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传明法师:禅修的主要途径 五 修定的过程是排除昏沉与掉举 |
 
传明法师:禅修的主要途径 五 修定的过程是排除昏沉与掉举
我们继续讲禅修的方法。在我们上一讲座,说到禅修的见和修是不二的,是离不开的。见如眼睛一样,眼睛明亮才能看得清楚事物。用在我们认识来讲,就是心里对这个现象、事物有没有认识清楚;再深一层,在心行上,就是超越能所对立而契入空性的本觉智。所以对一个学佛的人,不可以盲目,也不可以含糊,颟顸佛性。 讲佛法,尤其是禅宗。很多人说“你不要说那么多!禅宗是不立文字的,关键在做在行。”这话也没错。但是,不立文字,并非不能表达,只是不可停留在语言文字上。如果你连说都说不清楚的话,那怎么行啊?我们经常会犯很多偏差和毛病。对我们来讲,每个人,都有一个脑袋,脑袋用来作什么用?是用来学习思维培养正见的。其实,很多错误,很多偏差都可以在思维上首先排除纠正过来的。 在修行道路上,我们建立足够的正见以后,当然,我只能用“建立”“足够”,因为这只是思维性的正见,仅这样还远远不够。在这个时候,知道文字是有局限的,然后进一步去实修。在实修的禅定中,去引导心行,观察内心深处,内在的心理活动,它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的一种状况。一定要把这个见落实,深入到你内在的心行去修行。如果没见作为引导,那么这种修行,有可能是盲修瞎练,甚至容易出现偏差,误入歧途而不自知。 上一讲座首先讲到禅定的主要方法。先分析了打坐的环境,需要的一些前提准备条件,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第二点是讲到凡夫的心理特点。为什么要放在前面讲?是让我们明白禅定修行就是来对治凡夫的心理缺陷,所以我们在选择条件的时候,是有前提的。一个是能够断除我们的烦恼,能够减弱我们的习气和执着;第二个是要随顺真理。所以很多人正见不够,去修行多是盲目的,跟外道没两样。很多出家人也动不动就想住山,住茅棚。事实上理不通,缺乏善知识指导的话,住什么山,住什么茅棚啊!所以这就造成了以前南北的两种偏差:一个是偏于教下的学人。如果所学的正见没有落实到实修上,那么这个人可能终日谈玄说妙,说的都是一些思维性的东西,而对你实际的解脱,减少你的烦恼,对治你的习气一点作用都没有;一个人如果偏于实修,偏于盘腿子、住山、住茅棚,没有正见指导,那跟外道也没有什么区别。佛教跟外道不共的地方,最大的不同,就是因为有缘起正见作指导。离开了这个无我正见,或者空性正见的话,它不能叫佛法,最多叫共世间成就的法,仅此而已。 我们从所缘境的目标选择来说,从外到内,从大到小,从小到大,从有所缘到无所缘。这个无所缘,恐怕很多人也听不到。 在《大乘起信论》里面讲所缘境不同,所产生的功德也会不同。比如说我们没有契入空性之前,所有的修行都叫前行,都叫方便。而其努力的趋向方向,就是要突破能所,契入空性。它只有一个方向,就是怎么样向空性进发,逼进一步。从凡夫心到相似靠近,突破少分证得,最后达到圆满的整个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一定要清楚。在没有契入空性前,我们对空性的看法都是思维、猜测、分析的,它并不是真理实相本身。无所缘,是现量地持住了空性,没有离开空性,一直就在真理实相的本位上。所以 “我体会到空性”跟“我就在空性上”、“空性无我”,这两者是有区别的。