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普贤菩萨·讲记释义:十大愿王浅说(圣一法师)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普贤菩萨·讲记释义:十大愿王浅说(圣一法师)

   一九九二年三月十六至十九日于新界沙田大会堂

  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

  六者请转*轮

  七者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

  十者普皆回向

  各位善知识,今日佛青会请讲十大愿王,本人趁此机会,与大众结结法缘。

  在佛教教典中,华严经最为第一,释迦牟尼佛初成正觉,不起菩提座,三七日中,为法身大士阐扬如来因中修万行,果证万德,直捷成佛的一部大经,所以名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方广者,是如来三身之别名,大是法身,名毗卢遮那佛,方是报身,名卢舍那佛,广是化身,号释迦牟尼佛。三身是佛果报,果不离因,以修万行因华,庄严万德果海,故名华严。

  华严着重修因,因圆果自满,因属菩萨,所以华严海会各位菩萨皆说各证如来一德,世尊默然允可,唯普贤菩萨万行已圆,全彰如来果德,世尊微笑。

  一者礼敬诸佛

  普贤菩萨对善财说:「我已略说如来功德,如海一滴,若广说者,十方如来尽未来际,相续演说,不可穷尽,今欲入如来功德海,唯应修十大愿王,即能证入。」

  善财曰:请大圣说,我等与一切众生皆愿修习。

  普贤曰:一者礼敬诸佛。

  重点在敬字,仗佛力自力即能证入。古德说礼有七种:一者我慢礼、二者唱和礼、三者恭敬礼、四者无相礼、五者起用礼、六者内观礼、七者实相礼。

  平常人多用恭敬礼,所谓五体投地接足稽首,我本人年少时在北方参学,大众睡时我去拜佛,返观能拜者是何物,不见有我拜,拜而无我,剎那十二时至,即去休息,我只能体会到第六种内观礼的好处。

  礼者身礼,敬者心敬,心敬而礼,礼则专诚,敬则无妄,无妄则心诚,诚则能证入法界,即见十方三世一切佛剎的微尘,尘尘性空,照见法界一切佛。

  尘空无障,法界理显,依理发愿,名普贤愿,依理起行,名普贤行;依理发行,行弥法界则有行力,依理发愿,愿满虚空则有愿力,如是行愿力,能令行者信心清净,慧解现前,照见法界诸佛,如在目前,是现量而见,不是比量而知,犹如善财童子参德云比丘,得念佛法门,在三昧中亲见法界佛,无一佛而不见,又如中峰国师云:「剎那念尽恒沙佛,便是莲华国里人。」

  见法界佛故,开佛知见,见自身清净,自身身业、语业、意业、三业清净,即以清净三业,常修礼敬。身清净故,一一佛前能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身,一一身能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佛,此时证入法界,礼敬法界佛,法界无尽,诸佛无尽,我身无尽,礼敬无尽。

  假如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是法界,法界无尽故,虚空无尽,我礼亦无尽,众生界即法界,法界无尽,众生界无尽,则我礼无尽,众生烦恼即法界,烦恼无尽,故我礼无尽,众生业即法界,众生业无尽,故我礼敬无有穷尽,如是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礼敬,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三业清净是无为法,因此常礼,无有疲厌。

  二者称赞如来

  称者称述,赞者赞叹,如来所有功德我能称说,如来功德最上无比,故我称扬赞叹,涅槃经迦叶菩萨赞佛功德偈云:「我今欲以一法赞,所谓慈心游世间,是慈即是真解脱,是慈即是大法聚。」

  因如来慈,慈中具一切德,具十力四无所畏等功德,不同声闻慈,慈不具德,何况人天慈,所以如来慈内含万德,悲喜舍亦如是,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亦然。又如般若经云:「布施为法界,一切法趣布施,是趣不过。」佛功德最高无上,是以为众称扬,令众学习,行者欲称扬赞叹如来功德,非证入法界,亲见亲解不可。

  是以先发普贤之愿,从愿起行,行愿相资;证入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极微,一一微尘性空,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例如天上群星拱北斗,地下诸水尽朝东,人间百官朝王,佛德巍巍,为众所归,我以甚深般若,最胜慧解,开佛知见,现量而知,然后以超过善口天女辩才,同时以微妙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以种种音声,组成种种言辞海,或章或句,或一四句偈,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

