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宽运法师:以胜妙法 常行教诲──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过堂开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宽运法师:以胜妙法 常行教诲──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过堂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非常的高兴,有这么多的居士来念诵《华严经》。佛教讲求闻、思、修;因此我们听经闻法以后,就要善自思维,要弄个明白,这样才会得到真正的利益和好处。所以,我们诵《华严经》的目的,就是要了解经里面的深意,把我们的心安住在佛法之中,在佛法的熏陶之下,得到身安、心安。能得心安,才能得心不退转。

  我们今天的经文读诵到〈十住品〉的部份,所以,现在过堂,我们说来说一说这个「十住」;我们都知道,《华严经》中成佛之道具体分为五十二阶位行法,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十住品〉是《华严经》七处九会的第三会,会主为法慧菩萨。〈十住品〉之「住」乃菩萨住三世诸佛之家。

  菩萨住有十种,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当说、今说。十种住即初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是名菩萨十住,去、未、现在诸佛所说。

  在〈十住品〉中,一开始,法慧菩萨承佛的威神力,入菩萨无量方便三昧,复从定起,告诸菩萨言:

  「佛子!菩萨住处广大,与法界虚空等。佛子!菩萨住三世诸佛家,彼菩萨住,我今当说。」

  这段话是大乘佛法的典型语法,明确地表明「菩萨住处广大,与法界虚空等」,特别强调法的广大性,普遍性更向上提高,因为越是普遍的真理,其价值就越高。

  法慧菩慧说:「菩萨住三世诸佛家。」可见当下充斥着无量无边的诸佛,而诸佛不一定是在人间的阎浮提,因为每一尊佛皆有其佛国净土,并且互摄互融,毫不相碍,自在地游戏于三世诸佛家。

  那么,具体地说,什么是「菩萨十住」?

  菩萨住处广大,然可划分为十种住:

  「菩萨住有十种,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当说,今说。何者为十?所谓,初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王子住,灌顶住。是名菩萨十住。」

  (1)发心住:

  「此菩萨,缘十种难得法,而发于心。何者为十?所谓,是处非处智,善恶业报智,诸根胜劣智,种种解差别智,种种界差别智,一切至处道智,诸禅解脱三昧智,宿命无碍智,天眼无碍智,三世漏普尽智。是为十。」

  何谓「处非处智」?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辩大乘品〉第十五之三:「云何处非处智力?佛言善现,若以无所得为方便。如实了知因果等法处非处相,是为处非处智力。」「处」是指六入处;「非处」自然是非六入处了,不管是处或非处,菩萨皆应作意无所得,如实知、如实见处非处相皆是不可得,之后自然生起处非处智。

  除了缘以上的十种法而发心外,复应劝学十法:

  「何者为十?所谓,勤供养佛乐住生死,主导世间令除恶业,以胜妙法常行教诲,叹无上法学佛功德,生诸佛前恒蒙摄受,方便演说寂静三昧,赞叹远离生死轮回,为苦众生作归依处。何以故?欲令菩萨。于佛法中。心转增广。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

  为什么还要菩萨学这十种法?主要是要希望行者能「不由他教,即自开解」。「不由他」尤其被原始佛教所重视及强调,佛法的教导能使人成为智者,在成为智者的过程中,从亲近善知识到听闻正法都需要别人的引导,唯有在「如理作意」之后,才能正式进入自利的阶段,因为「心」的训练是每一个人内在的自修,唯有自己才能帮助自

  己,谁也帮不了忙。当心转增广后,因缘成熟,也许一句说话、一个动作,乃至是任个偶然的契机,都会令行者豁然开朗。

  (2)治地住:

