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唯识学研究:唯识哲学对对像世界的说明(潘爱雯) |
 
唯识学研究:唯识哲学对对像世界的说明(潘爱雯) 唯识哲学对对像世界的说明 潘爱雯 (一)“对像世界”成为哲学探究范畴的原因 甚么是“对像世界”?它为何成为哲学家们探究的重要课题?若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对像世界”其实是指一切提供主体心识作为认知的象目(object);即是哲学中所指的“认知对象”。而“对像世界”之所以成为一个哲学课题,是因为它是一个我们能触及,但却不能以经验知识确定的界域。它不能被确定的原因是因为在认知的活动过程中,认知主体会透过概念和想像思惟,把五种感官从外物得到零碎的印象,组成一个概念的境象,然后成为我们对认知对象的知识。所以,我们看见的房屋、听到的音乐,乃至经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认知主体加工后的表象。换句话说,“对像世界”及“对像世界”的背后(即我们所谓的“外物”)的真实状况(reality),便只能成为纯粹哲学的探究范畴。而哲学家们就是透过种种有系统的思考方法和逻辑推论,试图开发此领域的知识。 (二)唯识学派探究“对像世界”的目的 佛教的唯识学派其实是建立了一套很严密的哲学理论,去分析说明“对像世界”的背后,亦即是宇宙万象的最后真实,是由阿赖耶识所提供。当然,唯识学派建立这套“万法唯识”学说的目的,不是为了纯理论知识的探求,而是有他们宗教的理想。他们希望众生籍“唯识”的道理,能明白一切面前苦迫的境况,是缘于我们不正确的心念而成。若透过佛法的指引,不断去除在阿赖耶识中污染的种子,最后会达致无漏智慧所现的清净佛境。所以在“唯识”学说中,其探究我们内在心识所缘的“对像世界”的目的,主要是扭转一般人错误的看法,以为在外在世界能找到离苦解脱的方法,接着要引导他们“由外向内”地反观主体心灵如何建构我们经验中的一切。所以,唯识学派是以认识论作为入路,从说明“对像世界”的定义,以及其建构的过程等,作为建立其唯识思想体系的第一步。 (三)“对像世界”的定义及确立定义的重要性 陈那菩萨在《观所缘缘论》中,为心识所认知的对象下了两个定义:(一)“所缘”--有形相,能令心识缘此生起相似的境相;(二)“缘”--有实体,能在经验中呈现时空相。他下这两个定义的目的,是要进一步巩固世亲菩萨所建立的“唯识无外境”说,以破除当时实有论者如萨婆多部(有部)所执的极微说,因为他们相信一切外在世界的事物是由永恒不变的极微组合而成。而陈那菩萨就是以极微不能满足“所缘”的定义,因它们不能在识上现出相似的极微表相,去否定极微能成为认知对象,跟着再进一步否定有离心而存在的极微的可能性。虽然,他的逻辑推论似乎有点难以掌握,但若换一个说法,或会帮助我们明白他的看法。即是说,当我们看见有一个瓶,这瓶是在我们识上呈现的一个表象;换言之,这个瓶是与认知主体构成一种内在的关系。但若有人说这个瓶是由极微组成,但微细却不能在识上现出似极微的表相,即是说极微不能与认知主体连上一个内在的关系。所以,极微是不能成为认知对象,因为在认知的关系中,所知(认知对象)不能离开能知(认知主体),但极微却离开了认知主体,所以它们在我们经验中是不存在的。由此可见,陈那菩萨是藉他为所缘缘定下的“有形相”这个定义,去遣除无形相的极微说,而他所下的另一个定义--“有实体”,则是建立“实相唯识”说的基础。 (四)“实相唯识”学派--识变所缘境的说法 “实相唯识”派是以陈那为首,及其继承者如护法、法称及(汉地)玄奘法师等所建立。此学派指出被认识的对象其实是由识变现出来的“相分”,而识自体以“见分”的身份认知“相分”。换言之,“见分”是认知主体,“相分”则是认知对象。能知与所知实属同一根源,都是在识中;故可以说是“识的自己认识自己。” 再者,“实相唯识”学派根据陈那所立的“所缘缘”定义,认为凡认知对象(相分)必是实体,因为这样才能令识自体(见分)生起似己的相。