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 八、华译圣典在世界佛教中的地位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 八、华译圣典在世界佛教中的地位

 

  世界佛教教友会,主旨在联系世界每一角落的佛教。从精神的联系,到达和谐合作;从发扬佛陀的最高文化,去实现觉世救人的事业。所以首先应该承认,世界的任何佛教,都是佛教的一流,不能片面地武断的自是非他,不能轻率的诽拨大乘为非法,也不能傲慢的轻视声闻佛教为焦芽败种。惟有在互相信谅的友谊下,客观的善意的去研求修学,才能从相互了解,做到彼此沟通。才能抉取佛教的精髓,淘汰尘垢!8嘝糠,而发展为适应时代的,摄导现代的,觉世救人的佛教。

  佛法是一味同源的,也是多方适应的。在适应不同民族,不同环境,不同时代中,发展为似乎非常不同的形态。然如从发展的倾向,发展的规律;从演变中的内在联结,外界适应去研求,即会觉得:世界不同形态的佛教,是可以沟通,可以合作的。如通泛的说,各有他的特点、缺点,应站在平等的立场,尊重真理 [P262] 而舍短从长。这才能日进于高明,而更近于佛陀的真实,契合如来的本怀。

  从印度佛教去印证世界佛教全体时,佛教的从一味而分流,是这样的:一、约教典说:佛法先有法与毗奈耶的集出流通。到西元前后,关于法──阿含的参究者,或着重声闻行,着重于缘起法相有的分别,撰集为阿毗达磨。或着重佛德与菩萨行,着重于缘起法性空的体证,即有空相应的摩诃衍经集出流通。西元三世纪,龙树依性空大乘经,抉择阿含与阿毗达磨,而撰中观诸论。同时前后,大乘经即倾向于真常的,唯心的,有『胜鬘』,『涅槃』等经;其后又有『楞伽』等经出现。在真常唯心大乘的发达过程中,一切有系的经师,瑜伽师,承受性空的唯心的大乘经,而撰述瑜伽唯识等论典,成为一大系。约从西元五世纪起,从真常唯心的大乘中,更流出秘密瑜伽的续部。从这发展流化的过程去了解,一切教典间的承先启后,不同倾向,是可以明白的分别出来。

  二、从教乘说:起初,佛法就是佛法,更没有分别。到西元前后,分化为声闻乘与菩萨乘。在菩萨乘的经典中,即有小乘与大乘的分判。二三世纪起,菩萨 [P263] 乘又有真常唯心的教典出现。这一类经中,即有「有空中」三教,或「小大一」三乘的分别。对于菩萨乘,这次后流通的,重于佛果,所以又特称为佛乘。五世纪起,妙有的佛乘中,又分流出陀罗尼乘。这对于一切佛法,即判为三藏,波罗密藏(含得显教大乘的一切),陀罗尼藏;或四谛行,波罗蜜多行,具贪行。这种教判的分化,表示佛法分流与发展的全貌。太虚大师的三期说,即与此相合:

  初五百年──小行大隐时期……  巴利语系属此

  中五百年──大主小从时期……  华语文系重于此

  后五百年──密主显从时期……  藏文语系属此

  中国的华文佛教──日本佛教也从此流出,在印度三期佛教中,重于中期,即以菩萨乘为本,前摄声闻乘而后通如来乘。在这世界佛教发展的时代,应值得特别的重视,因为惟有从华文圣典的探研中,才能完整的理解佛教的内容。今从教典来说:一、「阿含」:四阿含是全部具有的。『中含』与『杂含』,属于说一切有系。『长含』属分别说系,『增一含』属于大众系。虽没有巴利语系那样 [P264] 的,保有完整的一家专籍,但不属一家,自有他的长处(藏文系全缺)。

  二、「毘奈耶」:藏文系但是有部新律;巴利语系但是赤铜鍱律,而华文圣典中有:

  图片

  大 众 系 的──────────────   摩诃僧祇律

  ┌─化地部的────────  五分律

  ├─法藏部的────────  四分津

  分别说系的─┼─饮光部的────────  戒本

  └─铜鍱部的────────  善见律论

  ┌旧的──────────  十诵律

  说一切有系的─┤

  └新的──────────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犊 子 系 的──正量部的────────   二十二明了论