  如世尊昔日在石窟翘一足,经七日,以一偈赞叹弗沙如来,偈曰: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

  又如普贤菩萨在此经中称述如来功德,最后一偈曰:

  剎尘心念可数知 大海中水可饮尽

  虚空可量风可系 无能尽说佛功德

  华严经云:

  佛身遍满于法界 普现一切众生前

  随缘赴感靡不周 而恒处此菩提座

  历代祖师作铭作论,皆赞如来功德。

  如来全修是性,德满虚空,法界无尽,我赞无尽,虚空界无尽,我赞无尽,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前念今念后念,念念赞叹,相续无间,以清净身语意业赞叹,故无疲厌。

  三者广修供养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将万物供养佛,及施一切众生,内舍悭贪,外资福德,福圆慧满,号两足尊。

  供养者将自己最贵重之物奉献贤圣,故名广修。当知供养得福,有福则物富,物丰能供养,如是物、供、福三者,循环不息,因果历然。

  佛在何处?何处见佛?法界无形,虚空有状,十方三世一切剎土微尘,一一微尘性空,皆见法界佛,一一佛在微尘里转大*轮,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发普贤大愿,修普贤大行,行愿力故,深信清净,胜解现前,现量而见,现量而知,见佛菩萨海会,然后从理起事,随念所成,供养众具,皆悉满足,以上妙诸供具,所谓香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周遍法界,供养如来。又以天种种香:涂香涂壁,烧香腾空,末香布地,供养如来。又燃种种灯,灯炷如须弥山,灯油如大海水,供养如来。

  即此事供,摄事归理,理性清净,目之为法,依法修行,心冥法界,福等虚空,故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法性清净,如说而行,供养法身如来;利益众生,众生苦尽即证菩提,供养如来;广行四摄法,摄取众生从我学道,供养如来;神力遍法界,能代众生苦,供养如来;勤修一切善法,增长善根,供养如来;广学万行,自他两利,供养如来;凡有所作,不离菩提心,皆成佛事,供养如来。

  法施无穷,财施有限,财法相比,千分万分不及一分、乃至迦罗、析人身毛百分不及一、俱胝百亿、那由他万亿不及一、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碎大地作微尘亦不及一,何以故,诸佛如来以法为师,得法成佛,成佛说法,尊重法故,众生如法修行,皆得作佛故。菩萨行法供养,见佛法身,圣心冥合,是名真法供养如来。

  此广大最胜供养,事理圆融,财法无二,若虚空界尽,何用供养,以虚空无尽故,我供无尽,众生烦恼、众生业无尽,我供无尽,前念今念后念,念念供养,相续无间,身语意业清净,故无疲厌。

  四者忏悔业障

  华严经以一真法界为体,迷一真法界故有无明,无明眷属就是贪、瞋、痴,此三毒能造无边业,由业招无量苦,所以苦海无边,业海茫茫,识浪翻腾,此惑、业、苦三,以业最重,障人修行,障人见道,障人见佛,障人闻法,障人生净土,牵人入生死,牵人入地狱,牵人作业,复起烦恼,皆由业障故。

  菩萨自念无始劫来,由贪瞋痴,发动身口意,作诸恶业,或一日作,一年作、一生作,生生世世,所作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质有形相者,虚空不能容纳,我今遇普贤愿王,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一一诸佛菩萨前,真诚忏悔过去所作之业,后不复造,前罪消灭,后罪不起,得见本源自性清净,恒住清净戒体而修律仪、善法、饶益有情等三聚大戒,成就尸罗一切功德,复以普贤行愿力,观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譬如明镜,本无尘垢,识垢无垢,心镜常清净。

  如是虚空界无尽,我忏无尽,若众生界尽,何用忏悔,以众生无尽、烦恼无尽、业无尽,我此忏悔,法尔无穷无尽。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忏悔,不造诸罪,相续无间,常忏常悔常清净,身语意三业清净,故无疲厌。

