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 第七章 唯识宗的兴盛及其传承 第四节 安国寺唯识传承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 第七章 唯识宗的兴盛及其传承 第四节 安国寺唯识传承

   第四节 安国寺唯识传承

  法相唯识宗四传而逐渐衰落以至于隐没不彰,是不争的事实。这从上节对于智周的叙述中也可见出。不是笔者有意求简,而是无可奈何。智周这一代在历史上留下来的痕迹太淡漠了,以至于没有多少资料供我们去分析叙述。慧沼、智周时代,面对的是华严宗兴盛和南宗禅的崛起,而开元年之后,佛教的主流逐渐被密宗和禅宗占据,法相唯识学逐渐被边缘化了。如此以来,唯识宗便不可避免地逐渐失去了宗派特性。于大安国寺学习、宣讲唯识经典的僧人,有些似乎专守唯识宗宗法,但大多并不专门弘扬唯识宗经典。但这一法系的存在,无疑也说明,在会昌法难之前,唯识宗在京城长安仍然有弘传阵地和法脉延续。

  一、大安国寺

  关于安国寺,宋代宋敏求《长安志》卷八记载:“朱雀门街东第四街,即皇城东之第二街。街东从北第一长乐坊。后改延政坊。大半以东,大安国寺。睿宗在藩旧宅,景云元年立为寺,以本封安国为名。宪宗时,吐突承璀盛营安国寺,欲使李绛为碑文,绛不肯撰。后浸摧圯,宣宗欲复修,未克而崩。咸通七年,以先帝旧服御、及孝明太皇太后金帛、俾左神策军再建之。《酉阳杂俎》曰:红楼,睿宗在藩时造。元和中,广宣上人住此院,有诗名,时号为‘红楼集’。”唐韦述《两京新记》记述说:“大半以东,大安国寺。睿宗在藩旧宅,景云元年立为寺,以本封安国为名。”可见,此寺建于睿宗景云元年(710年),位于长安城东北角的长乐坊,这里北面是大明宫,东面原是禁苑,开元后改作十六王宅,西面是翊善坊,南面是大宁坊,多为贵族、宦官、禁卫将军及皇子所居之地。睿宗之后,玄宗继续经营此寺,此寺的佛殿是“开元初玄宗拆寝室施之”。唐段成式《寂照和尚碑》云:“自长庆中、宝历末、大和初,皆驾幸安国寺。”据此所说,唐德宗、宪宗、敬宗、文宗都曾驾幸大安国寺,显然此寺一直受到皇家的扶持供养。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诏天下毁佛废寺,安国寺亦在其列。后宣宗欲复修之,未克而崩。咸通七年(866年),唐懿宗以先帝旧服御及孝明太皇太后金帛俾左神策军再建之。

  此寺自睿宗下诏建造后,一举超越长安其它寺院,成为盛唐至会昌法难之前,最受重视的皇家寺院,受朝廷征召的许多僧人都先后受诏住于此寺。在唐代佛教史上,大安国寺因为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年),下诏于此寺“佥定律疏”而著名。当时,代宗诏命安国寺、西明寺、崇福寺、荐福寺、天长寺、净住寺、章信寺、保寿寺三派律学大德十四人齐集安国寺律疏院“佥定律疏”,“一切僧俗,辄不得人”。众推如净为宗主,与慧彻笔削润色,圆照笔受正字,宝意纂文,崇敬、道邃、超证、希照等证义。修疏期间,官府供给斋食、纸墨,以定夺新旧两疏是非,使诸宗水乳无乖,一味和合,定行一家。建中元年(780年),《新佥定四分律疏》完成,而原有两疏从学者所好,仍许流行。

  僧传说,开元年间,长安有玄奘弟子利涉法师住于大安国寺。而此后,安国寺里还有不少熟悉唯识经典的僧人。经过查考可知,由开元初年(713年—)的利涉法师到贞元年间(785—804年)的素法师,再到唐文宗朝(827—840年)的信法师、三教大德赐紫法师义林等等,大安国寺的唯识僧人构成一个似乎可连缀起来的唯识宗代际传承系统。尤其是,贞元年间,由大安国寺僧人发起,重新安奉玄奘、窥基灵塔,主持其事的义林师徒就是唯识宗的正宗传人。