但如果说为“我”的空性,这又不对。空性不离我,又不是我,空性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就像我们大家共同呼吸空气一样的,空气南北都一样。你今天在这里用个瓶装一瓶空气,跑到北京去,把它放开了,还融入北京的空气里。在北京装一瓶空气,到南方来,一放开,还是融入到空气里。所以空性不单独属于“你”的空性,也不单独是“我”的空性,它是“大家”的空性,“整个法界”的空性。无所缘,是持在空性上。天台宗讲的“体真止”讲的也是无所缘;法身也是无所缘;真理实相都属于无所缘的。一个是现量,一个是属于思维、分析、揣测,这两个是有区别的。所以一个是胜义上的,一个是俗义上的。 有相和无相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修行上,开始有相,最后无相。 修行大概归纳起来有二类:即一个加法和一个减法。 减法是对所缘境逐渐精微放松,慢慢地让心细下来。细到最后,所缘境模糊掉了。松掉的所缘境没有对象,并不是心里就断灭了,还有明晰朗然自照,那种空性的本觉智朗然的、粲然的显现。这也不属于俗义,也不属于胜义,它就是清净本然如此的无染。 有一种加法,像华严。不断的把 “相”向十方扩大。无边无际无尽,到最后什么也缘不住了。心周遍于法界,与法界相应无别。心的活动是开放的,任何一法都离不开心的参与。就像一张网,如果有1000个珠子连续在一起的话,那么任何一个珠子都有其它所有珠子的影像,其它所有的珠子也都会有这一个珠子的影像。任何一法事实上是联着法界,并没有分开割裂过。 打个比方,比如说黄海。在太平洋上,有块水域,流的是黄水,我们用意识作意,来割裂这一块水域,给假名安立个名字,叫黄海。事实上用意识去割裂,是为了便于表达。我讲黄海的时候,是讲这个海域的海水是黄的。实际上,任你再怎么割裂,它还是没有离开整个太平洋。依然连着整个太平洋,并没有和整个太平洋分开来。但我们往往在思想概念上容易把黄海执着为独立于太平洋之外而存在的。这个想法是不对的,我们破除的就是这种执少部分因缘法为我的局限。让你趋向整个太平洋,融入大海法界去。让我们明白我们跟外在是没有割裂的,普遍联系着,彼此都没有本质。 所以佛教讲不二。你没有本质,我也没有本质,所以我们是不二的。第二个含义是说不在常见上,不在断见上。不在两个边见上,就超越两边,当然也不在中间,也叫不二;第三个含义是指不可以割裂,就是法界本来就是不二的。不二有这三个意思,我们要分别清楚。 那么无相,是从加法做起,作意到最后,缘不住了,而缘于法界,这样自然而然就破除了我们的能所执着。 这讲的是目标所缘境。那为什么要找一个对象呢?我们前面讲凡夫的特征就是离不开对象。唯识讲见分和相分,就是讲我们的心理活动是能所对立的。能所是同时存在的,离开了一方就不存在另一方。这两个既然是离不开的,佛法就想个办法,找一个能生起功德的,能减少你的贪着的作为所缘境。我们总不能找一个你特别贪着的,或者乱七八糟的,来作为所缘境,那样不能生起功德。既然我们的心离不开对象,那好,我给你找个对象来代替。所以有些人观想佛像,有些人念咒,有的人持名念佛……包括有些人观鼻端的白点、清凉感,或者有的人修慈悲观,或者有的人修空观等等,种种观想的采用,都有一个对象。就是说,能所既然离不开,就先抓住一个所,然后不让它流动,不让它更换。让它相续而转,减缓其强烈流动性。 有人告诉我说:“我回光返照,观照念头,拼命盯死它。” 我一听,“有可能会出毛病。