  五者随喜功德

  万法一体,人我同源,经云:自作十善,教他作十善,随喜行十善者,赞叹十善法,共成四十种善。

  愚者只知自作,缺同情心,故不教他,亦不随喜,何况赞叹。智者自作又教人作,有自行、化他两种功德,再来随喜他人一毫之善,则内除嫉妒,又有他人功德在自己心内,更能赞叹善法,则成弘法大师矣。

  例如见他人出家,心生欢喜,就有出家功德,见他人放生,心生随喜,就有放生功德,见他人说法,自己未有因缘说法,但心生欢喜,就有说法功德,见他人坐禅,不必自坐,心但生欢喜,就有坐禅功德。如是自作有限,随喜无穷,自己出家只有一次,随喜他人出家功德,则有百千万次,所以功德自造也好,他人作也好,皆可流入我心,我心有他人功德,无嫉妒念,何等喜乐,何等坦荡荡。

  儿子中状元,父母生大欢喜,父子同体也,学生中状元,老师生欢喜,从我教出也,何异自中。因此,欲建立别人功德在自己心田内,应生随喜,否则不喜,或生嫉妒,有嫉贤妒能之念,自己永绝贤能之路,悲夫!无始劫来嫉妒之贼,潜伏八识田中,或时起作,自害害人,今日诵普贤大愿王,一扫清光!

  欲识自心广大,观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菩提心时,非在我心外发,如何发心?心觉能知,若生随喜,即有一切如来发心功德在我心内,令我好乐,为我学习,助我早日发菩提大心。十方如来发心为求一切智,而勤修福业,福能融慧,我亦随喜勤修。

  如我本人,最初闻他人写经、燃指,当时心生欢喜,后来我就能刺血写经,燃指供佛,若当时不随喜,何有今日之事。

  一切如来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头目手足,我皆随喜;如是一切难行苦行,乃至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菩萨智地、成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一切善根,我皆随喜,此乃随喜佛功德。

  乃至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古人云:西方路上一只鹅,口含青草念弥陀——鹅能念佛;水鬼修心——水鬼升城堭,地藏经主命鬼王受记作佛;帝释受记成佛,以及所有六趣功德,我皆随喜。

  十方一切声闻断惑证真,摆脱生死,辟支佛兼除习气,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菩提,自他两利广大功德,我皆随喜。

  如是十法界功德在我心内随喜,虚空界无尽,众生界、众生烦恼、众生业无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清净,无有疲厌。

  六者请转*轮

  得其法者等诸佛于一朝,失其法者历劫勤劳唐捐——世尊初转*轮,五比丘证阿罗汉果,八万诸天悟无生忍,法华经化城品云:「若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及余世间所不能转。」转*轮者,将佛心中所得之法,转入他心,故名为轮。

  世尊初成道,梵王帝释等殷勤劝请,如来四十九年说法,谈经三百余会,如楞严经是阿难尊老请佛说,法华经是弥勒菩萨发起,舍利弗三请佛说,金刚经是须菩提请佛说,维摩经是维摩居士发起,请如来转方等*轮,大权比丘,示作众过,令佛制二部律,故有大小二乘毗尼律藏,五篇三聚解脱木叉,十二分经权实教典,离欲真净甚深法宝,流通娑婆利益人天。

  良以如来未出世,世无佛法,世界黯冥,世尊出世,*轮常转。维摩经云:「三转*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天人得道此为证,三宝于是现世间。」后代儿孙,以此修行,以此为证。

  文中说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广大佛剎,一一剎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在大众前,悉以清净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轮。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轮,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七者请佛住世

  良以法界众生无尽、众生业无尽、众生烦恼无尽,故需佛常住世间,度无尽的众生。文中谓以普贤行愿力故,见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时,我悉劝请莫入涅槃,久住世间,利乐一切众生。

  又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善知识,我悉劝请,莫般涅槃,为欲利乐群生,作人天眼目,觉世明灯,开示修行正路,降伏魔外邪说。

