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顺其自然与无我 |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顺其自然与无我
你们知道什么叫顺其自然吗?你们怎么理解这个成语?现在给你们一分钟时间,考虑一下什么叫顺其自然。 通常人们遇到事情没有主意,不知该怎么做、无奈的情况下会说顺其自然。还有一种心态是看不清前途,不知该怎么做,任由它发展,事情变化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也叫顺其自然。 实际上顺其自然是道教的成语。真实的意义如同佛教的无我。与无我是同一含义、同一境界。什么叫做顺其自然呢?“顺”是不违背、不逆向;“其”就是中间,就是融入的意思。就是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不违背大自然。把个体消失融化在整体里边。一个人只有达到我空、无我的境界,才可能顺其自然。假如一个人我执重、成见多,怎么可能顺其自然呢?一定是逆其自然。就像两个朋友在一起,彼此都有自己的思想,不愿顺着对方。如果你有这个胆量,短暂的自我消失,最终是对方融入了你里边。这就看你敢不敢“死亡”几分钟或“死亡”一段时间。如你不敢,就没办法得到“道”,因为有我执在作怪。我执是生生世世形成的思维方式。我执坚固,没办法突破掉。有人说这是个性,实际上有个性的人没有办法学佛。我执不消失掉,法执更没办法消失。只有一个人的我执、法执完全消失掉,才有可能顺其自然。只有融入自然才能永生。未融入进去很快会干枯死亡。这就像从海中盛出一杯水,这杯水能保持多久呢?杯子代表我执,如果把杯子拿掉,这杯水就融入了大海。但在拿走杯子的一刹那,你会感觉到“我”不存在了,消失了。这也就是好多学佛者没有胆量、无法把自己融入对方的原因。老祖师们讲:学佛是大丈夫所为,不是帝王将相所能为。学佛是降伏自己,帝王将相是降伏别人。降伏自己的是圣人,降伏别人的是伟人。多少年来,有多少人能降伏自己?降伏自己就是降伏自己的习气毛病、思维方式、知见观念。境界上不去就是观念没改变,没有走出我执、法执的框框,没有从中跳出来。这与我们接触的环境有关系。有人一辈子虽然也接触了不少事物,但其所处的环境决定他无法改变。佛教是主张云游的,为什么见多识广的人境界同一般人不一样?为什么要出去参学?就是要把自己以前所有的概念放在一边。如果是带着成见去参访一位善知识,什么东西也学不到。就像是封住了口的瓶子,什么也装不进去。实际上你遇到任何一位善知识,都能让你受益,就看你愿不愿意把瓶塞打开。往往带着成见只能看见人家的短处,看不到人家的长处。实际上每个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同样也都有坏的习气毛病。因为在娑婆世界轮回的太多太多,习气太重了,几乎浸透到灵魂深处,几乎无法将灵性的力量启发出来。被欲望牵着走。 欲望也是一种习气,为什么事先想得很好,事到临头又不能按自己的愿望去做?比如在酒席桌上,本来不愿喝酒,可是被大家劝说一番之后,就不由自主地喝了起来,这就叫把握不住自己。如果你真的不愿意喝,也没人捏着鼻子灌你。修行和做事一样,修行本身就是在做事。内在的境界有多高,从平时做事就可以看得出来。或者说做每一件事就是内在境界的显现。 有时做事合情但未必合理;有时做事合理又未必合情,合情合理又合法当然最好。就像一个家庭,光讲道理,不名为家庭。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一个非常适合自己的位置,就看你找到没找到。古人讲:“仁者在位,能者在中,成者在下,智者在侧。”那就看你把自己摆在什么位置。如果你既不是“仁者”,也不是“能者、智者,”甚至连平常的“成者”都称不上,那你把自己摆在哪里?实际这四“者”都可以做我们的老师。我有时想我自己哪方面都挂靠不上,有时看看自己是一无是处。为什么古人把人分的这么清?因为古人每个人都敢于面对自己。只有面对自己,才有可能把自己剖析得很清楚。现在的人不敢面对自己,都是看别人看得清,而看不清自己。 被人欺骗很难,往往都是自己欺骗自己。“果”都是自己造作的,好果是自己造作的,坏果也是自己造作的 。因为智慧没开,原以为会种个好果的因,实际上恰恰是种个恶果的因。为什么做人做事时会犹豫不决、举棋不定?就是因为看不清结果,不敢承担事情的结果。当一个人太在意结果的时候,就会举棋不定。不太在意结果时,做事就比较轻松。当一个人完全为自己考虑时,眼前的一切都看不清。为什么有人做事那么轻松,胆量那么大?根本原因,做事不是为自己,没有考虑自己的需要。当一个人大公无私到极点,他的眼睛就看得非常远。因此古人讲:“当一个人大公无私到极点就是有私,当一个人自私自利到极点就是大公无私。”但很少有人能领悟到这一点。之所以内在境界上不去,就是私心所导致。人有私心本来也很正常,但问题是,我们的私心不是满足一次,膨胀一次,而是永无止境,永远满足不了。既然是无止境的,那就不必要去满足它,要适可而止。如果真能满足它,那就牺牲一次,满足它一次,也值得,问题是它是个无底洞。 人每轮回一次,就把这一世的所有信息全部贮存在阿赖耶识中。因此生生世世的记忆都贮存在阿赖耶识中。所以说阿赖耶识是一个万能的宝藏!要想修行,就必须把它打开,然后进行筛选。当你打开时,你会发现,里面真的是丰富多彩、什么都有。当发现里边许多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但根本无法抗拒。