要嘛你胸会闷,要嘛你会吐血。”我就这样告诉他。 他说:“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们的心念是动态的,你怎么能抓得住?纵然能抓住了,也还是生灭法。生灭法是变迁抓不住的。只能控制所缘的对象,让它在自相续中而转不更换,流动到其他的目标、对象去。一般讲禅定有三层:即等持、等至和等引能够稳定缘在一个目标上,前念是佛号,后念也是佛号,这叫等持。等持是前念和后念平等,都在佛号上。持就是持住而不更换。 所以我们修行,第一个是你要知道在所缘境上,要清楚正知。第二个要能相续而转,要让它能提起来,保持住。如果丢了,就提起来。提了丢,丢完提……不断反复,限制在这个地方。延续下去,只要不丢失,那么你就可以放松你的用心力量。 第二层是等至。实际上你已经到达了。就是心态能特别稳定、安稳在这个佛号上,而且还不怎么用力气。稳定事实上就是禅定,让你的心稳定下来。如眼前这盏灯,如果有风吹,就闪烁不定,照物就照不清楚;如果风静下来,灯就会明亮起来一样,照物清楚。 最后一个叫等引。能引发你的神通智慧。戒定慧三学,其中定就能引发神通智慧。 修定的话,要有所缘境。把心放在所缘境上,相续而转。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因缘,选择不同目标对象。一旦选定,就不要再更换目标对象了。训练我们的心,限制在对象范围,系在对象上。像系鞋带一样,不要跑开了。能稳定下来,差不多就能得定。 修定能对治我们的贪欲和散乱。 上面所讲是对上一个讲座的总结与补充说明。接下来我们要讲排除昏沉掉举的过程。 修禅定的两大天敌就是昏沉和掉举。 记得我到香港去的时候,早晨去逛一个公园,要乘地铁。到了地铁站,我发现很多香港人,地铁一靠站,很多人就如潮水般冲进去,找个座位坐下来,然后就在那里闭目磕睡。等到站的时候,广播一响,地铁一停,马上眼睛猛睁,包一提,三步并做两步走,就像箭一样蹿出去。我一看,天啊,这个城市的生命节奏太紧张忙碌了。 我们人很奇怪,晚上疲劳了昏沉睡觉,通过休息,补充了能量。醒过来以后,又开始掉举、散乱。我觉得一个人消耗能量最大的是你的心念。你别看这个人什么活都没干,外面没有干活,但心里并没有停止下来。你心里面的动态也是一种活啊。所以禅宗骂人叫“鬼窟里面做活计”。就是你看不到,像在鬼窟里面暗暗干活。也如晚上伸手不见五指,做了什么事情别人看不见。实际上,都在那里不停活动消耗。所以你别看文人一幅不消耗的样子,其实心里面那种心念从来没有停止下来。白天沸沸扬扬的散乱,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做梦,照样的散乱,没有一时停息。但是等到我们累了,疲劳了,就又昏睡昏迷过去了。休息完后,爬起来,又马上掉举。人就在这两边上,要么昏沉,要么掉举。但是修禅定,这两边都要完全彻底清除干净。如果没有清除掉,你不可能得定。 首先讲昏沉。 昏沉一般分三层次。有些人只是笼统讲到昏沉就是了。但这昏沉实际上可细分成重度、中度和轻度。 这重度的,就是大家如果每天工作,晚上打坐,由于太劳累了,一上座就瞌睡,顶不住。那你不要再坚持了,宁愿倒下去睡一觉,等睡好了以后,再起来打坐,这样精神也饱满充足。如果实在太疲劳了,而继续坚持打坐,我想这样的质量效果不会太好的。长期如此下去,对身体是有伤害的。有人把打坐当成一种休息,或睡觉的一种习惯,那样是得不到禅定的。既然当成休息睡觉,干吗不干脆就躺下睡觉好了,这样来得痛快。