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仁焕法师:修行的目标与道路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仁焕法师:修行的目标与道路

 

  四川德阳万佛寺2010年农历七月念佛七法会开示录

  (农历7月22日上午) 修行的目标与道路

  交命念佛以后需不需要做事业?学佛人应该理解到,世界以人为本,家庭也是以人为本,人以命为本。学佛的目的,交命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生命成为无量寿。不能说我们交命了,就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了。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今生已经得到人身了,这个人身来自哪里呢?来自父母。生命的生存靠什么呢?是来自天地提供的氧吧。让生命没有障碍,成为无量寿,靠什么呢?这是三宝的功德。

  那么,我们的生命来到世间做什么?于理上,应该是为报恩而来这个家庭,生存在这个世间上是为了了果报。以什么方式来报恩呢?要报恩之前必定要懂得:“天下事保命第一”,没有命就没有报恩的条件;“世间万物健康第一”,人有了健康,才有条件做报恩功德,才有能力做了果报的事业。在家庭,真正的报恩是什么呢?“人间百善孝顺第一”,孝顺就是报答家庭的恩德。“千条道理保家第一”,保得这个家就是报答老祖宗的恩。“万条道理和谐第一”,因为家和万事兴。这是我们学佛的心愿和方向。

  出家和在家修行的道路一样吗?应该是目标一样,道路不一样。出家、在家都以了脱生死为共同的目标。在家人以保命、健康、孝顺、保家、和谐为修道的目标,以家和万事兴为成道之本。这是在家人修道的道路。出家人是自己发心,舍小家为大家。但是现在这个世界上,出家人有三类:大部分是自了汉,根本没有为大家;第二种出家人,表面是为了大家,但根本也是为了自己;第三种是发无上菩提的出家人,是上等的出家人,他们是舍命全交的人,就是:命交给佛,果报交给十方。如果出家以后,专门为个人打算,也一样是为自己小家打算,不是为大家打算。

  用功修行,前提是要有心愿,佛教叫做发愿力,世间叫做定位,也叫做目标、方向。学佛人不管出家在家,都是为了跳出六道轮回为了脱生死而修道,也就是为保命而修道。为什么要为保命而修道呢?拥有生命就拥有一切,失去生命就失去一切。

  那出家如何为大家呢?出家应该明白做到这样的修养:如何发心,如何保命,如何保健康,如何孝顺父母,如何尊师重道、依教奉行。作为出家人是指导在家人保命,保健康,尊师重道,孝顺父母,依教奉行,保家,保和谐。有和谐,就有条件万事兴。出家如何算是做到为大家了呢?寺庙在那里,能平安一方,繁荣一方,和谐一方。

  寺庙常住三宝应该无条件地普利十方,同时十方无条件地供养三宝。寺庙不要搞商业化。寺庙是信仰的地方,信仰什么呢?信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信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信仰“有一分修行就有一分保命,有十分修行就有十分保命,缺少修养就是缺少保命”。

  修养的标准:以知足常乐为第一修养;以知恩、感恩、报恩为第二修养;以“我爱人人从我做起,我为人人从我做起”为第三修养;以尊师重道,依教奉行,以人为本,以道为重,为第四修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自己良好的形象感化十方,为第五修养。

  愿力发了以后,用功就是念某一部经或者念某一种咒语或者念某一种佛菩萨名号,等于是落实我们的愿力。一切事业就是真正的修行,是完善愿力的根本。念经念咒算是用功,是落实愿力的方案。如果谁说:“修行不用做事业。”这种人就是社会的寄生虫,也不是正教,而是邪教。比如我们是中国公民,我们必定要为中华民族争光。如何争光呢?为平安中国,为繁荣中国,为构建和谐中国,奉献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修行的大纲。

------------------------------------------------------------------------------------------------------------

更多仁焕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仁焕法师:愿力是成功的起点

仁焕法师:理解“信愿行”

仁焕法师:慈悲在做不在念

仁焕法师:冥阳两界同归极乐

仁焕法师:体验皈命

 

后五篇文章

仁焕法师:“家”之因缘果报

仁焕法师:皈依三宝和皈命西方有何不同

仁焕法师:皈命的目的

仁焕法师:发心交命念佛

仁焕法师:佛的本愿是什么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