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证严法师:调伏人生二十难 第十四难:心行平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证严法师:调伏人生二十难 第十四难:心行平等

 

  佛说人有二十难,心行平等十四难;

  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古行行出状元;

  生命原来本同源,何必区分贵与贱;

  怨亲一如无分别,心行平等亦不难。

  四季的转换,不同的气候,分别有不同的景象,人当然也有不同的分别心。

  佛陀要我们将自己的心调适平等,不要有分别心。尤其在人与入之间,关于各人的地位、名誉等,不要有贵贱的分别。但是谈何容易!所以佛说人有二十难中,「心行平等十四难,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古行行出状元。生命原来本同源,何必区分贵与贱,怨亲一如无分别,心行平等亦不难」。要心行平等的确比较困难,因为心的运作易向外区分。

  慈慧平行心平等

  在大林慈济医院刚开幕时,本会宗教处有一位基层同仁,一个多月的时间都在大林帮忙,每天记录全院上下的工作日志传回花莲,让我可以了解那边的最新消息。

  当他要离开时,院长别情依依送他到门口,忽然间对这位年轻人说,告诉你一个故事——在夏威夷海边,有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每当气候有所变化,就有人来请教他天气动向。他也会很准确地向大家报告:何时会下雨!何时有台风!台风距离夏威夷还有多远等等的消息,所以大家都很敬重这位老人。

  有一天,老人同样走在海边,又有人来问他,今天的气候如何?老人回答:「今天收音机失灵,我的消息都是来自广播。」大家原以为他料事如神,至此才恍然大悟。院长将故事说到此处,接着就告诉他:「你在这里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天都将院内所发生的状况写出来,让师父了解,如今你要回去了,这个工作要教谁替代呢?」

  这段故事真的让我很感动。院长虽然是医院的大家长,但是他与同仁之间的关系,就如同父子般的情感。此外,他也能够做到尊重年轻人,这就是前面所说的「不轻未学」。

  接着谈到「心行平等」,院长与基层员工打成一片,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孩子,这就是平等心。如果每个人都能用这种亲爱、平等的心念待人,我们的社会将会充满温情。

  「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古行行出状元」,每个人都有他本能的才干,不一定人人都是万能,但是都有各自的优点与专长。只要我们有兴趣,愿意用心学习,自然会懂得更多,做出来的事也将更成熟。

  反之,没有培养出兴趣,就无法专心学习,每样都想学,却都学得不彻底,这样就没办法学到真功夫。要知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功能——例如媒体曾经报导,一位医学系毕业生,毕业后重新报考餐饮科,将来想当厨师,这就是他的兴趣。

  这位年轻人,他如果对当医师有兴趣,就会成为看病的医师。但是,他真正的兴趣却是烹饪、下厨房,所以他去学餐饮,将来融入医学观念做好营养调理,让每位客人都有均衡的营养,其实这样也很好。因为行行都能出状元,若能用心为社会人群付出,就是最有价值的生命。

  追溯生命本同源

  所以说「生命原来本同源,何必区分贵与贱」,生命原本就有相同的起源。佛陀说六道轮回,大地有无量无数的众生,所谓众生,就是指不同形态的生命——猫不是狗,狗不是猪,猪也不是牛,牠们的形态各不相同。

  因此,狗不会生猪,鸭不会生鸡,牠们的生命都有各自不同的基因,所以就会有不同的形态。然而同是人类,先天的构造就都一样,大家都有一个头、两只手、两条腿,在六道轮回中,人的形态是相同的依报,大家都是人,依报在地球上。

  但是各人却有不同的正报——你是你、我是我;我吃我饱、你吃你饱;你修你得,我修我得。同样的境界,说不定你们看了很烦恼,而我看了很感恩;感受不同,结果就不同。所以,我们在人生道上,有一个共同的依报,同样生在「人」的境界里,却有各自不同的际遇。

  正报来自于人的心态,各人的心态绝不相同,所以佛陀教导我们,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其实人与人之间,不需要分高低,也不需要分贵贱,因为再高的位置,即使名气很大,所有的一切都很优越,然而也都是「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食衣住行所需各项,都不是自己能独力创造的,需要很多人同心合力地付出。

  所以,每个人都要依靠别人而生活,同时也为别人提供生活所需,因此,还有什么贵贱之分!

  怨亲一如无分别

  心境若能突破,就会「怨亲一如无分别」,没有我们所怨恨拘人,也没有我们特别亲爱的人,扩大小爱,就能转化成大爱,有了大爱,就会怨亲平等,绝对没有分别。如此一来,心行平等就不困难。

  学佛就是要学一念心,如何调整好这念心,在心与境界交会时,常常保持平衡,没有起心动念,也不会在境界中起烦恼。现代人的生活比较富有,所以总是不敢承担责任,也不想去做比较辛苦的工作,动不动就会说:「我太辛苦了,压力太大了,责任太重了!做超过时间了!」

  这都是由于现代人把心放松了,懈怠心一起,自然就会起分别——分别辛苦与享受。有了贪享受的心,就会怕辛苦;心起了分别,行为的懈怠就接踵而至。

  学佛应该要超越心灵境界,选择了志愿的道路就一心向前,这就是精进。在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要时时间自己:今天我依报于此,抱持着怎样的心情来融入这个境界,是否能共同承担师父这分心愿志向?

  有句话说「发心如初,成佛有余」,修行如果能将初发心好好把握恒持,内心就会轻安自在,无论怎么辛苦也会甘之如饴,因为这毕竟是自己的志愿。我们发心立愿,「只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若能将心行调好,就会很平等,不会有分别、计较,所以要多用心!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证严法师:调伏人生二十难 第十五难:不说是非

明奘法师:六祖坛经说什么 万法之本 无生灭

明奘法师:六祖坛经说什么 祖师禅的前提

明奘法师:六祖坛经说什么 万法不离自性

明奘法师:六祖坛经说什么 证得空有不二

 

后五篇文章

证严法师:调伏人生二十难 第十三难:不轻未学

证严法师:调伏人生二十难 第十二难:除灭我慢

证严法师:调伏人生二十难 第十一难:广学博究

证严法师:调伏人生二十难 第十难:触事无心

证严法师:调伏人生二十难 第九难:有势不临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