所以大家打坐,如果昏沉,不妨检验一下昏沉的原因。如果真得太劳累了,坚持不住,宁愿不坐,倒下睡觉,待睡完养足精神后再坐。如果不是因为太疲劳的缘故,是你长期养成的昏沉习惯,那就要高度警惕了。需要不懈努力坚持下去,不断地提高内在警觉力,作意的能力,想办法尽力对治。 比如禅堂里打坐,有监香的师父,拿个香板。走路巡视的时候,一点声音也没有。看到你在座上,低头点头昏沉了,手中的香板就会捅你提醒一下。有的还会按在你的肩膀,让你知道,我要打你的肩膀,你要有心理准备。但不能突然打下去,那会打得六神无主的。打的时候要有技巧,是虚打,不是实打。千万不能怀恨报私仇。请你监香,觉得机会来了:“这个家伙这几天得罪了我,或看不惯……”一找到机会,就香板“啪”的斜侧狠狠打下去,那会打坏的,甚至肩膀脱臼都有可能。香板一定要平打下去。这种打法,不单是警觉昏沉的人,整个禅堂在那种寂静无声的情况下,大家都会被“啪”声警惕而提起精神来。因此打香板有兼带警惕大家的作用,不单单是警惕你一个人。平时自己打坐,如果昏沉的话,不妨把腰挺一下,要不头甩一下。实在坚持不住,不妨起来经行跑香,或者用冷水泼脸,或者用力睁开眼睛。总之,得想办法对治。判断是否昏沉,一般情况下,眼睛都是“啪嗒”很沉重,或者低头、磕头。一定要对抗它,坚持把内心的那种警觉力提高起来。如果是长期养成的习惯,需要一点一滴去克服,这不是一下子能容易克服得了的。 你不要看禅堂很多师父不倒单。我观察过,有些人根本坚持不了。因为没有禅定力,昏沉掉举排除不了,你怎么不倒单?所以你看禅堂里的一些师父们,像似不倒单入定的样子,其实不是,而是在那里以坐代睡。他们是怎么做呢?两个肩膀往上略微一耸,头缩起来一架,像个乌龟,在那里睡觉。你以为他在打坐,事实上他在睡觉。如果你是有经验的,他瞒不了你。如果是掉举的话,他的眼睛是闪烁的。一个人晚上做梦,或者心里活动频密的时候,眼睛是闪烁跳动的,这个是在掉举。如果这个人眼皮很沉重,动都不动,肯定是昏沉。一般凭眼睛经验就可以判断出这个人处在昏沉还是掉举中。 中度昏沉,是指很多人坐在那里,脑袋一片空洞苍白,凝滞在那里转不动。很多人说“师父,我没有念了。”开玩笑!没有念,跟石块木头有什么差别。哪里没念?只不过是脑袋麻木了,观察不到更深细的心行活动,就以为没念了。这实际上已经进入中度的昏沉了。 轻度的,是一种明朗的昏沉,细昏沉。坐在那里,周围所发生的事情,动静响声,都听得清清楚楚,但我的心并不灵动。 什么是灵动呢?我经常打个比方,就好像一潭水,很清澈澄净,潭底下的泥沙都能看见,甚至游鱼可数。有个词来形容它,叫“静止的流水”。就是在表示我们的心要活泼的、不散乱的灵动。你看这个人的表达能力,如果迟钝的话,讲一句话要停顿半天才吐一句话来。这个人反应快,思路又清晰的话,一点障碍都没有。“刷”的像一把刀很锋利的剁过去,就是样子流泄。禅宗的禅师的风格,很多都很灵巧。他们的心特别的灵敏。但是这个灵,不是那种浮躁不安的灵,或溜滑的灵。它是在宁静中充满了活力,完全不会让你觉得躁动。 这个细微的昏沉,很多人没有分清楚,认为这是禅定。你要是认为这是禅定,麻烦就大了。你想,一个出家人出家了,牺牲了世间的欲乐,要再追求不到法乐,一辈子一点成就都没有。最后落在细昏沉中,自认为是得定,那么这个人是在培养愚痴的因。愚痴的因是什么样的?畜生因啊!将来投胎当猪当狗。所以猪吃饱了就睡觉,你说麻烦不大吗?要这样算定的话,青蛙冬眠,蛇冬眠,也叫定了——叫青蛙定蛇定。一冬眠就几个月,据说冬眠能降低体能消耗,所以那个不叫定。这种人他说得定了,你看两个眼睛一点神采都没有,讲话也讲不清楚,能叫定吗?