  作为睿宗之后的几代皇帝都很重视的官寺,大安国寺是一个诸宗交融的所在。见于史籍的住于安国寺的高僧、名僧,律宗、密宗、唯识宗等都有。现存文献中可考知住于安国寺的唯识宗僧人并不算多,但此寺唯识宗僧人的活动以及绵延至开成年间的事实,增加了我们对于开元年之后,至会昌法难之前,唯识宗延续的广度的认识。

  二、利涉法师

  从现存资料看,利涉法师是盛唐时期影响很大且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高僧。作为玄奘的弟子,他也有因明等唯识著述流行,又以宣讲《华严经》和参与三教讲论著名。他对《华严经》、《法华经》的解释,与华严宗、天台宗僧人不同,并在当时互相辩难。

  释利涉,本西域人也,为大梵婆罗门种姓。根据《宋高僧传》卷十七《利涉传》的记载:利涉“欲游震旦,结侣东征,至金梭岭遇玄奘三藏,行次相逢,礼求奘度。既而群经众论,凿窍通幽,特尔远尘,归乎正道,非奘难其移转矣。”从这一记载看,在玄奘归国途中,利涉遇到了玄奘三藏,并且请求玄奘剃度其为僧,可见,此前他还未曾出家。僧传又说:“奘门贤哲辐凑,涉季孟于光、宝之间。”这是说,利涉在奘门与普光、法宝不相上下。然此可能是溢美之词,不足凭信。

  现存的文献中,未有利涉参与翻译的记载。可见,利涉跟随玄奘以学习为主。玄奘圆寂之后,利涉获得唐中宗的礼敬。僧传说:“其为人也,犹帛高座之放旷,中宗最加钦重,朝廷卿相感义与游。”此中的“帛高座”,唐代僧人神清著《北山录》卷四说:“帛高座卓朗之杰也。”注解说:“帛尸梨蜜多罗,吉交,国人时呼为高座,以其善说法故。本国王之子让位出家,于东晋译《药师》等经。”可见,时人以东晋高僧帛尸梨蜜多罗来赞誉他。从当时的背景推测,他获得中宗的器重,应该是神龙年之后的事情。

  《宋高僧传·利涉传》记载:利涉在“开元中,于安国寺讲《华严经》,四众赴堂,迟则无容膝之位矣。檀施繁炽,利动人心。”由此可见,利涉后来隶属大安国寺。他在安国寺宣讲《华严经》,引起轰动。

  利涉法师最引人注目的事是三教讲论中的表现。根据《宋高僧传》的记载:

  有颕阳人韦玎,垂拱中中第,调选河中府文学,迁大理评事秘校。见涉讲筵币帛堆积,就乞选粮,所获未厌,表请释道二教定其胜负,言释道蠧政,可除。玄宗诏三教各选一百人,都集内殿。韦玎先陟高座,挫叶静能[①]及空门思明,例皆辞屈。涉次登座,解疑释结,临敌有余。与韦往返百数千言,条绪交乱,相次抗之,棼丝自理,正直有归。涉重问韦曰:“子先登席,可非主耶?未审主人何姓?”玎曰:“姓韦。”涉将韦字为韵,揭调长吟。偈词曰:“我之佛法是无为。何故今朝得有为。无韦始得三数载,不知此复是何韦?”涉之吟作,百官悚然。帝果忆何、韦之事,凛然变色曰:“玎是庶人宗族,敢尔轻懱朕玄元祖教及凌[车*閵]释门?”玎下殿俯伏待罪。叩头言:“臣非庶人之属。”

  依据这一记载,这次辩论是儒士韦玎挑动起来的,并建议皇帝可去除佛、道二教。韦玎并非等闲之辈,在前几轮辩论中,他战胜了道教一方的叶静能和佛教一方的僧人思明。在此情景下,利涉与其辩论,往返几番,难分胜负。此时,利涉反戈一击,以对手的姓氏做文章,引起皇帝的误解,使得皇帝以韦玎为唐中宗之韦皇后家族中的人。尽管利涉又说:“玎是关外之人,非玄贞之族类。”但并未改变玄宗态度,韦玎还是被贬为象州百姓。