打不开阿赖耶识,无法看清自己。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头脑,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人学佛到一定层次,根本无法面对自己。有的学到一定程度后,想自杀,我就碰到好几个这样的人。这种境界的出现,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厌世,觉得人活着没有什么意思,无非就是吃穿、功名利禄。还有一个原因是自己的切身感受,看到八识田中的东西这么多,不相信自己就是八识田中的那个样子,无法面对自己。读过佛教中的《禅观正脉》这本书以后,就会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新的看法。白骨观就是以此为依据的修行方法,观想一个人皮包着筋骨……我有时一想白骨观这一套程序,就会脸不愿洗、牙不愿意刷,不想管这个身体了。你再怎么用心保护,百年之内也就消失了。每天早上洗脸、打扮、照镜子就要好长时间,一天之中好多心思都用到自己的身体上。我以前不留胡子每天要刮脸,留起来以后一个月修剪一次。天天吃饭,都是为了身体,也不厌烦,但碰到一点事就厌倦了,不愿做了。实际上人生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即使是小鸟每天也要去觅食、做巢、哺育后代、躲避天敌,何况人呢! 自然界没有法律保护,弱肉强食。而人类就可以避免。人类社会有法律保护。磨练一个人的心性,靠天天打坐,可能吗?打坐只能磨练到一定程度。禅修只能达到一定程度,就再也上不去了。实际上红尘中的考验、磨练,远远超过禅修中。平常打坐盘腿,腿一麻一痛,顶多挺20分钟,就挺不下来了。这一点考验算得了什么呢?但也很难通过。为什么都觉得坐禅难,做事易呢?实际上我们每天不知做了多少事,做不了,没有成功都放弃了。只是在不知不觉中提起来又放下,最后彻底放弃。因为坐禅修道后无法放弃,一个人什么都可放弃,惟有信仰无法放弃。只要有过学佛的过程,哪怕很短暂,生生世世都无法抹去,除非有一世大彻大悟了,你才能把你贮存的信息融入大自然,顺其自然。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真正的成道者,想做什么,都能把全部力量转移过来。而平常人是不可能把十分的力量转移的,充其量只能把七分的力量挪过来。惟有得道者,才有可能把十分的力量全部转移,挪过来。因为他已经得到了自己的心性。人有两股力量(阴性的力量和阳性的力量),降伏以后就合二为一,成为一股力量。一旦变成一股中性的力量,它就像面团,捏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因为它无我,没有我执的力量出现,当一个人超越了我执,他可以任意融入一个形状或者一种力量里面去。看到大海、大树,都可以把自己融入到里面去。当一个人能够把自己融入对方时,他做事也就变得非常轻松。 今天来开光的持佛法师,给我一个小小的感触。此人是有能力、没脾气,而我是没能力,还有脾气。上等人是有能力、没脾气;中等人是有脾气,也有能力;下等人是无能力,还有脾气。我想我是属于下等人。 一个人讲话的声音也很重要,为什么同样一篇文章,有的人读起来特别有感情,令人深思。有的人读起来就令人感到枯燥无味?实际上这也多半是先天带来的,生生世世贮存在阿赖耶识中的东西。就像“气质”,很抽象,但确实存在。拿不出来,但能看得见。为什么有人长得好,但气质不好?长得好坏仅仅是表象上的东西。一个人努力去提升自己内在的素质,并非不可能,完全可以改变。怕就怕在不愿意改变,还以为自己很好。一个人笨不怕,就怕不愿改变自己。另外一种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有了一点进步以后,境界又上不去了。拿世间法比喻:有了一点儿成就,就被眼前的收获障碍住了,被境界转了。我们修行也好,做人也好,就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境界。一个人如果对自己要求不严的话,是无法跳出自己目前的思想框框的。只有在自己身上狠下工夫,内在的境界才能冲上去。实际上我们做人、做事、修道,最后所要改变的都是自己内在的素质。为什么修了这么多年境界上不去?就是因为不愿改变自己内在的东西,不愿在自己身上下工夫。 有好多古人的语录、传记,实际都不愿讲出来。在座的有的来了这么久了,如果在我这里一点都不能受益,我感到非常惭愧。是我自己内在的力量不够,没有东西给你们。我天天渴望自己能进步,改变内在的力量。只要改变内在,外边的事就容易做。做人是一个观念的转变,做事也是一个观念的转变。观念不转变,做什么事情都很难。 ﹡ 习气、习惯就是业障。了缘就是了业,结缘就是结业。传统叫“缘”,实际上就是“业”。当一个人慧眼未开时,你认为是在结善缘,也可能是结恶缘。认为是在了旧业,实际上是在造新业。
----------------------------------------------------------------------------------------------------------------- 更多万行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