绝对不是定。可以自己观察判断。很多人没有反思这个问题,实在很值得同情可怜。 禅定的另一个障碍是掉举。掉举,这个词用的非常好。 “掉”就是过去了, “举”是对过去的再次的提起攀缘。我们的心事实上打不了过去的妄想,我呆回会儿会进一步详细分析。掉举是对过去留下来的一些记忆再次攀缘,一掉举,就散乱了。 掉举有分为身掉、口掉、意掉。 身掉就是有些人坐都坐不住。底下可能有些人坐在那里摇来晃去,躁动不安,很痛苦,这就是身掉。我曾听说有个老和尚能身定,身体的定。睡在那里,找一碗水,放在他后背上,贴住他,他能睡好几天,这水一动都不动。你要一动,这水就被碰到,会“啪”的触掉摔破了。这就叫身定,身体也能安详稳定下来。 如果心里特别安静,身体也能相应稳定下来,就好像凝住了一样,特别的松软,坐在那里,动都不动,时间也过的特别快。 还有一种叫口掉。这个人嘴巴像麻雀一样,不讲话就受不了。所以要我们两个眼睛多看,两个耳朵多听,只有一个嘴巴要少讲。我碰到一个法师,给大众讲经说法,嘴巴都讲上火了,嘴角也烂了,里面溃疡了,长了很多泡泡。 跟人讲话“传明法师,你好吗?” “你好啊!” “请不要跟我讲太多话啊,我晚上还要给人家讲经说法呢!” 我一听很感动。他的嘴巴要给人家讲经说法,讲有意义的话,讲团结的话,不要讲无意义、破坏团结、有纷争的、无聊的话,甚至绮语。这个口掉就是停不下来。见人不讲话,就难受,控制不住。 意掉就是散乱。内心沸沸扬扬的,停不下来。实际上也是一种消耗,看不见的一种消耗,一种内心活动行为,只是没有表现出来的无表行为。 心掉也可分三层。 一层是你控制不了自己,激动得不得了。 比如昨天晚上,很多人激动得睡不着。我也跟你们一样睡不着,仅仅睡了几个小时。因为太兴奋了,到很晚才睡着,没到四点就醒来了,干脆就起来盘腿打坐。所以有些人控不住,相当粗重、粗乱。所以我们修禅定的人,对这种粗乱的掉举,要先摆平了。这也是强烈的能所表现。 第二层是你打坐完,下来的时候,感觉粗重好象没了,看上去很安静。但底层就像海边涨潮,沙滩海水迅速退落时,沙滩表面的海水渗得快一样。我们表面看不出它在流动,被覆盖住了,但底下的念头、潜水流动,非常繁密,细密的不得了。实际上也就是掉举。 再往下一层,你好像感觉没有任何念头了,却别清明的状态,突然莫名其妙冒出个念头,很偶然突起的,飘然而来,飘然而去。经常莫名其妙来些无力念头,这就进入了细掉举。还是需要清除干净,但有时候也可以不清除。 到这个地方,一般有两条路可以走。 观察到细掉举,如到了无明缘行的地方,称为行。 “行”是什么?就是迁流、造作、变化。在这个时候,是一种将要动,还没动。有方向了,但不知道要具体干什么事情。这时候,是带有一种探寻的状态。 比如,做过听写的人都有一个经历。我自己有个经历,在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这件事情一提起来,我印象深的不得了——要听写,老师报了一个词叫“均匀”。在老师还没报出来的时候,那种精神一直专注,全力倾听,等待都是报念,但老师还没报出来。你那种集中,那种专注都在期待着,但是不知道老师会报什么词,还没出来,那种状态接近行的状态。运动员在起跑的时候,等待枪声响的时候,他那种专注、全力以赴,浑身紧张激发起来,等待枪声响起,就猛向前冲刺的预备状态,也是行的状态。 行的状态,是没有所的,没有对象的,非常高度警觉,但也高度紧张。很多人这种警觉带有紧张,我们要的是警觉,不是紧张。当你紧张起来,心也变得明利多了。