  此次辩论以佛教取胜而告终,玄宗“赐涉钱绢助造明教寺,加号明教焉。二教重熙,涉之力也,因著《立法幢论》一卷。公卿间有言曰:‘涉公是韦掾之膏肓也。’涉曰:‘此举也,矢在弦上,不得不发。’自此京城无不改观,言谈讲者以涉为最焉。”

  不过,利涉法师并未将皇帝对其的崇信保持下去。“晚节遭其谴谪汉东,寻属宽宥,移徙南阳龙兴寺。”受贬谪的原因,如他对惠忠所说:“纳衣小僧,向前某被门徒朝要,连坐于此。”似乎是受弟子的连累,但具体事情不详。

  赞宁没有记载利涉法师的生卒年,但其受贬谪的时间是玄宗朝则可以肯定。《宋高僧传·利涉传》提及利涉对惠忠的欣赏,而惠忠于上元二年(761年)受诏入朝,“肃宗时入宫起居太上皇,乃引忠见,上皇曰:‘此人何如利涉?’”由此可见玄宗对利涉的赏识。即便如此,他仍然遭受贬谪,事情似乎甚为严重。以贞观十九年(645年)遇到玄奘时,利涉二十岁的年龄下限推知,至开元二十九年(740年),利涉也应该一百二十余岁了。因此,惠忠觐见时为太上皇的玄宗时,利涉很大可能已经圆寂了。

  关于利涉的思想,从现存文献中可以得知,他对于华严宗、天台宗僧人遵奉的经典《华严经》、《圆觉经》、《法华经》都有一些不同的解释。唐代宗密在《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二说:“此上皆论,而利涉法师不许此义。”同书卷六记载了利涉法师回答复利法师“问天下学士真妄偈”的内容。复礼的偈语是:“真法性本净,妄念何由起?许妄从真生,此妄安可止?无初则无末,有终应有始。无始而有终,长怀懵斯理。愿为开秘密,祈之出生死。”此文的核心思想是以《大乘起信论》为根据的“依真起妄”说。利涉法师的回答是:“真法本非真,妄复何曾起?妄不从真生,无妄何所止?既许无初末,宁容责终始?无始复无终,谁当懵兹理?胡不趣无生,乃云祈出死?”

  对于复礼法师写此文的用意,宗密说得很明白:“立此理者,拟将难法相宗烦恼有终无始也。”对于利涉法师的回答,湛然自然是不同意的:“此答都不识问意也。复礼岂不知真性本无生灭耶?意问缘生染法从何而起,起既无始,断何有终?清凉大师答之,方释所问也。答曰:‘迷真妄念生,悟真妄则止。能迷非所迷,安得全相似。(不一不异故,如《论》中海水风波之喻。)由来未曾悟,故说妄无始。知妄本自真,方是恒常理。分别心未亡,何由出生死?(意以一念不生前后际断,不应以念而起于念,于念无穷。)’”澄观的回答以《大乘起信论》思想为依据,而利涉法师则以玄奘所传唯识学为依据。宗密以及宋代之后对此事的评论都反映的是“古唯识学"立场。

  唐代湛然在《法华文句记》卷二《释序品》中说:“又涉公云:‘天台立影响等众,有义无文,未可依信。’若尔有义无文而不依信,应当有文无义,则可依耶?今谓有文有义,常人用之,无文有义智人用之,有文无义暗者用之,无文无义迷者用之。”对此,北宋从义在解释湛然著作中“慈恩安国秀公等”一句时说:“长安有十大寺,慈恩、安国十中之二也。慈恩窥基法师撰《法华玄赞》十卷,彼第一卷广立难辞。或云安国寺有利涉法师、玄秀法师,未详八相违,更加涉师二难,故成十不可也。”由此可见,利涉法师沿袭了窥基法师在解释《法华经》时对天台智顗的批评。在窥基“八相问难”的基础上,他再补充了“二难”构成“十难”。湛然著作中有多处反驳“涉公”的说法。可见,窥基、利涉的解释在当时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因此遭到晚于利涉法师的湛然的反驳。

