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能弘法师:第二次闭关随笔 修行 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能弘法师:第二次闭关随笔 修行 二

 

  修行时,有非理作意(注意力转向违背真理的事)时,应当赶紧回到正念上,“非理作意”即当下注意力放在不符合正见、佛理的俗染邪见中,属于恶法,只能增重烦恼业障,顺生死轮回之业力而去,危险也!应当如理作意,持戒、依正见、提正念、保持正知,注意力放在佛法上面,如此方能得定开慧!

  五盖【注1】应当以戒定慧对治,对治才能见道,决不能苟且放任,否则随盖障迷本性。修道用智慧不废事相之回向,唯见道明根本(真如空性——本净、本觉、无缚),故修道进一步以慧观照破业习,念念消归自性,勤修利他,趋向菩提。见道、修道皆不离四谛十六行观【注2】,然深浅程度不同,所断烦恼,愈来愈细。

  注1:五盖:是指五种覆盖众生心识,使不能明了正道的烦恼。包括贪欲盖、嗔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和疑盖。

  注2:四谛十六行观:《瑜伽五十五卷》十三页云:“问:如声闻地已说于四谛中有十六行观;何故于苦谛为四行观?答:为欲对治四颠倒故。谓初一行,对治初一颠倒。次一行,对治次二颠倒。后二行,对治后一颠倒。问:何故于集谛为四行观?答:由有四种爱故。此四种爱,当知由常乐净我爱差别故;建立差别。初爱为缘,建立后有爱。第二第三爱为缘,建立喜贪俱行爱,及彼彼希乐爱。最后爱为缘,建立独爱。当知此爱,随逐自体。又爱云何?谓于自体,亲昵藏护。后有爱云何?谓求当来自体差别。喜贪俱行爱云何?谓于现前,或于已得可爱色声香味触法,起贪着爱。彼彼希望爱云何?谓于所余可爱色等,起希求爱。问:何故于灭谛为四行观?答:由四种爱灭所显故。问:何故于道谛为四行观?答:由能证彼四爱灭故。”【《法相辞典》】

  修持《楞严神咒》应发菩提心,如阿难发愿坐道场度众生;应具甚深正见如《楞严经》末修“金刚十喻”【注1】;应持戒如“四种清净明诲”【注2】,因戒生定发慧。早课前列有阿难忏罪求加持,发坚固大愿之偈颂,阿难示现定力不足,因非真实出离心出家而是慕佛三十二相出家,身见严重也!故此应从净罪积资、发出离心、发菩提心的菩提道次来修,始能成就楞严大定也!

  修《大悲咒》应具正见、戒律、发大悲心,如观世音菩萨一样愿行,始与观世音菩萨相应而成就《大悲咒》之圆满功德!

  今之修行者修陀罗尼门未成就者应检讨自己是否具足正见、戒律、出离心、菩提心、真诚恳切无伪之信心!

  注1:金刚十喻:《楞严经》曰:“是种种地(编者注——菩萨证果的五十五阶位),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十种深喻,一曰观一切业如幻。二曰观一切法如焰。三曰观一切身如水中月。四曰观妙色如空中花。五曰观妙音如空谷响。六曰观诸佛国土如乾达婆城(变幻莫测,似海市蜃楼)。七曰观佛事如梦。八曰观佛身如影。九曰观报身如镜中像。十曰观法身如幻化。

  注2:四种清净明诲:即断除杀、盗、YIN、妄。

  根据能海法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的开示,可知比丘学戒应依功德光论师所开示的四阿含次第而循序进行,这样才能有章可循,从易至难,逐步深入,易于落实,稳步前进,直至解脱!四阿含即:一、辨识阿含,即二百五十条戒相,五夏内应当精通熟悉,知道开遮持犯,便于日常自修,安于正念,得清凉背诵、防护。二、根本阿含,即二十犍度【注1】,为摄持僧团之做法,乃佛教之根本。此是摄持僧团之根本,佛说有五比丘作羯磨【注2】,即正法不灭于世间。三、杂细阿含,即戒律中各种微细的事相。难抉择之疑,须有辨识阿含之自修基础,通达根本阿含之智慧以后才好抉择。故此应从粗至细,从自修至摄僧,从易至深细中逐步学习才可。四、正宗阿含,即明白戒律的究竟在会归涅槃解脱。戒律是定慧之基,定慧无戒不成,般若无戒,终是文字戏论、空中楼阁,不能解脱,定力无戒则是邪定外道。要成就,三无漏学缺一不可!正见之落实从戒开始,学戒应不离正见,戒与般若同时学最好。具正见学戒修定发慧。戒律必须严肃对待,八地菩萨也不能改变佛的一条戒律,十地菩萨也不能制戒律,唯佛能制戒律,戒律住世,正法住世!