  如世尊灭度时,尚敕迦叶、宾头卢、罗侯罗、军屠砵汉等四大弟子莫入涅槃。又如南岳大师,临命终时,谓诸弟子曰:「若有十人不惜身命,常修法华、般舟、念佛三昧、方等忏悔,期于见证者,随有所需,吾自供给,若无此人,吾即去矣。」

  又智者大师修忏诵法华经,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可知请佛住世者,实请众生三业清净,则见如来常住世间,娑婆便成净土。故经云:身口意三业清净是名佛出世,身口意不净是名佛灭度。

  以虚空界无尽,众生界无尽,故请佛住世无尽,又众生烦恼无尽,众生业无尽,故请佛住世无尽,我以普贤愿力,念念劝请,无有间断,三业清净劝请,无有疲厌。

  八者常随佛学

  所作所为与佛相同,行佛行处行故名常随佛学,法华经云:「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成就甚深未曾有法。」世尊行菩萨道时,到十方世界参学,尽行诸佛道法,令权智满足,勇猛精进,成就甚深未曾有法,又实智圆具,以权智下化,无生不度,以实智上求,无佛不成、如是权实二智,吾人应跟佛学。

  如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世尊因地为最胜仙人时,世无佛法,仙人渴仰法,魔王来试曰:「我有佛偈,汝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剌血为墨,当为汝说。」仙人欢喜,实时剥皮析骨刺血,魔王见已,愁忧遁去,仙人发大誓:「谁有佛法者,当为我说。」实时离娑婆三十二剎土,有国名普无垢,佛名净名王,忽住其前,放大光明,照其身体,平复如故,为说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仙人闻法,得大辩才,为众宣扬,度无量众生。

  世尊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一切所有,法华经云:「吾观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后得成菩提。」我等应跟佛学。

  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所谓放光现瑞、雨华动地、分形散影、现种种佛身:丈六身、千丈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变化身。处种种众会:菩萨众会、声闻众会、辟支佛众会、转轮圣王众会、剎利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以圆满音,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大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随学,如今世尊毗卢如是,其余一切诸佛,我亦随学:

  学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庄严净土,

  学药师如来无边誓愿利有情,

  学香积如来以香饭作佛事,

  学阿(音同触ㄔㄨˋ)佛三密加持。

  随佛学者但取其义,不泥其事,如法华经诸佛有子义同,而释迦一子,日月灯明佛八子,大通智胜如来十六子,随时随地所宜,诸佛度生,示现有子事别。世尊舍身济饿虎,吾人学其舍身济物,勿拘泥其事,不可强不饿之虎,食自己的肉,是名为舍,应该见机舍身,为救大众,是名善学,又名活学。

  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佛我皆学习,圆满如来一切功德,如是虚空界尽,我愿无尽,众生界尽业尽、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意语三业清净,无有疲厌。

  九者恒顺众生

  诸佛道同,众生殊相劣形,度尽众生,即见一体如来,所以六祖曰:「识得众生,众生空即如来,不识众生,被众生迷,万劫不见自性。」故欲求佛,但识众生,维摩经云:「诸佛解脱,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

  良以度少许众生,得少许觉,度一半众生,得一半觉,度尽众生得大圆满觉,因有众生,觉生无生,即名为佛。今普贤大愿,恒常随顺众生,度生无生,出生诸佛。

  以普贤愿力,能尽法界虚空界照见十方剎海,所有众生,千差万别,如海千涛万浪,若无明风息,则海晏河清,识海便成性海,所以普贤愿力,先识众生,然后随顺而转,识得众生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依地水火风而住者、有依空生住、有依卉木生住,楞严经说有十二类生,色身各各不同,形状或竖或横,相貌有妍有丑,寿命有长短,品类水陆空,种类黄白棕黑红,民族名号更多,心性有善恶刚柔,知见有邪正偏颇,欲乐有动静闲忙,意行有取舍爱恶,威仪有行住坐卧,礼仪三百,雁飞成字,鹅行有序,衣服有羽毛鳞甲,饮食有段触思识,人类有村营聚落,城邑宫殿,天龙八部亦然,行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思想分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未出三界者,我皆于彼性情随顺而化度之,执劳待役而承事之,饮食衣服卧具汤药而供养之,如父母师长而敬奉之,我不敢轻众生,众生皆当作佛,若见有病者为作良医,若见娱入邪途,示其正路,若入生死闇夜,为示涅槃光明,若缺财法,则示衣里明珠。