  关于利涉的著述,《宋高僧传·利涉传》记载有《立法幢论》一卷,而日本僧人凤潭《因明论疏瑞源记》记载,安国寺利涉有《因明论疏》流通。

  如前所论,利涉法师因弟子所犯事连累而被贬谪,想必弟子不少。《宋高僧传》卷二十九所列清源附传中说,清源为涉公弟子。其文说:“润州栖霞寺释清源,姓凭,南徐延陵人也。穉年贞素,长亦弗群,俗态不拘,法流爰入,造涉公为弟子焉。学赡经律,人罕畴匹,栖于摄山,积其龄稔。长庆初,工部尚书李相国德裕镇于浙西,洗心道域,延居京口,谘禀禅要,雅契夙心。及赞皇去郡,返锡栖霞终于住寺。”——从此文中看不出清源所学与唯识宗的关系。利涉的其它弟子不见于记载。至于后文叙述的大安国寺的唯识师是否为利涉法师的弟子,没有查到相关记载。

  三、素法师

  依据《宋高僧传》卷六《唐京师大安国寺端甫传》可知,在贞元年间(785—805年),长安安国寺有素法师在弘传“唯识”。

  释端甫(770—836年),俗姓赵氏,天水人也。“始十岁,依崇福寺道悟禅师为沙弥,十七正度为比丘,隶安国寺,受具于西明寺照律师,学《毗尼》于崇福寺升律师,传《唯识》于安国寺素法师,通《涅槃经》于福林寺崟法师。”《宋高僧传》卷六记载:“演大经于太原,倾都毕会,德宗皇帝闻其名征之,一见大悦。常出入禁中,与儒道议论,赐紫方袍。”其后,在长安太原寺宣讲《华严经》,引起世人瞩目,获得德宗、顺宗、宪宗皇帝的崇信,掌内殿法仪、录左街僧事十年,“讲《涅槃》、《唯识》经论,处当仁传授宗主,以开诱道俗者,凡一百六十座。运三密于瑜伽,契无生于悉地,日持诸部十余万遍,指净土为息肩之地,严金经为报法之恩,前后供施数十百万。”端甫法师是唯识、涅槃学以及密法、净土并弘的高僧。开成元年(836年)六月一日,端甫圆寂,其年七月六日迁于长乐之南原,赐谥“大达”,俗寿六十七。僧传说他“门弟子僧尼约千余辈,或讲论玄言,或纪纲大寺,修禅秉律,分作人师五十,其徒皆为达者。”

  关于端甫学习唯识的师父——素法师,经过查考,传入日本、高丽的唯识宗著述作者中有惠素和清素法师。关于惠素,《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三记载:《成唯识论集解》三卷,惠素述;《因明论要略记》二卷,惠素述。而日本僧人风潭在《因明论疏瑞源记》卷四附录“震旦著述目录”中记载,惠素法师为北宋时期的僧人,因而可排除在外。

  清素的著作很多:第一类,《成唯识论疏》十卷、《成唯识论义镜钞》十二卷或六卷。第二类,《新集百法手抄》六卷、《百法论义聚》十卷。第三类,《因明入正理论疏记》一卷、《因明入正理门论义衡》二卷。第四类,《瑜伽师地论演义》四十卷。第五类,《法华经经赞》三卷,《法华经玄赞记》四卷,《天请问经疏》一卷。第六类,《法苑记》四卷。这些著作中,《瑜伽师地论演义》四十卷现存一部分。这两位“素法师”,看不出惠素的代际,但应该不是玄奘弟子,而是窥基之后的唯识师。清素法师很可能是慧沼之后的唯识师,但应该属于窥基的嫡传弟子。如《东域传灯目录》记载:“《法苑记》四卷,清素撰。《西端录》云:《旨归》四卷,亦云《旨题》。”而《大正藏》编者有一批注:“甲本头注曰《私可法苑义林章记》。”由此可见,清素法师的这一本著作是对窥基的《大乘法苑义林章》的解释,“私可”意思是自己私下造的意思,似乎表明至少是窥基的隔代弟子。因为清素著述已见于开成年人唐的僧人抄写带回日本的目录中,所以,清素法师的代际便在唯识宗第三代至第五代之间。如果传授唯识学给端甫的确实是清素法师的话,则清素便成为唯识宗第五代弟子的代表。