  注1:二十犍度:律藏用语。指戒律中“作持门”的二十部类。“犍度”是章篇之意。一、受戒犍度:受戒时的作法。二、说戒犍度:即布萨法,指每半个月一次僧众相集诵戒,若于半个月期间有犯罪,则在他人之前发露、忏悔灭罪。三、安居犍度:每年夏季三个月期间应实行的安居结制的缘由。四、自恣犍度:安居完毕当天,请求他人就其一夏九旬之间不自觉所犯之罪,随意指示教诲的次第。五、皮革犍度:有关皮革类使用与否的规定。六、衣犍度:有关僧众衣服的制度。七、药犍度:药食规定。八、迦絺那衣犍度:安居后五个月所允许穿用别衣的规定。九、拘睒弥犍度:比丘和合同住之法。拘睒弥国的比丘相诤时,有德之人举出其罪,乃使和合而不争,故称为拘睒弥犍度。十、瞻波犍度:瞻波国所起的僧诤。谓在瞻波城,有客比丘接受旧比丘的供养,多日后,旧比丘以客比丘已有熟人,可得衣药等物,故停止对客比丘的供养。客比丘不悦,乃和合举旧比丘;旧比丘以此事向佛报告,佛告以客比丘所作羯磨不成就。十一、呵责犍度:处罚好诤论而令僧团不和之刚强难化众生的七法。十二、人犍度:忏悔法,兼说关于受戒、说戒人数的规定。十三、覆藏犍度:处罚覆藏犯事者之法。十四、遮犍度:不令有罪者入于僧众中之规定,谓只有具备五德的清净人才能检举他人之罪。十五、破僧犍度:在破和合僧之际所应采纳方法。十六、灭诤犍度:有关七灭诤的记载。十七、比丘尼犍度︰有关比丘尼的制戒。十八、法犍度:有关比丘威仪之事。十九、房舍犍度:有关比丘所应止住的房舍或资具之事。二十、杂犍度:种种杂事。

  注2:羯磨:梵文音译,意为业或办事,指僧团内的民主决议。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如是颂云:“欲令一切种种现法圆证者,自心发起平等、慈心、利益、无恚怒、无种种逼害心五种。对他发起父母心、兄弟姐妹心、儿女心、师友朋伴心、亲谊、私爱人之亲眷心,别又五种,以此于诸有情作清净之所缘之十法者,是暖【注1】成就应受持者。”

  注1:暖:即成佛五位之第二加行位(亦即四善根位)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之“暖法”。本书法师第三次闭关笔记“修行二”“(2009年)第三次闭关综合唯识、菩提道总结”中有详述。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云:“有志于解脱分全生起,于中决定能作开悟之分或全之出离者何?”

  颂云:“暖等所缘者,一切有情赞,于彼心平等,说十种业清净。有罪能忏除,自住施等中,亦引他安住,赞称同即顶。如是能成忍,自他依谛知,如是世第一,成就有情等。”

  《达摩二入四行观》、《菩提道次第》、“三士道”、“三主要道”也不离此,可互参照!更显明矣!