既然所缘的对像是实体,那么识上现起与它相似的表相也理应是实法。由此得知,前六识自体转变出的色、声、香、味、触、法此等实有“相分”,及由各识的“见分”缘此而现出的见、闻、嗅、尝、觉、知的六识上的表相,也理应是实法,从而肯定感知经验的可信性。 而至于八识中余下的两个潜在难知的心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它们各自变现的对像又是如何的呢?首先,末那识(即第七识)是与前六识不同,它不会转变出对像而缘之,而是反缘第八识的见分,而显现“我执”的表相--(即是有常、一、主宰的执相)。这是缘于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无始时来相续不断地运行,像显出“常”、“一”的永恒特质,又因为它恒常为诸法所依,好像有“主宰”的性质的缘故。此外,第八识自身亦能转出三种境为所缘。此三种境是种子、器世间及五根身。至于,三境之中的种子,是指由诸识熏习的相、名、分别的有漏习气,它们藏在阿赖耶识,随缘而生识的认知分别的作用。 (五)“虚相唯识”学派及唯识学的根本旨趣 “虚相唯识”派的建立者如弥勒、无著、世亲、安慧等菩萨,不立有能生识的“相分”,自然更不许有外境作所缘。即是说我们经验中的一切都是虚妄不实,如在梦中所经验的一样。弥勒菩萨在《辨法法性论》中说:“此中法相者,谓虚妄分别,现二及名言。实无而现故,以是为虚妄;彼一切无义,惟计故分别。”在上面论文中所说的“分别”,是指心识的作用。此作用能产生“能取”(认知主体)和“所取”(认知对像),并能在识上以语言概念显示出认识内容。弥勒菩萨在论中指出以上两种心识作用:现二及名言,都是虚假不实的东西。 由此可见,“虚相唯识”派即早期唯识学的始创者们,他们著重指出经验中的一切,是由虚妄分别的心识建构出来。若我们不再主观地以种种概念和知识去诠释事物,我们会渐渐逼近事物的实相,从而得到解脱自在。而另一方面,“实相唯识”派虽强调感知经验知识的真实性,但他们的目的是希望我们最底限度能以实在的感知经验的知识为准则,去排除纯主观心识虚构出来的无实体之物的存在。正如中观学派也是提出一个经验中的事实:事物是由因缘条件而成,所以是没有永恒不变的性质。籍此可信的经验知识,我们用来排除种种主观所起对事物“有自性”的执着。印顺导师在《辨法法性论讲记》中曾说过:“真正的佛法,不管讲空、讲唯识,都是为了要了解‘生死’,袪除无明而得涅槃、成佛。佛法,有深广的理论,但为理论而理论,真正的佛法是没有的。”所以总括以上而言,唯识学派对“对像世界”作出哲学上的说明和分析,只是籍此来作为成立己宗学说的一道桥梁,并不是为了提供我们一些纯理论的知识。因为纯理论的知识是不能使我们明白自己,以及指引我们达致清净解脱的境地。 参考资料: (一) 印顺导师:《唯识学探源》,台北:慧日讲堂 (二) 印顺导师:《辨法法性论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 (三) 释日慧:《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上)》,台北:慧炬 (四) 牟宗三:《佛性与般若(上册)》,台北:学生书局 (五) 霍韬晦:《安慧“三十唯识释”原典译注》,中文大学出版社 (六) 罗素著,李季子译:《心的心析》,香港:世界图书公司 (七) 罗素著,刘福增译注解:《哲学问题及精采附集》,心理出版社 (八) 陈雁姿:《陈那观所缘缘之研究》,志莲净苑出版部 (九) 钟圣校博士:《认知心理学》,心理出版社 (十) 朱宝昌:<唯识新解>收于张曼涛编的《现代佛教学术丛刊(27)》,大乘文化出版社 (十一)吴汝钧:<佛教知识论>收于《鹅湖月刊第一九卷第五期号二二一》 (十二)李四龙:<以现象学方法分析佛教中观学到唯识学的过渡>,《哲思杂志》一九九八年六月第一卷第二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