  这样的兼收并蓄,最适宜于作比较的研究。

  三、「阿毗达磨」:这本是上座系三大派(分别说,说一切有,犊子)所共 [P265] 信的。藏文系但有──六足的『施设足论』一分,与晚起的『俱舍论』。巴利语系有七论。华文圣典,虽特详于有部,而实通有诸家的阿毗昙。属于有部的,有六足论,『发智』与『婆沙论』,『阿毗昙心论』(及释),大成于对抗『俱舍』的『顺正理论』及『显宗论』。属于分别说系的,有『舍利弗阿毗昙论』,这是可以贯通南传北传阿毗昙论的唯一要典。有『解脱道论』,即巴利语系『清净道论』的异本。属于犊子系的,有『三弥底部论』,『三法度论』。晚起(西元三、四世纪起)的论典,出入于有部、经部,而有取舍从长的综合性的,有著名佛教界的『俱舍论』,有影响中国佛教极深的『成实论』。依此分别看来,初期的三藏,虽不曾受到中国佛教主流的尊重,但文典的丰富,实为研求声闻的学派分流,以及从声闻而流衍为菩萨藏的有力文证。如忽略了这些华文圣典,我可以断言,是不可能完成协调世界佛教,沟通世界佛教的责任的!

  四、「性空大乘经」与五、「真常大乘经」:华文系的圣典,极为完备,与藏文系相近。『般若』,『华严』,『大集』,『涅槃』──四大部(或加宝积 [P266] 为五大部),都是部帙庞大的。在这里,可以指出华文圣典的特色:一、华文的种种异译,一概保持他的不同面目,不像藏文系的不断修正,使顺于后起的。所以,从华文圣典研求起来,可以明了大部教典的次第增编过程;可以了解西方原本的先后大有不同。这不但不致于偏执一文,而次第的演变,也可以从此了解。二、华文的大乘经,在两晋以前传译的,与西域佛教──罽宾山区为中心,扩展到西方的吐火罗,西南的梵衍那,那揭罗,东南的健陀罗,东北的竭叉,子合,于阗,特别有关。这在中国佛教界,造成了深厚的佛教核心思想。北印学者菩提留支译的『十地论』,『楞伽经』,都有非常的特色。

  六、「中观」:与藏文系的中观,是相当不同的。华文所传,为初期的,特别是龙树撰述的论典。如『般若经』释的『大智度论』,『十地经』释的『十住毗婆沙论』。都不但是深理的中观,而且是广明菩萨大行的。后期的中观,即瑜伽系兴起以后的,龙树后学的论典。华文仅有清辩的『般若灯论』,没有藏文系那样的学派众多。坚慧的『入大乘论』,无着的『顺中论』,表示了从中观而向 [P267] 瑜伽的行进。

  七、「瑜伽」唯识:华文非常完备,有『十地论』,『摄论』,『成唯识论』三大家。藏文系以安慧派为主,近于华文的摄论家。而华文正统的唯识家,是以护法为主的。『成唯识论』代表了陈那、护法、戒贤,这一学系的大成,为华文圣典的!3殧宝!与唯识相随行的「因明」,比起藏文系,陈那、法称的作品,传译得不完备。这表示了中华民族性的不大重视逻辑,不大重视言论的诤辩;这限定了过去中国佛教的论师派,不能占有主流的地位。

  八、「秘密瑜伽」:事部(日本称为杂密),行部的『大日经』,瑜伽部的『金刚顶经』,华文都有译传。惟有无上瑜伽部,受了时代的限制,即无上瑜伽盛行时,中国陷于衰乱的状态中。受了性习的限制,所以淫欲为道的法门,不能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所信受。秘密瑜伽,充满于藏文系的圣典中。

  从以上的叙述中,可知华文系的圣典,虽以中期的大乘为主,而教典的传译 [P268] ,是不限于中期的。晚期的佛教,已有了头绪。初期的佛教,有着丰富的传译。所以从华文圣典去理解,向前摄取巴利文系的声闻三藏,向后参考藏文系的晚期中观、无上瑜伽,那末印度佛教一千六七百年的发展全貌,也即是流传于今日世界的三大文系佛教,可能获得一完整的、综贯的、发达而又适应的真确认识。太虚大师说:「依流传在中国者,摄持锡兰传者,及择取西藏传者,为一批评而综合而陶铸之新体系,庶几为著述印度佛教史之目标欤」!这不但是印度佛教史研究的目标,应该是协调世界佛教,沟通世界佛教,取舍从长而发展为适应现代、摄导现代的世界佛教的目标! [P269]

-----------------------------------------------------------------------------------------------------------------

更多印顺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 九、论真谛三藏所传的阿摩罗识

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 十、如来藏之研究

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 十一、阿陀那与末那

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 十二、欲与离欲

印顺法师:佛在人间 一、佛在人间

 

后五篇文章

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 七、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之关系

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 六、略说罽宾区的瑜伽师

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 五、大乘是佛说论

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

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 三、「法」之研究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