  如是以普贤愿平等饶益一切众生,证入法界,无一众生而不度,随顺众生,如水随器,如影随形,生生世世,随其所堪而导利之,令一切众生返迷成悟,便是供养诸佛,能令众生尊重己灵,承事不逆者便是尊重如来,更能使众生从性起修而不离自性,生法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以诸佛如来无性故,若见有自性,则计有所得,诸见生起,便成增上慢,所以诸佛无体,以大悲心为体,大悲心亦无性,因众生苦而起大悲,大悲拔苦,非觉不拔,拔众生苦故发菩提心,因菩提心修万行,而成万德佛果。

  譬如生死旷野,烦恼沙碛之中,有菩提大树王,一切众生具佛性,是菩提树之根,诸佛菩萨修万行证万德,是菩提树之华果,菩萨以大悲水滋润众生菩提树根,故菩提树生长诸佛菩萨华果。

  何以故?诸菩萨以大悲水救众生苦而发菩提心,由菩提心出生万行拔众生苦,功德圆满,成就阿耨菩提,若无众生之迷,何来菩提之觉,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之苦,一切菩萨无从发菩提心,则不能成无上正觉,因修普贤行愿,证入法界,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平等拔苦故,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拔众生苦故,成就万德,供养如来。

  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无尽,众生界无尽,众生业、烦恼无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清净,故无疲厌。

  十者普皆回向

  菩萨所作功德,悉皆回向,回向则无私,无私则真实,真实则直入法界,入法界则能利益一切众生,益生功德圆满,自证菩提。

  回向有三种:回自向他,则成化身佛,回因向果成报身佛,回事向理成法身佛,犹如一杯水,倾入大海,便成大海水,是谓回小向大,所作功德回向众生,能令众生离苦得乐,此乃回向众生,所作功德不求余物,唯求作佛,寻源得本,是谓回因向果。

  法华经云:「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地藏经云:「更能回向,不问多少,毕竟成佛。」

  十大愿王最后一愿,普皆回向,从礼拜赞叹乃至恒顺众生,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则我功德真实,若不能令众生离苦得乐,则我功德虚妄,回向是试金石之良方。

  又我功德回向,能令众生,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若能如是,则我功德真实,否则功德虚妄;又我回向时,能令诸恶趣门关闭,又能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则我功德真实,否则,不能闭诸恶趣门,又不能开人天路,则我功德,虚妄不实;又我回向时,我功德能代一切众生受极重恶业苦,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则我功德真实无疑。

  以此真功德,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众生界、众生烦恼业尽,我此回向,无穷无尽,念念相续,周遍法界,身口意三业回向,无有疲厌。

  普贤对善财言:

  善男子,以上所说,是为菩萨摩诃萨应修十种大愿,若诸菩萨,于此大愿法相,随顺修习,便能趣入不思议解脱境界,亲见如来功德,不劳我说,即此如来功德,称性起修,便能成熟一切众生,又能随顺阿耨菩提,更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是故善财,汝于此义,应如是知,知此大愿,由心而发,愿不离心,愿力心力,心愿相熏,能令行者一剎那间,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具足佛功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经尔所佛剎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所得功德甚大,未出有为界,以有所得故,未见自性。

  若复有人,得闻华严性海十大愿王,一经于耳,历历在心,酝酿成种,种熟发行,顿入法界,见实功德,比前有相有为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或复有人,以深解力,解心清净,即大愿王,心包太虚,愿周沙界,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所成无漏功德,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剎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消除。一切魔军、夜叉、罗剎、若鸠盘荼、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饮血啖肉诸恶鬼神,皆悉远离,或时发心,亲近守护。

  是故若人诵此愿者,皆承愿力,出离世间,若行于世间,世不能障,如空中月,出于云翳,云不能碍,诸佛菩萨之所称赞,赞叹此人出世而入世,古德云:「到那边走一圈,再来世间,一切不奈汝何。」