  菩萨应于众生发十种心:「所谓利益心,大悲心,安乐心,安住心,怜愍心,摄受心,守护心,同己心,师心,导师心。」除了这十种心,还应劝学十法,「所谓诵习多闻,虚闲寂静,近善知识,发言和悦,语必知时,心无怯怖,了达于义,如法修行,远离愚迷。安住不动。」治地住与发心住的差别,在于前者乃缘众生而发心,后者则缘佛陀而发心,故治地住的发心内容多是往内收摄的心,不使放逸而勤于佛道。十种发心中,「守护心」对于自修者尤其重要,因为自修者不住僧团,没有团体力量的约束,完全靠自己守护六根,所谓「根律仪」;什么是「根律仪」?如《杂阿含经》中,尊者宾头卢为婆蹉王优陀延那说根律仪道:「汝等应当守护根门,善摄其心。若眼见色时,莫取色相,莫取随形好,增上执持。若于眼根不摄敛住,则世间贪忧恶不善法,则漏其心。是故汝等当受持眼律仪。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乃至受持意律仪。」

  这段引文,强调「守护根门,善摄其心」,让我们对「根门」的守护,即对「漏」有所警觉,当六根面对或接触六尘时,若没有好好地加以收摄或收敛,世间的贪忧等不善法就会往我们的心漏进来,心也就跟随着世间的不善法转了,所以,从这里我们得出一个省悟:若要达到「无漏」,就是使心恒常保持醒觉的状态,也就是不让世间的不善法漏进来。依此基础,大乘菩萨在度化众生的时候,就能入一切险厄之境而不被境转,因为菩萨的基础功夫已经根深蒂固,不动不摇,不管外在境界如何的强大,都无法漏进菩萨的心里。因此,治地住主要是让发心者于诸众生增长大悲心。

  (3) 修行住

  菩萨以十种行观一切法:「所谓观一切法无常,一切法苦,一切法空,一切法无我,一切法无作,一切法无味,一切法不如名,一切法无处所,一切法离分别,一切法无坚实。」十种观法的前四种为「无常、苦、空、无我」,恰好与原始佛法的基本观法相约,而不同的是,菩萨乃「观一切法」而修,原始佛法则只就「身心」而修。

  「一切法无作」,指心无造作物之念,据《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卷一云:「住空无相无作法,能过一切声闻辟支佛地,住阿惟越致地,净于佛道」。「无作」是三解脱门之一,有时又作「无愿」,修此法门能超越所有的声闻、独觉,到达菩萨第八地的不动地。大乘经典为了有别于声闻法,多劝行者修「三三昧」以显示其超越性。

  菩萨复应劝学十法:「所谓观察众生界、法界、世界;观察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观察欲界、色界、无色界。」一一观察这十界乃欲令菩萨的智慧明了,因为了解了「共相」后,还必须能作用于「别相」,现实界不是只有「理念界」,而是「感官界」与「理念界」并行不悖,然而,若要在世间起种种功用,还是得从事于感官界的活动;可是,一入感官界必有「能所」的对待,所谓「六根触六尘生六识」,如是十八界遂生。因此,静中修练目的就是为了在动中能应用得上,故智能必须历一切界而无碍时,才称得上是圆满、圆融。

  (4) 生贵住:

  此住的功用主要使菩萨「于三世中,心得平等」,在此之前,菩萨必须成就十法,「永不退转于诸佛所,深生净信,善观察法,了知众生、国土、世界、业行、果报、生死、涅盘」。复应劝学十法,「了知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佛法。修集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佛法。圆满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佛法。了知一切诸佛平等」。由劝学十法中可以了解何以「生贵住」能使菩萨心得平等,因为菩萨把自己的眼界打开到三世诸佛的广度,而不局限于某一世。但是,承认三世诸佛并不等于承认三世实有,因三世诸佛的说法主要是为了解决「佛陀只在人间(阎浮提)」的问题,所以唯有将佛陀观放大到三世,才能真正达到平等的真义,否则只有现世佛的话,那么过去、未来不就都没佛了吗?而且,如果佛陀只在阎浮提,那岂不又造成地理上的不平等吗?因此,「三世诸佛说」是佛教义理发展的必然结果。

  (5) 具足方便住:

  此住说明菩萨所修善根须以众生为前提,必缘众生乃能成就,菩萨应「救护一切众生,饶益一切众生,安乐一切众生,哀愍一切众生,度脱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离诸灾难;令一切众生,出生死苦;令一切众生,发生净信;令一切众生,悉得调伏;令一切众生,咸证涅盘。」总括而言,菩萨必须尽其可能地利乐一切众生,而对众生的种种利乐无非是一种善巧方便,目的就是为令众生悟入唯一实相。