  一切智(共三乘)证真如空性,修对治证理体;道种智(菩萨乘)一切法清净自利利他,起无量妙用,大悲无我,二利皆不离真如空性;一切种智(佛陀)中道无得,观如母有情,可怜蒙昧轮回,生死烦恼,名利是非,大可怜悯。跳出世俗八风的无益游戏,把握空性无执之妙理,依五道次第发心【注1】或一切种智十法【注2】而修行,方是发菩提心者之本色!具体修法依《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

  注1:五道次第发心:发心贯通五道,初发心乃至成佛究竟非唯初发菩提心,名为发心也。发心有五种:一、世俗发心。有二种修法,依无著修知母、念恩、报恩、慈、悲、增上六法;依龙树修自他互换。二、解行发心。三、殊胜纯洁发心。四、种子纯熟发心。五、断障净发心。【能海上师《现证庄严论清凉记》】

  注2:一切种智十法:一、发心。为胜解发心,先修世俗发心而起。不修世俗发心,入地等心不能起也。二、教言。为胜行发心。教言所教授教诫者,即发心后云何修行也。发心与教言合,为解行发心。三、决定证得四分支,即四顺抉择分。暖、顶、忍、世第一法四加行道,即殊胜纯洁发心。纯洁即坚固,发心要经过加行道之修行,方能坚固也。四、所依。谓大乘种性,为修行成就之所依,亦名清净法界。由修法空断我执,熏习成之清净菩提心种子。五、所缘。谓修行所对之境。善等十一法,摄世出世间有为无为一切法境上之种子,所依所缘合,为种子成熟发心。六、所为。即大乘三种大义,为断障净发心。菩萨尚有聚落烦恼未断尽,成佛方究竟清净,成佛即发心之所为也。七、甲胄正行。即擐六度之甲精进之义。修行断惑,如人上阵杀敌,必须擐甲勇进。六度各摄六度为三十六,一一又摄六度,重重无尽,此为修一切菩萨行之工具,即菩萨所被之甲胄也。八、契入正行。即迅速契入合大乘因果之加行,以修止观为主。九、资粮正行。自发心至契入,无一法不需资粮,故广说十七种资粮,亦兼明修行次第。十、决定出生正行。谓决定出离,成办功德,究竟能成一切种智之坚决不动力。【能海上师《现证庄严论清凉记》】

  次第修禅定应从四预流支【注1】修起,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法随法行,接着修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法;然落实保证顺利的前提是学戒持戒,配合三士道发心次第、三主要道之内涵,扣紧四谛十六行观之正见,于平时中行六度利他,伏断烦恼。具体从皈依三宝,修四预流支起,净障忏罪积资福慧,修利他、施供等。闻思正见,改习气、学戒持戒,则修止观四加行自顺理成章。须知资粮道自有四要件:解脱戒、净罪、修福、依止善知识闻思修正法。

  成佛五道即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修行很久不能成就的原因在资粮道未打好坚固基础。

  若不从亲近善知识中修来,总以我知我见为是,师心自用,只是加强我执,哪能见道开悟?不要说见道,连加行道中的忍法都未修好。

  故积好资粮(施、持戒等福德资粮和闻思正法等智慧资粮),福德正见具足,修止观加行才得力!如此则见道是早晚事,然见道后须更进而修道,乃至无学道完成!如此才于成佛之路稳妥无谬矣!

  注1:四预流支:《集异门论》云:四预流支者,一、亲近善士;二、听闻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随法行。

  下士道以集资粮为主,中士道修出离解脱应从破身见下手,不离四谛十六观之正见,然后修上士道菩提心,缘起性空之中道才易顺理成章。

  众生之最坚固执著当以身见为首,故先观其不净,苦空无常,易得解脱。

  涅槃:火焰的熄灭,烦恼痛苦的熄灭,绝对的平静。无我空性的观照,能破除无明贪爱,息下起惑造业受苦的过程。我们平时也能体会到涅槃——心中平静没有攀缘烦恼的状况,但都是短暂的。清楚明了、镇定的心,在平时或修行(念佛或观呼吸等)中可能现前,但为时不长,不一会儿又妄想、昏沉、无记了;即使得定的平静,也只是伏住了烦恼,并不是真正断除了烦恼的绝对平静。绝对的平静,必须由定起慧的观照才能证得!