  四、信法师

  根据《宋高僧传》卷六《知玄传》记载,唐太和年(527—835年)间,长安安国寺有“信法师”在弘扬唯识学。

  释知玄(809—881年),字后觉,姓陈氏,眉州洪雅(即四川省洪雅县)人。从《宋高僧传》的记载看,悟达国师是一位贯通律宗、天台、华严、唯识以及密宗的大师,师承极广。七岁,听法泰法师在蜀地宁夷寺讲《涅槃经》,生出家之心。“年十一,遂其削发,乃随师诣唐兴邑四安寺,授大经四十二卷远公义疏,辩空师圆旨,共一百二十五万言,皆囊括深奥矣。”后来,知玄于净众寺辩贞律师所受具戒,“才听《毗尼》,续通《俱舍》,则长十山固律师之付授焉。”知玄跟随固律师学习《俱舍论》,“复从本师下三峡,历荆襄,抵于神京资圣寺。此寺四海三学之人会要之地,玄敷演经论,僧俗仰观,户外之屦日其多矣。文宗皇帝闻之,宣入顾问,甚惬皇情。后学《唯识论》于安国信法师,又研习外典,经籍百家之言,无不该综。”此“固律师”即贞固律师,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二有小传,而安国寺信法师则无从考索。从《知玄传》看,信法师于唐文宗朝(827—840年)在长安大安国寺弘扬《成唯识论》。

  五、义林师徒

  根据现存碑石资料可知,唐代太和二年(828年),有安国寺僧人致力于维护玄奘、窥基等祖师的灵塔。由此可知,于太和年间以及稍早一些,此寺有一位很有影响的义林(?—829年)大师在赓续玄奘、窥基的事业。

  关于大安国寺的义林师徒,目前有两件资料:一是《白氏长庆集》卷六十八《三教论衡》一文的记载,二是太和年间为玄奘、窥基营造新灵塔的记述。

  白居易《三教论衡》说:“太和元年十月,皇帝降诞日,奉敕召入麟德殿内道场,对御三教谈论。略录大端,不可具载。第一座:秘书监赐紫金鱼袋白居易,安国寺赐紫引驾沙门义林、太清宫赐紫道士杨弘元。”

  先由白居易作序说,然后是义林法师问:“《毛诗》称六义,《论语》列四科。何者为四科?何者为六义?其名与数,请为备陈者。”白居易做了回答,且以之与“法师本教佛法中比方,即言下晓然可见。”文繁不引。义林法师所难:“十哲四科,先标德行。然则曾参至孝,孝者百行之先,何故曾参独不列於四科者?”白居易做了回答,文略。

  接着,由白居易问僧:“儒书奥义,既已讨论,释典微言,亦宜发问。”问:“《维摩经·不可思议品》中云‘芥子纳须弥’,须弥至大至高,芥子至微至小,岂可芥子之内,入得须弥山乎?假如入得,云何见得?假如却出,云何得知?其义难明,请言要旨。”白居易文中未记载义林的回答。白居易问难:“法师所云,芥子纳须弥,是诸佛菩萨解脱神通之力所致也。敢问诸佛菩萨以何因缘,证此解脱?修何智力,得此神通?必有所因,愿闻其说。”同样,白文不记录义林的回答。

  此后是白居易与道士间的问答,白文做了简要记载,不引录。

  最后是道士向义林法师问难。道士问:“法师所问,《孝经》云:‘敬一人则千万人悦’,其义如何者?”义林回答说:“谨按《孝经·广要道章》云:‘敬者礼之本也,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则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夫敬者谓忠敬,尽礼之义也;悦者谓悦怿,欢心之义也;要道者谓施少报多,简要之义也。如此之义明白,各见於经文。其间别有所疑,即请更难。”

  道士又说:“法师所难云‘凡敬一人则合一人悦,敬二人则合二人悦’,何故敬一人而千万人悦?”又问难:“所悦者何义?所敬者何人?”义林回答说:“《孝经》所云一人者,谓帝王也,王者无二,故曰一人,非谓臣下众庶中之一人也。若臣下,敬一人则一人悦,敬二人则二人悦;若敬君上,虽一人则千万人悦。何以明之?设如人有尽忠於国,尽敬於君,天下见之,何人不悦,岂止千万人乎?设如有人不忠於国,不敬於君,天下见之,何人不怒,亦岂止千万人乎?然敬即礼也,礼即敬也,故《传》云:‘见有礼於其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也。’如此,则岂独空悦乎?亦将事而养之也。‘见无礼於其君者,诛之如鹰之逐鸟雀也。’如此,则岂独空不悦乎?亦将逐而诛之也。由此而言,则敬不敬之义,悦不悦之理,了然可见,复何疑哉!”