  菩萨复应劝学十法:「知众生无边,知众生无量,知众生无数,知众生不思议,知众生无量色,知众生不可量,知众生空,知众生无所作,知众生无所有,知众生无自性。」无边、无量、无数、不思议、无量色、不可量,都是从「量」的角度来说明菩萨应把所缘的众生相,扩大到无限,即空、无所作、无所有、无自性,也就是从般若空义,说明所度的众生终究不可得、不可执着;假如所度的众生不空,一般人总会自满或得意于自己所做的善事,由此进一步就会产生对于「善」的执着;一执着了,就会着相,就不得自由与自在。然而,《般若经》空的思想,是「荡相遣执」的,它破除一切相与执着,不容许有任何阻碍或停滞,若有的话,马上就会扫除,必须要做到「一法不立」的毕竟空,般若智能才能任运无碍地呈现、应用于一切人、事、物当中。

  (6)正心住:

  此住主要是训练菩萨在「动」中的定力,「闻赞佛毁佛,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赞法毁法,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赞菩萨毁菩萨,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赞菩萨毁菩萨所行法,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说众生有量无量,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说众生有垢无垢,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说众生易度难度,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说法界有量无量,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说法界有成有坏,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说法界若有若无,于佛法中,心定不动。」以上经文主要说明了:不管境界有多么美好、多么迷人,无论是好境界或是不好的境界,菩萨都能藉境练心,如能修到「心定不动」,就算是成就了「正心住」。

  复应劝修法十法,「一切法无相,一切法无体,一切法不可修,一切法无所有,一切法无真实;一切法空,一切法无性,一切法如幻,一切法如梦,一切法无分别。」这里继续阐发般若空义,指出所有法的虚妄性与不真实性,目的就是让菩萨将来能得不退转,证「无生法忍」。据《大智度论》卷五十:「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据《华严经》卷三十四,将「不动地」判为第八地,当然其他的经论亦有不同说法,但《华严经》的这个说法较被普遍采用。总之,行者若能不断地实践般若所强调的空的精神,就不难证得不动地。

  (7)不退住:

  此住的意义是坚固不退,菩萨闻十种法就能坚固不退:「闻有佛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有法无法,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有菩萨无菩萨,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有菩萨行无菩萨行,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菩萨修行出离,修行不出离,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过去有佛,过去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未来有佛,未来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现在有佛,现在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佛智有尽,佛智无尽,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三世一相,三世非一相,于佛法中,心不退转。」

  有佛、无佛是就当下现实环境而言,大家试想一下,如果现在佛陀住世,就好像一盏明灯指示我们明确的道路,我们就不会迷失;佛陀对我们的修行将有无穷无尽的帮助,我们是多么的有福啊!佛陀在世将会摄化更多人信佛、学佛,势别成为热潮。可是,事实却非如此,现在没有佛陀,我们只得花费加倍的时间在黑暗中摸索,即使有三藏十二部经典,但是却没有耳提面的直接教诲,难以令我们生起真切不移的信心。是故,佛的在世与否实是一大关键,然而,菩萨要修至「坚固不退」的道心,正是以此因缘为历练之境,无论佛在世、佛不在,依然能保持道心坚固不动。

  (8)童真住:

  此住的目的在使菩萨能于一切法得善巧,菩萨先需住十种业:「身行无失,语行无失,意行无失,随意受生,知众生种种欲,知众生种种解,知众生种种界,知众生种种业,知世界成坏,神足自在,所行无碍。」佛教的戒律中,「诸恶莫作」就是「止持」;「众善奉行」就是「作持」。对于违法乱纪的事,不去做就是持戒,做了就是犯戒;对于利人慈悲的善事,不去做就是犯戒,发心去做就是持戒。身、口、意皆能无失,是就消极面来说明菩萨于造恶方面能善巧地「止持」,其后的六种行乃就积极面讲菩萨能神通自在地「作持」;其实,止持与作持不应只被应用于戒律的持守上,而应被广泛地应用于修学佛法的各层面,也就是戒、定、慧三学中。

