年,当然就把佛忘得一乾二净,都化为云烟了。所以这个都不是正定之聚,而是邪定之序。

  四、不堕恶道。「生其国者,更不堕三恶道。」

  当然了,这个修行的环境就更重要。极乐世界里头全是善男子,都是丈夫相,其中没有三恶道,也就是没有地狱,没有饿鬼,没有畜生;就连三恶道的名字都没有,这样的话,又怎会有堕落的机会呢?而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之所以会堕落,就是因为我的念头不清净,而且时常受外境诱惑,起心动念,摇摆不定,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念瞋心之时就是饿鬼,一念痴心之时就是畜生,是故往返六道,轮回不息。

  六道之苦,苦不堪言,纵使是稍有善根,常修善业,十善具足,得生天上,但是由于天界太乐,无法修行,当天福享尽之时,终归堕落;而极恶之人,自然是必堕地狱,地狱又太苦了,更是不可能修行。饿鬼、畜生就不用说了。

  所以,人间虽然亦有种种苦恼,但人生毕竟苦乐参半,是学佛最好的因缘,所以唯有人道,方可修行。而当我们去到极乐世界之后,那里没有相对的苦乐,只是一片的无染清净,何来堕落的因缘呢?所以实在太美妙、太美好了。

  五、莲花化生。「彼国人民,皆于七宝池中,莲花化生,并无男女爱欲胎生诸事。」

  因为里面的人,都是在七宝池中莲花化身的,所以清净无染;而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都是由男女爱欲受胎而生的,所以都是污染的,都是不清净的;因为这样的不清净,所以我们才会渴望,也就是欣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六、乐如漏尽。「心身安乐,如漏尽比丘」。那里的人,身心都非常安乐,乐如漏尽一样。什么是乐尽?阿弥陀佛在四十八愿的三十九愿中说:「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前面已解释过什么是有漏、无漏;这里所说的漏尽比丘即是阿罗汉。比丘是因位,罗汉是果位。无论男女出家受具足戒,因戒生定,因定生慧,以智慧断尽三界见思烦恼,不再漏落三界的生死轮回,成为阿罗汉。虽然是阿罗汉,但形相仍然是一位比丘,所以叫做漏尽比丘。

  所以,什么人最快乐?一定是全无烦恼的人。有一丝毫烦恼的人都不会真正快乐。所以最快乐的人莫如漏尽比丘,他们真真正正全无烦恼。阿弥陀佛发愿,希望极乐众生,内心的快乐一如漏尽比丘。这就是他的慈悲。

  七、无不善名。「彼国从无不善之名,况有其实。」前面说了,极乐世界之中,无诸恶事,更无恶道之名,当然也就没有不善之名了。因此,既然连不善的名字都没有,又怎会有真实的不善之事呢?

  八、道心不退。「生其国者,皆是阿鞞跋致,于无上道,悉不退转,勇猛精进,直至成佛。」「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转的意思;能够生到极乐的众生都成为不退转菩萨。不退转有三种:一、证到七地的菩萨,破尽见思烦恼,超出三界的生死,不再退为小乘或凡夫,名为菩提位不退。二、从八地位到十回向位,破尘沙惑,不会退菩萨利他之行,名为菩提行不退。三、从初地至八地,断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念念都是中道正念,名为菩提念不退。

  因此,只要我们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能得不退转,于无上的菩提之道,勇猛精进,一直到成佛。这就好像我们读书求学一样,乘搭一辆直通车,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硕士,直到博,只会升班,不会留班;我们现在老是留班,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就不会留班。这是实实在在的说法。  

  九、智慧辩才。「受读经法,讽诵持说,具智慧辩才。」这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二十九愿,诵经得慧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那里头的老师,都不是一般的老师,而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还有清净大海众菩萨;因此,在这些大菩萨、大老师的教导下,「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自然就很容易成就智慧、辩才。所以,我们不要像南阳慧忠国师的侍者那样,叫他「侍者」,他就应;叫他「佛祖」他就不敢承担了。所以我们要做佛祖,不要做侍者,我们要懂得直下承担,这样的话,我们的境界就会慢慢提升了。

  今天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都有智慧,都能辩才无碍。阿弥陀佛。

----------------------------------------------------------------------------------------------------------------

更多宽运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宽运法师:于色修厌 悟心空寂──西方寺弥陀佛七法会过堂

宽运法师:闻者动容 见者同悲

宽运法师:法传天台 普度有缘法

宽运法师:中秋普茶夜 月照故乡明

宽运法师:佛教徒的爱国情怀

 

后五篇文章

宽运法师:我们不是有力 而是有心

宽运法师:心诚则灵 有感必应──2012年西方寺水陆法

宽运法师:勤修善业 回向功德──西方寺水陆法会过堂开示

宽运法师:消灾延寿 除障增福──西方寺水陆法会过堂开示

宽运法师:度生死之桥梁 破痴暗之灯炬──受持八关斋戒的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