  最后,是白居易提出退场:“臣伏惟三教谈论,承前旧例,朝臣因对扬之次,多自叙才能,及平生志业,臣素无志业。又乏才能,恐烦圣聪,不敢自叙。谨退。”

  关于义林师徒为玄奘、窥基营造新灵塔的记述。《大唐三藏大遍覺法師塔銘并序》说:

  肃宗赐塔额,曰兴教,因为兴教寺,寺在少陵原之阳。年岁[穴/(丬*帚)]远,塔无主,寺无僧,荒凉残委,游者伤目。长庆初,有纳衣僧昙景,始葺之。大和二年,安国寺三教谈论大德内供奉赐紫义林,修三藏忌斋于寺。斋众方食,见塔上有光,圆如覆镜,道俗异之。林乃上闻,乃与两街三学人,共修身塔,兼砻一石于塔。至三年,修毕,林乃化。遗言于门人令捡曰:“尔必求文士铭之。”捡泣奉遗教,直以铭为请。

  从所引文字可知,玄奘圆寂之后,总章二年(669年)迁葬并营建塔所之后,中宗曾为玄奘大师制影赞,谥号曰“大遍觉”;肃宗题塔额“兴教”二字,塔院随称兴教寺。迁葬百年后,兴教寺出现了“塔无主,寺无僧”的衰败局面。从穆宗长庆中(821—824年)开始,即有释昙景对寺塔进行修葺。至大和二年(828年),更有京师安国寺僧义林、令捡师徒大修玄奘墓塔,而义林于修成玄奘灵塔之后的太和三年圆寂。此后,义林的弟子令检请求刘轲撰塔铭。刘轲于是于文宗开成四年(839年)五月十六日撰写完成刻石树立。

  根据唐代开成年间金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李宏慶撰《大慈恩寺大法師基公塔銘并序》中记载:“太和二年二月五日,异时门人安国寺三教大德赐紫法师义林,见先师旧塔摧圮,遂唱其首,率东西街僧之右者,奏发旧塔,起新塔。功未半而疾作,会其徒千人,尽出常所服玩,洎向来箕敛金帛,命高足僧令检,俾卒其事。明年七月十三日,令检奉行师言,启其故塔得全躯,依西国法焚而瘗之,其上起塔焉。又明年十月,赍行状请宏庆撰其铭予熟闻师之本末,不能牢让。”此文中罗列的几位窥基的后代弟子为窥基修新灵塔的经过。其中,安国寺三教大德赐紫法师义林及其弟子令检等相继努力,终于在太和三年(829年)完成迁塔之举,第二年则请李宏庆撰成此碑文。

  关于主持这次活动的义林大师师徒,其余事迹不详。而日本《华严宗章疏并因明录》中著录:“《纂要记》一卷,林法师述。……《义断记》一卷,林法师述。”此是在“因明疏”项下所列,并且有文曰“已上唐书”。可见,此位林法师撰有对窥基《因明大疏》的在诠释类著作两种。此外,《东域传灯目录》中还著录了林法师《涅槃经同经钞》一卷。

  --------------------------------------------------------------------------------

  [①] 根据《旧唐书·睿宗本纪》记载,叶静能依附于韦皇后,在景龙四年(710年)的政变中被玄宗一方所杀。赞宁这一记载相当可疑。要不,参与此次辩论的道士不是叶静能。要不,叶静能并未被杀。

 
 
 
前五篇文章

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 第七章 唯识宗的兴盛及其传承

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 第七章 唯识宗的兴盛及其传承

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 第七章 唯识宗的兴盛及其传承

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 结语:唯识宗的消亡及唯识学的传

八十华严:八十华严卷 1-5

 

后五篇文章

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 第七章 唯识宗的兴盛及其传承

开愿法师:选择学佛就是选择正确的人生

开愿法师:念佛人临命终时佛来接引的误区

开愿法师:学佛的基础最重要的是心量

中观宗文集:对中观之点滴认识(仁慈)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