  复应劝学十法:「知一切佛剎,动一切佛剎,持一切佛剎,观一切佛剎,诣一切佛剎,游行无数世界,领受无数佛法,现变化自在身,出广大遍满音,一剎那中,承事供养无数诸佛。」自在往来于佛与佛的净土间,是菩萨最大的自在,这从凡夫的角度来好像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如果我们将不同的佛剎推理成世间各别的学术领域,乃至不限于学术领域,而是遍一切人类文化的领域,那么一个处于「游戏三昧」的菩萨,就是能在各个领域里发挥自在的人。不过,这在实践上是绝不容易的,甚至是困难重重,是故菩萨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或无量阿僧祇劫的修行来累积这些资粮。

  (9)王子住:

  为何此住叫王子住呢?原来菩萨修习多修习后,就能够像王子在宫殿里头一样,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随意自在,无所障碍,这是比喻法,比喻行者的心能像王子一样无所障碍。菩萨应善知十种法:「善知诸众生受生,善知诸烦恼现起,善知习气相续,善知所行方便,善知无量法,善解诸威仪,善知世界差别,善知前际后际事,善知演说世谛,善知演说第一义谛。」「受生」是轮回的主要原因,是众生一切苦恼的根本,正因为如此,菩萨更应积极地善知诸众生受生,才能更勇猛地发起大悲心;世间之苦可有多种,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这些苦都是无可避免,亦是无可奈何的;然而世间越苦,菩萨就越会因此而发起悲悯一切众生之心,借着缘苦,成就悲无量心。

  菩萨复应劝学十法:「法王处善巧,法王处轨度,法王处宫殿,法王处趣入,法王处观察,法王灌顶,法王力持,法王无畏,法王宴寝,法王赞叹。」但学这十法有个限制,必须是生在王子家;可是一个人要能生于这种环境是相当难的,因为这种环境有限,不是到处都有,因此只有福德资粮具足的大菩萨才有可能如意地生于这种环境。生于这种环境后,上述所应修学的十法才有办法开始修学,否则的话,只是空谈而已。

  (10) 灌顶住

  我们在阅读大乘经典的时候,可以看到,一般开场的时候,佛陀总是现种种神变,并且极尽可能地遍一切处,使一切众生皆得普润,这些神变其是都是真心智慧的流露,因为灌顶住的内容就是这些,只要菩萨成就十种智,同样可以具此能力:「震动无数世界,照耀无数世界,住持无数世界,往诣无数世界,严净无数世界,开示无数众生,观察无数众生,知无数众生根,令无数众生趣入,令无数众生调伏。」 这十种智造就了菩萨身及身业的神通变现。

  除此之外,菩萨还应更进一步地学习诸佛的十种智:「三世智、佛法智、法界无碍智、法界无边智、充满一切世界智、普照一切世界智、住持一切世界智、知一切众生智、知一切法智、知无边诸佛智。」 学习这十种智,主要是开发菩萨的最高潜能──一切种智;一切种智乃三智之一,三智分别为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其中以一切种智为最高。而三智的意义又什么是呢?《大智度论》卷八十三的〈释三慧品〉,就是专门解释三智的,举要义来说,(一)一切智:就是认识一切诸法总相之智。总相即空相,此乃声闻、缘觉之智。(二)道种智:就是认识一切诸法别相之智。别相即种种差别之道法,此是菩萨之智。(三)一切种智,就是通达总相与别相之智,即佛智。

  天台宗认为,此三智为空、假、中三观所成,即一切智为空观所成,道种智为假观所成,一切种智为中观所成。同时,又可与华严宗来比对,一切智相约于「理无碍」,道种智相约于「事无碍」,一切种智相约于「理事无碍」。如若约中文字面来说,一切种智取了「一切」智与道「种」智而合成一切种智的名称。