  有我就有苦,苦的熄灭在无明灭,当下无我当下无苦,法门只是方便,重要的是当下内心苦的熄灭。

  身体、妄心、世界皆是因缘生灭,无常迅速,执著有一个连贯实体的事物只是一种粗心的错觉。《楞严经》曰:“当处发生,随处灭尽。”刹那无停即是事物生灭的真相,当下缘起无实,即是空性;体认此空性,不随各种现象的生灭假相而生贪嗔的习气反映,即是戒是定是慧,即可体会一份清凉涅槃!做事的同时能不起习气反应,做过即算,无住生心,也能解脱无缚,此即是正念!

  无我、无我所,“我”和“我所面对”都是缘起无自性,其中无我可得,只是因缘聚散罢了,当下即是空性,无生死烦恼。无我、无我所觉醒之心现前,当下即涅槃、清凉、空性、觉悟、本来面目,“空”就是要空掉有“我”、“我所”的错觉,“我”、“我所”的错觉空掉,烦恼当下即空,让这种觉醒的正知正念现前,即是功夫!

  保持正念,照破业力、习气的现前而不随其妄动,那么业力将会消失;保持正念的行动,身口意动,心明了知道,其中无我,不随业习造作,即当下具足戒定慧!

  当下以正念现前时,会发现妄念只是生灭、生灭的无常现象,一点不真实,包括贪欲、嗔恨、恐惧、得失、掉悔……只是生灭的妄念而已,当它们来的时候,内心注视它们,不随其动,乃至叫出它们的名字——“贪欲”、“嗔恨”、“恐惧”、“得失”、“掉悔”……那么它们就会消失,即使不知不觉中它们出现了,及时发觉,注视它们,不随它们,那么生起的一定会消失,只要内心坚定不急躁反应,就能稳定下来,保持清醒、明朗、平静,那么业力习气会越来越少,而戒定慧会越来越增上,这样的正念应在平时中保持,而不是只在打坐中,修行应是日常的事,有了正念,将会减少生活中的恶业,及时的反省、改过,生活会越来越轻松,解脱越来越接近!

  修行开始一定要用强烈的正念才能扭转业习的控制,看破习气的虚妄,放下对它的执著、追随;不可能一步到位,但如此的正念不断,总有一天自然而然的见道。世间要完成一件事业,尚且要专心的投入,那我们要修持出世间的解脱大事,更应当专心的投入,三心二意不可能成就。

  修学一个是要自信,一个是要谦虚,一个是要有耐心恒心,一个是要肯改变自己的恶习;如果这几个条件具备,再亲近一个具德的善知识慢慢的熏习,就是恶习严重、笨得要死的人也能修成。如果没有自信、不谦虚、没耐心恒心、又不肯改变恶习的人,那本事再大的善知识也没法帮你。所以修行人要经常反省自己前面的条件有没有做好,没有的一定要努力做好,这样才能真受益!

  修行前提必须具正见、具道德戒律,立志断烦恼、了生死、度众生,但绝非泛泛而已,一定要坚固踏实,否则力量不够,到时难免被境所转。绝不能达到了一点条件就自以为是,必须坚定不倒才可,就如一斤红薯与百千斤红薯一样,本质虽然都是红薯,但数量天渊悬殊,如稍具缘起性空正见或戒律、出离心、菩提心,跟坚定、稳固不移的具足缘起性空正见或戒律、出离心、菩提心岂可相比?故此不可得少为足,资粮一定要培养够才好,那样修行才能顺利成就。基础不稳,急于修成,那么如空中楼阁,不切实际,也如豆腐渣工程,自欺欺人!总之,修行一定要老实,不够的资粮,不论是福德,还是正见,欠缺哪一方面,一定要补足。

  打坐中面对妄念、各种境相现前,只是不理它即可,继续专注善法门。修行当以戒为师,不于境相上起贪嗔痴,要实修止观,一定不离开正见的指导、戒律的保护,否则,即使得定也只是邪定,不是正定。正定以正念为本,正念以正见为导,正见需了知无常苦空、涅槃寂静、实相无相之法印,以破我、我所、伏断无明为目的。正念即非无明,必以远离贪嗔痴为本,身口持净戒,心离贪嗔痴,正念于善法门,专注、明了、无贪嗔痴,自易趋于正定!

