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空海法师:如何将学佛修行融入于日常生活中?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空海法师:如何将学佛修行融入于日常生活中?

 

  *慈悲、柔软、谦下

  *心量无边无际的扩展…

  *深入体会世间的苦难─老、病、死

  *惭愧心、亲近善知识…

  如何将修行与日常生活融合为一并运用于其中呢?如何将所听闻、理解的佛法透过「解行合一」实践出来?当我们听闻佛法、学佛之后,若只是停留在头脑知见、装填一些佛学名相概念,或以为自己已经很懂了,而去跟别人比划、争辩,实非正确学佛的方向及心态。学佛就是要学习佛陀的「佛道无上誓愿成」及大慈大悲悯众生的胸襟。如果把学佛意义更具体的显现,其实就是「自净其意」,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修正我们以往错误的行为及不正确的观念知见。

  真正的学佛修行是修正我们自己的“身行”、“口行”、“意行”,不是越修越行,或是自恃越修越行之后再去修理别人。如果能真正理解佛法的要领核心,其实学佛修行本来就应该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应用,融入在历缘对境中。如果学佛无法与日常生活结合,如此的「解行」是脱节的、不正确的。当我们听闻佛法之后,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去体悟、处处去求证--什么是「无常法印」?什么是「缘起」?什么是「无我」?这些都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检验、印证的。打坐、禅修时候,当然是可以让我们体悟精进,但更多的印证而且更深刻、更活用的佛法,都是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之中。

  如何把修行运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呢?平常在工作之时,就可以先好好的修“身行”,我们身体的各种动作,当下每一天不管正在做什么,都能够保持清醒明觉──清楚觉察自己正在洗衣服,也清清楚楚觉察当下洗衣服的动作及过程;若正在炒菜,一样清楚觉察自己正在炒菜的过程;如果要走路去上班、搭车、开车…等整个过程,都要清楚觉察。当我们在处理公务或洽谈各种业务,一样在这过程中,都要清楚觉察,这就是把修行融入在日常历缘对境中。

  这是相当不容易,需要慢慢去开发,真正的觉醒就是在历缘对境中时时保持清醒明觉,从中不断的觉醒、觉醒,然后将来才能够真正的「觉醒」过来。修行的一个很重要的要领,就是清楚觉察自己当下的工作、动作,把「身念住」先开发出来。

  「身念住」的开发就是把“身行”先清楚的觉察,再来是“口行”。我们每天必须要讲很多话,对家人、亲戚朋友、同事、上司、属下、…等,都有很多讲话的机会,在这讲话的当下,也一样是修行的好机会。“口行”当下就是要去观察到我们的嘴巴正在讲话,这就是“口行”。以前我讲话总是很快、很冲动,就像机关枪一样一直要讲给别人听,却从来没有仔细听到自己讲话的声音,这就是没有在修行,没有在修“口行”。

  要如何修“口行”呢?当下把讲话的速度稍微放慢一点,然后要清清楚楚的听到自己正在讲话的声调、声音及内容,不要以为这很简单喔!其实是相当不容易啊!因为我们在历缘对境时,通常都是很快速的就冲动反应,急切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少清楚听到自己正在讲话的声音,但修行就是要修“身行”、“口行”、“意行”,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所以每天在讲话当中也都是最好的修行,我们能不能在讲话之中就清楚的觉察,现在有没有冲动?讲话速度是快?还是慢?我现在讲话的音调、声调到底是高亢?还是柔和?讲话有没有正在展现我(傲)慢?讲话有没有慈悲?有没有在颠倒是非?有没有在加油添醋?此时不只在修“口行”了,连“意行”都已经在开发、在观察,本来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把每天的动作安住在每一个当下而清楚觉察,包括我们的讲话、走路,都能够清楚觉察,这样就是把修行跟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

  再者,学习把我们原来狭窄的心量逐渐打开,透过「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将心量扩大到无量无边无际…,原本我们的心胸狭窄,容纳不下别人的优点,看到别人的优点,很容易瞋恨、嫉妒,当下马上要觉察到自己当下有没有在瞋恨别人?有没有在嫉妒别人?而且还要把这种心态马上转换过来──多欣赏别人的优点,多学习别人的优点,赞叹别人的成就,随喜心发露,这样每天就可以把恶缘转变成为善缘,把恶因转变成为善因,这些都是在修行。