  修菩萨道的难度远超过声闻道,声闻道只需在别解脱律仪、根律仪、三十七道品等等内观的基础上,即可获得阿罗汉的成就;声闻人不须要亦不必要遍学一切法,因为他的目标只是想要离苦得乐,解脱一切烦恼。菩萨道的伟大正因此而被衬托出来,没有声闻道则显现不出菩萨道的伟大,菩萨不仅要求解决自身的烦恼,同时要更进一步,将离苦得乐的妙方教原一切众生;菩萨具有慈悲喜舍的热诚,希望一切众生同得解脱,同登彼岸,同证菩提,因而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的悲情大愿。

  今天大家来西方寺念诵《华严经》的情况亦是一样,不是有人对你说西方寺的菩萨很灵,你才来拜,亦不是有人跟你说这里的菩萨不灵,你就就不来拜;因为你对佛法有真正的认定,内心才会不受影响,意念才不会动摇。正如上述「不退住」中所说的:「闻有佛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有法无法,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有菩萨无菩萨,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有菩萨行无菩萨行,于佛法中,心不退转。」因此,我们诵经就要明白一切法之真义,要知道一切法无相;就好像《金刚经》中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一切法有相,这个相就是虚妄的。

  正如上述「正心住」所言:「一切法无相,一切法无体,一切法不可修,一切法无所有,一切法无真实;一切法空,一切法无性,一切法如幻,一切法如梦,一切法无分别。」

  所以,我们学佛必须了解一切法都是无相、无体的。就好像毘卢遮那佛的法身一样,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哪里有相、有体?而且一切法可不可修啊?一切法不可修。而且一切法无所有、无真实;为什么说是「无真实」?因为,佛陀曾经说过:如果世人认为如来有所说法,那就是谤佛。大家要懂得这个意义,一切都是方便法,都不是真实的;所以说,一切法无有实。而且一切法空,之所以是空,因一切法为缘起,故一切法如幻、如梦、无分别。正如《金刚经》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都是无有自性,所谓「缘聚则生、缘散即灭」;好像大家我们今天缘聚在西方寺,到了下午四点钟以后,大家各自回家,各散东西,这个缘就没有了,那里有什么不变的实性?所谓「一切法如幻、如梦、如响、如像、如光影、如阳焰、如空花、如寻香城、如变化事」(《大般若经》)梦、幻、光影、空花、音响之中,那有永恒不易的存在?

  是故永嘉玄觉禅师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大家诵了《华严经》,只要能有一句受用就很好了;能够了解一个「华严字母」就已经很不起了。因为前面说过,这个是境界的差别;菩萨有五十二个阶位之分,我们上面所讲的是「十住」;「住」就是安住、不动摇、不退转的意思,希望刚才我所说的这番话,能令大家对「十住菩萨」有深一层的认识。

  所以,我们学佛必须从身、口、意上下功夫,做到身、口、意三业都没有过失、缺失;我们要学习如来十八种不共通声闻、缘觉、菩萨,唯佛所独有的功德法,即所谓「十八不共法」;如《佛说法集名数经》卷一:「云何十八不共法,所谓身无失,口无失,意无失,无不定心,无异想心,无不知舍心欲无减,念无减,精进无减,智慧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身业随智慧行,口业随智慧行,意业随智慧行,知过去无碍,知未来无碍,知现在无碍。」(《大品般若经》卷五〈广乘品〉中亦有同样的说法。)

  《华严经》告诉我们,学菩萨行要知道菩萨境界的种种差别,更要知道众生种种的界别;宇宙十法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这种种界的差别。当然了,以佛的境界来说,一即十,十即一;当我们到达佛境界的时候,就无所谓十法界或一法界了。但是我们众生现在仍在迷中,所以有十法界的差别,有种种业的差别,而且随业受生,所以修行就是要令我们的业变得清净;比如说,我们修六度,将来就是菩萨;我们修十善,将来就是生天的业因;我们修十恶,将来就是地狱的业因;我们必须要懂得这个道理,造什么因,将来就会得什么果?我们还要知道,「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宇宙世界离不开生、住异灭或成、住、坏、空;唯有了解一切法无有实性,才会真正安住于佛法之中。