  打坐要先有道德、戒律、正见的基础,少欲知足,誓断贪嗔痴了生死,不求神异、名利财食睡之欲境;若前提不正,后果必错,成外道邪魔!因地正,果报自正。

  坐下先调身、心、息,身端正、心放下、息若存若亡,具体看《禅定初修》或《禅定旨要》【注1】。修行应该依经教而行,最忌自作聪明,误人误己。正式修止时,先缘一善法门,不要乱想,保持专注,即使是观想佛像,刚开始先有大体形象,不需要坐在那里细想,只要澄下心,专注于心中佛像,心慢慢澄静,自然清晰,慢慢自能由粗到细。打坐的要点是“明净”,忌昏沉、沉没、掉举——“昏沉”是不清楚,昏暗不清净;“沉没”是有清净,但一心无力,不是很明利;“掉举”是情绪起落,妄想纷飞,心明了而不清净,杂念不澄清。“明净”是明了,清晰有力,不杂乱,无贪嗔痴的妄想,专心一处(一法门)。所谓“寂寂惺惺是,无记寂寂非,惺惺寂寂是,妄想惺惺非”即是说,心中要没妄念,专注所缘善法门,寂静清净而明明白白不昏沉,不头脑空白无记,这样就对;如果是无记不分明,不清楚但很寂静那是错的;如果观照的很明了清醒,而清净无杂念是对的;如果在那里妄想,杂念纷飞而明明白白那是错的。总之即要专注一心而明白,又要观照分明而清净这样才对。如果清净但心不明了是错,如果心很明了但在那里妄想也错,这就是修止观的要领,止观双运才能真正成就。下座时,于平时应观缘起性空,无常、苦、无我之真相,看破放下,不随境转,随缘自在,明了清醒而不迷惑,心中如如,契合真理,或念一佛,安于正念正知,持戒修福,无住无执,如此观破诸相即慧,如此不随境转即定,定慧双修,改习气,烦恼减,清明宁静,淡泊知足,清凉安乐矣!

  注1:能弘法师讲法光盘。

  若以般若照见五蕴皆空,实无有我、我所可得,则称讥毁誉苦乐利衰之苦从何立足?当下不是涅槃解脱么!故此修行者须知,欲解脱者当先了知是什么造成生死苦恼,从十二因缘中了知最初乃是无明、我见作怪,故此须知依无明、我见起贪嗔痴迷惑而造业受苦,故此应思生死轮回、怖畏因果、断恶修善、发出离心,那么既了知苦本是无明我见所指挥,则应学般若了知何为我执之“我”,然后以无我正见破其执及拔除一切依“我”而起的贪嗔痴习气,才能证悟真实的涅槃解脱,此是自觉之过程。觉他即建立在闻思修证无我正见的基础上,如果自己未明白理路也无修证而说觉他度人,岂非戏论?

  虽然从理论、思维上我们能知道、了解了事物是缘起空性的,但是没有真正证到空性的时候,一切事物在当下还是执实感觉着。理智虽知无自性,但习气还是会执有实体,故此须真正证到空性,但空性并非离事物的本身,证到空性,并不是否定事物,而是证悟到真实无自性,破除一切我执、法执引起的苦恼。故此从理论上知道缘起空性,如是思维、如是观照,看破假相,放下我执,努力行善断恶而无住、无执、无私,才是符合和随顺于真实空性,也唯有如此,才能究竟证悟空性而解脱。因为空性,所以不是常见、我见;因为缘起,所以不是邪见、断灭。缘起空性,无所住行诸善,方符《金刚经》要旨。念念行诸善法(缘起),念念放下我执、法执,则证道不难。

  缘起无自性,故说空性;空性也无自性,不能把空性想象成一个东西,否则还是自性见。故此“诸佛说空性,为出一切见,若复见于空,说彼不可治”。说空性是为让我执、法执所产生的一切不正见、习气去除得解脱,乃至成佛,如果又把空性想象成一个实体,那实在是无药可救。当然,不要害怕空性,因为空性并不是说如龟毛兔角什么都没有的顽空,而是说一切有为法是因缘生灭、无常无我、不可执有一实体可得,而生贪嗔痴,造业受苦。空性能让人解脱,并不妨碍缘起的作用。如何学习甚深般若,灭一切苦得解脱呢?即随时以般若观照五蕴(一切有为法)皆缘起无自性,放下执实的不正见和贪嗔痴习气,这样功夫到家,自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以《般若波罗蜜多摄颂》说:“遍知诸法无自性,是行般若波罗蜜。”《入中论》说:“故由观我我所空,此瑜伽师当解脱。”我、我所皆无自性,故此如此观照即甚深般若行,必证空性度苦厄!