  柔软、慈悲是世间最大的力量,心量要逐渐无边无际的扩展,当有任何的瞋心起念,绝对不要责怪境界、怪东怪西,而是要反观到我们的框架又在现形了。当遇到不如己意的情境发生时,要当作是境界的考验,也是无常的展现,心境及心情是放下而自在。此时也是我们最好自我反观的时候,不必一昧的怨怪境界,因为已经发生了,而且也不是我们能掌控的,当我们要求境界的改善及如何与境界达成和谐共处,那真是要有很大的智慧。换做以前的我也是会责怪外境,想办法强力去改变及扭转外境,也是很容易怨叹生气,但经过一年来的学佛体悟,现在对一切原先认为的吵闹声或不可抗力的逆境,就不再黏着执着的排拒起瞋,而学习着以宽容慈悲的心量让这些境界穿流而过,心境上得以保持平静而安祥。

  常常听闻学佛之人讨论「与空相应」,虽然不知道这些名相及境界的实质意义,但我却相信真正的佛法核心是慈悲心的展现及心量的无限扩大,当我们心量无边无际的扩展,就能够包容体谅所有的境界及六道众生。当我们的心量能如虚空一般的无边无际,那就是与空相应吧!不知道我的体会是否是正确的?但我知道此是我现在最大的挑战及功课──以慈悲心、柔软心善待一切众生,不去比高比低、比上比下。

  以往的我总是自视甚高、争强好胜、不服输,也不容易真诚赞叹、佩服一个人,经过一年学佛的历程及蒙受空海法师的智慧与慈悲感化了我,让我这又臭又硬有如「粪坑里的石头」渐次改变,不再有争强好胜的念头,不再比高比低、比优比劣,我只是尽我的一份心力,能够帮助更多的众生离苦少苦,渐次消溶我是、我能、我慢,虽然还没有办法做到完全消溶「自我」,但已经能很快速的反观检省,空海法师要我能将遭遇到的所有情境及起心动念观察得更幽微深透,随时保持清醒明觉。我也深深的觉悟到过去真的是自欺欺人、不知不觉的自以为优越,但实际上是毛病、缺点、坏习性一大堆,因此也渐渐能去包容体谅别人习性的展现,但这个体谅及包容的背后,绝对不是透过刻意造作或压抑、伪装的做给外人看,而真的是要透过反观检省之后的体悟─自己并没有比别人更优越、高明。况且以我这般一根肠子通到底的人,没让我打从心里的信服而真诚蜕变,天王老子来也一样难以让我点头,而这也真是我这个顽石的坏习性。

  现今我渐次体悟到「柔软、谦下」才是大智慧的展现,也是此生唯一前进之路,于修行路上,没有想拥有任何的成就或掌声,只希望除了能了悟生死大事、离苦得乐、得大安心大自在之外,并愿意将我这一期的生命奉献出来帮助更多的人离苦少苦,不论是站在任何的岗位上或扮演任何的角色,没有争强好胜或应该站在什么的重不重要职责上,众生是平等的,更期许自己能够以平等心对待一切人事物,没有谁才是了不起或有大小、高低、尊卑之分,小小的螺丝钉也是同等重要的角色,而同时也时时观照自己是否有生起我是、我能、我慢之心?为了能帮助更多的人,若不能够自己先心安自立、法身具足、为法做见证,否则只是嘴巴说说,那也算是在构筑梦幻世界、颠倒梦想、自欺欺人。

  从现在开始,每天不断的勉励自己要慈悲善待一切众生,心量无边无际的扩展,这就是把学佛修行与日常生活结合一体,融入在日常生活中。

---------------------------------------------------------------------------------------------------------------

更多空海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禅宗·法眼宗:法眼宗渊源

空海法师:“四念处修行法要”问答(一)

空海法师:“四念处修行法要”问答(二)

空海法师答疑

空海师父给马来西亚同修的一封信

 

后五篇文章

空海法师:为何要打坐 打坐益处(禅修问答)

空海法师:安那般那十六胜行

空海法师:妙法荷叶心经

禅宗·法眼宗:“法眼宗”和延寿法师

空海法师:解脱道和南传佛法的不同之处(给大陆同修的公开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