  一切人天皆应礼敬此无心道人,一切众生悉应供养此无住、无修、无证者,此善男子以人身修道证入法界,是名善得人身,入法界则能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归普贤菩萨众,所谓不退菩萨为伴侣,速得成就普贤白玉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在天天中尊,在人人中尊,在长者长者中尊。

  既身佩如来法印,悉能破坏世间恶趣,悉能远离世间恶友,悉能制服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狮子王摧伏群兽,住持正法,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剎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世间威势,悉皆退失,若为国王,其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如影随形,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轮,能令佛剎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而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是故汝等,闻此愿王即是心王,具无量功德,莫生疑念,断疑生信,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

  是诸人等,皆能从心发愿,愿力熏心,心愿两忘,于一念中,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其实本经题目——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最重要是个入字,吾人生生世世轮回生死,皆由深着人的境界,而不能成佛者,乃因未入圣境,既着人法界,被境界迷,熟境难离,随习气作业,难出生死。未入圣境,虽闻佛法,如隔靴搔痒,尚不见法,云何能修,闻等不闻,今日得闻普贤十大愿王,能入佛境,着力而修,一旦凡躯脱落,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犹如百尺竿头重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佛境界现前,如来功德自知,如亲到北京,一切了然在目,胜从别人闻,无论怎样说也不够清楚,所谓为证乃知,既见佛功德,尽未来际学习普贤行,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入佛境界是顿入非渐入,如人入梦,瞬息即入,梦的境界现前,一剎那间梦醒,人的世界复现,梦境消失;入佛境界亦然,剎那即入,整个人的世界便成佛世界,所以大悟的人,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青青翠竹皆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坛经内法达曰:「谁知火宅内,原是法中王。」中峰国师云:「谁知万丈红尘里,函萏花开月正明。」

  所以吾人不舍凡境无从入圣境,金刚经处处指示吾人:「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圣境固然难入,凡境亦不易舍,如人一入凡界,明知是幻,尚留恋于妻子,娱乐场中,十去九迷,赌博火窟,如蝇赴膻,乃至小狗小猫出生世间,喜跃腾跳,鬼乐鬼伦,龙爱龙窟,任何众生皆被境迷,智者观之,不值一钱,但其类自看,则庄丽无比,譬如南柯一梦,亦不过梦入蚁国,见其宫殿堂煌,且被召为驸马,备极显荣,及至梦醒,寻踪乃槐树南枝下一蚁穴。今遇普贤愿王,了知九法界虚妄,佛境界真实,藉修愿王之力,不恋生死涅槃,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不思议者,超出六根六尘之域,谛观世界微尘与吾人一念心尘;尘念性空,即入佛境,若此妄念不空,念念相续,便是生死命根,随业受报而入六凡尘境,一入凡界,历劫难出,六道众生未有不贪恋其果报境界者,所以菩萨大悲入苦海度众生出火宅,不是长居尘域。

  境界易迷人,昔日生公说法于虎丘,感鬼来听,生公曰:「何不为人去?」鬼答以偈曰:「我做鬼来五百秋,又无烦恼又无忧,生公劝我为人去,恐怕为人不到头。」一入鬼伦,便被境迷,何况长住鬼域,人道亦然。

  今日有幸得闻十大愿王导我们入佛境,吾辈应尽寿奉持,希与同仁,早登华藏玄门,共入毗卢性海,无负佛望尔

 
 
 
前五篇文章

普贤菩萨·讲记释义:圆觉经略说第二章普贤菩萨(南怀瑾)

普贤菩萨·讲记释义:学佛者的信念(济群法师)

普贤菩萨·讲记释义: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黄智海)

普贤菩萨·讲记释义:普贤十大愿王别释(谛闲法师)

普贤菩萨·讲记释义:普贤行愿品述义(智谕法师)

 

后五篇文章

普贤菩萨·讲记释义: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之浅释(超凡)

普贤菩萨·讲记释义:普贤行愿品讲要(惟贤法师)

普贤菩萨·讲记释义:普贤行愿品颂疏(周叔迦)

准提法门法要:南怀瑾老师1985年准提菩萨圣诞开示

准提法门法要:准提法的三昧耶戒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