  直接从无我空性下手,破无明我执证解脱是上根器的顿修法,但一般人难下手观照时,可从菩提道次第、三士道的逐步熏修中积累资粮,因缘成熟,自能领悟般若空性。

  从世俗谛来说,诸佛菩萨圣贤僧有所得、有所证,然而并非在能所的显现中获得,故此在胜义谛中实无所得、无所证,因为真如空性本来如此,哪有增减呢?但从世俗谛来说,众生确有生死轮回,所以必须修证。因为众生无明,总是活在我执法执、能所对立的假相中造业受苦,一刻不停,不能观缘起无自性而破我执法执,故此必须精进闻思修,对治无明业障之大病!

  过去造作的业的影像留在八识田,力量不失会影响当下的人。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但不知觉的执著,还是以虚妄的影像为真实受着影响,虽然这影响是如此“虚妄”,但却是如此真实,对不能透彻缘起性空的人来说,实在是不自觉的受影响,只要遇缘,影像的种子就现行。故此,注意造业、谨慎因果非常重要,同时明白空性,放下我执法执也同样重要!当然放下是智慧的问题,力量不足一定要先修定力才可,然后在定力的基础上观缘起性空义,则能看破放下。否则,光说放下,还是放不下,苦恼依旧生死不断!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因此就必须如此观照,才不会迷惑,虽梦幻泡影却不是断灭无所有,在胜义谛方面是一切有为法的自性了不可得,毫无实体,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但在世俗谛来说却又能所对立,千差万相,业果不虚。真正要证到如梦如影诸法自性了不可得的空性,必须是见道的时候,但未见道前,虽能如此观照,看破放下,但不观照时却又看不破放不下了。有时观照力量不够虽看破却放不下,故此日常的观照功夫不到见道(证悟能所双亡的空性)时,总是不能放松的,总是时常迷惑的。见道前只是用道理来观照,但对境时却要看戒定慧力量够不够了,故此初学没有见道实在不宜涉强烈染境,虽有戒定慧亦不足道。而且见道时,虽然现观证空性,但是日常对境诸法还是不虚的呈现在心中,只是因为见道了,能够洞破其妄而不迷惑,不象未见道前要以道理(有为法如梦幻影)来说服心(观照)不随境转,其实还是处在拉锯战之中,难免疑惑,总是难免一时明白一时糊涂,故此稍有不慎,就迷惑颠倒,造业受苦了。见道确是无自性可得(因为已现证无我空性),没有我见了,也对无我空性再没疑惑了,不再心外求法,不再执取戒禁取见了。但是虽然见道了,因为习气未除尽,烦恼障未断,所知障未除,故此心中还是会影现诸法的颠倒相有自体的样子,但因为现证空相,故此一觉即空,没有疑惑。按《菩提道次第广论》说,必须到八地以上烦恼障才能除尽,而因所知障未除,故此诸法还是会有实体的影现(即使到十地还是有微细的实体性影现),但因烦恼障除尽,不被影响。必须成佛才彻底的清净二障,毫无影现的实体了,二谛彻底圆融。故此说,八地以下不能改变佛的一条戒律,八地以上不能制定戒律,唯有佛才能亲制戒律!因为佛陀才彻底断尽二障,对一切真相大彻大悟,究竟圆满,故此以圆满的洞见真相,因机而制订戒律,就是最大的慈悲智慧,因为戒律就是顺向解脱乃至顺向成佛,能保证众生不随业习而造业受苦!

  故此对于初修行人来说,即使五戒粗重的不犯,但微细的方面要做到绝对清净是很难的,所以要经常省察、忏悔,还复清净,不得大意,这样才能慢慢增上!