  从《华严经》的菩萨阶位的认识中,十信是一种境界,十住是一种境界,十行又是另一种境界,这个境界是一层比一层高。所以说每一个菩萨都要修六度万行。

  在〈菩萨问明品〉第六中说到:文殊师利菩萨问法首菩萨,佛曾这样讲过:若有众生受持佛法,悉能断除一切烦恼,现在为何还有受持正法而不能断除烦恼的人?反而随贪、瞋、痴三毒,慢、覆、忿、恨、嫉、悭、诳、谄等种种不良习气的力量大小而有种种变化,受持正法以后应该产生出离心,但为什么反而没有出离的心,无法受持正法?为什么内心里头还有种种烦恼呢?

  从佛法真理的立场来看,一个佛教徒在「受持正法」时,应该要从这个立场来看,来接纳别人;我们常讲「心在道上,永不退转」,就是指这个追求真理的心不变;什么是「追求真理的心」?其他经典中讲的就是把心安住在七宝池(七菩提分)、八功德水(八正道)里面;七菩提分、八正道就是真理。可是我们的心能不能一直放在真理上?七菩提分、八正道实际上不只是佛学理论,而是修行、实践的方式,它的作用的展开是相当广的。能够这样了解,我们就不会受到贪,瞋,痴,慢,疑等等的影响而产生烦恼;我们之所以受到这些烦恼的影响,就因为我们用心于佛法上,下面是法首菩萨的回答。

  时法首菩萨以颂答曰:

  佛子善谛听,所问如实义,非但以多闻,能入如来法。

  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人设美膳,自饿而不食,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有生王宫,而受馁与寒,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盲缋众像,示彼不自见,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譬如海船师,而于海中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在四衢道,广说众好事,内自无实德,不行亦如是。

  「佛子善谛听,所问如实义,非但以多闻,能入如来法。」

  佛子要善谛听,你问的这个问题,不是见识多闻就能够明白的,因「如来法」是自性的法,靠多闻是没有用的。「多闻」只是了解、知道了,可是单靠知道,并不能入自性海中。所以只是「我知道了,我懂了」,那是没有办法了解自性的。

  「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人被大水冲走,因他怕溺死,而不敢喝水,不喝结果就渴死了。现在我们对于佛法的真理,确切地相信了,那就必须要实行,否则是没有用的。

  「如人设美膳,自饿而不食,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就好像一个人弄了很多美味的菜肴却不吃,自己在那里挨饿;美味的菜肴就像正法一样,「不去吃」就如同不修行一样,所以说,光知道是没有用的,必须要落实修行。

  「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就像有人很懂得用药,却无法医治自己的病,可能连自己得到什么病都不知道。这就如同光懂得道理,而不肯修行一样,因为「法」是必须要去修、去实践的,不是单单知道、明白而已。我们可以看到世间上,确实有很多人是这样,对佛法的真理虽然都明白了,可是因不肯去实行,所以无法得到真实的受用。

  「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对佛法只是知道而不修行,就如同数他人的珍宝一样,终究不是自己的。多闻的情况亦是一样,因「知道」只是一种知见,所以必须启发自己的自性知见,而非一般的知见。这样才是真正的修行。

  「如有生王宫,而受馁与寒,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有人生在王宫,当然就是王子或公主了,王宫应该吃、穿都没问题,可是如果你不吃、不穿,还是要挨饿受冻。同样的,我们能够接近正法,那就是所谓的法王子,但若不修行的话,就跟王子不吃、不穿的道理也是一样。所以,多闻而不修行,也是没有用的。

  「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就好像聋子演奏音乐给别人听,这个音乐虽然很美妙、动听,可是自己却听不到,这就如同「于法不修行」的情况一样,光懂得道理是没有用的;只会讲给别人听,而自己却不实行,因此一点受益也没有。