你要把这种紧张慢慢排除掉,把牵扯身体的紧张松掉。放到最后,只有觉。 为什么说本觉每个人都有?始觉是刚刚开始警起修学。 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看这个人的昏沉到什么程度。比如他是深度的,你喊“传明”,依然还是在打鼾。你就捏他鼻孔,或者拿盆冷水泼在脸上,这时候,他就会“啪”地爆跳起来,马上就醒过来了。有些人轻度,轻轻一动,他就醒过来了。所以我们的觉并没有丢失,但你会迷失。听明白这句话没?你会迷失,但不会丢失。这个就是为什么佛教说你“成佛有份”。佛就是时时保持这种觉,无知而觉,觉悟诸法实相,没有能所的觉。就是在觉的状态里面圆满了,这就叫圆觉。 在细心行里面,你可以转变方向。就是把心观察到最后,最原始启动基,开始动的状态。像这个开关要打开的时候一样,这时候你心最原始基,刚刚要开始活动的状态。因为心是从细到粗的,你现在能意识到,实际上已经很粗了。而心底下的迁流变化,你观察不到。修禅定的人就是要往深处观察。所以佛教是不讲潜意识的。对于你来讲,是潜意识——因你观察不到,叫潜意识;对于一个有深厚禅定的人,他能够观察到这个心的各个层次。这种结构,是由各个片构成的整个过程。对他来讲,能够观察得到,就不能叫潜意识。 到这个行的部分,要转变这个行,来发菩提心,无尽利益众生。 我们人有种应激反应,你一碰他,反应出来的念头,那是最真的。我经常培养自己,如果这个事情对众生有利的,请我去讲经说法,只要有时间,有精力,我会毫不犹疑的,马上说“行”,就这样快速反应决断。 所以发菩提心就是要你时时刻刻准备着去利益众生的那种心态,那种准备冲刺的心态。当你发起来以后,只要遇到机会,你就会帮助别人,而没有那么多啰嗦。“我要不要帮助他呢?拿这个钱给他呢?我会减少了多少?”没有那么多犹豫,帮了就是帮了。发菩提心就是这么简单。你不要说等走到七步以后,我才来帮你,那你将来得到的果报可能也要犹豫半天。如果你走了两步,你就发现了,甚至还没走,第一个反应就是要利益别人。那你想不是菩萨都难了。 在发菩提心时,利用细心行,从开始就是对的。然后慢慢影响你的行为,来发菩提心。凡夫像一个皮球,打到墙壁的话,就会反弹。菩萨的反弹不是贪嗔痴,凡夫的反弹就是贪嗔痴。首先以自我为中心,就是自私自利的心态,这就是凡夫心。菩萨第一个反应就是“我能不能利益你?我用什么方便、什么因缘、什么条件、善巧能帮助你?”菩萨是以大悲为苦。如果看到,不能帮助你,就是一种痛苦。无明里面有一种尘沙无明,就是众生的烦恼啊、习气啊、根器程度啊,各种各样的,我帮不上忙,深以为苦。这个地方可以用来发菩提心,观察到这的时候,你就练习。到最后,第一反应就是利益别人,你不用在那里浪费你的心力,消耗你的能量。所以很多人犹豫了半天,如果你马上着手去做,这个事情早做成了,很多人的能量就消耗在犹豫不决上。所以当你有正见的时候,一看清楚,马上启动去做,付诸行动,这就是要利用你的行来发菩提心。 在这个过程里面,昏沉和掉举排除掉后,最后你才能安住在所缘境上,这时候就得定。如果昏沉、掉举没有排除,你甭想得定。记住,过程一定是在排除这两个。这是你的天敌,一定要排除。
---------------------------------------------------------------------------------------------------------------- 更多传明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