  虽种子是如幻的现象,但是遇缘即影现,没有见道的人难免受到深重影响,没有深的戒定力是伏不住而受其波及的,其力量愈大,则影响愈大!

  身心的感受是无常的,不论生起什么,只要你注视它,它是变化的、无常的、必然会消失的。在注视它的过程,你可以深入感受它的内部,它是不实在的。但是,注视的过程不要加上喜欢不喜欢的习气反应,只是如实的平静地看着,生起的必然会消逝,苦来自于对感受的贪爱、嗔恨。

  对经书的修学有十法行,大乘佛法中关于佛经的十种修行方法,非常殊胜,若能实行其一,胜过任何世间善根。《金刚经》说:“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赞叹无比,当仔细体会)佛陀在因地剔骨为笔、刺血为墨、剥皮为纸,书写经典;佛陀过去世为半句偈舍身,书写刻写偈于树皮、岩石;历代高僧大德刺血为墨,书写经典,感应道交,得大成就,往生后肉身不坏者(如九华山肉身菩萨无瑕法师)不计其数,近现代还有高僧如此实践。

  十法行即:书写、供养、施他、若他读诵专心谛听、自披读、受持(即接受教法,记持不忘)、正为他开演文义(讲经)、讽诵、思维、修习(依法修行)。或《辩中边论》卷下,译为缮写、供养、布施、听闻、朗诵、记忆、演说、默念、思维、修习。

  若人在十法行前先沐手焚香,清净身口意(身端正恭敬、口无杂言、意无杂念),一心虔诚、恭敬,祈请三宝加持、龙天护念。然后正式修法:

  一、先称本师三称。

  二、诵开经偈、发真心、愿开智慧消业障、成菩提度众生。

  三、正式修十法行之一或二、三……

  四、三皈依。

  五、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修十法行时,应离昏沉、掉举,放下杂缘杂事,一心专注,如此必获大益,真心修持者自有深刻体会!今人多不知十法行的修法,只是泛泛随众而行,没有重视,或重视的严重不足,甚至不知如何学经典。今后十法行之行持应倡明矣!今弥陀院抄写《正道光辉》普皆受益、进步皆甚大,体会深刻,实是有力实例。

  解脱道的初果所破的是身见、疑、戒禁取见。一般人之所以不能见道,与不正见有重大关系。学佛者必须先具足正见,在正见的指导下去观照身心的实相,会发现无常、苦、空、缘起无自性,实无我、我所可得,在身心内外的深刻洞察中看破放下执取“我”、“我所”的见解、习气,正念正知不失,那终会见道而破身见、疑、戒禁取见的。接着断欲贪、嗔恚,乃至断色爱、无色爱、慢、掉举、无明,终证阿罗汉果而涅槃解脱。

  念头就如流水变化无停留,也如空中的行云变幻无常,一会这样一会那样在不断改变。其实它并不是真心,只是真心随风起浪,波浪兴灭,真心无增减,但迷惑的时候,总随波兴波灭而去,早忘了真心自性。朗朗太虚,云卷云舒,本无实体,真心无相,妄念如云无常,生死流转,一切人间是非恩怨都是随无自性的妄心所造作;妄心也无自性,不随其造作,只看着它看着它,即觉破它了,那么当下即不随其生死流转。不能明其无实的当下,即无明起惑,造业受苦,理论很多,事实是当下就在发生的——明、无明就在当下,必须当下正知正念,才能当下觉破、清净、离缚、解脱,功夫在此时此地!

  由专注一善法门的(奢摩他)定虽然有产生定境的愉悦,暂时伏住五盖不起烦恼,但只是暂时的,并不能断烦恼。必须由定起毗婆舍那的(内观)才能在观照身心实相的当下放下执取而趋向解脱。如果在一开始观呼吸,稍有专注力即转向毗婆舍那的观照,如《大念处经》中在身观身、在受观受、在心观心、在法观法,于四念处而观照(如从“受”下手),也能在当下观照到生灭无常的实相中逐步走向解脱!