  佛法不光是道理,而必须付诸于实践,所以我们常强调「事修一定要有」,尤其初学的时候,一定要花个三、五年下死工夫,把这个基础打好,不管是诵经、念佛或拜佛都可以,总要定时、定课老老实实的去修。若刚开始学的时候,事修基础不打好,等开始广度众生的时候,就没时间再修了。所以,如果自己没有事修的基础,就将自己一点粗浅的认识去告诉别人,就会如同聋子奏音乐一样,「悦彼不自闻」,取悦了对方,自己却什么也听不到。

  「如盲缋众像,示彼不自见,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我们学佛之后,知道了、明白了「法」是如何的殊胜,但自己却不修行,只是将其种种的好处,讲给别人听。这就好像瞎子画了各种画像,拿给别人看,而自己却完全看不到。多闻而不修,情况也是一样。

  「譬如海船师,而于海中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海船师」就是船上的舵手,海船师领航船只,在海上行驶,渡人无数,而自己却死在海中。这就好像很多人,虽然多闻,自以为懂得很多的道理,可是却不肯努力修行,结果也是得不到任何的利益。

  那实在是非常的可惜。

  「如在四衢道,广说众好事,内自无实德,不行亦如是。」

  「四衢道」就是十字路口。比如说,一个人在十字路口,广说种种好事,也许过路的人能听到,但自身一点内在的实德也没有,不修行也是一样,讲再多也没有用。

  上述这些经文,都是在告诉我们,若不真修实行,就无法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佛的说法原本只是一味,但是由于每个人的根器不同,所以领悟到的东西都不一样;因此《法华经》有「三草二木」、「一雨普润」之说,比喻天上下雨的时候,不会遇到大树就多下一点,遇到小草就少下一点。雨是平等地普施遍降,但是由于地面上的草木有大大小小不同,所得到的雨量就有大者多得、小者少得的差别。佛平等说法,而其所说,唯一佛乘,而普收三乘。因观众生有三种不同的根机,而方便说有三乘。众生所得法益,则依其程度深浅不同而有高低之别。又如《维摩经》所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以一种语音说法,说的是同样的法,可是凡夫听到的是人天的五乘共法,小乘人听到的是三乘共法,大乘人听到的是大乘不共法。各各随着不同的程度,而得到不同的利益。

  由此可见,佛法是平等一味的,只因受众不同,故佛巧设各种方便说法;而佛法的修学,实离不开闻、思、修,若闻法后,不去思考、不去实行,是不可能有真实得益的。所以,上述所引经文中一直强调「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就好像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难,就是典型的例子,虽多闻却没有定力,是故我们常常说「多闻无益」。所以,今天我们读了《华严经》,懂了、明白了十住菩萨的修学方式后,就应依此实践途径而行,这是引导我们成佛之道,整个的《华严经》就是成佛之路。佛是怎么成的?如果你做到了经中所说的种种菩萨行,那自然就成佛了;但是若做不到的话,就是凡夫。如果你做到了,就要看你的愿心大小及修行功夫的深浅,到底是声闻?是缘觉?还是菩萨?就要看我们的修行,看我们的境界,所以我们学《华严经》、诵《华严经》必须要懂得这个道理。要不然我们诵完了,只觉得经文很胜妙,「华严字母」很好听,而且加上法师们又唱得得特别好,所以都很欢喜,因而种下了一些善根智慧的种子,既然这个种子已经种下了,所以回去以后,就要好好地闻、思、修,真正的踏实修行。这样才有功德。阿弥陀佛!(全文完)

----------------------------------------------------------------------------------------------------------------

更多宽运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宽运法师:慈心感化 万物有灵──老鼠得道往生的故事

宽运法师:当于佛法中 勇猛常精进──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

宽运法师:大圆镜智 性智平等──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过堂

宽运法师:心在哪里?如何变大、变小?

宽运法师:舍利、塔与佛教的关系

 

后五篇文章

宽运法师:善入佛法 进修无懈──西方去华严吉祥法会过堂

宽运法师:识自心众生 见自心佛性──以佛心处世为人

宽运法师:至心信乐 當生彼国──阿弥陀佛的故事

宽运法师: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慈正邨菩提

宽运法师:佛珠掉了 佛心仍在--学会承担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