  当我们迷惑的时候,到处去寻找真理,其实佛法哪里有离开当下呢?无常苦空,涅槃寂静,缘起无自性,一切本来如此的呈现着。但贪嗔痴的心总是不甘心,总是要追寻什么!生灭生灭,看破放下,当下本来寂灭清凉!所有的教导系统都只是真理方便,迷惑的时候,需要教法,即使一时明白了,但正念能持续吗?实相如其本然的呈现着,能够永远不迷惑吗?修行就是当下正念现前,连续不断的正念直到解脱。没有正念的当下即是造业受苦,故此保持正念相当重要!在每时每刻中认清实相不迷惑!身、受、心、法皆无常,放下执取即当下顺向解脱,修行就是看破无常苦空,放下执取的过程!不要一会这样一会那样,看破放下的正念就是最直接最有用的。顺向解脱,就是看破放下,还用去哪里寻找呢?

  万象森罗生灭,只不过幻影,于无相真净本心来说,了不可得!一切神奇怪异、得失苦乐、天堂地狱如幻如化。永嘉大师曰:“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又,“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则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于世俗谛来说,因缘果报历历分明,毫不错乱;于胜义谛来说缘起性空,无我无人。若见空有二谛矛盾,乃是未悟佛陀本心。缘起无自性即是如幻空性,空无自性即是如幻缘起。沩山祖师曰:“内外诸法,尽知不实,从心变起。恶是假名,不用将心凑泊。但情不附物,物岂碍人。任他法性周流,莫断莫续。闻声见色,盖是寻常。这边那边,应用不阙。如斯行止,实不枉披法服,亦乃酬报四恩,拔济三有。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往来三界之宾,出没为他作则。此之一学最妙最玄,但办肯心必不相赚。”若不会者,切须寻善知识指示心要乃至藉诸了义经典,明悟自心,方可。不可虚度时日,轮回生死。当下缘起无自性,即是中道实相,无住无执,切切思维,修断习气,日日提撕,水到渠成,能所双亡,即见本真,悟无生忍。

  《佛说四十二章经》、《佛遗教经》、《佛说八大人觉经》此皆是解脱成佛的根本教典,修行人应多研习修学。次第从闻思修中来,必获大利益!

  《佛说二十四章经》中有:“佛告沙门:慎无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无与色会,与色会则祸生;得阿罗汉道,乃可信汝意。”现代人自我中心,我知我见严重,放纵声色,自以为是,实不知皆是世智辩聪,生死无明。如果学佛,依然如此,以分别情见,掺合佛法,不能如实落实佛之言教,总是自以为是,只有生死轮回罢了,纵然能说会道,终是我知我见,空谈戏论,乱心杂想;或不听佛言,盲修瞎练。如此,纵到驴年,也不能开悟见道。佛陀在《佛遗教经》中告诫比丘:“汝等比丘,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尤未得脱。是故比丘,当急舍离乱心戏论。若汝欲得寂灭乐者,为当善灭戏论之患,是名不戏论。”比丘出家,若不舍除戏论,远离乱心,纵然剃发染衣也不能解脱。何况在家之人本是戏论杂想连篇,多恶缘缠扰,少出离之清净善缘,若放纵戏论乱心,则更是易于流转。故此,不论在家出家若想解脱,皆当舍离乱心戏论,摄心修行,一门精进,莫逐境奔流,才易成就解脱。即使在家之人难免应酬之事,也当时时警惕,莫要随波逐流,忘失佛心道念,切忌不顾因果,否则造业受苦。应当在乱中修心,祈请三宝加持,断恶修善,念佛、念法、念僧!

 
 
 
前五篇文章

能弘法师:第二次闭关随笔 道场建设

能弘法师:第二次闭关随笔 弘法思路

能弘法师:第二次闭关随笔 生命随笔

能弘法师:第二次闭关随笔 出关

能弘法师:第三次闭关出关开示

 

后五篇文章

能弘法师:第二次闭关随笔 修行 一

能弘法师:第二次闭关随笔 理入

能弘法师:第二次闭关随笔 心路随笔

能弘法师:第二次闭关随笔 入关

能弘法师:第一次闭关出关开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